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些民营企业倒闭了,明后年民营企业会好一些吗?

银河系大中华区熊干事


我觉得明后年民营企业的日子会更难过一些,实际上2018年民营企业的倒闭只是开始,真正残酷的考验在明后年。试想一下,连万科这种行业龙头国企,都要高喊“活下去”的口号,民营企业的日子究竟会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目前各项制度规定都在日益完善来看,民营企业在明后年对员工的社保、个税缴纳将更加规范,换句话说就是将面临更高的成本,但是无论是出口还是消费,目前都还看不到爆发的迹象,内外部需求都不太旺盛,连前两年风光的互联网行业,都频繁被爆大规模裁员,其中不乏京东、宜信这些业内龙头,这说明大家都预期未来日子不好过,设法勒紧裤腰带过冬。

但也必须要承认,民营企业在明后年还是有一些机会的,最大的机会在于行业整合,龙头民企可能会收编一些中小民企,因为按照目前监管风向,银行在明后年有向民企房贷的硬性要求,银行肯定会首选龙头民企,这些企业在拿到一大笔来自于银行的资金后,首选当然是买买买。


速读财经


2018年确实有一些民营企业倒闭,2019年民营企业的情况会怎么样?笔者每年去几十个城市,给大量的企业家讲课,对民营企业的情况还是有发言权的。笔者认为,2019年民营企业更加艰难,为什么呢?现在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

首先是自2008年后原有旧的简单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结束了,创新商业模式进行产业升级,打造各行各业的中国自主品牌才是出路,中国所有的行业升级的方向是占领全球产业制高点。问题是这种模式的产业升级需要大手笔的整合多种资源,需要大量的金融工具,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一个像JP摩根这样的产业整合金融大师级的人物才能做到。笔者这几年带着民营企业家们与地方政府沟通,希望通过企业,政府,银行三方合作打造产业集群,运用市场化的产业基金来为产业升级解决大量的资金需求。

其次,这十年的炒房炒地来钱快,地方政府和企业都习惯了简单的炒房炒地赚快钱,改变他们的习惯路径非常难,所有的人都希望回到过去,现实是人类社会在发展,我们回不到过去。我虽然有能力解决经济难题,但是,改变他们的习惯还需要慢慢引导,还需要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炒房炒地这条路走不通后,再用事实倒逼各方下决心进行产业升级。

其三,民营企业面临的各种垄断和不公平的待遇,营商环境的改善不是我们嘴上说的那么容易,民企融资难和各种难也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解决的。所以,我认为民企最为艰难的日子是在2019年和2020年。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2018年确实有一些民营企业倒闭了,包括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也关门的关门,倒闭的倒闭,形势比较严峻。

而从目前的情况以及对明后两年的形势判断来看,应当是喜忧参半,从外部形势和市场环境来看,民营企业的困难会加剧,矛盾也会进一步爆发。从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来看,则对民营企业比较有利,能给民营企业一定支撑。

在外部形势和市场环境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产品出口等将受到更大制约,大宗商品价格等更加不稳定,从而给企业的运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市场需求也会因为整体环境的变化,也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对民营企业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民营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影响会更大。

但是,从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来看,显然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各项支持、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营商环境的措施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尤其是减税政策,已经覆盖面很大,能够让相当一部分企业受益。同时,货币政策也在持续发力,向民营企业倾斜。

所以,对民营企业来说,明后两年的环境确实不算好,甚至有点恶劣。但是,如果能够利用好政策,也是能够比较好地度过难关的。


谭浩俊


2018年民营企业日子的确不好过,很多企业提前裁员或者放假了,所以今年农民工返乡潮来得格外早了一些。现在很多人在问,今年民营企业倒闭了不少,明后年民营企业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了吗?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第一,由于对外贸易摩擦的上升,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GDP下行压力增加,以及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目前呈现回落之势,刚好站在枯荣线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明后年民营企业生存得还是比较艰苦,估计还会有一大批企业要关门歇业,这是大趋势,中国经济目前还没有走出V型反转走势。

第二,由于房价涨,地价也在涨,民营企业的租金涨,工资要涨,原材料成本也在涨。难怪任正非吐槽深圳房价太贵,导致企业各项成本费用都在上涨,这让企业实在承受不起。所以,高房价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受到冲击越来越大。

第三,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是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虽然央行已经定向降准,但是资金也只能流到金融机构这一这,因为对于银行来说,放贷给民营企业风险较大,生怕出现大量坏账。另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生意萧条,投资项目匮乏,也没有啥融资需求,正因为如此,我国10月M2增速只有8%,创下历史新低。

第四,很多民营企业都在传颂着这样一句话:“不偷税漏税是等死,偷税漏税是找死”,目前很多民企被沉重的税负压力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积极投资进取之心。尽管,国家也在税负方面进行了营改增试点改革,但是部分行业的民营企业觉得实行了营改增试点,他们的税负更重了。所以,在经济下行环境下,只有降低民企的税负,才能更有利于其摆脱现实困境。

今年民营企业日子不好过,一些企业出现了裁员或者倒闭,明年企业如果以上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性逆转,民营企业仍然承受重大税负、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用工成本还是继续上涨,对外贸磨擦依然不断,那民营企业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只有我们的监管部门努力给民企提供更舒适的投资环境,有优惠政策扶持,这样民营企业才能明年过得稍微还略好一些。


不执著财经


我在政府部门工作,妻子下岗,为了养家糊口,家里创办一微型企业,这几年下来才真正了解政企关系,其实政策始终是好地,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分析如下:

一、民企经营缺乏资金,好的项目在没有资金支撑下发展缓慢,失去市场占有机会。

二是经营理念的陈旧落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私企很难推行。为解决资金不足往往抱团取暖,合伙企业没有章程也没有制度,资金不足也请不起高管,一旦遇到形式不好或者冲击,有人一动摇企业立马解散。

三是各部门帮扶过于肤浅。虽然上级政策做出各种指示,出台各种指导意见,但是各部门程序不能变,出于自保免于渎职,不去帮或者不能帮,以银行为例,放贷有风险,企业经营本身就是风险经营,所以银行就看企业流水,企业可抵押物等来保障银行自身利益,银行的作法也无可厚非,人家也是商业银行,也要交税维持运行。这个难题是需要上级下政策,下指标强制完成才行。

四是高税收。现在税点基本到了20个点左右,3个点的普票基本没人要,因为稍大一点的工程都在大公司手里,大公司采购小公司货物也需要抵税,所以不是17个点的增值税生意基本泡汤。

五是房地产影响。银行资金愿意给房地产也不愿意给小微企业,受苦受累做一辈子私企也不如倒几套房,企业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造成私企资金不足退出。

六是行会不能发挥作用。一家挣钱了,别人很快跟上,在一个地方没多久就形成产业,但是竞争也激烈起来,互相压价,恶意竞争,牺牲产品质量等等,没人管理,没有部门管理,逐步失去优势。

七是企业没有规划。企业领导人文化水平有限,对前景规划不足,市场发展会淘汰落后的东西,一些企业只会跟风,没有自己思路和规划。

八是风险管控不足。我走访的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落实风险金提存,更没有投资控股,企业遇到寒流来袭,没有了资金来源,资金链断掉,必死无疑。

九是用工成本的提高。随着国家转型升级,人口宏利时代结束,人力资源匮乏呈现出来,用工成本激增,加剧了企业负担。

十是职能部门企业就是唐僧肉的思维依然根深蒂固。一些部门依然顶风违纪,向企业摊派、索要,企业为保平安,虽然知道不合理,一般不会拒绝。在某种程度上私企也是弱势群体。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影响下,预计19年还会惯性下滑,企业洗牌进入新时期,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大家也不要对现有经济形式过于悲观,不破不立,消亡一大批落后产业,向着环保高效的新产业发展。

以上拙见是我个人感觉,喷子勿喷!谢谢!


南山采菊1


2018年,是实体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一年。不要说中小企业,就是相对知名的公司,在发展中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手机行业的魅族、360、锤子、金立都出现了经营危机;汽车行业的长城、海马、江淮也遇到了经营困境;初创企业,如摩拜单车、ofo被迫“卖身”或者停止经营。

甚至一些大型房企,万达、碧桂园、恒大,个个都负债累累。比如碧桂园,总负债超过了9000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90%。万科、恒大负债率也在80%以上。万科甚至喊出了“活下去”的口号。

2019年是否会好转?个人对此并不乐观。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从消费者的选择中就可以感受到“寒冬”。

28年来,我国汽车销量首次下滑。即使在次贷危机最严重的2008、2009年也不曾负增长。11月,海马汽车销量仅有2633量,同比下滑近8成。就连火爆的吉利汽车,在10月销量增幅也仅有3.1%,与去年同期的40%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接下来的两三年,企业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基于以下判断:

第一,高企的房价,把老百姓的钱基本掏干了。老百姓想去消费更好的产品也没有更多资金了,于是我们榨菜、方便面,以及拼多多的销售额大涨——因为它们便宜。

第二,贸易摩擦,出口企业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下半年以来,很多外贸企业开始放长假了。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多前年的景象——农民工早早地回家过年。

第三,中小企业融资难依旧大量存在。企业没有钱,就像人没有血液,寸步难行,举步维艰。


红谷新视界


再不鼓励民营企业,民企就完蛋了。民企已是遍地哀嚎,能活下来的也是在硬撑着,遍地失业,还在吹牛逼!


大道朝天111


不只是2018年,实际上最近几年我国一些民营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企业倒闭潮,这种倒闭潮在短期之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善,至少明后年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而民营企业之所以出现倒闭,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总结起来主要有几个:

第一个是、产业转移。

最近几年我国在大力搞产业升级转移,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很多大的企业要么就搬迁到中西部省份,要么就去东南亚设厂,所以东部很多民营企业都支撑不下去,在一些大的企业离开之后,很多依赖大企业存活的民营企业也跟着倒闭。

而未来几年产业转移及结构的升级还会继续,所以一些低端产业的民营企业,难免会面临倒闭的命运。

第二个是、成本的升高。

成本升高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就是人工成本,比如2008年的时候佛山一个拉链厂里面的工人工资只需要1500块钱左右就可以,但是到了2018年,一个工厂开出4000块钱的工资,还不一定招到员工,而且最近几年国家对企业社保查的比较严,很多企业之前没有交给员工交社保的,最近几年都交了起来,这又增加了企业一笔开支。

此外房价的飙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租金成本或者土地使用成本。

同时企业还面临其他各种成本最近几年也在不断升高。

第三个环保因素的影响。

很多民营企业其实都是一些低端的产业,这些产业很多都是两高企业,即高污染,高耗能。

而最近几年,我国对环保的监管力度非常严,比如在珠三角,很多因为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都被强制关闭了。

第四个是、融资难。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虽然最近几年国家也采用了很多措施去想方设法突破这些难题,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很多企业目前仍然很难从银行贷的款。

没法从银行贷款,很多企业就挺而走险去借民间借贷,这些年因为民间借贷而倒闭的民营企业有很多。

第五个是高房价之下让很多民营企业主无心经营。



这几年房价不断飙升,有些城市房价一年就可以涨百分之二三十,你只需要花钱去买房,什么事都不用做,一年就可以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投资收益,这个相对于搞企业一年5%到10%的利润空间来说要可观很多,何况做企业还非常辛苦。

所以最近几年很多民营企业主都纷纷关闭企业,拿钱去投资房产去了。

因此,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最近几年民营企业都不好过,出现了很多民营企业倒闭的现象。

那明后年民营企业的日子会变得好一些吗?

我认为明后年民营企业的日子还会很困难,不会有太大的转机。

一方面是上面我们列举了影响民营企业倒闭的五种因素还存在,产业还在继续转移,经济结构还在继续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还在不断的升高。

更关键的是未来几年还要面临不确定的国际贸易争端,虽然现在中美贸易争端已经达成和解,但未来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如果未来贸易争端持续加强,那对民营企业来说会有很大的影响。

综合各种因素之后,传统的民营企业想要在短期之内有所好转,应该难度比较大。

当然那些拥有核心技术,或者布局一些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将会迎来快速增长。

比如未来跟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健康养老、大数据等行业有关的民营企业,将会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毕竟这些行业是未来发展一个趋势,也是我国结构调整之后重点支持的一些行业,所以不只是明后年,预计未来十几20年都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贷款教授


这不是危机是人祸。


胡子哥13288460560


现在属于产业升级,把一些技术层级低并且比较全面铺开但不精的一些企业是比较难受的,挺过去就升华了,过不去就过不去了,现在民企在领域里比较专精的这类企业有一些影响,就我们行业来讲,踏实搞研发并专精的企业这几年影响比较大得有两点,一,回款 非常不好,二,之前的公积金,和正在进行的税改。订单基本没影响。面广不精无产品升级研发的企业一般第一点就非常不好,他的产品竞争力就是价格,押款,垫资,第二点正规按国家要求处理又是一笔负担,最危险的就是后续产品跟不上市场 基本可以宣告结束了。 我的理解是去伪存真,净化市场不当竞争,同时提高产品的研发持续发展。未来我国需要的就是依法依规的企业,对产品有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企业,某一个领域专精的企业。当然生产型企业也必须存在,他可像致力于研发的企业申请授权生产并销售,这样一条产业规则正常运转起来以后,中国制造才会在世界上变得更加可怕而且有资格做对手的其他国家的企业会非常的少,甚至变得难于生存,这是一盘大棋,下好了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会完全站立在美国这类金融为主的国家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