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州第五屆道德模範候選人名單

孝老愛親模範(4人)

1、劉春林,男,漢族,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居民。從2003年起照顧患有多發性運動神經元症(俗稱“漸凍症”)的妻子並四處奔走尋醫,堅持每天為妻子換衣服、擦洗身體,每次大小便之後都會及時清洗,至今已經15年。

2、胡英,女,漢族,庫爾勒監獄獄政科主任科員。雙警之家,其丈夫於2015年犧牲在堅守24年的巴楚監獄基層副區長的工作崗位上,丈夫犧牲後,她承擔起照顧患有高血壓且腦部有腫瘤的婆婆和患有食道癌的母親至今。

3、玉孜曼,女,蒙古族,和碩縣古努恩布呼村村民。丈夫是一名司機,經常不在家,她就主動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一邊撫養教育兒女,一邊照顧長期臥病在床的婆婆至今15年。

4、華蘭英,女,漢族,若羌縣政協教文衛體委主任。照顧患有中晚期結腸癌和肺癌的婆婆20餘年。婆婆去世後把80歲的公公接到若羌縣家中,主動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

團結友愛模範(5人)

1、沙尼亞·司馬義,女,維吾爾族,尉犁縣環衛工人。2004年的春天,沙尼亞在尉犁縣民政局,抱起了出生3天只有一條腿的漢族男孩,這一抱至今已經14年了。她和丈夫打工掙的錢只夠生活費,儘管家裡一貧如洗,她還是盡力給孩子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家。

2、王心祖,男,漢族,庫爾勒王心祖口腔醫院院長。為患癌症志願者捐款8000元,關愛無牙老人,開展義診活動;多年來致力於民族團結,2012年3月,他編纂《維漢速成口語叢書》,他不僅學得好,還幫助更多的人學習雙語,成為真正的“雙語達人”。

3、玉素甫·熱合曼,男,柯爾克孜族,州阿管局秋爾卡卡檢查站幹部。幫助家中缺少勞動力的貧困戶陳栓改收割麥子;每天都去給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導致厭學的孩子補課,直到孩子建立信心重返校園;為意外喪子的貧困戶捐款,幫助貧困戶粉碎秸稈、清理羊糞。

4、梁濤,男,漢族,庫爾勒公路管理局幹部、“蟈蟈支教團隊”隊員、阿克陶縣26幼兒園支教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照顧新接替支教的隊員古力扎爾,兩個人一起備課,一起值班,一起學習幼兒舞蹈,一起到幼兒家家訪,在工作生活中兩個年輕人心貼到了一塊、走到了一起,於2018年10月,兩人結婚。

5、外力·吾布力,男,維吾爾族,博湖縣和平路克裡木抓飯烤肉店店主。他家庭並不富裕,可他總是把掙來的錢省下來,去幫助有困難的人,陸續捐款1.1萬元給因一氧化碳中毒的河北唐山男孩範子揚,後將自己賣烤肉掙到的2萬元全部捐贈給範子揚做手術;為汶川災區捐款8000元,資助貧困學生、孤寡老人捐款捐物10萬元;飯館開張至今,學生、軍人、老年人就餐半價。

敬業奉獻模範(4人)

1、李強,男,漢族,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宣傳教育室副主任。先後在巴州和靜站派出所、阿克蘇地區喀拉玉爾滾和阿克蘇站派出所、庫爾勒鐵路公安處宣傳教育室從事線路民警、站勤民警、刑偵探組民警、內勤民警等基層一線工作21年,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2、馬國慶,女,回族,焉耆縣廣播電視臺記者。她的《阿孜古麗·阿木提警務室 零距離親情服務》《維吾爾族大叔的京劇情》《白玉麟老人“老來得子”》《焉耆縣成功破獲巴州最大一起電信詐騙案》等作品,先後獲得巴州新聞獎一等獎,《維吾爾族大叔的京劇情》榮獲自治區新聞評選三等獎,新疆臺上稿50多篇,巴州臺上稿100多篇,每年採寫400篇左右的新聞。

3、王松章,男,滿族,博湖縣教科局援疆幹部。由於博湖中學數學教師短缺,他主動要求到學校教書,每天穿梭於學校與教育局之間,期中考試所教班級數學成績進步很大,平均分比其他兩個班級高出5分。在傳幫帶方面,他組建成立“松章學生公益群”為學校解決教學設備短缺的困難。

4、艾合買提·託乎提,男,維吾爾族,國網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五班班長。他所在的班組管理維護35千伏以上線路14條,總長度650公里,從事危險性大、勞動強度高的輸電線路工作28年。2017年,他帶領輪臺縣運維班管轄的768公里21條輸電線路未發生一起線路跳閘事故。

助人為樂模範(5人)

1、李曉紅,男,漢族,庫爾勒市溫暖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專職志願者、獻血達人,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通過植樹、撿拾垃圾、維護交通秩序、慰問孤寡老人、為貧困學生和家庭捐衣捐物,傳遞愛心。目前,他獻血已超過8000毫升,榮獲全國無償獻血金獎,庫爾勒市第88位遺體器官無償捐獻者。

2、阿斯亞·阿不力孜,女,維吾爾族,州稅務局幹部。2014年成立了“春雨愛心團”,給四十里城子鎮文化站捐書200多冊,給福利院兒童捐助衣服和玩具,募捐到4萬餘元幫助各民族貧困兒童、弱勢群體、殘疾兒童、孤寡老人,開展愛心公益活動70餘次,募集併發放的捐助衣物、圖書等物品達12368件。

3、王楊,女,漢族,博斯騰湖管理處幹部。身為“青年文明號”號長,帶領團隊青年獲得共青團中央授予的全國級青年文明號稱號,積極投身公益至今。她經常陪伴空巢老人過傳統中國節,為老人募捐,購買可報警自動斷氣煤氣灶,在酷夏與巴州公益微聯盟的夥伴上街為崗亭站崗、路上巡邏的警察送水,成立“朝陽伴夕陽·雷鋒助成長”敬老項目。

4、歐音其米格,女,蒙古族,州一中辦公室幹事。爭取社會各界資金資助牧區貧困女孩才其克第一年上學的費用,以後的三年每年為其爭取到3000元學費,她也資助才其克大學四年的住宿費和生活費,聯繫民政局為其申請到廉租房。

5、任育民,男,漢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新疆梨城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庫爾勒眾城法律志願者服務隊隊長。熱心公益,《幸福家庭大講堂》公益項目獲全國公益項目銀獎,幫助梨城不懂經營婚姻的年輕夫妻經營婚姻生活,積極開展各類普法宣傳講座,堅持做志願者10年。

見義勇為模範(6人)

1、馬全友,男,回族,博湖縣查干諾爾鄉敦達布呼村村民。新疆某建築公司在博湖縣進行排水工程施工時,現場發生意外,正在施工現場周邊放羊的馬全友在聽到呼救聲後立即趕到現場,不顧個人安危,佩戴簡易呼吸裝置後奮力將兩名中毒人員救出,自己也不幸吸入毒氣,入院治療。

2、毛超,男,漢族,輪臺縣公安局事業崗警察。1月的輪臺寒風刺骨,毛超和兩位隊員發現在青年水庫冰面上躺著兩個渾身溼透、衣服頭髮已經結冰的小孩,旁邊冰窟窿裡一名男子已經昏迷。他們立即脫下自己的外套將兩個小孩裹住,並用力揉搓孩子的四肢,幫助恢復孩子身體機能,因冰窟中男子已失去意識,毛超將救生繩綁在自己身上,跳入冰冷刺骨的水中抱住男子,岸上兩名隊員合力將兩人從冰冷的水中拖出。

3、拜合提亞爾·玉山,男,維吾爾族,庫爾勒市英下鄉富民社區居民、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拜合提亞爾和表弟在孔雀河河段聽到“救命”的呼喊聲,他跳進水中,奮力遊向離他最近的男孩,他讓男孩緊緊抱著自己的脖子,然後遊向岸邊,聞聲趕來的人們聯手將第一個孩子抱上岸,當他再度游回水中,準備救另外一個孩子時,卻因距離太遠,河水太急,始終無法靠近,直到孩子消失在水中,體力不支的他才不得不放棄,含淚上岸。

4、那日松,男,蒙古族,和靜縣公安局巴潤哈爾莫敦派出所社區民警。2018年4月,那日松和同事在學校安保期間,兩名8歲學生在三輪車上等待家長,因未拉手剎,兩個孩子不慎掉進校門口化糞池內,那日松跳進化糞池,在同事的協助下,經過40分鐘多分鐘救出已嘴唇發紫、全身發抖的兩名學生。

5、馬衛強,男,回族,和碩縣公安局事業編警察。他和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入戶時,聽見有人呼救,馬衛強跳進寒冷刺骨的水中,先抓住昏迷的孩子,把他拖到岸邊,又幫助落水女子脫離險境,隨後馬衛強對生命體徵基本消失的孩子進行了緊急施救,孩子恢復意識後,又聯合其他人將落水者送往醫院。

6、買吾來木·開來木,男,維吾爾族,焉耆縣11號警務站事業崗警察。2017年6月16日,救助被突如其來的大風吹到河水中的阿曼古麗,2017年7月23日,成功救出掉進河裡已神志不清的落水者。

誠實守信模範(4人)

1、李丕法,男,漢族,和靜縣巴布潤林場的一名抗美援朝老黨員。為了“忠誠於黨、熱愛人民”的誓言,現年89歲的老人家還時時刻刻想著幫助別人,捐獻積蓄給災區人民、捐出辛苦攢下的5000多元給村裡的少數民族貧困家庭。

2、侯朝茹,女,漢族,且末縣二中教師。2000年帶著要為祖國邊疆做點事的承諾從河北到且末教師崗位,為了給孩子們的一句“不,我們會留下來,好好地教你們!”她和同來的夥伴們一直用行動兌現著對孩子們的承諾,在且末縣教學至今已經18年。

3、趙雲成,男,漢族,庫爾勒市阿瓦提鄉村民。為了一句承諾遠赴和田為克依木接親,做通妻子工作,讓妻子遠赴鄭州從扒手集團尋回買買提·庫爾班,為患有糖尿病的哪慢·艾孜木墊付6000元醫藥費和3萬多元的手術費,並在其去世後照顧其3個年幼的孩子。

4、斯琴巴圖,男,蒙古族,和靜縣人民法院巴音布魯克法庭副庭長。他為了履行用手中的權力來保衛人民的安寧和社會和諧穩定的承諾,馬背上的他巡迴在各個偏遠牧區進行審判,為便利牧區牧民的訴訟,把服務送入家門,已結案件及時督促當事人自動履行並做好服務延伸工作,極大地方便了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牧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