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功臣為何被皇帝殺光,做人不可居功自傲

中國歷史上功臣勳將在建立大功、驟致富貴後忘平所以,因而遭罹殺身之禍的,可謂是不勝枚舉。像胡惟庸、藍玉等人的際遇,就是這方面比較典型的例子。

明朝開國功臣為何被皇帝殺光,做人不可居功自傲

作為勳臣宿將,他們人在輔佐朱元璋蕩平群雄、奪取江山、登上帝座的事業中居功厥偉。按照歷代對待功臣的一般成例,在天下平定,主公順利登基之後,他們自然是新皇帝所要忌憚,甚至加以消滅的對象。尤其是遇上了無賴出身、嗜血如命的冷血動物朱元璋,他們的前途就更加危險了。

明朝開國功臣為何被皇帝殺光,做人不可居功自傲

然而如果他們能夠早點意識到身邊的危險,識時務一點,不要覺得自己厲害了就想更厲害,放下野心。那麼也許就不大容易被朱元璋抓住辮子,可以多苟活一段時間。即便最終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但是也不用幾萬人跟著自己一起死。要知道盡管朱元璋幾乎將功臣給殺光,但畢竟還是放過了一個湯和將軍,不就是因為他足夠識時務對朱家的江山沒有威脅嗎?

明朝開國功臣為何被皇帝殺光,做人不可居功自傲

令人惋惜的是,胡惟庸、藍玉都不曾學張良和湯和,甚至不曾學石守信、王審琦,而偏偏效法了尉遲敬德、王敦這些人。在功成身退之後,私慾急劇膨脹起來,做出了許多讓皇上不能忍的事情。急於抓到他們把柄的朱元璋不就正好有了口實嗎?加上胡惟庸仗著自己的丞相地位,居然做出很多不該做的事。朝廷上很多大事,他居然敢自己決定。下面送來的奏章,他也經常先行拆開查看,凡對自己不利的就私自藏起來不向上面彙報。這麼嚴重的事情在皇上眼裡可不就是你不老實了,想造反嗎?同時他又大肆拉幫結派,針對那些不同意他意見的人。因此朝廷上有很多人都賄賂他,他所收受的金銀財寶極多,要知道朱元璋可是出名的討厭貪官,這不就是在打他的臉嗎?

明朝開國功臣為何被皇帝殺光,做人不可居功自傲

又像藍玉,居功自傲,不尊重皇上的權威。他出去打仗回來,晚上的時候過喜峰關,守關的將士沒有及時開關,他脾氣一上來,居然縱容自己的士兵毀關。朝廷禁止民間販賣私鹽,他卻毫不在乎,破壞朝廷的法律。凡此等等,不一而足。這讓脾氣暴躁的朱元璋怎麼能忍。

明朝開國功臣為何被皇帝殺光,做人不可居功自傲

這些開朝元老們的墮落,驕縱,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朝廷的處事效率,加劇了各方各面矛盾的激化。功勞過大封無可封,威脅到了皇上的地位,仗著自己的功勞就不把皇上放在眼裡。

朱元璋是何等人物,他本來正準備收拾這些老臣,只是苦於少了必要的藉口,如今功臣勳將自己行事大不檢點,貪贓枉法,驕橫滋事,這豈不成了自己殺戮功臣的最好理由嗎?

好吧,你們自己既然把脖子送到我的刀口上來了,那麼,我也就不再客氣,統統殺了也算是成全你們。於是他先後興起胡、藍大獄,對功臣展開無情的屠殺,一口氣殺掉五萬餘口,同時捎帶著砍了其他開國功臣的頭顱,連自己的親侄子和親外甥等人也在劫難逃,無所幸免。

明朝開國功臣為何被皇帝殺光,做人不可居功自傲

如果他們能順應歷史潮流,不用自己的功勞來跟皇帝討價還價,不那麼志得意滿,無所顧忌,而是上交自己的權力,老實本分,那麼皇帝自然不會對他們做什麼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沒有這麼做,他們不肯放棄自己的特權,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野心,那麼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覆滅了。

明朝開國功臣為何被皇帝殺光,做人不可居功自傲

他們都在開始時不能正確對待榮譽和地位,把往昔的戰功當做向朝廷討價還價的籌碼,任意妄為,導致皇帝本人的猜忌和憎惡,影響到皇權的尊嚴。在這種情況下,要使天子與功臣宿將再相安無事已變得沒有可能,作為皇帝必定要對這樣桀驁不馴的功臣宿將嚴懲不貸,這是中國封建傳統政治的特徵,一條既沒有出口,又沒有歸途的“無間道”。它不以任何人的想法為轉移,走到終點,又回到原點。

在封建君主看來,最美妙的政治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大家都當歌德派,用一個調門唱歌。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封建帝王濫殺功臣的後遺症是非常嚴重的。它不僅僅是亂軍引勝、自毀長城,而且還直接敗壞了政治道德、政治風氣,引起了政治動亂,政治傾軋,導致了政治腐朽、政治黑暗。真可謂是飲鴆止渴,與狼共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