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进美国教学大纲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这样应用在中国课堂


写进美国教学大纲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这样应用在中国课堂


美国小学使用的课程标准叫做“Common Core: 通用课程标准”,这个课程标准于2009年由美国州立长官理事会提出,规定了全美国各个州在英语语言教学和数学教学在各个年级要达到的标准。在这个Common Core中,特别提出了美国小朋友要掌握的三项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问题解决思维(Problem Solving)和分析性思维(Anaytical skills)。那么,这个排在首位的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呢?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从观察,经验,反思,推理和交流过程中进行积极巧妙地归纳,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估信息的智力训练过程,以此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指导。所以说,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味的批判和抨击,而是通过对事实的客观分析,然后形成更好的决策和判断。它强调的不仅仅是理性思考,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写进美国教学大纲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这样应用在中国课堂


怎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要落实到教学当中,还需要配合一些方法策略,老师们不妨试试以下这几种:

1. 放慢速度

当抛出一个问题时,老师往往会让先举手的学生回答,但是如果可以等待3-5秒,就会发现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会显著增加。除此之外,短暂的等待还可以让那些思维敏捷、率先举手的学生能够再次思考并意识到或许刚刚他们脑海中闪现的答案并不是最好的。

此外,“放慢速度”还应当应用在当老师提出的问题很难或比较耗时的情况下,为了不让学生产生焦虑感,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加充足的时间。在思考的过程中,为了减少等待的尴尬,老师可以说“让我们共同思考10秒再回答”,或者“要有10个同学举手,我们再开始回答”等。


写进美国教学大纲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这样应用在中国课堂


2、“每日一问”

老师可以尝试使用“每日一问”来长期的在班级内营造批判性思考的氛围,在提问上也不必拘泥于学科,可多问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你能用数学里的'乘法'编一个谜语吗?”或者“你能给班级里的同学分享一本书吗?”等。

操作的方法非常简单,首先,老师将当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将答案写在自己的思考日志中。最后,放学前再由老师组织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讨论。

3. 做个 response box.

和上文的“每日一问”类似,这也是一个强调师生互动的方法。老师需要先在黑板上随机写下一个批判性思考的问题,例如,“对XXX来说,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说说你的想法”。接下来,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把答案写下来并放到一个“response box”中。等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再由老师一个一个的将学生的答案大声朗读出来,与所有人分享。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投票的方式选出最棒的答案,并为回答的最棒的学生颁发一个奖品,这个奖品可以是“家庭作业免写卡”或者“自由时间卡”等学生喜欢的东西。

4.你站哪一边?

这个方法带着一点辩论的影子,可以让学生更有参与感。首先,老师向学生抛出一个有对立结果的问题,例如,“对于作者的观点,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为什么?”。然后让持各自观点的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两边。(例如:同意的在一侧,不同意的在另一侧。)

接下来,让两边的学生分别陈述他们的观点,并通过这种方式说服对方到自己的阵营里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跑票”,直到截止时间,哪边的人多哪边也就获胜了。在这里,友好的竞争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5、打破砂锅问到底——“5Why"原则

我们常用“打破砂锅问到底”来形容一个人对待问题有探究精神,对应到英文当中应当就是“5Why"原则,它是指一个问题老师可以问五次“为什么”。比如我们的英语考试没有考好,老师可以问大家“为什么没有考好?”,等有人回答后我会问“为什么没有好好复习?”,接着我再问“为什么没有时间复习"...通常问到第四次、第五次时,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写进美国教学大纲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这样应用在中国课堂


6. 班级Q&A

老师可在班级内组织Q&A活动,以此了解学生们掌握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程度。Q&A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由组内学生一对一问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对Q&A的质量把关,还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表现,以此了解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长此以往,通过多次的观察和记录,让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心,有针对性的在课堂上提出更多的高阶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播种阅读也曾推送过英语教师如何提问?最全批判性思考提问问题值得每一个教师收藏 (点击查看),在里面提到了62条与批判性思考相关的问题,来帮助老师们引领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学习。例如:

以Who开头的批判性思考提问

Who caused harm?

Who wa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Who is responsible?

...

以What开头的批判性思考提问

What would it be like if … ?

What could happen if … ?

What other outcomes might have happened?

...

以Where开头的批判性思考提问

Where did the story change?

Where would you most often find this problem?

Where are there similar situations?

...

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点击上方蓝字跳转查看~

如何做批判性阅读教学?

针对批判性阅读教学,我们曾和大家分享过陈则航讲授的文章《大咖谈丨陈则航:批判性阅读教学建议》(点击查看)。

在文章中陈教授指出,阅读教学通常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可将批判性思维中的诠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调节等要素以及Wallace提出的可将批判性阅读主要步骤中的预习、提问、寻找假设、分析、综合、考察作者背景及观点、评估、讨论、写作、创新等要素(李梅兰,2008)结合到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任务中,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预测、提问、假设、分析观点、比较、解释、评价、反思、论证等。具体的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做法,老师们可以点击上方蓝字,跳转到原文学习~

除此之外,我们也建议老师用下面的worksheet,这是美国老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他们让学生将故事中不同人物所处的立场写下来,加以分析。在英文写作课上,在做观点性作文“我们要不要有功课时?”,学生也会各抒己见,将不同的观点、理由、感受和行为等元素,写在这样的worksheet上。

写进美国教学大纲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这样应用在中国课堂


或者,美国老师干脆让学生们用不同的思维图标,来分析同一本故事书:例如《Thunder Cake》,并把它做成了翻翻书。


写进美国教学大纲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这样应用在中国课堂



批判性思维虽然听起来抽象,但总归是有章可循,只要老师们用心,相信都能在自己的课堂上激发出学生们旺盛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