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澱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處於北京、天津、石家莊的中間地帶,澱區涉及安新、容城、雄縣、任丘、高陽等市縣,安新獨大,水域面積佔了安新的一大半。它是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溼地,在維繫華北地區生態系統平衡、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源、調蓄洪水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被譽為水的世界、鳥的天堂、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物的博物館,人們說白洋淀是神奇的“華北明珠”和“華北之腎”是恰如其分的。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水域遼闊,煙波浩渺,勢連天際。在它366平方公里的水面內共有3700條溝壕,有被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有水區村39個。這種格局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都是罕見的。從宏觀上講,366平方公里的面積,使得它具有“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雄渾;從微觀上講,被河道及葦田分割成的一個個澱泊,又展示著“半畝方塘一鑑開”的輕靈。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是古黃河改道後留下的一片積水窪地。大禹治水,開鑿河道,引洪人海,最後一站到達的就是泛白洋澱地區。到了公元前602年,就是周定王五年,古黃河改道南移,仍有大量水積存在這裡,而滹沱、浣水、博水、盧水、派水等沿著古黃河道注人白洋淀,奠定了它“九河下梢”的格局。在漢代之前白洋淀叫什麼名字史書上沒有記載,它第一次被古人寫進文章,是晉代詞賦家左思的《三都賦》。在這篇著名的漢賦中,左思把白洋淀稱為“掘鯉之澱”。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史書上是《宋史,河渠志.塘濼》,當時把白洋淀的“洋”字寫成“羊”。形容水勢大,大風捲起一層層波浪,就像奔跑的羊群。後來人們才為“羊”字加了三點水,形成了現在的名稱。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自古就是風雲際會之處,加之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所以從古到今這裡留下的諸多足跡均寫進歷史。從秋風臺遺蹟和古秋風臺斷碑,讓人想起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秋風怒號,目蘊烈火,怒髮衝冠,那是一幅多麼悲壯的圖景。宋代名將楊延昭奉命把守三關,曾在白洋淀地區與遼兵進行過激烈的戰鬥。當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肆無忌憚地踐踏這片聖潔的士地時,白洋淀人民拿起近乎原始的武器,與侵略者展開了殊死的鬥爭,在白洋淀奏響了一曲不屈的民族頌歌。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雁翎隊》《新兒女英雄傳》《小兵張嘎》等文學作品,就是這些史實的生動反映。朱德總司令、呂正操司令員、楊成武將軍在這裡留下戰鬥的足跡,“老百姓是水, 共產黨是魚,魚水不分離;老百姓是苗,共產黨是雨,雨潤土地禾苗起”的民謠聲聲不息......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還同清朝兩個著名的皇帝康熙和乾隆有淵源。他們曾經多次到白洋淀進行水上圍獵,還在白洋淀修建了四處行官,留下吟詠白洋淀的詩篇。康熙在郭裡口行宮題字“溪光映帶”,乾隆在端村行宮題字“問源亭”白洋淀景隨時移。這裡四季景色分明,水光天色,美不勝收。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春天,蘆葦出水,滿澱青翠,每逢清晨,紅日映透澱底,白洋淀好像披上了綠帶霞衣;夏天,澱水漲滿,魚躍水面,綠葦搖曳,菱葉燦燦,荷花吐豔,派水鄉 景色;秋天,蘆花紛飛,稻穀飄香,鴨鵝成群,蓮菱遍佈,小舟穿梭往來,漁歌此起彼落;冬天,地凍冰封,一片碧玉,恰似一幅巨大的明鏡鑲嵌在冀中的原野上。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是候鳥遷徙內陸通道途中的重要食物與能量補充棲息地。澱區內有鳥類197種,其中國家二級以上保護鳥類有8種,比較出名的有白洋淀嘎子村,白洋淀水產資源豐富,是有名的淡水魚場,在這裡生長的野生魚類有54種,盛產鮭魚、鯉魚、青魚、蝦、河蟹;水生植物遍佈,有大型挺水植物47種,底棲生物38種。這裡的人們捕撈魚蝦,採挖蓮藕,獵取各類水禽。年四季,一片繁忙。故被譽為“日進斗金,四季皆秋”的聚寶盆。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旅遊的特色,一是乘汽艇或木船,穿行於縱橫交錯的蘆葦叢中,綠水碧波,蘆花潔白,鵝鴨成群,肥魚滿艙,一派水鄉風情。二是品嚐水鮮,白洋淀盛產魚蝦,蝦則體大肉厚,魚則個大肉嫩,是宴席上的佳餚。三是觀看漁民拉網捕魚,甚至可以與漁民一起下澱捕魚,體驗漁家生活;也可以自備釣魚竿,一邊划船一邊垂釣。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的蘆葦是一大特點,品種多達10餘種,蘆葦面積11.6萬畝,盛夏時節,每根蘆葦從稈到葉都是鮮綠的,綠得閃閃發亮,臨風搖曳,生機勃勃。穿行其間,野趣橫生,有神秘莫測之感,似人迷宮。自古以來,白洋淀人民就利用蘆葦進行編織加工等副業生產。歷史上,白洋淀的葦蓆遠近聞名,劉備在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前,靠編履販席為生,他賣的席子,就是白洋淀生產的。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的荷花名聞遐邇。這裡有366種荷花,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詩來描述最為恰當。每年荷花盛開時,滿澱錦繡,就連吹出的風都是香的。這裡每年都舉辦3次“白洋淀荷花節”月,主題是“出水芙蓉”;8月,主題是“百里荷香”; 9月,主題是“荷塘月色”。賞月、“品蓮” 、筆會、攝影展、水鄉民俗風情故事會等活動,可謂錦上添花。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白洋淀分六大景區,即鴛鴦島民俗文化景區、荷花觀賞景區.生態遊樂景區、休閒娛樂景區、碼頭觀光景區、民俗村觀光景區。在白洋淀,可以品嚐享譽中外的“全魚宴”。還可選購茶紋松花蛋、紅心老醃蛋、滷煮野鴨、圓魚、燻魚、蓮花等當地特產。從遊、玩、吃、購中都能給人留下對白洋淀的美好回味。

曾是雁翎隊奇襲日寇的地方,被譽為華北明珠,雄安之腎——白洋淀

《雄安新區---白洋淀》

從白洋淀有優美生態文化,悠久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文化、淳樸民俗文化。西澱風荷、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水生植物園、東堤煙柳、康熙水圍行宮、敕建沛恩寺、祈福錢屏、嘎子村以及其他美不勝收的景點遊覽中,處處可以感觸到獨具特色的澱區文化和樸實淳厚的漁民生活。這些都成就它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有鑑於此,白洋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即最高級別的旅遊景區。

Tips:

白洋淀葦編,是安新縣傳統的手工藝品,經分類、剖割、壓平、雕刻、剪貼、編織等十多種工序製作而成。其是以蘆葦特有的顏色、光澤、紋理來展現諸如張網捕魚、驅舟放鴨等水鄉風情,具有天然材質美。以蘆葦為材料的葦編工藝畫因其畫面本色天然、色澤樸素淡雅、加工考究精美、風格獨樹一 幟而備受遊客青睞,成為海內外遊客來白洋淀觀光的首選紀念品和保定市的第一旅遊紀念品,並在第七屆中國(蕪湖)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上榮獲了特色旅遊商品金獎稱號。#家鄉文化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