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頒佈的新牌照

根據Coindesk的報道,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推出了一項新的金融科技牌照,其“寬鬆”要求適用於區塊鏈和基於加密貨幣的公司。

該牌照是對銀行法(《銀行法》第1b條)進行修改後的結果,為了促進金融科技創新,新的牌照允許持牌人從公眾那裡接受最多1億瑞士法郎(約合1.089億美元)的資金,只要他們不投資這些資金,也不支付利息。

自2019年1月1日起,希望根據該計劃獲得許可的區塊鏈公司必須滿足下述特定條件。第一,該實體必須是股份有限公司,無限合夥人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其次,必須在瑞士擁有註冊地,並在瑞士開展業務。

解讀

經過奇點諮詢調查分析,該牌照主要是頒發給P2P借款平臺的,此類平臺只能通過做撮合業務賺取手續費,不可以像國內P2P平臺那樣賺差價。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新牌照要求平臺上的備付金既不能投資(作為平臺自營業務貸款給別人),也不能支付利息。奇點諮詢認為,這是由於如果自營貸款給別人,就變成了銀行,如果支付利息,就變成了吸儲,這樣p2p平臺就變成了銀行,就要按銀行來監管,所需要的條件遠高於目前新法的規定。

而目前新法的規定要求是比較低的,資本金要求也僅要求最低不能低於備付金的3%,當然備付金最高不能超過1億瑞士法郎。

從明年4月1日開始,撮合放款的P2P平臺不僅可以放工商貸款,也可以放消費貸。這引起了銀行的不滿,認為這會影響銀行的利息收入。所以銀行要求P2P牌照公司也要遵守同樣的法律,比如反洗錢和保護數據法等。瑞士當局同意了該提案,同時,銀行也可以申請該牌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