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這59個村“沒了”!某村改名叫“高老莊”!


晉城這59個村“沒了”!某村改名叫“高老莊”!


陵川縣撤併行政村和部分行政村更名的

公 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省市關於撤併行政村、地名管理相關要求,目前全縣行政村撤併工作已全部結束,通過撤併,全縣由原有的371個村委會併為312個村委會,減少59個村委會,撤併比例為17%。所有撤併村均已徵求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戶代表意見並獲過半數同意,符合法定程序。撤併村和併入村均召開了支村兩委、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大會,一致通過了撤併行政村的方案並形成決議。現將具體情況公告如下:一、崇文鎮崇文鎮共撤併5個行政村,分別是:1.南坪村併入安陽村。2.蘿古掌村併入張家莊村。3.七峪村併入曹莊村。4.吳水村併入營裡村。5.李莊村併入井坡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崇文鎮設置行政村43個。二、禮義鎮禮義鎮共撤併1個行政村,牛家河村併入北街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禮義鎮設置行政村33個。
三、附城鎮附城鎮共撤併5個行政村,分別是:1.青楊莊村併入窯嶺村。2.東下河村併入西下河村。3.仙泉村、裡進掌村、柏崖村併入丈河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附城鎮設置行政村41個。四、平城鎮平城鎮共撤併1個行政村,南河莊村併入張寸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平城鎮設置行政村25個。五、秦家莊鄉秦家莊鄉共撤併1個行政村,趙家背村併入金家嶺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秦家莊鄉設置行政村23個。六、潞城鎮潞城鎮共撤併19個行政村,分別是:1.後西溝村併入潞城村。2.侯家嶺村、社葡萄村併入楊家嶺村。3.餘家溝村併入槐樹嶺村。4.嶺北村、沿溝村併入嶺南村。5.東要寨村併入西要寨村,村名更名為要寨村。6.上背村併入郊底村。7.石圪戀村、東井郊村併入九光村。8.西村村併入東村村,村名更名為大佛掌村。9.東掌村併入東八渠村。10.嶺後底村、大河西村併入婁頭村。11.佛堂掌村併入冶南村。12.莊頭村、腳頭村併入窪窯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潞城鎮設置行政村27個。七、奪火鄉奪火鄉共撤併6個行政村,分別是:1.佛水村、水章村、窄相村併入鳳凰村。2.碾幫水村、報雙村合併,新設紅葉村。3.塔水河村併入奪火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奪火鄉設置行政村12個。
八、馬圪當鄉馬圪當鄉共撤併10個行政村,分別是:1.小郊村併入四義村。2.大郊村併入橫水村。3.任家掌村、巡家村併入塔題掌村。4.瓦窯上村併入後郊村。5.雙廟村併入西嶺村。6.東閘水村、西閘水村、腰帶村、前郊村合併,新設臥佛莊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馬圪當鄉設置行政村16個。九、古郊鄉古郊鄉共撤併6個行政村,分別是:1.裡達溝村併入古郊村。2.大路溝村併入馬圈村。3.仙紅雙村併入南邊村。4.蒼郊村併入蓮花村。5.榆樹溝村併入東廟華村。6.西倉村、龍王村合併,新設西南倉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古郊鄉設置行政村23個。十、六泉鄉六泉鄉共撤併10個行政村,分別是:1.西石盆村、趕馬雙村併入廟懷村。2.豬圈郊村、水草溝村、漫流坡村併入浙水村。3.松山村、拱山底村併入冶頭村。4.小王村併入大王村。5.相公池村、趙活池村合併,新設雙池村。撤併行政村完成後六泉鄉設置行政村23個。十一、楊村鎮、西河底鎮所轄行政村建制保持不變。十二、高家村更名為高老莊村,小番底村恢復原名小翻底村。自公告之日起,機關行文、郵電通訊、交通運輸、城市建設、新聞出版、戶籍登記、房地產登記、單位居民門牌等,必須使用撤併行政村後的行政區劃和標準地名,不得擅自更改或簡化。陵川縣民政局2018年11月27日

晉城市司法局掃黑除惡、整治群眾身邊腐敗、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三合一”舉報電話:0356-25661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