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古都,谁最易守难攻?

沙漏遗爱


四大古都各有各的战略位置,相对而言,各有各的优势,代表着中国的四个区域中心,也可以理解为基本区。在东西对峙最大的时候,西安最适合;在控驭天下的时候,洛阳更适合;在与游牧族群对峙,或者内北国外中华,北京最合适;在南北朝对峙时候,南京最合适。

1、东西对峙下的西安

从周到秦再到汉,都是以关中为核心定鼎天下。这里四塞险固,尤其是面向东部的函谷关、武关都是天然的要塞。而后方又没有强大的敌人,再加上肥沃的观众平原就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了。

(关中地区,四塞险故)

但随着陇西、草原部族的强大,关中就不是最好的地方了;加上王朝财政供养人口的增多,与帝国需要对东方控制加强,西安就不是最好的选择了。

2、控制东方的基地:洛阳

洛阳南依嵩山、北有邙山、黄河、洛水流过,周边又有较大的农耕区域。在经济上、军事上是一个很值得选的区域。

(历代洛阳)

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在周代、秦朝都是控驭东方的核心基地。到了东汉、唐朝直接就经常作为王朝的都城了。

(洛阳)

3、族群的融合点:北京

防御华北,自然是依托燕山山脉,背靠坚固城池进行防御,农耕政权与游牧政权对峙就是这种状态。明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幽州的位置)

如果政权来自北方族权,更会以这里为都城。向南可以控驭天下,就像秦人以关中作为控驭天下的基地一样;向北可以回到家乡。金、元、清几朝都是如此。

4、南北对峙点:南京

在中国古代,定都江南的王朝,一般会选择南京为都城。六朝古都也应运而生。

南京,虎踞龙盘,天然形胜,是偏安王朝的不二选择。

(历代南京)

不足就在于很难控驭北方,朱允炆在南京被叔叔攻灭;南明弘光政权坚持不足一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多次迁都。

这四个地方都是几大基本经济区的核心城池,在东西对峙、南北对峙、游牧草原对峙、控驭四方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也都是很易守难攻的地方。

(龙盘虎踞南京城)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你要看怎么个打法?如果是从军事战略由外攻打,无疑西安难打。但如果说敌军兵临城下,就是单纯战术上的城市攻防战。西安是非常好打的,因为西北缺水,困城断水就可以了。

潼关一破,西安可以宣告失守,唐玄宗就赶紧带杨贵妃跑路了。

洛阳情况也一样,汜水关、虎牢关一破,洛阳守将也可以准备跑路了。

南京也一样,基本长江防线被突破,南京也没防守的意义了,可以准备降书了。

而这三个大都市也基本没打过像样的攻防战

只有北京算打过非常多的攻防战,比如于谦的京师保卫战。当然后期北京也不行了,大沽口炮台丢失,太后也可以准备跑路了。

只是这四个古城,北京相对难攻打一点。古代北京也在游牧民族手底下守卫了多次。

我认为最难打的城市

还属我大拉萨


铯媒体


洛阳、北京,没啥好说的,都是平原地形,易攻难守,例如洛阳,古称天下之中,为啥是天下之中,就是因为交通便利,交通便利之地,一起兵总是首当其冲。北京为辽金元明清今的首都,为北方重镇,攻击其的政治意义较大,但地形平坦,关内无险可守,关外就个山海关。

再说西安,所在的关中,在北方有游牧民族侵袭时多被袭扰,即潼关函谷关对抵御东方的敌人,有优势,但西面和北面入关中则较为容易。

南京一般凭借长江天险来抵御北方的侵扰,在冷兵器时代颇有效果,但近代以来海上文明,坚船利炮反而凭借长江而来。其据险而守的优势便消失了。


蓝川野人


首先从地形来看,四大古都都有其优势,都是拥有战略缓冲之地,而且都是易守难攻。作为都城,四大古都又具有文化交流和经济枢纽的功能,像西安为什么可以当这么久的古都,就在于关中之地沃野千里,并且关中是不折不扣的南北大咽喉。可以说当时扼住西安就能威慑中原,遏制北方游牧民族,连接南方。

但是在唐朝的时候,神都洛阳的价值又体现出来了,因为当时游牧民族的崛起,加上关中之地历经上千年的耕耘,已经是难以开发。所以经济中心随之久转移到了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洛阳最适合建立都城,从汉朝开始洛阳就是东都,这也是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因为长安相比于洛阳,离当时的中原地区太远。

而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那是“钱塘自古繁华”之后的事了,也就是经济重心南移之后,江浙一带富庶不已,这使得南方的南京有了成为都城的条件。大概是从宋朝开始,南京一直是被视为江浙门户的存在。而且由于有长江天险,使得南京具备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战略条件。

不过由于北方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大患,使得北京城成为了最好的都城选择,地处中原咽喉,是燕云十六州最险峻富庶的地方。经过元朝和历代北方政权的建设,使得北京城成为了隔断游牧民族的第一道关隘,可以说中原地区只要有北京城在,那么就可以安然无恙。事实上如果不从海上进攻,也就是不从天津登陆。北京只失守过一次,那就是当年徐达北伐,李自成虽然打下了北京,但那是因为有人打开了城门。


小司马迁论史


很多人都选西安,其实有个概念错误,易守难攻的不是西安城,而是关中。

从地理军事学上说,关中四塞之地,潼关,武关,大散关,萧关,拱卫的是整个关中平原,三百里秦川。但如果攻破四关,进入关中平原,乃至兵临西安城下,则西安和其他大城没有差别,只能依据城墙沟壑,据城而守,无险可依。

古都易守难攻,还是比较的城池及周边可以据险防御的能力,那我认为西安城可能要垫底的。别的不说,北京城整个西,北两个方向燕山山脉纵横交错,东面大海,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压力骤减,是优于西安的。

相比而言,洛阳城最为易守难攻,凭山背河,形势最为险要。洛阳地区崇山环绕,黄河襟带,形成了山河四塞之势。其实从地图上来看,可以明显看出,中条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三面环绕,形成了一个太师椅一样的形状,将洛阳盆地包围其中,洛阳就这样背靠崇山,面向东面一望无垠的豫东大平原。——然而就在东面,嵩山、箕山、具茨山却如同屏风一般立在面前,阻断了洛阳与豫东平原之间的联系,只留下一些山谷狭道以供交通。


迭戈67203503


当然是西安,毋庸置疑。

如下图便是西安所在地理位置的特点,北面是桥山-子午岭-黄龙山,又叫做北山;南面是高大的秦岭,又叫做南山,中国南北分界线;西边是渭河谷地,南山和北山相接,并有大散关、萧关;东边则是黄河几字形拐弯处,黄河东流后,秦岭和黄河对面的中条山又形成函匣状,因此有函谷关,汉代又建了个潼关。整个地形地势,就俨然说明西安(长安)是一个天然的国都。“秦中自古帝王州”,其实就这意思。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我们先排除南京。为什么呢?1927年3月,常凯申率北伐军攻占上海,在上海短暂的逗留中,对宋家三小姐表达爱慕之心时,发誓“给他三个月,务必拿下南京”。实际上仅仅用了3天,北伐军就攻陷了南京城。同年12月1日,他如愿以偿和宋美龄结婚。这一事件表明,伟大的南京城,在一位卓越的战术家眼里,3天就可攻陷。在蒋宋联姻的10年后,同样是12月1日,日本侵略者开始总攻南京城,10天后攻陷南京城,12月12日~13日,开始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这一事件表明,南京城在作为首都、受到严密防守时,也只需要10天。1949年4月20日,伟大的渡江战役拉开序幕,3天之后,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这一事件再次表明,攻陷南京——只需3天。在伟大的军事家眼里,南京城就跟一只蚂蚱似的,可以随意捏来捏去。基于近现代这3场战役的考量,不得不先排除南京。

其次,排除洛阳。在《百家讲坛》王立群教授分析长安、洛阳的时候,明确说道“洛阳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即已经表明了洛阳的地理地形。抗战期间,日本4月18日开始进攻河南,从东向西,5月25日的时候,洛阳就沦陷了。这一事件表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包括开封、郑州、许昌以及洛阳就全部被攻陷。在古代战争中,洛阳也经常被攻陷。李自成攻陷洛阳时,只用了2天时间。安史之乱时,洛阳作为唐帝国的陪都,居然在一个月内就被攻陷,导致帝国政治中心的关中地区受到威胁。“八王之乱”时期,更始时期,洛阳就像一座普通小城一样很轻松地被攻陷。

再来比较西安和北京 。近代以来,中华最耻辱的城市就是当时的清政府所在地北京城。1860年英法联军很轻易地进入北京城;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进入北京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从7月28日开始进攻北京,29日——就沦陷了。相对来说,在外来侵略者攻占北京城时,强弱差距较大,因此在真正的攻坚战中,北京几乎是稍纵即逝的瞬息就被占领。但需要提出的是,在元末徐达攻占北京城时,只要一个月的时间 ;在明末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过程中,只要了3天。

西安是幸运的,近代以来,西安至少是没有遭受到外来侵略者的占领。

英法联军只骚扰沿海一带,日本被阻挡在中条山——这本身就说明了西安易守难攻了。由于战略纵深,西安位于西部腹地,且有四关阻隔,最经典的战役便是陕军参战的“中条山战役”,没有让外敌前进一步。

最具代表性的一场战役是1926年的西安保卫战。1926年,北伐时期。陕西是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的第二个起义省份,因此陕西是仅有的参与北伐的北方省份。驻守陕西的军队南下参与北伐。河南军阀刘镇华率领着10万人马的“镇嵩军”,趁西安城内空虚,开始了围攻西安城。然而在城内守军不到1万人、军民加起来不到5万人的情况下,刘镇华居然打了8个月,还没有赢。后来于右任和冯玉祥支援西安,刘镇华败退,可谓是真怂军。这场围城战,在《白鹿原》中有一个完整的章节描述了具体情节,通过人物之口说明了“按说是十个娃打一个娃怎麽还打不过”。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长安(西安)长期作为国都,当然也有被攻陷的时候。安史之乱、明末起义、刘秀攻占长安等,但并不都是轻而易举地丧失;安史之乱中唐帝国甚至还能夺回长安。

从先秦以来,秦中作为最可靠的帝王之都,能够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维持国祚、延长国运,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着函谷关、潼关、大散关、武关、萧关等,更因为这里人民的古朴、尚武、血性的特点。


安若凡


天道TD认为四关之中的西安是最易守难攻的。如果统计长达几千年历史中的战争或者拿古人论述太耗精力,您也未必爱看长篇大论。咱们就说说近代史中西安的三次化险为夷。

*无数次保卫西安的西安古城墙


1862同治回乱,西安城被贼匪数倍兵力包围,清政府急调河南提督成明率8000人支援陕西,刚出开封就造到回匪骚扰,无法前行。直到1862年10月,清政府又急调荆州将军多隆阿增援陕西。待多隆阿大胜白匪解围西安,西安已经坚守了15个月,城里几乎弹尽粮绝黍米无存。

第二次是1926年春,镇嵩军匪首刘镇华率十万(一说保守数字为七万)镇嵩军进攻西安。也就是著名的二虎守长安,杨虎城、李虎臣率领不到一万陕军坚守西安长达八个月之久,城内几易子相食,城内药店药材都被吃尽,死伤军民五万余人。最终在冯玉祥的增援下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第三次就是中条山战役与潼关保卫战。1938年,日军为了夺取西安以便控制西北南下西南。侵华日军从山西南下以期从山西运城地区跨过黄河进入陕西关中夺取西安,鬼子在中条山遭到了号称中条山铁柱子的陕军猛烈狙击。从1938年开始的中条山狙击战到1945结束的潼关保卫战,西安虽然历经鬼子飞机轰炸,但日寇始终没有踏入陕西半步。

以我们清楚地近代史为例。西安是四大古都中唯一幸免于外敌入侵古都。所以天道认为四大古都中西安是最易守难攻的地方。



天道TD


四大古都中,最易守难攻是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成为中国历史上被定都最多的城市,也绝非偶然。

西安易守难攻,首先是因为其地处内地,纵深空间大,有支撑持久战的基础;其次是西安的地形地势,西安号称“帝王之宅”,东西南北都有关隘可守,北有黄河南有秦岭,还有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都是可资凭借的基础。八年抗战,西安安然无恙就是显证。

剩下的北京,天子守国门,一旦山海关、天津一破,北京也就不保,华北平原不能守,山西贫瘠,必须奔袭千,如慈禧都逃到西安。洛阳虽有关隘之险,但其定都主要目标主要是为了通过水系联系江南,实际上是水陆受敌,其自然条件好于西安,但地形条件不如西安。南京偏安一隅,只能凭借常见天线阻碍北边的敌人。一旦现代战争从东边爆发,从鸦片战争到日军侵华,几乎无险可守。所以综合看来,最易守难攻的是西安。

但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主要在于技术,在于人,地形条件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青年史学家


回顾历史,历史就告诉我们答案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有10个,在西安建都的有五个,周秦汉隋唐;在北京建都的三个,元明清;在洛阳建都的二个,东汉西晋;在南京建都的一个,明初。从历代帝王的选择上,看得很清楚,就是西安!因为帝王选择都城,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安全的原则就是易守难攻!是不是这样!


至乐无如读书


论最易守难攻,以上四个古都和我们大襄阳比都不行,我们大襄阳是铁打的的襄阳,拥有全世界最宽的护城河!只可惜上下五千年帝王将相没有一个有眼光的,不在我们大襄阳建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