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一個再好的皇帝長期擁有絕對權力也會變壞?你認為儒家的“內聖外王”真的好嗎?

藝術就是謊言


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絕對腐敗來自於絕對的權力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關於人的道德修養的問題。我們知道,數千年來,儒家思想,都佔據了絕對的主流,而儒家思想,概而言之,就是“仁義禮智信”,針對個人的進階,就是“內聖外王”。

什麼意思呢?

首先,“內聖外王”並非儒家的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

其實,要深究起來,這句話其實是道家的思想,源出於《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在這裡,治理國家的要義,就是“內心要聖”,“對外才能王”。在莊子看來,高尚的人可以分成幾類: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

。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

聖人是什麼意思:把自然視為本原,把稟賦視為根本,把規律視為途徑,從而預知事物的各種變化,稱他叫聖人!

其次,“內聖”與“外王”是相互統一的

“內聖”與“外王”兩者的關係,是互為表裡的,內聖是基礎,外王是目的,只有內心的不斷修養,才能成為“仁人”“君子”,才能達到“內聖”,也只有在“內聖”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安邦治國,達到“外王”的目的。

同樣,內聖之有達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義,外王實現了,內聖才最終完成。儒家後來將道家思想為其所用,提出了“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一般所謂的“修齊治平”,“誠心正意修身”就是“內聖”,“治國平天下”就是“外王”。

最後,內心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沒有外界的制約,就會產生破壞

從邏輯學上來講,“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確實是一般的邏輯順序,但古人或許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的內心世界豐富性和複雜性,是無法發估量的!

這裡舉幾個例子:秦始皇統一天下,書同文車同軌,成就一代偉業。但後期的嚴苛的刑罰,卻激起了反抗。賈誼就說“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其實,說白了,秦始皇注重“外王”,忽視了“內聖”,所以,二世而滅!

我們再來看唐玄宗李隆基。毫無疑問,李隆基是中興之主,結束了李世民之後的亂整,開創了中國一個清明盛世,史稱“開元盛世”。為何李隆基能開創一代盛世呢?他自己是“英明果斷,知曉音律,儀表雄偉俊麗”,這是否是“內聖”呢?所以,在她的治理下,杜甫有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你看,多麼富有。

但隨著倉廩的豐實,唐玄宗自己逐漸就迷失了自我,你想啊,誰能夠在美色和權力以及財富面前能夠保持清醒?所以,後期李隆基寵信楊貴妃,重用李林甫和楊國忠等人,以至於發生了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以至於滅亡!

原因何在?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治國體系,僅僅依靠人主的英明,是不可能享萬世之太平的啊!

總之,內聖是外王的基礎和前提不錯,但還必須要考慮到人心是隨時在變化的,所以,需要建議一整套行之有限的制度去進行約束,這就是西方所謂的“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三水三心


一個人長期執政很難不變壞,這在歷史上的教訓太多啦,長期執政容易形成專制與獨裁,專制獨裁就是剝奪人民自由民主的權力,剝奪人權和人民的言論自由,在一些原犖很優秀的領導人也不乏長期執政後走向反面的例子,在中外歷史上都屢見不鮮,更不用說那些志大才疏的無能之輩了。


徐周71952497


出這道題的人居心叵測啊!

這明顯就是挖坑叫人往裡跳啊!而且還特麼是深坑!

不過我還是嘗試一下下,看看能不能埋裡面。

咱就說國外,挑最近的事,沒錯,沙特肢解記者,就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領事館!

雖然現在沙特竭盡全力地給王儲洗白,硬是往臨時工身上賴,但全世界都心知肚明:這特麼就是沙特王儲乾的!當然不可能他親自操刀、赤膊上陣,但他絕對就是幕後黑手!

您可能會問,王儲也不是皇帝啊!但他老爸就是國王,其實就是皇帝!而他,就是鐵定的沙特下一任國王。在現代社會,像沙特這樣的體制已經很少很少了,沙特國王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且這個權力根本就沒有任何監督。

在任何社會,絕對的權力必須導致絕對的腐敗。

別聽皇帝調門唱得有多麼高亢,當他權力大到無邊無際時,這就註定成為社會的悲劇,而且是整個皇權社會所有黎民百姓的悲劇。

文明社會靠的是制度和結構來制約權力,絕不要指望什麼“青天大老爺”。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寄託在某一個神明身上,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了。



這個問題有點大,也有點居心叵測,對吧?

咱們不妨換一個方式來研究這個問題。

比如有一個木球,一個鐵球,一個金球。

好了,現在咱們就賦予這三個球“絕對的權力”,讓它們去日曬雨淋,風吹浪打,去接受大自然的各種考驗。然後再給它們一千年的時間......

結果會怎樣呢?我想結果大概是:木球變成了碎末,鐵球腐蝕成了一個小鐵疙瘩,而只有金球還在熠熠發光,基本上不會變小、變色。

為什麼呢?

因為真金不怕火煉,怕火煉的就不是真金!

既然是“再好的皇帝”,那麼就說明這個皇帝已經接近於“真金”的水平,那麼他就算經過長時間的水浸火煉,也能最大限度的保持他的本色。

當然,這裡面關鍵的問題其實不是“擁有絕對權力的時間長短”,而是你讓什麼樣的皇帝去經受這個時間的考驗。

西方國家倒是不在乎“皇帝”是不是“真金”,反正幾年一換,可換的太勤,就成了“皇帝臨時打工”了。

太長和太短,各有利弊吧。

對了,“內聖外王”是什麼玩意兒?


桃核老仙


最高領導終身制&世襲制=皇帝。

當不受約束的權力大到一定程度時,掌權者註定會飄飄然,什麼改造自然、人定勝天等等主張會自然產生,更有甚者把自己當作半人神,強迫大眾叩頭跪拜,追求長生不老,秦始皇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但歷史上這類皇帝數不勝數延綿不斷。


yihainan_new


用好和壞評價封建皇帝很幼稚。

對人民來說,所有的封建帝王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所有的皇帝都是為了自己和自己家族的榮華富貴,都想把天下財富據為己有。沒有一個皇帝是為了人民利益而當皇帝的。說某個封建皇帝是好皇帝,純粹是胡扯。

不僅封建皇帝殘暴貪婪,手下的皇親國戚,大小官吏同樣殘暴貪婪。

我打個比喻,他們都是一個窩裡的狼,都是要吃羊的。皇帝是狼王,皇親國戚和大小官吏都是狼。狼王吃得最多。羊就是老百姓。

如果某個狼王吃的羊少一點兒,就能說他是好狼王嗎?

說封建皇帝長期擁有絕對權力就會變壞也不恰當。因為這個意思就是說他以前是好的,短期擁有絕對權力,就不會變壞。這也是錯誤的說法。

直接了當的說吧,封建皇帝沒有一個好東西。

所謂的好皇帝都是統治階級美化自己殘暴統治的一種方式。


濱哥


制度是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約束著每一個人,秩序由此而生。只有每個人都有安全感的時候,人們才能耐心地創造財富,追求理想和幸福,社會亦因此而進步!

西方世界的繁華皆因於此,政治家或領導者能力強弱並不是最要緊的,社會自有它自身的發展進步規律可以遵循。

這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保證。

偏偏中國自秦始皇以來,創建制度並遵循者鳳毛麟角,任意修改制度者反而司空見慣。於是制度成了一種打擊對手和統治人民的工具,自然也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中國兩千多年的人治專制統治,由此而來,至今不絕…

當制度只作為工具存在,暴力和恐怖統治就成了維持社會穩定最後的選擇,這種狀況下,每個人都是不安全的,施暴者與被施暴者亦然。言論封鎖,思想凋敝,經濟蕭條,社會進步自然更是奢望。

於是,期待一個好皇帝,成了中國百姓最卑微的奢望……這也正說明,中國依舊存留在農業文明的氛圍中,不可自拔。


天使在黎明


專制統治者總訓斥人民,說什麼你吃飽了穿暖了,還要咋滴?其實,人民不是被豢養的豬,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難道還賺不來個吃飽穿暖嗎?這難道還要仰仗您的恩賜?其實,您少來掠奪點就是恩賜了。


bishuiyouyou


歷史證明,沒有規則約束,再聖明的君王都會亂來。


GZJ196308


競爭的核心在一體制,一個人不用說當皇上就是單位特別是國企單位的一把手,當時間長了就開始自我膨脹,自以為是,什麼事情都是他正確,什麼都是他說了算,周圍的人阿諛奉承,君子被打壓,小人得勢,權力沒有監督和制約,長期下來就容易滋生腐敗,也容易形成人身依附,成為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絆腳石,自己最後也成了為民眾所不齒的獨裁者!此即絕對的權力會造成絕對的腐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