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西安房叔 」是本地唯一的業主房產自媒體平臺;獨立思考,實話實說,我是西安房叔!

距上一次因為房子的問題,西安聞名全國,還是半年前搖號門的時候了;直到昨天一張上半年全球房價指數排名名單,西安進了前十,是意外也是意料之內;

對於本地人而言,不需要榜單,也知道今年漲了多錢,但對於外地的吃瓜群眾,投機者,這就是西安市場上揚的信號,畢竟全球前十的成績麼,可不是誰都能拿到的。

西安TOP10

單純看榜單本身,很容易被帶偏,幾個關鍵詞就能讓無知群眾浮想聯翩,比如全球房價,TOP10,並且在名單中其餘9位還都是國外城市,國內城市僅西安一家,這大有世界盃國足進入前十強的既視感;

擱在昨天朋友圈大夥的反應,大有西安全球前十,全國房價漲幅第一,拳北上廣,腳踢江浙滬,要上天的節奏,甚至有不少中介,藉著這張圖,又製作一波謠言;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但細細想想這個圖,還是有些要說明的;首先單獨漲幅,不看基準價的排名是有問題的;

比如上一年均價5000塊,今年均價7000塊,漲幅20%,如果發生在18年上半年,甚至可以進全球榜單第一;同樣的上一年均價30000塊,今年均價還是30000塊,在榜單就得墊底;

但迴歸到房價本身,這兩個地方哪裡的房子便宜呢?漲幅只能判斷一定時間內的趨勢,但和城市基準價是沒有關係的。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排名真相

西安房價與同水平城市相比,一萬出頭確實不算貴,隔壁鄭州商品房均價早已經過了15000塊,當然也是16年開始猛漲,北京也是15年開始上漲,對於西安則是17年,有人說是不漲,有人說是炒作,爭論不出結果;

但房價漲的背後更多的則是質價不相等,跟風無監管,上學太緊張,收入跟不上,交房問題多等更多現實的問題,這是房價上漲後,更加讓人警惕的;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九月初的時候,有人在地方政府留言版問:西安房價暴漲什麼原因?

得到的回覆為:一是自貿區、西鹹新區建設等利好因素,促使房價上漲預期增強;

二是全國一二線城市調控收緊形成的擠出效應及我市相對較低的房價水平引發價格上漲;

三是部分機構、個人通過網絡自媒體、公眾號炒作漲價信息,營造恐慌氣氛,誤導市場預期,助推房價上漲。

而更多業主理解的則是:

吸引落戶,降低買房門檻,擴大買房人群;土地集中收儲地價抬升,成本更高;小開發商集體淘汰,大開發商壟斷市場掌握定價權;城市發展加速,但錢在貶值,老百姓尋求資產保值;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這一套組合拳下,西安房價迅速升溫,一路從均價7500塊到現在的11000塊,並且在上半年還都是排隊搶房的盛況,這就像興奮劑一樣,在沒有考慮居民收入,配套設施的基礎上,強行打了一針;

確實效果顯著,但藥效過了,就透支了,就像最近海量放出的房源一樣,看到的則是不用搖號,天天廣告,大量放棄,兩極分化的現狀,說到底還是小夥伴們口袋裡的錢被掏乾淨了。

所以榜單說的沒錯,西安漲幅是能進全球前十,但同時期西安的房價排名在100城中也僅為43位;這不衝突,排名有適合和實力還真的是不相符的,排名是個外人看的,能迎來追捧,但並不能解決內在沒錢的尷尬。

營銷套路

並且,對於西安人而言,也不需要什麼全球排名去印證,房價的上漲人人都感受得到,以前還能說是開發商無良,現在的鍋則通通甩給了物價局,賣多錢都是物價局定的,開發商可以表現出無辜;

而普通人應對這種或高或低的定價,最有力的抗爭還是有腳去投票,都知道西安現在是兩極分化的市場,性價比高位置好的不愁賣,確實高端品質好的也不愁賣,而中間版主扮豬充老虎的則要遭到群眾挑剔的篩選了;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當然開發商也會使出一些應對套路,低級一點的就是不斷髮廣告,打電話,大海撈針;中等的就是找媒體寫寫軟文,發發廣告,5000,8000塊對於開發商還是拿得出的;

再高級點的套路就多了,比如在意向登記的時候找一些托兒大量登記,造成房子火爆的假象,如果登記的真實業主多了,就不去核驗,如果人少了,託們就會把意向人數做到房源數以上,把核驗人數搞到比房子少幾套,轉成不搖號直接銷售,給買房人造成的印象就是,撿漏了。

但實際上呢,大家可以看看最近的登記信息,無緣無故多個樓盤業主大量棄選,過半樓盤不用搖號,我就不信這裡面沒有套路(銷售手段)?

割韭菜

這些事情細究很難,但確實傳遞出信號,房子不好賣了,行情好了誰還會費這個勁兒;這就像割韭菜一樣,開發商需要源源不斷的韭菜,從而支撐起業績和年終的江湖排名;

但忽視了韭菜的生長週期,現在則更好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韭菜(買房人)不多,割韭菜的人(樓盤)井噴,那麼在有限的韭菜和無限的韭農之間,就爆發了韭農的套路,這個比喻還算是很貼切的;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同時對於韭菜本身而言,也相互競爭,即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會搖身一變,通過買房讓自己更加值錢,但殊不知在韭農眼裡,看重的並非你持續生長的能力,而是一次性收割,恨不得擼到根;

買房又不是買白菜,普通人一輩子就一兩套,開發商是等不及的,畢竟等你再次買房20年後,這公司倒閉與否都兩說。

所以一旦碰到這種青黃不接的時候,大開發商還能扛得住,死不降價,小開發商以及周邊縣區,比如高陵,臨潼,涇陽就背不住了,一口一個姐,哥叫的那叫親,優惠給的也爽快,這要放在上半年是壓根不敢想的,那個時候開發商的臉叫一個難看啊!

當然迴歸職業本身大家都能理解,這年頭年難賺誰都不容易,但不降價賣不出去,降價了沒人敢買的怪圈不是這麼打破的。

市場供需

說到底市場行情還是供求關係決定的,上半年瘋狂搶人,房源量不足,再配點營銷手段,自然房子排隊買;但從九月開始,風頭已變,一方面該買的早就買了,剩下的購買力有限,但伴隨而來的是井噴上市的房源;

11月的時候,西安新開盤共計30個項目,總共房源量8259套;而12月,根據統計,新上市的項目達到了73個,覆蓋東南西北,房源量達到26771套,不少開發商還愁著11月的沒消化完,哪知道12月的給打了三倍的飯量,要麼不吃,要麼撐死,還有第三個選擇嗎?

消費者有兩個心態,其一降價的房子不敢買,第二有太多選擇時一定觀望,因為這都是市場下行的信號;

不過房叔這裡理解的下行還是市場熱度的降低,即三個人搶一套,變成兩個人選三套,價格的鬆動看不到;

眼看著備案價不降反升,開發商又集體做精裝,西安迴歸到萬元時代基本不可能,並且房子這東西,一旦價格上去了,想降價也沒那麼容易。

降價尷尬

前車之鑑,安徽開發商降價,有關領導親自前往調研,約談會,停辦預售證,對合作銀行處罰,不久房價又漲上去了,你敢降價,物價局就能說你降價是為了壟斷;現在是市場經濟,當然要打擊壟斷。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同時,房價一旦出現大幅波動,尤其是減價,還會出現業主圍攻售樓部的社會問題,再加上土地市場轉冷,開發商無人拍地,也會影響蓋房子拉動GDP的作用;

而作為參與者的業主而言,在沒買的時候自然希望價格降,一旦賭上全家老底,掏空六個錢包,終於買到一套房;如此努力背後除了自住生活,還包括一個信仰,就是房價一定會漲;

這樣的行為背後只因為一個信仰,那就是房價一定會漲,所以一旦價格降低,不僅不僅差價賺不到,連成本都要賠進去,這一時期,業主,開發商,有關部門就自動結合為利益共通體,抵禦房價下跌,而風險自然留給沒有房子的人,不過已經沒太多人關心了。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這種買房,蓋房造福發家的邏輯一旦形成,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幾代人都會被它繞的團團轉;

這就像擠車的人希望車快點走,沒上去的人希望車停一停,等到自己上車之後,轉而又催著車繼續加速。但是沒有人希望這輛車壞在路上,因為車票錢是自己的;

因此,但凡調控,看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穩,字面意思就包括,均勻,適度,不知不覺,不急不躁,俗話翻譯就是溫水煮青蛙。

降價之後

而即便真有一天房價降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非房地產行業的,也還是該幹啥幹啥,也沒見人人失業民不聊生;

就像15,16年市場最涼,不僅高喊其庫存,甚至買房送車位的時候,很多曲江的盤降了30%,一般小區降了20%一樣,大家還是該吃吃該睡睡,對於買房來就是自己住的,漲跌都是浮雲,不過炒房客是死了一批,當時的0首付,低月供放在現在已是夢中;

不過低價萎靡的市場也造就很多社會問題,小開發商遍地,爛尾樓遍地,房價穩步不前;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西安跳進交房必維權的怪圈,但大多不了了之,有很多問題直到今天還沒解決,臨水臨電,無竣工驗收,大家都見的太多了,本質原因還是質價不相等的尷尬;

西安房價漲幅全球前十,是真的嗎?

而對著房價逐步攀升,買房成本翻倍,買房預期增高,因為質價不相等帶來的糾紛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就比如最近已經初現端倪的精裝房降標;按照房子從購買到交付兩年週期,17年高價買的這批業主很快就面臨19年集中交房潮。

房叔有話

房叔常說,我們以高房價為城市發展買單,希望城市壯大後,能在市場監管,配套入學上回報當時這批人;同樣的我們也希望以高房價支撐起開發商業績的我們,能夠在交房時,不說被善待,至少承諾的如實交付,讓西安跳出交房必維權的怪圈;

價格上去了,品質也請跟上,年底為業績慶功的時候,別忘了交房時滿地雞毛;

畢竟,業主集中在售樓部門口小規模散步的活動,開發商是不願意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