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庞统不死,能和诸葛亮一统天下打败司马懿吗?

火箭队詹姆斯哈登\n


庞统,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把他和诸葛亮一碗水端平,视为自己的左右臂。 庞统与刘备一同入川,留下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在荆州。


在取西川的路上, 庞统很可惜死在箭下, 英年早逝, 对于刘备来说失去了股肱大臣。不得已, 只能把诸葛亮、赵云、张飞调到西川, 只留下关羽镇守荆州。

试想, 如果庞统不死, 刘备能一统天下吗?

庞统如果不死, 那么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就不用离开荆州, 或者不用那么早离开, 也不用都离开, 只留下一个关羽。

庞统和诸葛亮的老师都是水镜先生, 两人的谋略按说应该不分上下, 即便是有高低, 也应该不会悬殊太大。这样的话, 庞统辅助刘备攻取益州, 干掉刘璋, 拿下汉中应该也不成问题。


在刘备攻取天下的大体方略上, 诸葛亮和庞统意见是一致的, 占据荆州、益州, 联合孙权, 北上伐曹。这样庞统一面协助刘备攻取并治理西川, 诸葛亮经营荆州, 两头都有文武之将, 一般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诸葛亮留在荆州, 最起码不会让东吴袭击了荆州, 诸葛亮最知道要和东吴搞暧昧的重要性了。当初关羽自己攻取襄樊打的曹军就招架不住了, 如果张飞、赵云、诸葛亮又在,

东和孙权,北上伐曹,估计真的要搞的曹操迁都了。

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 遇到司马懿这个对手, 最终没有成功。如果庞统在西川出祁山伐魏, 也是遇到司马懿, 也是和诸葛亮一样的结果, 都不能进取, 也无所谓。因为庞统在西牵制司马懿, 就给诸葛亮北上留下了空隙。

这样诸葛亮带领着赵云、关羽、张飞从荆州北上, 东吴从徐州北上, 一起平分曹操的地盘是有胜算的。曹操南下伐关羽时, 曹操已经有窘状了, 当时郭嘉、荀彧、荀攸三个谋士都死了, 一个关羽他对付起来都有点刺手, 如果诸葛亮带着他们三个, 曹操就更对付不了了。

东吴是比较擅长水战的, 对于背上陆战优势是比不上诸葛亮的, 所以东吴和诸葛亮北上, 到后期应该是东吴求着诸葛亮, 不再是诸葛亮看东吴的脸色。

这样诸葛亮联合东吴一直背上, 即便再厉害的司马懿也要分兵了, 他也抵抗不了庞统、诸葛亮、东吴三方的进攻, 这样刘备、孙权可以把曹操的地盘分了, 刘备、庞统从西川攻占甘肃、陕西、西安、河南等地,

诸葛亮带领赵云等占领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河北等, 东吴孙权占有浙江、江苏、山东、河南部分等地。曹操可能会逃往辽东, 期望东山再起。

把曹操赶走后, 刘备应该会占大部分的地盘。此时, 曹操估计又会联合孙权对抗刘备。

但因曹操、孙权都是占有沿海一线,

战线分散太长, 假以时日, 刘备可能会一一击败, 最后一统天下。


历史论


我觉得不会一统天下的。我们应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历史并不会因为一个英雄人物而改变历史,庞统不死可能使蜀汉多撑几年。 理由(1)人口少:三国时期曹魏户66万余,人口240余万;孙吴的户数有5.23万户,男女人口230万人;蜀汉国全盛时期拥有30多万户(未失荆州时),人口约100万,为三国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时,有28万户,人口94万.

(2)领土小:东汉原有十三州:雍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隶校尉部,也称司州。以及西域长史府。蜀汉只有一个益州。三国之中领土面积最小。

(3)人才少相比曹魏跟孙吴 人才总量少。 天要灭刘,一个庞统可无力回天。





小闫说历史


庞统是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诸葛亮赵云留守荆州,刘备带庞统关张取西川,取西川后关羽庞统守西川,再伺机重组北伐兵团,稳步推进,这样图霸天下之愿实现的机会会很大。

理由是:1)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使得他个人的军事威望极高,对东吴孙权军团极具威慑力,加诸葛亮的赤壁之战的经历使他对孙权兵团十分了解,且这两个人搭档不会有矛盾;2)关张两个与刘老板走的太近,孔明无法控制关张,加上关张两个名满天下,刘关张三兄弟同取西川,效率更高;3)取得西川后仅仅只是完成霸业的基础,养兵屯粮,厉兵秣马,只有巩固好后方根据地,三军方可伺机北伐,曹魏政权在政权更迭中势必会有混乱期,养精蓄锐待机而动,庞统关羽两人镇守西川当可确保西川稳定运行;4)北伐中原是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刘老板务必要亲自布置筹划,也只有刘老板才能最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战胜曹魏的决心,舍其他人无法取代!需知长期的战争中,只有精神的力量才是坚不可催的战争胜利保证!


林志程博爱集团


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也就不会从荆州紧急调去西川辅佐刘备,这样关羽就不会接管荆州,就不存在后来的大意失荆州了,没失荆州,刘备也不会尽出倾国之兵东征伐吴,更不会有夷陵大败,蜀汉的元气就不会有什么大损伤。而且占据了荆州这个天下之腹,为北伐奠定了极为重要的优势。况且诸葛亮的长处在于治国理政,如果让诸葛亮和李严、黄权等人励精图治几年,好好积攒些兵马粮草,之后再让庞统出其不意率军北伐,这诸葛亮每次都比司马懿略胜一筹,却总是无法真正战而胜之,跟生性谨慎有很大关系,而让庞统跟司马懿作战绝对大有胜算。如此一来,倘若运气稍好一点,刘备的蜀汉政权十有八九会赢得天下!可惜没有如果,历史不容假设,现在空谈这个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32茶道


庞统若不死于落凤坡,最终会占有川蜀之地,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那么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则万无一失(联吴抗曹是孔明一贯主张),没有必要亲赴川地。

既有川蜀汉中,又有荆襄九郡遥相呼应,则大事可成!

注:两人一个居四川,一个居荆州,不可在一起谋事。




随遇而安44683523


不能!要想能统一天下,得换主人!让曹操去那里照样能统一天下!


狼哥161507250


《三国演义》中,庞统魂消落凤坡,让读者唏嘘哀叹。

凤雏卧龙得一可得天下。刘备两者都得到了,还是没有统一天下。可见,是否能统一天下,并不仅仅在于核心人才的智慧高度,更在于社会发展趋势对谁有利。如果趋势对刘备不利,他即使得到很多杰出人才,恐怕也不能做出多大的事业。

刘备建立蜀汉,实际上是利用各种边缘力量,强行抵抗北方日趋发展的社会趋势。可以说,刘备建立蜀汉的过程,背反了历史趋势。

在背反历史趋势的过程中,庞统以牺牲自己生命的方式来为刘备找到夺取西川的理由。想一想,如果刘备确实具备雄才大略,他还需要以牺牲核心人才的生命作为代价,来攻取西川吗?

所以,庞统即使不死,即使能与诸葛亮联手,实际上也很难一统天下,因为他们的主公的气魄与格局,直接决定了他们这个行动集团的上限。上限被决定之后,不论核心人才怎么能干,怎么鞠躬尽瘁,他们的能量也会在上限之外基本上被消弭掉。

这就意味着,刘备集团之所以不能一统天下,根本在于刘备这个核心人物的上限所导致的结果。庞统和诸葛亮虽然才名巨大,但是依然不能推高刘备所决定的集团上限。

即便在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主政蜀汉,依然受制于自己的忠君思想,在接受刘备确定的体制的基础上实现适度突破,而没有推高蜀汉的上限。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刘备集团内所有人才都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社会趋势不利于蜀汉,刘备受制于自我缺陷而上限较低,这两点决定了刘备集团只能偏安割据,而不能不断突破以统领天下。

此外,庞统自身才能很高吗?恐怕也很难。《三国演义》中,庞统体现才华的地方不多。可以判断,如果庞统真的才华很大,应该可以在自己死亡之外为刘备找到其他足以激发攻击西川斗志的借口,或者即使没有现成的借口,也可以通过某种能动方式制造出来这样的借口。大人才不能自保以建功立业,反而在刚开始有机会展露才华时就溘然逝去。这种行为力度所体现的,恐怕也并不像大才的智慧方式。

所以,即便庞统不死,他也不能与诸葛亮一起打败司马懿,进而一统天下。但因为核心人才确实能够实现高度能动,能够加速或者延缓相关趋势,如果庞统不死,如果庞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肯定对刘备集团是加分,蜀汉的领域应该能大些,维持的时间会久些。


赵泰融


从三国演义来看,并不是因为诸葛亮计谋不够斗不过司马懿,而是因为蜀国当时政治已经很昏庸。按照这种政治,就是再加六个庞统诸葛亮也是无济于事的。

而且即使他们都不死,也不可能两个人共同领军,领导只能有一个。至于司马懿和郭嘉就更不可能联合,两个人的政治理念不一样,不过就打仗来看应该可以共存。但是战争有很多因素,计谋厉害固然能赢一些战争,但对于整个局势来看,政治因素是最主要的。

从正史来看——历史没有如果。



照张相叫茄子


个人以为不能助刘备一统天下。

其一,自古文臣不对付。两个有绝顶才能的人,他们都会不服气的,况且“卧龙”与“凤雏”还是当时名声比较大的两人。这两人碰到一块,尽管有心心相惜,但他们最多的还是要比划比划,看看哪个才能成为刘氏集团的最高参谋。虽然庞统也厉害,但他吃的是晚到刘备麾下的亏。要知道诸葛亮可是在新野的时候就跟随刘备,策划了火烧博望坡,以及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一系列成功的谋略案例,庞统到刘备集团时,可以说寸功未立。这样一来,刘备肯定注重诸葛亮,而以诸葛亮那事事都要亲为的人,可想庞统在其领导下,能有多大的贡献。

其二,蜀国的综合实力是比不上孙氏集团和曹氏集团的。而且蜀国的人才大多是治政的文臣,绝世的武将较少,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以这样的程度发展,刘备根本不可能等到那个时候,毕竟刘备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而这也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刘禅没有刘备的聪明才智与帝王之能。可以试想一下,当刘备去世后,刘禅执政,诸葛亮和庞统之间必有一争。

其三,曹氏不可能任其发展,孙氏也会打秋风。三国打的是混战,没有稳固的联盟可言。当诸葛亮和庞统还在为国家的实力发展忧愁时,其他两国肯定会挑起战争的,而这会进一步削弱蜀国的发展实力。


韶华倾梦


庞统身上本有水镜先生荐举信,他却不拿出来,刘备见他其貌不扬,就派他去耒阳县做县令,他去之后整天酗酒不理政务,被人告发给刘备,刘备怒曰:竖儒安敢坏吾政务!刘派张飞去拿问庞统回来治罪,张去耒阳责问庞统,庞笑曰:诸葛孔明乃百里之才,吾乃万里之才也!他登堂问事,1000多件卷宗未经审阅就剖析判断明白,三天之内破了100多件疑案,张飞大惊,回去给刘备禀报,刘备大惊,派人接庞统,庞见刘备,把天下形势分析的条条是道,并提出陇西勿加兵,定军山不可行,子午故道可放马前征,真时也运也,刘备半生心血白费,蜀国灭亡无悟问苍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