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館在列“為江蘇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擬命名名單

我馆在列“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拟命名名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省委、省政府決定評選一批為江蘇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根據評選工作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提出了推薦人選,在充分醞釀、反覆比選、集體研究基礎上,推選產生改革開放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命名對象各20個。

今天(12月7日),江蘇省改革開放40週年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示改革開放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命名對象各20個,我館在列。

我馆在列“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拟命名名单

20個先進集體的擬命名對象是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該所是中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先後在“兩彈一星”、載人航天、三峽工程、奧運安保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中承擔關鍵任務,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等多項稱號。堅持走軍民融合發展、國際化發展的道路,在現代物流、城軌交通、無線通信、民用雷達、軟件與集成電路等民用領域取得了快速發展,現已成為覆蓋國內、國際兩大市場的集團化研究所。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是我國首批科研院所轉制的成功案例,現已成為國內技術水平最高、產業規模最大的電力系統自動化、超/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等領域的成套設備供應商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成功研製國內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直流控制保護系統、柔性直流輸電控制保護系統,實現控制保護設備全部國產化。成功研製國內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800kV和±1100kV特高壓換流閥,成為國內首家完全掌握該技術的企業。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館對內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外致力於南京大屠殺史實傳播,有效傳遞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理念,有力地反駁了“中國威脅論”等錯誤論調,為改革開放營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該館自2014年起成為國家公祭儀式的舉辦地,著力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赴海外舉辦展覽30多次。先後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該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改革“試驗田”。成立四年多來,以產業技術應用研究為重點,創新體制機制、著力先行先試,培育建設了30多個會員研究所,集聚了各類研發人員近6000人,擁有研發場所80萬平方米,累計成功轉化1800多項科技成果,衍生孵化了近400家科技型企業,現已成為我省產業技術研發轉化的先導中心、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

蘇寧控股集團。集團成立於1990年,既是改革開放的產物,也是改革開放成果的體現者。開國內家電產品專業化經營先河,由空調專營起家,現已佈局商業、物流、金融等八大產業,構建大消費、大服務的產業格局。目前年銷售規模近4200億元,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二名。蘇寧在國內最早提出“智慧零售”概念並最早取得理論突破,通過“+互聯網”和“互聯網+”,大力發展智慧零售模式,旗下的蘇寧易購躋身世界500強企業行列。

蘇州工業園區。園區是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軍,2017年在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蟬聯第一,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上升到第五,躋身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人均GDP、萬元GDP能耗、萬人有效發明專利等多項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設立全國首個境外投資服務示範平臺,在全國開發區中率先實行以備案為主、核准為輔的境外投資管理新模式,在“一帶一路”沿線22個國家和地區投資佈局,協議出資額達27.5億美元。深入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累計實施130項重點改革任務,19項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

張家港市。該市搶抓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從一個落後農業縣起步,建成了全國第一個內河型保稅區,實現了“從蘇南邊角料到明星城市的飛躍”,被《人民日報》譽為“偉大理論的成功實踐”。張家港是唯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和文明獎項“大滿貫”的縣級市,“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在全省弘揚。經濟實力位居全國百強縣前三甲,人均GDP超過亞洲四小龍中的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先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等20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始終堅持擴大開放、改革創新,創造了多項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在2017年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排名第六位。以崑山九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完成了崑山市4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貢獻80%以上的進出口總額。創新體制機制,建立了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管理網絡和規範化辦事程序,打造了“崑山服務”的響亮品牌。累計引進51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項目2322個,成為全球資本、技術、人才的集聚地。

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中心積極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運營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系統,連續4次斬獲世界超級計算機排名榜單TOP500第一名,成就了中國超算系統在世界超級計算機冠軍寶座的十連冠;基於“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研發的兩個整機應用蟬聯2016、2017年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最高獎——“戈登·貝爾獎”。中心2018年發佈國內首個“超算雲”,推動超算技術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該村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改革的歷史縮影,是全國聞名的“天下第一村”。2017年底,華西村交稅13.56億,較1978年增長了4812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達9.05萬元,較1978年增長了411倍。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十佳小康村等榮譽稱號,並連續10多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

海瀾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1988年,經歷了“粗紡起家、精紡發家、服裝當家”的一次次深度改革,一步步向產業鏈、市場鏈、價值鏈更高端攀升,獨創“海瀾之家”連鎖經營模式,走出了一條從做產品向做品牌的轉型發展之路。先後榮獲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全國文明單位、2016年服裝行業百強企業等稱號,為中國服裝業唯一通過國家科技部和中科院“雙高”認證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常州市科教城。科教城是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創新園區。園區目前擁有科技人才2.5萬人,其中國家“千人計劃”66人、省“雙創人才計劃”72人,入駐創新型科技企業超過2500家。近四年來,園區科技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達35%。園區注重對外合作,建設的“中德創新園區”,是我省唯一入選的全國12箇中歐城鎮化合作重點支持項目。先後創成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國家高職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

高郵市菱塘回族鄉。該鄉是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改革開放40年來,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從偏僻小鄉鎮發展成為全國民族鄉鎮排頭兵,主要經濟指標人均水平位居全國民族鄉鎮前列。先後獲得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國家火炬特種電纜特色產業基地、全國重點鎮、國家衛生鎮、國家園林城鎮等榮譽,被列為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單位。

南通疊石橋家紡城。家紡城是以特色產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進典型。自創建以來,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家紡產業研發中心、世界家紡產品集散基地。先後榮獲“全國誠信示範市場”“全國優秀示範市場”等榮譽稱號,受到溫家寶、朱鎔基等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家紡版權保護成效顯著,被世界版權組織列為世界版權保護優秀案例示範點,並榮獲世界知識產權創意金獎。2015年,疊石橋市場被國務院確定為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改革試點,近三年來通關貿易額突破60億美元,形成了“南有義烏城、北有疊石橋”的格局。

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創立近40年來,堅持“為鹽城培產業,為悅達謀未來”的工作定位,以振興鹽城經濟為己任,把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及國際知名企業引入鹽城投資興業,特別是從零起步,先後兼併了“人多、債多、負擔重”的鹽城汽車廠、拖拉機廠、水泥廠、化纖集團等困難企業,逐步把汽車培植成為全市支柱產業,形成89萬輛汽車生產能力。近三年,累計上繳地方稅收260多億元,年入庫稅金最高佔鹽城市本級財政收入一半以上。

周恩來紀念館。紀念館以傳承和弘揚周恩來精神為己任,向一批又一批國內外瞻仰者展示了周恩來總理的卓著功勳和崇高風範,影響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為江蘇乃至全國改革開放事業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紀念館開放26年來,累計接待瞻仰者3500多萬人次,先後在日本、美國舉辦周恩來專題展覽,赴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開展周恩來文化交流,提高了淮安乃至江蘇的國際知名度。

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該村是江蘇“大包乾”的發源地。1978年9月底,該村六組村民在分田承包協議書上按下鮮紅的手印,邁出了我省農村土地分田到戶的第一步。改革開放以來,墊湖人創新農村土地經營模式,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引導農民創業就業,不斷書寫“春到上塘”的新篇章。先後獲得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

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村。該村始終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黨建引領、鄉風潤村、旅遊富民”為主線,創新推進鄉村振興,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中國幸福村”“中國民俗文化村”等多項榮譽,走出了一條獨具馬莊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馬莊村視察,對精神文明建設給予了高度肯定,指出:文化振興、鄉村振興、群眾的文化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設在馬莊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實和弘揚,馬莊這方面的經驗要好好總結一下。

睢寧縣沙集鎮電商產業園。產業園搶抓“互聯網+”機遇,發展農村電商產業,走出了一條四化融合的發展路徑,為推進經濟欠發達地區後發崛起提供了新時代模板。2011年2月,溫家寶同志就“沙集模式”改革創新經驗作出批示,“要注意總結沙集的經驗”。2015年9月,汪洋同志視察沙集農村電商工作,指示“要全力支持以‘沙集模式’為代表的農村電商產業”。產業園先後榮獲中國淘寶鎮、中國電商傢俱產銷第一鎮、中國農村創業優秀獎等30餘項榮譽,“沙集模式”享譽全國。

連雲港中哈物流基地。該物流基地在我省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擴大雙向開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開創了中哈兩國物流資本和業務合作的新模式。與哈薩克斯坦鐵路公司合作建成連雲港中哈物流場站,累計進出貨物11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73萬標箱。中哈兩國元首先後4次共同見證了項目的建設和發展。

我馆在列“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拟命名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