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经常不做、不交作业,但是成绩非常好。这事大家怎么看?

智者三问


这个孩子不爱做作业,平时作业基本没有完成过,交作业时要嘛不交,要嘛只做了一点点。爱读书,成绩很好。被叫做“基本不做作业的学霸”。

由用户吹上来的小动物提供的知识:

这孩子应该还没到高三,十有八九连高一都没到。这就是我的看法。

高中阶段有没有不做作业但是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呢?这取决于你对“非常好”的定义是什么。

我觉得起码得满足:

第一,就读于重点中学重点班。

第二,成绩不低于班级前十名(基本也就是年级前十名了)。

这已经是极限了。事实上,在一所学校里,学校领导和重点班老师心目中的“非常好”,很可能只有一个,最多三个。也就是年级第一或者前三。其他的都算不上“非常好”。

好吧,这个要求可能太苛刻了,大部分同学心目中的“非常好”,大约也就是在一个普通的班级里面名列前茅(前三或者前五)的样子。

有没有这样的学生呢?我倒是真的教过几个。其中一个在高考中败下阵来,连一专分数线都没上。后来他承认,平时的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有水分。

另外一个孩子的确有天分,上课睡觉,作业基本不做,成绩长期在班上前四名。被同学们称为天才。但这是高中一年级和高二刚开始的时候。

高二下学期,学习任务渐渐收紧,他有点吃不消了,但又放不下偶像包袱,不愿意被人们认为是江郎才尽,于是白天睡觉,晚上悄悄学习。

高三上学期,即使这样悄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了。他决心振作起来,但已经没办法了。因为他已经养成了一上课就睡觉、一看见老师布置作业就烦的条件反射。成绩一度下滑到班级倒数。

后来,我找他谈了很多次,再加上平时的严格管教,他终于在高考的时候去了一个不错的二本。

然而还是太可惜了,因为他原本是有希望考重点大学甚至985的那类学生。

一个人有天分,这并不是对自己放松要求的理由。

上天给你天分,不是拿来给你浪费的,更不是给你自我陶醉的。

你有天分,可以轻而易举地跑赢同龄人,那就赶紧一路奔跑,去到更远的远方吧。

那里或许没有同龄人的“神童”赞美,但你会接触到更广大的世界。

由用户90后妈妈米米提供的知识:

对于这件事儿,我想我非常有发言权。我曾经是一个不做作业,也不交作业的“学霸”;也在教书期间遇到过这样子的学生。

小学期间,除了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乖乖做作业,后来基本都不做作业。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刚开始还找各种理由不交作业;到后来直接说反正写不写作业都一样,只要能考第一就行了。

班主任是爸爸的同学,所以也非常惯着我,对于不交作业的行为,也是默许。当有同学打小报告说我不交作业时,老师会说要是你能不写作业每每考第一,你也可以不写作业。抱不平的声音也就渐渐平息了。

刚上初中那会儿,初一还是不写作业,当然还是备受初中各科老师的批评,各科老师都说你现在不写作业,到了初二初三,你就知道后悔了。其实,在初一上学期的时候我就开始意识到,不写作业行不通了。不写作业的我,没办法保证科科第一了。但我还是不愿意放弃这种优待,也想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所以咬着牙坚持不写作业。结果到初一下学期,成绩已经降到了第七名。而且到了初二,不做作业,思路根本跟不上。从此开始了写作业之旅!

在做老师的时候,自己学生当中也不乏有这样的学霸。作为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又喜又忧。喜有一个聪明的学生,忧不写作业对其它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也忧这个学生的心性和未来。

老师让学生做适量的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1、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自查)。通过作业过程,可以有效自查掌握知识情况,查漏补缺。当然,如果是都掌握了,做作业也不费吹灰之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可以完成。

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温故而知新”,不断重复温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不断温习中,加深记忆时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3、提高思维能力(提升)。在作业中,加深思考,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4、为复习积累资料(积累)。在作业中,所掌握的知识会自然分层,将目前掌握最薄弱的筛选出来,以便后续在短时间内复习。

5、修身养性(养性)。做作业就跟阅读一样,整个人都会沉静下来,在宁静的空间和思维中作业,对孩子修身养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每个人对于不做作业的学霸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不同看法,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由用户天天122685816提供的知识:

太正常了啊!我当年高中也是这样啊!20多年前,我在西安应该第一的学校,我们班平时交作业从来只能收到20多本,全班50人。高一高二浮动相对大一些,到了高三改150分制,我们班前十最多只有12个人有能力竞争,而且基本都不怎么学习。平时放学我们一群人就去大学里打篮球,要不然跑到补习班美其名曰补课,但是根本上不成,老师出任何一道题我们几个都是十秒钟之内报答案,后来被其他学校的学生赶出来了。之后的一年半基本上除了打篮球就是打游戏机,后来还出现了网吧,我们整天去联网命令与征服。

我们班平时上课学的好的几个都坐最后两排,上课就见后面在吃馍看小说,一考试基本都在年级前100。当然我们当年高考全校还是有20多个清北,而且很多人超过清华线上的是交大本硕连读。

由用户雨巷诗社我是疯子提供的知识:

我是老师,班上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是其他科目的作业,尤其是英语。

第一个要分清的是,你看到的不做作业不交作业和成绩好坏其实关系不是特别大。从老师出发,他一天到晚布置一些乱七八糟的作业,动不动就背诵全文,动不动就抄个百八十遍,除了老实巴交的孩子会主动完成,其他资质高的孩子根本觉得无聊,而且没有任何意义,帮助不到自己的学习,也不会提高分数。

第二个性格使然,没办法,这类同学只会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发奋努力,谁都不知道他到底付出了多少。但是一旦课堂上,环境变化了,就是融入不进去,听课照样听,就是不写作业不交作业,你也奈何不了。

第三个就是自恃聪明,爱在同学们装酷,特立独行,喜欢用极端的方法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类所谓的成绩好只是暂时的,因为学的知识比较基础,等到了难题章节,基本就废了。

由用户胡老师数学课堂提供的知识:

在我们的学习中会出现这样的的学生,上课随便听听,作业随便做做,考试随便考考,但成绩很优秀。让很多天勤勤恳恳学习却成绩始终不理想的学生很羡慕。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理性看待。首先你看到的是真的吗?在学习中,有一类家长把孩子在家管理的很严,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做了很多,导致孩子在学校面对作业时马马虎虎,但也不影响学习效果,毕竟这些内容已经练习过了,这样的学生虽然是少数,但绝对存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学校与在家对待学习与作业的态度都差不多。

还有就是,这类的孩子真的是天赋异禀,像在电影少年班里的那帮神童,学校的常规课程和作业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做与不做都无所谓了。

上面的两种都属于个例,我们大部分还是普通人,付出才有收获这是绝对真理。作业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如果所学内容都掌握好了,作业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认真完成作业一是为了复习和巩固,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和习惯的表现。

学习态度和习惯一般,但成绩却不错的情况,在小学出现的会多一些,但到了初中,很多都会渐渐落伍,或出现严重偏科。小学的课程简单,只要上课听懂了,练习的多与少关系都不大,但到了初中,知识量在增加,难度在增大,单单听课而不认真完成作业肯定是不够的,对知识点的加深理解以及拓展运用都需要通过练习来完成,尤其是到了高中,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身边很多很聪明的孩子结果在初高中以后节节败退,很多都是自以为是,不愿意认真付出,总觉得在小学时靠着小聪明能学好,初高中没问题,到了初高中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想要改变却发现早已力不从心了。

认真对待学习和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成绩,更是一种态度和习惯,这才是深层次的东西,一旦态度和习惯养成,就很难转变。所以在学习中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妥当些,如果不是天赋异禀,那就好好努力,走好每一步,才能走的更远。

由用户杜宜城老师提供的知识: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方法得当,上课注意力集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所谓的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只是存在一种表面现象。

你的孩子写作业交作业,但是她的应付成分又有多少呢?

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初中阶段来讲,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跟着老师的思维在课堂上完成即时的练习,这些是可以保证成绩的,甚至可以保证自己的成绩遥遥领先。

如果说长时间不写作业不完成作业,如果再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讲,这样的孩子学习能够保持到领先,简直就是一个可耻的笑话,是用来骗那些善良的孩子的,用来长进的孩子用来标榜自己的高智商的。总之如果有这种说法就是骗人的,千万不要相信,相信的是傻子。

这个世界上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没有人是聪明人,每个人的背后都付出了许多我们表面看到的一些现象,比如说不写作业不完成作业,其实他在家里的情况几乎没有人能见到,或许多读书或许多努力,或许家长对他的辅导处于一种技巧性的方式来完成的,这些都是别人不知道的内容。

如果说聪明人,我想比这宋朝的仲永没有几个人能够超过,但是结果呢,不学习没有好的学习方式,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及时的练习,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有的同学不写作业不完成作业,但是成绩很有限,就好像有的孩子不经常玩游戏,偶尔玩一次游戏就能够掌握很高深的游戏技巧一样,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的天赋在不同的领域中有可能得到超常的发挥。所以说学习好可能是玩游戏好,也可能是。动手能力强更可能是。

不要羡慕别人的孩子,要鼓励自己的孩子。

由用户家有二大爷提供的知识:

结果是令人欣慰的,过程是很尴尬的。或许这个孩子不是不做作业,仅仅是不在人面前做作业,背后一定做了。在此我强调一下,一定做了,而且做的还不错,这是他成绩不错的原因。但是他错了,错在不交作业。

总有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家长和小孩,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来否认原本应该脚踏实地的教育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我只想说,标新立异只会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处处遇挫。

这世上不乏天才,大部分教育都是针对普通孩子的正常教育,你家的孩子不做作业,不交作业,成绩很好,你是想驳斥当代教育的不科学,还是想证明你家孩子禀赋过人?照我说啥都不是,两个字:矫情。

由用户无意红尘柳提供的知识:

这个问题就好像是为我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说实话,孩子从小学就没少挨留。

表现不好到什么程度:除了语文、数学,其他课都不让孩子去上,班主任太负责任了,其他的课都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特别厌烦,极其反感。作为家长,也是左右为难。孩子不完成作业,可也不能别的科目都不学了呀,为了减轻该班主任的负担,给孩子换个环境吧。

作业依然没有大的改观,能不做就不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孩子高一了。初三中考,孩子是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高一级中学的。

高一时,老师还是因为孩子作业问题和我通过电话。同样是老师,我也深知老师有多么为难。但我还是在电话里,委婉地和老师说,每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同,我会尽量配合学校搞好对孩子的教育,但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我也是不反对的。孩子几次小测试,成绩还好。

由用户智者三问提供的知识:

对于孩子不做作业,成绩又很好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一翻。一般来讲,不做学业的孩子成绩很难提上去。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作业不做也成绩很好。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看孩子们不做作业的原因。基本上说,没有孩子真正喜欢做作业的,毕竟做作业是个辛苦差事。有些孩子养成了做作业习惯,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认真完成。有些孩子被迫完成作业。有些孩子完不成作业可能是课堂上没听懂,作业不知道怎么做。有些孩子可能属于不够勤奋,作业拖沓做不完。有些孩子可能觉得作业太简单,根本就不愿意做。

问题中提到这个孩子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孩子成绩不会太差。多读书,语文学习就不会困难,成绩有保障。语文成绩好,理解力强,对学数学有帮助,数学成绩不会差。我曾经读过一篇某教育家讲的一个例子,朋友的孩子数学老是考不及格,请他指点,结果他发现孩子不是数学不好,根本是语文不好,很多题目根本没有读懂,于是建议孩子多读书,后来成绩果然上去了。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会,做作业只是学习的一个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孩子学会了,或者能学会,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未必非得局限于做作业。

这个孩子爱读书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鼓励并继续保持。

本人观点,只要能学会学好,方法可以多样化、因人而异,不必强求。

由用户终将长大提供的知识:

装的!

大部分这样的孩子都是装出来的,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有这种学霸。

这种装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初中阶段或者高一的孩子。小学的时候,孩子没那么复杂,并且知识的储备量也不够,即使装,也不容易做到。只有到了初中,知识储备量上来了,理解能力越来越强,并且孩子的心思复杂了,想让同学认为他特别牛,于是就会做出这种貌似不学,实际在家拼命学的事情。

中学生的心思已经变得复杂了,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同龄人的认可。并且,他们认为勤奋并不是什么优点,相反,看起来吊儿郎当很聪明的人,他们更喜欢,更崇拜。这是他们装的心理。

我们班里有一个学生,她的学习成绩优秀,阅读量非常大,知识面比较广。平日里并没有见她学习多用功,整天嘻嘻哈哈和同学打成一片,而且上课还睡觉。但在班里的成绩基本上就是前三。偶尔失误也没落到十名以后的。

大家都觉得羡慕嫉妒恨,觉得她太牛了,怎么能这样欺负人呢?别人天天学,玩命学,都赶不上她!

我也觉得不可思议,后来问她家长才知道,她每天晚上在家熬夜到12点学习,把当天学的知识复习了还要预习明天的课。这是出于一种虚伪心理,学生在表面上装的学习很差、很不用功,但她其实很用功。他想要在最后给所有人一个惊喜,这可能能够满足他的成就感。

这类的学生其实很累的,白天不怎么学,人前不怎么学,只在人后学,浪费白天应该学习时间不说,还要用睡觉的时间学别人已经学过的东西,知识量不够、理解力差的、智商不够的都做不到。

由用户王上帝国理工提供的知识:

说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来悲惨的高中,当时我每天都认认真真写生物作业,成绩还是一塌糊涂,反而是几乎不写作业,也不太复习的物理成绩一直很好……

现在说说主题,这个问题怎么看:

1.孩子写不写作业和学没学习其实是两个事情。学习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写作业就是一个依葫芦画瓢的执行过程。有的学生擅长用作业以外的方法更有效率的学习未尝不可,但最好还是要和老师做好沟通。

2.可能是作业过于简单,学生不愿意做。我记得小学时候有一种作业叫做“朗读课文三遍”,我几乎没有做过,从来都是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当时就私心觉得有些课文太没有深度和美感了,深度不如哲学书,美感不如诗词歌赋,读之乏味,自然提不起劲。但是保持阅读的习惯,选取其它书阅读,我的语文成绩也不会差。

3.学的内容少。如果孩子还处在小学阶段,甚至初中这种情况也算常见。我初中的同桌是一个数感非常好的男生,不说解题速度,就是猜答案都猜的比别人准,他经常不写作业,初中成绩也没什么影响。但高中之后,他自己就开始好好写作业了。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很多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进行自我调整。

4.偏科现象。这里的偏科现象是指,有的学生就是天然对一些科目更有见解,对一些科目理解力没有那么好。我见过的厉害的学生都是哪科不好越学哪科,弥补不足,甚至可以牺牲擅长科目的时间。比如我初中有个同学,记忆力非常好,五本历史课本倒背如流(是真的倒背如流)。初三的时候我从没见他动过历史,反而是更多的复习物理。

这种现象非常常见。我的建议是任何事情还是和孩子商量着来。比如孩子若是觉得太简单了,可以选择更有难度的练习册。但若孩子就是想写,还是要多交流,鼓励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复习习惯。


滳慧商学


这孩子应该还没到高三,十有八九连高一都没到。这就是我的看法。

高中阶段有没有不做作业但是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呢?这取决于你对“非常好”的定义是什么。

我觉得起码得满足:

第一,就读于重点中学重点班。

第二,成绩不低于班级前十名(基本也就是年级前十名了)。

这已经是极限了。事实上,在一所学校里,学校领导和重点班老师心目中的“非常好”,很可能只有一个,最多三个。也就是年级第一或者前三。其他的都算不上“非常好”。

好吧,这个要求可能太苛刻了,大部分同学心目中的“非常好”,大约也就是在一个普通的班级里面名列前茅(前三或者前五)的样子。

有没有这样的学生呢?我倒是真的教过几个。其中一个在高考中败下阵来,连一专分数线都没上。后来他承认,平时的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有水分。

另外一个孩子的确有天分,上课睡觉,作业基本不做,成绩长期在班上前四名。被同学们称为天才。但这是高中一年级和高二刚开始的时候。

高二下学期,学习任务渐渐收紧,他有点吃不消了,但又放不下偶像包袱,不愿意被人们认为是江郎才尽,于是白天睡觉,晚上悄悄学习。

高三上学期,即使这样悄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了。他决心振作起来,但已经没办法了。因为他已经养成了一上课就睡觉、一看见老师布置作业就烦的条件反射。成绩一度下滑到班级倒数。

后来,我找他谈了很多次,再加上平时的严格管教,他终于在高考的时候去了一个不错的二本。

然而还是太可惜了,因为他原本是有希望考重点大学甚至985的那类学生。

一个人有天分,这并不是对自己放松要求的理由。

上天给你天分,不是拿来给你浪费的,更不是给你自我陶醉的。

你有天分,可以轻而易举地跑赢同龄人,那就赶紧一路奔跑,去到更远的远方吧。

那里或许没有同龄人的“神童”赞美,但你会接触到更广大的世界。


吹上来的小动物


对于这件事儿,我想我非常有发言权。我曾经是一个不做作业,也不交作业的“学霸”;也在教书期间遇到过这样子的学生。

小学期间,除了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乖乖做作业,后来基本都不做作业。到了交作业的时候,刚开始还找各种理由不交作业;到后来直接说反正写不写作业都一样,只要能考第一就行了。


班主任是爸爸的同学,所以也非常惯着我,对于不交作业的行为,也是默许。当有同学打小报告说我不交作业时,老师会说要是你能不写作业每每考第一,你也可以不写作业。抱不平的声音也就渐渐平息了。

刚上初中那会儿,初一还是不写作业,当然还是备受初中各科老师的批评,各科老师都说你现在不写作业,到了初二初三,你就知道后悔了。其实,在初一上学期的时候我就开始意识到,不写作业行不通了。不写作业的我,没办法保证科科第一了。但我还是不愿意放弃这种优待,也想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所以咬着牙坚持不写作业。结果到初一下学期,成绩已经降到了第七名。而且到了初二,不做作业,思路根本跟不上。从此开始了写作业之旅!

在做老师的时候,自己学生当中也不乏有这样的学霸。作为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又喜又忧。喜有一个聪明的学生,忧不写作业对其它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也忧这个学生的心性和未来。

老师让学生做适量的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1、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自查)。通过作业过程,可以有效自查掌握知识情况,查漏补缺。当然,如果是都掌握了,做作业也不费吹灰之力,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可以完成。

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温故而知新”,不断重复温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不断温习中,加深记忆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提高思维能力(提升)。在作业中,加深思考,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4、为复习积累资料(积累)。在作业中,所掌握的知识会自然分层,将目前掌握最薄弱的筛选出来,以便后续在短时间内复习。

5、修身养性(养性)。做作业就跟阅读一样,整个人都会沉静下来,在宁静的空间和思维中作业,对孩子修身养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每个人对于不做作业的学霸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不同看法,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90后妈妈米米


我是老师,班上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是其他科目的作业,尤其是英语。

第一个要分清的是,你看到的不做作业不交作业和成绩好坏其实关系不是特别大。从老师出发,他一天到晚布置一些乱七八糟的作业,动不动就背诵全文,动不动就抄个百八十遍,除了老实巴交的孩子会主动完成,其他资质高的孩子根本觉得无聊,而且没有任何意义,帮助不到自己的学习,也不会提高分数。

第二个性格使然,没办法,这类同学只会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发奋努力,谁都不知道他到底付出了多少。但是一旦课堂上,环境变化了,就是融入不进去,听课照样听,就是不写作业不交作业,你也奈何不了。

第三个就是自恃聪明,爱在同学们装酷,特立独行,喜欢用极端的方法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类所谓的成绩好只是暂时的,因为学的知识比较基础,等到了难题章节,基本就废了。


雨巷诗社我是疯子


太正常了啊!我当年高中也是这样啊!20多年前,我在西安应该第一的学校,我们班平时交作业从来只能收到20多本,全班50人。高一高二浮动相对大一些,到了高三改150分制,我们班前十最多只有12个人有能力竞争,而且基本都不怎么学习。平时放学我们一群人就去大学里打篮球,要不然跑到补习班美其名曰补课,但是根本上不成,老师出任何一道题我们几个都是十秒钟之内报答案,后来被其他学校的学生赶出来了。之后的一年半基本上除了打篮球就是打游戏机,后来还出现了网吧,我们整天去联网命令与征服。

我们班平时上课学的好的几个都坐最后两排,上课就见后面在吃馍看小说,一考试基本都在年级前100。当然我们当年高考全校还是有20多个清北,而且很多人超过清华线上的是交大本硕连读。


天天122685816


这个问题就好像是为我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说实话,孩子从小学就没少挨留。

表现不好到什么程度:除了语文、数学,其他课都不让孩子去上,班主任太负责任了,其他的课都盯着孩子写作业。孩子特别厌烦,极其反感。作为家长,也是左右为难。孩子不完成作业,可也不能别的科目都不学了呀,为了减轻该班主任的负担,给孩子换个环境吧。

作业依然没有大的改观,能不做就不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孩子高一了。初三中考,孩子是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高一级中学的。

高一时,老师还是因为孩子作业问题和我通过电话。同样是老师,我也深知老师有多么为难。但我还是在电话里,委婉地和老师说,每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同,我会尽量配合学校搞好对孩子的教育,但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我也是不反对的。

孩子几次小测试,成绩还好。


无意红尘柳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方法得当,上课注意力集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所谓的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只是存在一种表面现象。

你的孩子写作业交作业,但是她的应付成分又有多少呢?

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初中阶段来讲,如果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跟着老师的思维在课堂上完成即时的练习,这些是可以保证成绩的,甚至可以保证自己的成绩遥遥领先。

如果说长时间不写作业不完成作业,如果再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讲,这样的孩子学习能够保持到领先,简直就是一个可耻的笑话,是用来骗那些善良的孩子的,用来长进的孩子用来标榜自己的高智商的。总之如果有这种说法就是骗人的,千万不要相信,相信的是傻子。

这个世界上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没有人是聪明人,每个人的背后都付出了许多我们表面看到的一些现象,比如说不写作业不完成作业,其实他在家里的情况几乎没有人能见到,或许多读书或许多努力,或许家长对他的辅导处于一种技巧性的方式来完成的,这些都是别人不知道的内容。

如果说聪明人,我想比这宋朝的仲永没有几个人能够超过,但是结果呢,不学习没有好的学习方式,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及时的练习,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有的同学不写作业不完成作业,但是成绩很有限,就好像有的孩子不经常玩游戏,偶尔玩一次游戏就能够掌握很高深的游戏技巧一样,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的天赋在不同的领域中有可能得到超常的发挥。所以说学习好可能是玩游戏好,也可能是。动手能力强更可能是。

不要羡慕别人的孩子,要鼓励自己的孩子。


杜宜城老师


对于孩子不做作业,成绩又很好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一翻。一般来讲,不做学业的孩子成绩很难提上去。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作业不做也成绩很好。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看孩子们不做作业的原因。基本上说,没有孩子真正喜欢做作业的,毕竟做作业是个辛苦差事。有些孩子养成了做作业习惯,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认真完成。有些孩子被迫完成作业。有些孩子完不成作业可能是课堂上没听懂,作业不知道怎么做。有些孩子可能属于不够勤奋,作业拖沓做不完。有些孩子可能觉得作业太简单,根本就不愿意做。

问题中提到这个孩子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孩子成绩不会太差。多读书,语文学习就不会困难,成绩有保障。语文成绩好,理解力强,对学数学有帮助,数学成绩不会差。我曾经读过一篇某教育家讲的一个例子,朋友的孩子数学老是考不及格,请他指点,结果他发现孩子不是数学不好,根本是语文不好,很多题目根本没有读懂,于是建议孩子多读书,后来成绩果然上去了。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会,做作业只是学习的一个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孩子学会了,或者能学会,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未必非得局限于做作业。

这个孩子爱读书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鼓励并继续保持。

本人观点,只要能学会学好,方法可以多样化、因人而异,不必强求。


智者三问


结果是令人欣慰的,过程是很尴尬的。或许这个孩子不是不做作业,仅仅是不在人面前做作业,背后一定做了。在此我强调一下,一定做了,而且做的还不错,这是他成绩不错的原因。但是他错了,错在不交作业。

总有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家长和小孩,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来否认原本应该脚踏实地的教育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我只想说,标新立异只会让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处处遇挫。

这世上不乏天才,大部分教育都是针对普通孩子的正常教育,你家的孩子不做作业,不交作业,成绩很好,你是想驳斥当代教育的不科学,还是想证明你家孩子禀赋过人?照我说啥都不是,两个字:矫情。


家有二大爷


在我们的学习中会出现这样的的学生,上课随便听听,作业随便做做,考试随便考考,但成绩很优秀。让很多天勤勤恳恳学习却成绩始终不理想的学生很羡慕。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理性看待。首先你看到的是真的吗?在学习中,有一类家长把孩子在家管理的很严,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做了很多,导致孩子在学校面对作业时马马虎虎,但也不影响学习效果,毕竟这些内容已经练习过了,这样的学生虽然是少数,但绝对存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学校与在家对待学习与作业的态度都差不多。

还有就是,这类的孩子真的是天赋异禀,像在电影少年班里的那帮神童,学校的常规课程和作业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做与不做都无所谓了。

上面的两种都属于个例,我们大部分还是普通人,付出才有收获这是绝对真理。作业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如果所学内容都掌握好了,作业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认真完成作业一是为了复习和巩固,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和习惯的表现。

学习态度和习惯一般,但成绩却不错的情况,在小学出现的会多一些,但到了初中,很多都会渐渐落伍,或出现严重偏科。小学的课程简单,只要上课听懂了,练习的多与少关系都不大,但到了初中,知识量在增加,难度在增大,单单听课而不认真完成作业肯定是不够的,对知识点的加深理解以及拓展运用都需要通过练习来完成,尤其是到了高中,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身边很多很聪明的孩子结果在初高中以后节节败退,很多都是自以为是,不愿意认真付出,总觉得在小学时靠着小聪明能学好,初高中没问题,到了初高中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想要改变却发现早已力不从心了。

认真对待学习和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成绩,更是一种态度和习惯,这才是深层次的东西,一旦态度和习惯养成,就很难转变。所以在学习中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妥当些,如果不是天赋异禀,那就好好努力,走好每一步,才能走的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