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水稻價格走低,農民收入也不高,現在還有沒有糧食補貼?

慧眼辯真假


從全國範圍內來看,2018年產的稻穀價格都不高,這是由於我國在今年繼續實施稻穀收儲制度改革,將稻穀的託市收購價格在去年的基礎上整體調低所造成的。

在此背景下,稻穀市場價格高不了,農民的種植收益自然也就不會太高,甚至還有很多地區出現了稻穀種植效益不如去年,更有甚者還存在種植稻穀賠錢的情況出現。

而在這種情況下,給予種植稻穀的農民一定的種植者補貼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2018年,稻穀價格全面走低

現在已經是12月初,全國稻穀價格行情整體來看比較平穩,但是和去年同期的市場價格相比,今年的稻穀價格顯然並不是那麼令人滿意,暫且不說和幾年前的歷史最高值相比。

以東北地區的粳稻市場價格表現來看,去年同期,東北各地的粳稻收購價格普遍在1.55元每斤以上,而受到今年粳稻收儲價格標準明顯走低的影響,目前東北大多數地區的粳稻市場價格也好,收儲價格也罷,多在1.4元每斤左右,降幅高達百分之十左右。

2018年,稻穀種植者補貼將正式面世

早在今年年初,國家宣佈今年的稻穀最低收購價格標準全面走低以後,當時的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就表示,今年要對那些種植稻穀的農民朋友發放種植者補貼,以此來彌補因為稻穀市場價格走低所帶來的收益下降。

但是,截至目前,各大稻穀主產區並沒有正式下發這筆補貼,估計這一項補貼全部到位的話已經是2019年了。

今後,稻穀價格市場化加上稻穀生產者補貼或將成為一種常態了。


鍾情三農


18年水稻價格走低,農民收入也不高,現在還有沒有糧食補貼?

通過水稻來作為當地的經濟農作物,我覺得不靠譜,主要水稻相對於其他的農作物,單位面積的上的價值是最低的。

比如我們隔壁村,也就是我外婆他們村子,以前他們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靠水稻,整個村窮得不行,一年收入非常有限,所以家裡通過養豬或者養牛來補貼家用,大家可以試著想想,稻穀的收購價格在一塊二到一塊三之間,一畝田產量平均一千斤左右,因為村裡很多人種地,所以平均種地面積並不高,一年純收入就幾千塊錢。

而相對於我們村,主要經濟農作物是菸葉,當時平均年收入是隔壁村的好幾倍,可是種煙如果沒人教很容易虧本,所以他們看著我們村種煙,也學不到種煙的技術,現在我外婆他們村也開始流行種煙了,現在村裡基本都是新房子。

而種水稻,第一是因為家裡的口糧需要,第二是是田空了出來,現在一畝田耕田要150元一畝,收割水稻又要150元一畝,還要買肥料,農藥等等,有時候還要請人插秧,投入成本非常大,利潤就變得很低,即使有補貼,也非常不划算。

關於糧食補貼,我們這邊幾乎沒有,或許有些地方有吧,不同的地方,政策是不一樣的,我們這邊種煙反而有補貼,種的越多,補貼越多。


老梁話三農


18年水稻價格低是因為今年沒有水稻保護價了,水稻從每年1.5元降到1.3元每斤。最開始很多人說有補助,可是最近政府明確規定黑龍江水稻沒有補貼了。不知打其他省份。估計全國都一個政策沒有。


城市農民志國


農民的心傷不起!



吶喊320


有補貼,但具體不清楚,再加各地區不同,我們蘇州大市(非縣市)種稙水稻地塊非常少,你想承包種地還輪不上,有人說種田虧本,在蘇州絕不會,本土大米3元斤供不應求,補貼絕對少不了,我只知我們鎮邊一塊地300多畝,只許一家經營,爭相承包,還有一塊地200畝左右,有一位承包十多年了,從不退租。


陽光61963237


黑龍江今年水稻玉米大豆都有補貼,最少的是玉米最高的是大豆


基地總部紅升村


我們附近有個農場,幾個人承包了2百畝地,光補貼款聽說50萬,別人說話好牛逼我只種收不收無所為,這些人就會鑽國家空制,有幾個種地能發家,沒有了補貼田可能真沒人想種了。


201036629


種地補貼還是有的,其實農民種稻谷如果只是賣穀子確實賣不了錢。象我們這種小城賣米就划算些,2塊五,六的米價,加上米糠一斤稻穀產生三元左右收益,比賣穀子划算,只是這種不適合大戶種植戶操作。


帥鄉小劉


隨著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糧種補貼是有的,但是不多,只是為農民減輕點負擔而已。今年的糧食收購價比去年還低,農民應該合理利用土地種植農作物增加收入,比如我們南方地區秋收後可種植蘿蔔,馬玲薯,待收穫可拉到街市銷售,苗可餵豬喂牛。


容縣九哥


我們這的補貼還是給原有的農戶,承包者還是得不到的。中國農民多,補貼只是杯水車薪,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要想改變還得靠自己,守著那一畝三分地是沒出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