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找房”能改变链家的中介形象吗?

“贝壳找房”能改变链家的中介形象吗?

一直以来遍布大街小巷的链家地产号称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并非房屋中介。但似乎并不被认可,关键还是自身与互联网公司的基因差距太大了。

为此,其实链家做不少的努力,最早在2008年花费巨资打造“楼盘字典”,为成为互联网公司打造基础的数据作业,之后又建立链家网,去年12月链家还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称未来要借助腾讯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交易流程。

从互联网公司的开放基因来看,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开展的所有业务只能算作是行业较为全面的一个自有封闭式数据库,这与互联网精神相差甚远。因此链家依然只能算作是行业内较大的房屋中介,仅此而已。

上线“贝壳找房”,链家似乎是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今年4月底,链家上线贝壳找房APP,紧接着又在成都举办了贝壳租赁品质联盟发布会。当时在贝壳找房CEO给伙伴们的一封信中,链家给贝壳找房的定位是技术驱动下的大平台产品。痛过开放资源和线上能力,聚合和赋能全行业的优质服务者,打造品质居住服务生态,提供包括二手房、新房、租赁和家装等全方位居住服务。

可是,链家真的愿意开放商业生态,赋能行业吗?这步改革行业的棋局又该如何走?

关于地产行业“黑中介”的话题其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被媒体问及为何会创立58同城时表示,当年因为自己在北京租房被吭了仅有的1500元,这才使得有创立58的原始想法。打造一个信息对等的服务平台。可是58现在都上市了,其租房板块的虚假房源、黑中介等情况依然是大量的存在。

因此对于贝壳而言,如果要彻底改变链家形象,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解决这个行业顽疾,就需高效的打通房源、业主、客户和经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虽然贝壳将自己定位为开放的平台,最新数据显示,上线只有几个月的贝壳已经和19个经纪品牌合作,平台已经覆盖了16万个经纪人。

但这依然是无法存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还只是停留在信息整合的层面,举例而言,这些品牌商的入驻,提供的房源信息如何保证真实,审核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建立一个体系化的流程。尽可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标,那和只是把线下中介转移到线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贝壳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在用户有需求发生进入平台时,产生的第一个想法不是房源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是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

表面数据来看,通过一段时间的广告轰炸,贝壳的市场渗透很快,尤其是在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可以和各个区域的地方性中介品牌取得合作,一方面是这些品牌在区域市场已深耕多年,有着极好的认可和曝光度,它们没有必要将自己直接可以接到的消费者,再通过贝壳这样一个平台来转手,毕竟中介曝光信息的方式有很多。在目前贝壳还没有流量优势的情况下,他绝对不是这是中介最优的合作伙伴。

这些将是贝壳收割连锁中介平台、公寓品牌时直接面临的市场阻力。能否打破或者说如何打破都需市场的检验。

更难的问题是,随着国家在政策层面在热点的一二线城市常态化的限购、限价导致其交易量大幅的下滑。地产市场的整体流动性急剧下降,这一点从去年地产中介大幅关店的消息就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房屋中介躺着靠吃信息差赚钱的时代过去了,现在必须要靠模式的创新来存活,这对贝壳而言,就是在市场遇冷,天花板见顶的情况下,还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增量来说服市场各方入驻。

链家网是定位于服务链家平台。而贝壳找房是定位于行业的大整合平台,那么如何在两者的发展中实现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就比较关键了。毕竟链家现在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了。如何在发展贝壳的情况不打破现有的盈利体系很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