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最大的通病就是情理不分,你认为呢?

鹤可宁人


的确是有这种情况,中国人是一个人情社会,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和西方文明的对比之中,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对规则意识的敬畏是偏弱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王权意识太重。在中国的历史上,你会发现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会把王权的权威不断加重。所以久而久王权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就相应地会剥削了其他人的权利。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史,无疑在潜移默化中使王权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即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竟然还有人起义造反,当上了土皇帝,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忠心爱国那一套很认。


集体主义凌驾于个人主义。西方是讲个人主义的,私有财产不容侵犯。英国爱德华国王去贫民窟视察,他驻足在一位老妇人的房子面前,这间破旧的草屋子里连门都没有,爱德华国王礼貌地鞠了一躬询问道"太太,我可以进来吗?"。即便你是国王,但是进入私人的领域也是要请求主人的同意,西方人将个人权利看得很重。而中国是讲集体主义的,个人要牺牲,要为集体做贡献。当集体主义不能为我所用了,反而又过于强调个人利益,所以对于规则,我们习惯性地走后门儿论人情,伤害别人的利益,反正别人也不敢作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偷我家的砖,我跟你拼命,偷广场的砖,跟我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的包容性强。中国历经千年的文化,为什么能一直流传到现在,对于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具有包容性。这份包容给我们带来了持久的变化和创新再加上稳定的生存力,但是他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过于中庸的处世之道,处事讲究圆滑,容易在规则上想办法变通。对于冒犯规则的行为,中国人天生的不敏感。

迄今为止,讲人情不讲法理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所要做的就是让法治精神成为我们国民精神中的基本精神之一,对于敢于冒犯规则不遵守规则的人来说,要做到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da盈若冲


中国人最大的通病就是情理不分?你认为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都是非常讲理的,而且非常在意以理,但只要是设及到自己的家人了,特别是自己最爱的至亲就有些“情理不分”了,战国时期秦国要侵略赵国的时候,赵国非常危急,这时候就派人到齐国求救,齐国就要赵王最小的儿子去做人质才可以出兵。大臣们商量后对赵王说也只能这样了,赵王也同意。这时被赵太后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任何人劝都无效,在国家存亡,在“情和理”之间选择了“情”,让国家处于危险之中。这时大夫触龙去对赵太后进行了有策略的“情和理”中的劝告终于说服了赵太后,齐国出了兵,秦国知难而退,赵国保住了。

这说明,虽然国人通常会“情理不分”,但关键时刻还是会让“理”来解决问题。1984年,国家“严打”阶段,有的领导干部的子孙犯了法,最后还是被惩罚了,还是以“理战胜了情”。


昆仑之柏


看提问者的口气,情和理必须分开才算正常,情理不分就是一种毛病了,在下并不这么认为。

人情和道理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大家都讲道理,不讲人情,这个世界还会有温馨和感动吗?尤其在家庭之中,夫妻只讲道理,不讲感情,你觉得这个家庭会幸福吗?如果大家只讲感情不讲道理,谁跟我关系好,感情好,谁就是对的,跟我关系不好,他就是错的,那不就是是非不分了吗?

这个情和理如油和面,很难分开的,所以我们中国人讲中庸之道,凡事过犹不及,做人要通情达理,这两样你都得懂,灵活运用。如果你非要执着的分开,丁是丁,卯是卯,一根筋,那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不会和谐,你的生活将充满烦恼!


国学论坛


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有情理不分的通病,中国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一,情感代替道理。往往很明显的一件事,法理或者道理上是错的,但是由于存在个人主观情感因素,就会出现一个在情感上说的过去的结果,这叫法理之外尚有人情。

第二,法理强压人情。有时候会出现史无前例的情况,这一情况的结果可能会对以后类似情况的判断产生参考价值,而这一情况在人情和道德上完全说得过去,但是却拘于法理,这叫法不容情。


民间文印社


中国人为什么经历过5000年都没有分隔开,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传播的是以德服人!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都想讲个道理,搞个明白!但是有些事情只要不触犯我们的底线,我们中国人还是会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也说明了中国人的肚量大,心胸宽广!但是触犯了我们的底线,我们会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希望能够理解,谢谢!


如实相谈


情理不分,香臭不分,不知好歹,认贼做父,对外有仇不报,对内又狠又毒。


用户6416075789522


提问者已是有了主见,没有人说中国人情理不分,也有人说中国人情理不分,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


等待静静开花的树


有情难说理,说理不说情。情深的在理面前可能会有些偏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