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 热播,唤醒沉睡百年山村,昔日破旧古院落也成香饽饽


山西省的阳城县润城镇东北,有一个因“白鹿原”热播,随之其闻名遐迩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上庄村”。在该村中,至今还完整保留着四十多处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官宅、古民居,所以,电视剧白鹿原剧情中的众多场景在这里拍摄。

这里地处太岳山南麓、沁河东岸,既闭塞又通达,现在居住在村里的村民还有300多口。自古以来上庄村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早在明、清时期,王氏家族一共产生了5名进士、5名举人、25名贡生、60名秀才、8名礼部儒士等。

明万历二年,神宗帝于南郊赐宴于上庄村的王国光,并亲书“正己率属”赐予他。他撰写的《万历会计录》是大学士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的理论依据,后成为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

村里现存最为著名的建筑群,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侍经筵、太子太保、吏、户、刑两京四部尚书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因王国光官居吏部尚书,故有“天官”之称,故居被后人称为“天官王府”。

整个古村分别有上圪坨院、天官府、进士第、炉峰院、沿街院、司农第、司徒第、王氏祠堂、大参第、参政府、武举第、樊家庄园等各个时代的古民居院落,人们说“上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至今仍然‘活’着的古村落”。

这里与皇城相府相隔只有几公里,虽然是国家4A级景区,然置身其中,与居住在明清古院落里的人们互动交流时,并未感觉出有多少“景区”的味道,反倒感觉时光倒流,恍若隔世,村民们还没有完全进入商业化思维。

据了解,《白鹿原》有六成以上室内剧情都在这里取景拍摄。也正是“白鹿原”热播,唤醒了沉睡百年的山村,让这个频临匿迹的村庄再次名扬四海,昔日古院落也成香饽饽。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叙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导演黄伟曾经说,拍摄《白鹿原》需要很多室内近景拍摄,搭景再逼真,也很难在拍摄中找到完全的真实,而上庄的古建筑却能够达到剧组的要求,连一条墙上的裂缝看着都是那么的真实。

村里品质如此之高的古建筑,能保存至今,确实太难得了,况且村内的古建筑是延续而“不断代”,这在黄伟看来,上庄是拍摄“年份戏”的绝佳实景地。

《白鹿原》剧组在上庄古村周边前后拍摄了近三个月,许多重要戏都在这里取景。如黑娃的马房戏,百姓的千人逃荒施粥戏、如白灵的养伤戏、白灵的入党戏、学生的千人游行戏、孤儿院、白孝文的家等等。

昔日繁华一梦已随王氏先人一起烟消云散。现在,上庄古村建成景区,天官王府成了名片,农民的家也办成了农家乐。可谓是:四百年前光宗耀祖,有盛而衰近乎匿迹,一部电视剧又让其名扬四海。@傅拥军 #最有意思的乡村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