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1994年的月薪300元,2018年的月薪3000元,這是漲了還是降了?

天涯A海角


對於大多數消費來說,收支比是增加了,比如食品、房子。但曾經價格昂貴的電子和機械類商品收支比是下降了,比如電腦、汽車。

1994年,買一臺大哥大,2萬左右還得有渠道,每個月基本服務費和話費上百,除了生意相當不錯的老闆,普通老闆姓根本買不起也用不起。那個年代一萬塊就是一個萬元戶。而如今幾千塊買的手機滿大街都是,原價千把塊的手機用一兩年壞了都懶得修,直接換新的,這也許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但不可否認這些改變我們生活的重要開支其實已經大大降低了支出成本。

1998年,買輛馬自達最便宜的要三四十萬,這價格足夠在北京二環買套大兩居。但現在,車價直降一半,收入飆升七八倍,看看當時街上自行車和汽車的比例,再對比現在,就知道買車成本降低了多少,顯然10倍都不止。

2000年電腦剛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當時普通城市月收入大多不到一千塊,但一臺電腦大概一萬左右,普通工作者要大概一年的收入才能買得起電腦,而且當時的電腦出了簡單的辦公以及低畫質的遊戲以外,基本上也做不了其他什麼。而現在,月薪三四千就可以裝一臺足以滿足日常使用需求的電腦,收支比縮小近10倍。

餐飲類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長接觸到的,尤其2005年前經歷過二三線城市的高校生活的人是最有體會。

那個年代大學食堂裡一份兩素快餐2塊,一葷兩素3塊,兩葷兩素4塊。

我最愛吃的孜然羊肉蓋飯也才7塊錢,那麼多的肉,現在一份18塊。

校外一份西安麵皮小碗1塊,大碗1塊5,第二年漲成2塊和2塊5,現在5塊。

一碗蘭州拉麵當時2塊,現在小碗7塊大碗8塊。

豬肉價格,我記得大學之前幾年,肉價一直穩定在5-7塊之間,精肉8塊。現在也是充其量也就翻了一倍吧。不像加工好的食品漲價那麼誇張。

以20年的時間為例,食品了的東西大概都是在漲幅2-3倍之間較多,包括方便麵、飲料也是如此。顯然收入還是跑贏了物價。

其實3000比300到底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對比下現在和當時的生活質量就知道了,雖然開銷大了,但顯然生活也比過去好了很多,當然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其實仔細算來,真正收支比大幅上漲的大概也就房子了,不過我覺得題主1994年收入300塊的城市,房價不可能600這麼低。因為上世紀90年代房價漲幅非常小,600塊單價的到2000年充其量也就1000,然而1994年收入300的城市已經算比較高的。那這樣的城市顯然也得是強二線城市,然而強二線城市現在市區房價都是2字頭了。

不過不管怎麼算吧,就以漲幅最極端的北京來說,2000年房價五六千的地方,現在房價10萬左右,漲幅大約20倍。而房價漲幅最小的是五線城市,從2000年的七八百漲至現在的三四千,漲幅五六倍。這類城市工資水平也從2000年的五六百漲至如今的兩三千,漲幅也是五六倍,其實收支比變化並不大。所以五線城市的收支比變化應該是所有城市當中最小的,也是壓力最小的。


子夜的風


關於工資是上還是跌,在這裡,我要提到兩個經濟詞彙,一個是恩格爾係數,另一個就是工資與房價比。

判斷工資是漲還是跌,最重要的就是以上兩個數據,下面,我們就分析下:

恩格爾係數,在很多年以前,人們把食物總支出處以工資,得出來的數據,稱之為恩格爾係數,這個數值越高,說明幸福感越低,反之,幸福感越高,但是時至今日,還是這麼算的嗎?我認為不是,應該是購買生活必需品處以工資,才是現代化的恩格爾係數。

假如1994年,你的工資是300元,你除去生活開支,一個月還能結餘100元,那麼你的恩格爾係數是0.66,好了,到了2018年,你的月薪是3000元,但是你每個月的生活開支是5000元(其中透資信用卡2000元),那麼你的恩格爾係數為1.66。你的幸福感降低了2.5倍。換句話說,你的生活成本提高了2.5倍,工資降低了2.5倍。


城市觀察君


我92年是240元工資左右,93年不記得了大概是350到400,如今我同事大概都是4000左右的實發工資,補課年獎節獎就不清楚了,因為我脫離了中學教學崗位十多年了。請問現在工資與92/93年相比,現在幸福感強了還是弱了?

當時模擬手機摩托羅拉,好像包括購機上戶交話費預存款要10000元。

另外當時沒房子賣,都要申請單位住房,想集資房也很難有名額,各種打分排隊。當然能排上可5000住上集資房。


yanchee1967


降了,通貨膨脹膨脹了多少倍,小學生都會計算,如果你的薪資收入漲幅低於通貨膨脹倍數,就是降了,另外不同年代對同一物品的購買力,可以品查出購買力,對同一質量的物品,如果買不到同樣的數量,那就是購買力下降了,評價一個國家,我們民眾只看通貨膨脹率和居民收入增高率的比較,以及購買力的變化,總體來說,降了,降的非常徹底。


崑崙財運


記得那時候我剛好小學 在學校買米線 吃早點是1元錢 現在吃早點米線差不多10元 8元 有8到10倍差距 所以我覺得當時的300和現在的3000也差不多


小帥哥穿絲襪


我不是經濟學家我只是個普通的勞動者。一個人的基本消費情況是衣,食,住,行,病,學。單從這幾方面說穿衣,伙食,出行現在3千元明顯要高於過去3百元首先服裝現在服裝只要不是品牌服裝每個家庭月月都可添置新衣,伙食方面九十年代大米基本在1.5元左右肉食基本在十元左右這方面現在比九十年代強,行那就更別說九十年代買個至摩托車都是很難想象。以E幾方面現在比過去強多了,至於教育醫療住房則不敢想象不能和九十年代相比。


手機用戶50347945046


那時候房租是100,現在房租是1000,參照吃飯喝酒,酒有仰韶3塊5,現在便宜的老村長二鍋頭15。公交是一毛錢起步,現在公交一塊錢起步。那時候上大學一年200,現在是一年4000還是少的。除了汽車手機等便宜了,其他生活支出都漲了


習慣孤獨40805158


工資漲了十倍那麼物價又漲了多少倍?過去300可以養一家人,現在3000自己都勉強度日!


蠍子9295


物價漲了一百多倍,你工資漲了十倍。你說呢。。。。


鋤禾9233


降成馬了,那300的價值,值現在6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