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我想把肚子剖开,把肮脏的食物,都倒出来,倒出来……

我练就了一个绝技——用意念超控呕吐。不用扣喉咙不用任何催吐工具,稍微弯个腰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胃里的食物倒出来。

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得了厌食症,直到媒体上开始出现大量关于厌食症的报道。那时候我正在高三,从高一开始得限制型厌食症,高二学会催吐之后转为暴食型神经性厌食症,我身高163,但体重最轻的时候只有65斤,瘦骨嶙嶙形容惨淡,我怎么变成了这副鬼样子?

厌食症:我想把肚子剖开,把肮脏的食物,都倒出来,倒出来……

从初中到高中,从小镇到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际交往,我像一条浅水鱼突然被扔进深海里,孤独到窒息。某天经过一面落地窗,看到自己臃肿肥胖的身体,突然莫名地恶心难过,我决定减肥,这时还离厌食症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只是单纯的想要减掉双下巴而已。

我本质是个很倔强、某些方面很要求完美的人,决定要做的事情,不管多讨厌,也会强迫自己去坚持,否则内心会焦虑不安,难过自责。为了减肥,我按照减肥食谱开始节食,每天坚持跑步运动,很成功地减掉了自己的双下巴。

但我并没有就此收手,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开始觉得自己胖,开始变本加厉地减肥,每天不吃一粒米饭,去食堂也仅仅是吃一些涮过水的青菜,每天把吃过的东西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上课时间别人学海里苦遨,我神游天外,计算着怎样可以再少吃点再瘦点。

厌食症:我想把肚子剖开,把肮脏的食物,都倒出来,倒出来……

除了控制饮食,我还常常过度运动,每天在操场上跑15圈,6公里,课余时间被运动占得满满的,疲倦且失去了意志力才罢休。

“要么死要么瘦”,躺在床上数着自己一根根肋骨,我感到莫名地快乐和满足,尽管身体上已经非常虚弱疲惫,经常莫名其妙发火,脾气暴躁,精力全用在了减肥上,成绩一塌糊涂。

但是我忘了,我其实是个对蛋糕巧克力炸鸡翅等各种高热量食品爱到不能自拔的人,压抑得太久太久了,食欲像被被囚禁太久的野兽,一开闸,洪水猛兽肆虐,我像永远不能满足的饕餮般海吃胡喝,拼命往肚子里塞食物,可不管塞多少,我还是觉得空空荡荡,我用更多的食物,去抵御这种空虚。

大量食物涌进肚子里,我觉得太恶心了,想要把肚子剖开,把里面的东西,肮脏的食物残渣,都倒出来,倒出来……于是学会了催吐,从开始的借助各种辅助工具催吐,到后来,只要弯下腰就能吐出来。

厌食症:我想把肚子剖开,把肮脏的食物,都倒出来,倒出来……

折腾了一年后,我的身体已经糟糕到不行,身心处于崩溃的边缘。意识再这样下去,我真的会被自己弄死。我买了一本厌食症的科普书,放在书桌最显眼的地方,我妈“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用这种弯弯绕绕的方式,我向妈妈发起了求助信号,我们的关系一直不好,我觉得她根本不懂我、不尊重我,她觉得我不听话、不懂事、不够努力学习,我好像永远不能让他们满意。漠视和争吵是我们的相处常态。

现在想来,还是挺幸运的,否则我爸妈不懂这是个病,只逼我吃饭,不管心理方面的疏导,我真的可能会疯掉。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的心理老师也意识到了我和父母存在的问题,在老师的疏导下,我们的关系开始缓和,开始互相理解、信任。其实,我的厌食症,和这不无关系。在长期的压抑的家庭关系下,我有轻微的强迫症和抑郁症,我用近乎病态的饮食控制,来转移强迫和抑郁情绪。

厌食症:我想把肚子剖开,把肮脏的食物,都倒出来,倒出来……

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空腹抽过五罐的血,做过无数次B超,心跳,医生说我的血一塌糊涂,心跳过缓,子宫偏小,子宫发育不全,盆腔积液,卵巢多囊。其实我差点就死了。月经也停了很久,搁在柜子里的卫生巾已经积了一层灰,拍一拍,阳光下尘土翻飞。

生命如微尘,渺小又短暂,胖也好、瘦也罢,何必在这上面浪费大好时光呢?或许是和爸爸妈妈关系的缓和,以前背负的沉重的东西突然卸了下来,一身轻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相信。想通了,我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调理身体,疏解心理,慢慢地健康起来,这种感觉,像慢慢地重新走到温暖的阳关低下,万物生长,生机蓬勃。

神经性厌食症分为两个亚型:限制型和暴食型。限制型厌食症最符合公众的印象,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四版(DSM-IV)规定,限制型厌食症的诊断标准为:

1. 成人体重低于期待值的85%,生长期儿童体重增长减慢或停止,导致其体重低于期待值的8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1)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2)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2. 即使在体重偏低的情况下,也对增重非常恐惧。对胖有一种扭曲的理解。

3. 对体型体重的认知扭曲,将体型体重与个人价值相关联,否认目前体重偏低情况的严重性。

4. 已有规律月经的女性停经超过三个周期以上。

5. 症状至少已3个月。

而暴食型厌食症除了以上症状,还可能有一次性吃下大量食物、自行催吐、过度锻炼或者使用利尿剂、泻药等行为,容易导致厌食症症状被掩盖,或与贪食症等其他摄食障碍混淆而不易诊断。

此外,95%以上的患者都是女性;多发生在25岁以前,其中有50%因而罹患抑郁症,严重时导致过度消瘦,而变成“皮包骨”,约有15%-21%患者死于饥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