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傅友德能七战七胜?

针对历史的某些本质性的东西,我们只能进行浅显的分析,我们带着这些浅浅的分析,去体会一下明朝皇帝,朱元璋的风采。他一生中对手有很多,但是在这些人里面最恨的却只有元朝,这个民族没有任何的信任和仁爱,他们就像我国土地上的蛀虫,不断的吸食着我国百姓的血肉,在被赶出去之后,也并没有断送他们的野心,他们还是不断的骚扰着我国的人民,他们的做法已经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咬牙切齿,他决定就算耗尽一切,也要把这些人斩杀的一干二净,让他们再也没有反弹的可能。

为什么傅友德能七战七胜?

北伐的队伍中,朱元璋将主帅的大权交给了徐达,而这个时候徐达已经上了年纪,不再像当初那么勇猛,所以功劳最大的人并不是徐达,而是傅友德,他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冯胜到达兰州以后,因为上级并没有给他做出明确的军事部署,只是给他了一个充当佯攻,引起敌人恐慌的任务,所以他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但是这个人毕竟也是一流的军事将领,他心里十分明白,在沙漠这种环境中,如果把军队分散,那是十分忌讳的。所以他只给傅友德5000人马,并没给傅友德什么明确的任务,这也不能怪冯胜,因为他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战略任务。他就是看自己手下的士兵没事可干,所以给他个名头,让他带着这些人出去逛逛。

为什么傅友德能七战七胜?

说实话,在与元朝的对战中,5000人根本就不算什么,更何况还是在平原开阔的沙漠地带,可就是这少得可怜的5000人马,放在傅友德手里,却闯出了名堂。他没有因为自己兵力少就龟缩不前,他正确的判断了当前的战局,率领手底下的5000骑兵,攻打西凉,位置大概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境内,用5000骑兵去攻击一个城池,不仅没有失败,而且还斩杀了数千敌兵。取胜之后,他又马不停蹄赶往永昌,又击败了一个元朝将军,杀死了好几千的敌人。冯胜在看到富友德这样的战果之后,放心的把军队的大权交给他。

为什么傅友德能七战七胜?

而对于傅友德来说,元军此时就是瓜菜,他行军到扫林山,捉了扫林山的守将,并且杀敌500余人,此时甘肃的元军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傅友德就像一把利剑,悬在他们的头顶,见着元军就打,而且战无不胜,每个人都非常害怕。此时的傅友德在胜利的冲击下,一种拼命的攻打敌人,又过了几天,傅友德带着军队走到了内蒙古东部,此处的守将帖木儿,在听到傅友德这个名字之后,没有一点抵抗,立刻就投降了。

为什么傅友德能七战七胜?

傅友德带着士兵继续向前开进,在别笃山口,遇到了原齐王带的蒙古队伍,傅友德见面就打,剿灭敌军数万,俘虏文武大臣20多人,齐王自己孤身一人逃走。之后他又率军继续前进,行到瓜州,打败当地守军,缴获牛羊无数,一直打到第二年7月份,由于缴获辎重太多,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军队的行军速度,才决定回大本营.

可笑的是,他悠哉悠哉的撤军,元军将领认为前方一定有陷阱,所以没人敢追。富友德在不受看重的前提下,横扫蒙古境内,七场战役几乎场场都已胜利结束,此时的元军已经痛苦不堪,被折磨的又怕又恨,打又打不赢,躲又躲不了,整天都生活在恐慌当中,据说当时援朝部队中的很多士兵都得了抑郁症。

为什么傅友德能七战七胜?

在出发之前,本没有一个人看好傅友德,因为这个人之前并没有多大的名号,虽然打过了几场胜仗,却因为表现的机会不多,并没有给朱元璋留下多深的印象,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将军,就在战役中表现了自己的实力,完全正面击溃元军,进一步推动了朱元璋成功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