有些初中生為什麼這麼叛逆?是什麼心理?

肥餘


從11、12歲開始,孩子們開始進入青春期,這是成長的第二個快速發展階段,孩子將逐漸掙脫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斷乳期”,這個階段將持續到18歲左右完成。

1.這個階段的孩子生理上發育趨向成熟。男生多有遺精現象,多數開始長“鬍鬚”,喉結變大,聲音男性特點更明顯。女生月經初潮,乳房發育明顯,陰毛出現。對異性有了興趣和好感,身體高體重增長速度。從外貌上看,越來越像成人。

2.這個階段心理上會有明顯變化。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希望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認可,不願意一味服從成人的指揮。但同時又不具備自立能力,缺乏生活經驗,重大問題無力獨自面對。

3.這個階段的人際關係發生變化。此階段的孩子有了更多隱私,有些想法更趨隱蔽性,對同齡朋友關係十分珍視,而對老師的敬畏、信服堵降低,與父母的觀點開始有分歧。既想掙脫束縛又不得不依賴家庭的矛盾、欲疏離和父母在心理上的聯繫實現獨立又難以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這種矛盾和衝突時刻影響著孩子。

追求自主、獨立,希望擺脫父母和家庭的“壓力”、“束縛”;經濟和現實的依存性、依賴性,與生理和思想上的日趨成熟性的矛盾,自己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前途的不確定性,令孩子感到糾結和痛苦。特別需要理解和支持,如果家長還把他們當孩子頤指氣使,不善於傾聽孩子的聲音,他們就會牴觸、厭煩,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就會愈加反抗、對立。

這個階段的孩子變化是迅速的、很多時候是無力自控的。其中有孩子生理特徵的重大變化所致,也有孩子成長迅速、思維模式不斷完善的原因。這個階段的發展變化,是孩子成長、實現社會化的必然過程,這個階段對自我意識、獨立人格的發展和完善,對將來適應人際關係和社會生活都很重要。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

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做朋友,儘可能給孩子心理支持。在遇到困難、挫折時,和他們一起面對,心平氣和地幫助他們分析、共同探討處理方法。同時,對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不良的行為、過激行為,要注意關注、關心,及時提醒、糾正,防止孩子因抗爭誤入歧途目的。





心理督導師郭老師


初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生理發育的重要時期——青春期。這一階段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形成,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接受能力也很強,但是他們對社會的認知還是懵懂的,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狂妄自大,好勝心強,情緒波動大等等都是生理發育的一些表現。這個時期的孩子有不順心的事就會易怒.煩躁,當然每個孩子的性格脾氣不同,生理反應也不同。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理解包容.給予溫暖和關愛。和孩子推心置腹的溝通交流打開孩子的心結。平穩度過青春期,這個時期很重要,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希望每個家庭都重視起來,讓孩子輕鬆快樂,充滿陽光度過每一天!



9944340958601


每位家長都是從這個年齡走過來的,自己在這個年齡的行為也許不記得了,回想自己,用最通用的一句概括,就是隻知道自己很淘氣,鬧,不聽話。

說現在的初中生叛逆,其實都一樣,到了這個年齡段,通常說的青春期,孩子們包括我們自己也是一樣,都經歷過叛逆段,只不過感覺不一樣而已。過去,家裡有三四個孩子,也是慢慢都有這個階段,孩子多,家長不在意,只是說家中某個孩子比較淘氣,不好管,這是和其他幾個孩子比較。家長在當時也較保守,管的嚴,淘氣與不淘氣的在家長的管制下,有榜樣的作用,儘管也有叛逆期,但有兄弟姐妹的相處,在兄弟姐妹之間的吵吵鬧鬧中就釋放了,不至與上生到父母的高度上。當然極個別的也有。

如今家裡一個孩子,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外面怕凍著,溫室裡長大一般,集萬千寵愛於一人,什麼都放縱,結果就是青春期叛逆的高度判逆,就是家長怕孩子受傷害,最後反嗤自己。都是獨生子女,都不謙讓,不跟過去的兄弟姐妹那樣,懂得謙讓,能慢慢釋放,結果就是這麼叛逆。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最後也失去了自我。


東72607259


這是標準的青春期心理發展。

在這一個階段,年輕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

如果想克服這種心理的話,其實初中生自己讀讀心理學或許能夠克服,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也讀一讀心理學,或許可以緩解。

每個人在這個時間裡都會發生這種叛逆心理,只是時間太長有的成年人已經忘記,所以當我們回首過去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記得那麼一件兩件的事情來證明自己,這種心理曾經存在。

叛逆心理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叛逆心理的過程中,有些事情處理得不妥當,造成了孩子極端事情的發生,這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已經見到了許許多多這種叛逆心理時期所造成的傷害事件,這些事件不僅僅針對自己的父母,有時針對自己的朋友親戚,反正叛逆時期的孩子什麼事都可能做出來,他們屬於一種偏執的狀態。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叛逆時期的孩子有時候也會對自己做出一些過分的事情,這些過分的事情我們不必列舉,其實每個人都明白都知道。

一個兒童叛逆期或者少年叛逆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看啥啥不順,聽啥啥不服。天下我最大。我的地盤我做主。諸如此類的,其實是內心一種渴望成長的恐懼。

這句話可以概括,那就是心比天高,卻沒有腳踏實地。


杜宜城老師


有些初中生為什麼這麼叛逆?是什麼心理?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初中生,一般12歲-15歲,這是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迅速發育,他們在看問題,思考問題還處於比較單純的階段。但他們自己覺得自己長大了,知道的東西很多了,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做主了。這時的家長確總覺得自己是孩子,需要自己照顧、把關,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費了很大氣力,但孩子並不買賬,這樣一來,管制和抗爭就會爆發,表現出的是孩子非常逆反。

所謂的逆反,實際是家長管得太多,沒有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霍體清


在家長眼裡,往往認為孩子聽話照做,一切服從安排就覺得孩子是懂事的孩子.反之就覺得孩子是叛逆.

其實這是家長的認知出了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接觸到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對待各種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立場,所謂的叛逆其實應該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過程,孩子只是有自己獨特見解,家長一定要調整好自己心態,孩子的意見給予充分尊重和認可,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遇事冷靜下來,先傾聽孩子的心聲,再相互找到最合適的方式進行分析處理,孩子得到尊重後,我們眼裡認為的那個叛逆少年一定會成為真正的自己.


Andy7112


我兒子在初一時也叛逆過,曾經鬧的不可開交,可當聽說青春期孩子十有八九要叛逆,作為父母一定要好好幫孩子過度這個特別時期,否則在他各方面都會受影響,現在初三,老師說他的叛逆期早,在初三變的更加成熟,思維更加清晰,更能夠刻苦


晨曉161481474


到時間,難道你們沒有過嗎?


東大特殊教育ll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很正常,一直順著的孩子才應該多注意


吊兒郎當妞妞712


吸引你的注意力而已,告訴你他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