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猛不英年早逝,苻坚能统一中国吗?

竞猜达人


难。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有王猛辅佐,苻坚虽然统一不了中国,但前秦肯定不会分崩离析,那么,拓跋氏的魏包括北魏、东魏、西魏也许就不会存在了。

事实上,你可以把后来拓跋氏的北魏当做苻坚的前秦的延续,对于理解这个问题会容易得多。

王猛是一代贤相,也是苻坚最信赖的人,逝世于建元十一年(375年),在死前王猛对苻坚说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其实意思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常公的国策。常公虽因为攘外必先安内沦为笑柄,但这话确确实实是对的,无比正确。而且后来前秦局势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苻坚败于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前秦百万雄师,一夕瓦解,只留下草木皆兵的笑话,投鞭断流的大牛皮。后人常常感慨,苻坚可能是统一北方以后居功自傲,而且王猛已死,无人约束,导致苻坚一意孤行,酿成身死国灭的惨祸。这些当然都是理由,并且当时的前秦号称“兵强国富,垂及升平”,可谓是兵强马壮,但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扰着苻坚,那就是如何完成内部整合。

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各路诸侯还有各夷族纷纷进入中原,中原可以说是真正的华夷杂处,情势非常之复杂。本身苻坚的前秦就脱胎于石勒的后赵,氐、羌、羯、匈奴、柔然等都虎视眈眈,希望能够分一杯羹。这其中,尤其是正在崛起的鲜卑更是心腹之患。

而且苻坚为人厚道,对待降人,基本上都是以安抚为主,也接纳许多各族强豪。比如匈奴的刘卫辰,羌族酋豪姚苌,还有鲜卑慕容氏最牛的人物之一,慕容垂。

其实前秦并不是没有看到这其中蕴含的风险。比如苻坚的幼弟苻融就曾经劝苻坚要强硬对待,其实就是杀,但是苻坚不忍,当然也是怕激起变乱。

而后来苻坚之所以南下伐东晋,目的一是成就统一大业,另外一重目的则是借此完成内部整合,其中当然有借刀杀人之意。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慕容垂姚苌等人也是人精,乱世中的英豪,他们的应对是积极主张攻晋,当然,其目的则不是那么单纯,借此脱离苻坚的掌控是其主要目的。

所以当时前秦朝廷的局面是很有意思的。本应借攻晋获取军功加官进爵的前秦宗室、重臣大都秉承王猛遗训,主张休养生息,暂缓攻晋;反而是应该大力提防的降臣慕容垂、姚苌等各族豪酋则是苻坚攻晋的积极支持者。

当然,淝水之战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苻坚的大军分崩离析以后,姚苌、慕容垂的实力并未受损,很快就开始了分裂和自立反攻倒算的过程。随后姚苌姚兴父子夺了前秦的关中,姚苌甚至在佛寺中缢死苻坚,建立后秦。而慕容垂在淝水之战后立刻自立,建立了后燕,也算是纵横一时。

而本已向前秦称臣的鲜卑代国也乘势而起,再度复国。

而王猛在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些事情发生的。首先,防范这些各族豪酋最力的就是王猛,在王猛的治理下,姚苌、慕容垂等人都是俯首帖耳的;其次,苻坚攻晋,群臣反对都无效,但是苻坚就听王猛的,王猛有这个影响力。也就是王猛在的话,淝水之战就不会发生。那么前秦就绝对不会崩溃,拓跋氏的北魏也许就不存在了。

但要统一全国,却并不可能。原因又是如何呢?

除了各族豪酋以外,北方当时还有几重矛盾需要解决,即民族矛盾、士族与寒族的矛盾还有就是君权与世家大族的矛盾。

要知道,紧随前秦崛起的拓跋氏的北魏,从386年立国,一直到公元580年杨坚以隋代周,差不多整整二百年!也就是说,整个北朝消化这些矛盾花了200余年的时间!可以想象这件事情有多不容易。

其实北魏的很多政策都是复制前秦的,唯独南下攻灭南朝非常谨慎,主要精力都花在王猛所提到的内部整合上面。整个过程是非常血腥的。比如公元450年的国史案,由于崔浩主修的国史《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和北魏的历史,详略无所不包,结果惹得鲜卑贵族和太武帝拓跋焘勃然大怒,荑其九族,据史书记载,行刑时“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

其实这一国史案表面上是因为崔浩修史太不讲究,但其实质是因为崔浩所代表的世家大族试图如东晋一样,世家与皇帝共治天下。而这显然触犯了皇帝的利益,而且世家大族上位,也已经伤害了鲜卑军事贵族的利益,如此一来,太武帝拓跋焘只有痛下杀手了。除了崔浩家族以外,当时的世家大族如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被杀得干干净净。

这其实就是内部整合的代价,当时北魏立国已经将近百年,内部矛盾还如此尖锐。纵使王猛在,苻坚要完成这些内部整合也非容易。可以想象这事情有多难。

但王猛在,他与苻坚相互配合,压制这些内部矛盾还是不难的,徐图化解,维持前秦的稳定不成问题。当然如果前秦没有土崩瓦解,也许就不能称为前秦了,只能成为苻秦或者氐秦,大秦是不能的,那还有秦始皇呢。

所以统一全国需要时间,具体可以参考前秦的继任者北魏。


江上一峰青


我觉得会,苻坚算的上开明之主,但是算不上英主。你看南朝宋的刘裕,他的首席智囊刘穆之死了以后,他北伐已经把后秦灭掉了,攻占了长安了,他权衡利弊还是赶回了建康,虽然没有统一中国,但是毕竟成就了大事,且大政方针都是按着他和刘穆之策划的办。相反,王猛活着的时候,苻坚对他言听计从,王猛一死,他就全忘到脑后去了,王猛叫他逐步清除鲜卑慕容氏和羌族姚氏,不要南伐东晋,可惜苻坚一样也没听,最后连自己的命也送在这两件事上。可见苻坚是一个不自觉的人,如果王猛没死自然可以劝谏他,而且王猛死前已经帮助苻坚统一了北方,灭了前燕,虽然慕容氏没死绝,可是那样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可能造反,后来淝水大战里反水的那位东晋北大门的襄阳太守朱序,此时也兵败投降了。所以就和火烧连营如果诸葛亮在后果不一样一样,淝水之战如果是王猛挂帅后果也不会不一样,起码不会出现那么多低级错误。最后必然是前秦靠着人数的优势打垮东晋。


喵星人说历史


我觉得会。首先南边的东晋其实内部也是危机重重,桓温对皇位虎视眈眈。其次,东晋其实论军事力量已经远远落后于前秦,无论是兵力还是士兵战斗力。而且王猛如果没有死,一定不会让苻坚发动淝水之战,因为王猛临终遗言是千万别打南朝,可惜苻坚没有采纳。但是王猛如果活着,苻坚一定会采纳他的建议,因为苻坚一直对王猛言听计从,而且事实证明王猛的能力很强,可以称得上算无遗策。如果王猛没有死,首先淝水之战不会爆发,其次东晋内部会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分崩离析。桓温那时候已经准备篡位了,淝水之战的发动其实很不明智,因为他反而让离心离德的东晋有了一个同仇敌忾的机会。还有,王猛一定会让苻坚处理掉慕容垂,起码不会让他重用慕容垂。王猛看人很准,当年拒绝桓温就是因为觉得桓温难成大事,苻坚才是英主。对于慕容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道理他一定懂,所以一定会让苻坚把慕容垂处理掉以免成为定时炸弹。苻坚最大缺点就是有时候太残暴有时候太仁慈,或者说该残暴的时候太仁慈,身边埋了太多定时炸弹,一定得有像王猛这样的人帮他甄别,时刻提醒他,否则他就会慢慢的自取灭亡。


老板别加香菜


王猛是苻坚能够统一北方的不二功臣,他具有超强的战略眼光,在他临死之前,坚决劝阻苻坚不要过早南下打仗,而苻坚也确实听了王猛的话,只是苻坚终究不是一个能够统帅三军的帅才,淝水之战成了笑话,只成就了北府军和谢玄的威名。

顺道再提一下,王猛并不是英年早逝,他一共活了50岁,对于那个年代来说是比较长寿的了。如果王猛没有去世,那么会帮助苻坚巩固北方,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带着雄兵百万而南下,统一天下应该是不难的问题。


兰陵笑笑阁


非常有胜算。有时一个人的生死,就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走向。


世界最美的地方1


或许不能,历史没有假如, 或许前秦在自己的统治地区都没能重建社会基础。五胡十六国

各种政权之所以走马观花,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好社会基础。最后还是北魏重建了社会基础。


大风起兮偶飞扬


王猛如果没早死符坚一统中原肯定会有很大把握成功.


小龙女5505


能不能统一不是重点,能不能传承最大难题…同名的杨坚统一了天下就传了两代嗝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