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当今的军用无人作战领域,无人机是大头,陆军海军也有无人装备服役,但无论数量还是应用的广泛性都远不及空军的无人机。而在无人机这个圈子里,中美再加上以色列,是国际公认的三位大佬,下面我们就执行上一篇末尾提到的那个计划,先来说一说美国人。


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美空军MQ-4C“全球鹰”↑

以色列空军已经开了无人机实战的先河,而美军一直站在以军背后撑腰,看到了自己的小弟表现亮眼,自然要取取经,于是拿到了以军开发的无人机,随后很快地开始了自己的无人机研发之路,一下子不可收拾,美军的无人机就此开始枝繁叶茂起来。毕竟以军当时使用的无人机也没有多高的技术门槛,主要是作战理念先进。以色列人受困于自己国家的体量和国力,很难在技术上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所以美国人能接过无人机发展的势头,是情理之中的。毕竟自从二战后,美帝的科技实力就属于世界顶尖水平,而军事水平同样顶尖,军事发达,就催生了对于无人机的需求,毕竟不想落后嘛。有需求有技术,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美国人都已经开始把F-16改成无人靶机了↑

一个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的反面例子,就是现在的航发。为什么这么难搞?因为其核心技术之一是能忍耐1700℃以上的高温的合金材料,但普通工业上并不需要合金能耐住这么高的温度,只有军方的这些发动机核心机需要。需求小,但是研发成本极高,研发难度还极大,自然做的人少,只能靠国字号队伍,技术发展速度就慢。美帝能搞出F-135使用的这一代黑科技级别的核心机,一是因为美帝财大气粗,野心又大,其国防部直接推动发动机的发展;二是美帝的军用、民用航空产业极为发达,洛马、波音、诺斯罗普这些厂家一年要卖出非常多的军机和民航机,不光卖给美军,还卖给全世界,发动机需求很大。就像F-16,从1976年开始制造到现在,总共已经生产了4500多架。需求这么大,商人逐利,美国的厂家们自然愿意去开发新的航发。

回到正题,迄今为止,美军已经陆续开发、使用了大约三十种无人机,其中已经退役的有7种,正在服役的有大约20种,已经披露出来的正在研发当中的有3种。退役的这7种包括用于侦查的RQ-2“先锋”、用于侦查和指挥的RQ-5“猎人”(看过第一文的读者可能对这两型无人机有点印象)以及用于运输的Kaman K-MAX等等。这7种无人机都属于较早型的无人机,功能也较为简单,大致就是做一做侦查、通信等战场辅助性任务。这里我想挑一型和我们有点渊源的无人机——Kaman K-MAX说一说。


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RQ-2“先锋”↑


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RQ-5“猎人”↑

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Kaman K-MAX,外形还是挺奇特的↑

Kaman K-MAX型无人机,是一型直升机。其公司内部编号为K-1200“空中卡车”,是世界上第一架专门设计用来负载外部载荷的直升机。原本它是有人的,后来为了迎合美军的需求,卡曼公司开发了其无人版,用来运输或者战斗,但是最终双方没有达成很好的合作,这型无人直升机没有大规模的在美军服役。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军用失意,民用反而得意了。2014年,本已关闭生产线的K-MAX,意外的收到了二十余份民间的订单,就此重开生产线,进军民用市场。其中这最难得的第一份订单,还是来自中国,位于广东省的广东巨翔通用航空公司,采购了K-MAX无人直升机用于消防。


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交付中国的K-MAX出厂↑

过去的老古董们就先简单说两句,更有意思的还是美国人现在用的无人机,以及将来会用的。美军现役有大约20种无人机,其中比较有名的有MQ-1“捕食者”、RQ-4“全球鹰”、MQ-8“火力侦察兵”、MQ-9“收割机”、RQ-170“哨兵”等。我这里打算重点介绍一下实战经历丰富的MQ-1“捕食者”,如果朋友们还有别的什么想看的请给我评论留言。

说起来,“捕食者”最初可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那样,挂载着“地狱火”四处巡弋,打击地面上恐怖分子的卡车。它最初是被中情局力推,作为一种噪音较小的侦查无人机发展的,多功能化是后来的事。上世纪80年代初,CIA和五角大楼启动了新的无人侦察机项目。间谍们玩起无人机来竟然也带着自己的职业病,与美军相比,CIA更喜欢小型、安静、不引人注目的无人机,因此,其实MQ-1“捕食者”的原名是RQ-1,R代表侦查,M代表Multi-mission,即多功能。在20世纪90年代初,CIA看上了前以色列空军首席设计师设计的一款无人机,暗中支持其发展,后来经过不断研发,最后出了成果,即为“捕食者”。


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MQ-1“捕食者”↑

后来,美军终于也发现了这款安静的小无人机。RQ-1华丽变身,提高了机翼的强度,加装了武器挂架以装载武器弹药,还加装了激光指示器,使其具备了对地面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2001年2月16日,“捕食者”首次使用武器,发射了一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成功击中了一辆作为标靶的坦克。又经过了更复杂的测试和改装,MQ-1“捕食者”正式投入使用。因为“捕食者”脱胎于侦察机,而且得益于之前CIA间谍们的特殊品味,它在攻击无人机中属于非常安静的一种。在它发起攻击前,几乎不会有预警,而且配套的“地狱火”是超音速的,所以被“捕食者”盯上的目标,在听到飞机或导弹的声音之前,就会被送回老家。

1995年,MQ-1首次投入实战;2011年,全部268架都完成了交付。这期间,“捕食者”的战争经历非常丰富,足迹遍布全球,有些经历还比较富有传奇色彩,比较著名的有“捕食者”和本拉登之间的不断缠斗,以及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传统有人作战飞机和无人机之间的空战。


无人兵器——以色列之后,美国人的探索与发展(二)


2007年巴黎航展上的MQ-1↑

虽然最终本拉登的人头是美特种部队搭乘隐身直升机突击拿到的,但在世纪之交,“捕食者”就开始在阿富汗执行寻找本拉登的任务。后来的《911委员会最终报告》中披露,“捕食者”曾至少两次在坎大哈外的本拉登塔纳克农场的大院里发现一名穿着白色长袍的高个男子,非常有可能就是本拉登本人。后来,9·11事件发生,布什政府迅速地给予了对本拉登的行动许可,“捕食者”就开始带弹巡弋在阿富汗上空,猎杀本拉登及其他基地组织的头目。在2002年2月,“捕食者”摧毁了塔利班领导人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的座车;随后,还曾错误地击毙了扎瓦基利附近的阿富汗废金属收藏家,只因为其中一人与本拉登相似。

再来说说这历史上第一次传统有人作战飞机和无人机之间的空战,这可是个大名头。2002年12月23日,“捕食者”携带着AIM-92 Stinger空空导弹,起飞对伊拉克禁飞区进行侦察,遭遇了前来拦截的米格-25。美国空军原本的计划是用“捕食者”作为诱饵,把敌机引出来即可,但不知为何这架“捕食者”完成任务后,没有选择脱离现场(也许是无人机操作员膨胀了),而是选择了和米格-25刚正面。它发射了机载的AIM-92空空导弹,结果被米格-25反击的导弹的热源吸引,错过了米格-25,而这架“捕食者”稍后被米格-25发射导弹击毁。(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