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是如何成為左右朝局的政治勢力的?

a820697057


明朝是歷史王朝中,加強中央集權最極端的一個朝代。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就是避免出現皇權以外的其它強大政治力量。然而,明朝最終卻適得其反地形成宦官這種強悍的政治力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朱元璋劇照 )

其實,說起來,這恰恰是明朝實行的中央集權造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明朝的中央集權,是從朱元璋開始實施的。朱元璋的中央集權措施,主要包括取消宰相及禁止自由言論等各方面,尤其是取消宰相,可以稱得上是中央集權最成功的措施。

中國古代在幾千年的歷史階段裡,形成了相權和皇權(王權)兩級並峙的現象。宰相是整個政府的首腦,朝中大小事情都由宰相來協調。以前宰相基本上只有一個,後來一個宰相管不過來了,變成了很多宰相。軍政管不過來了,又出現文武宰相。比如宋朝,有左右丞相,還有左右樞密使。而且還有叫做參知政事、樞密副使的副職。從某種意義上,這差不多是個集體領導。

但是朱元璋卻一句話,就把宰相職位給取消了。取消宰相職位後,皇帝就直接統管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報告事情。

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除了取消宰相外,還限制太監的權力。他甚至在皇宮中立了一鐵牌,寫了禁止宦官干政之類的話。

(廢除宰相制度)

這樣一來,皇帝的權力就變得非常大,與此同時,皇帝的事情也就變得非常多,工作非常忙。

朱元璋這個人是平民起家的,吃得苦。而且很有政治頭腦,事情理得清。因此,朱元璋雖然非常忙,但是忙併快樂著。

但是到了後世,皇帝都是在錦衣玉食的皇家生長起來,根本不可能吃苦。所以從第二代皇帝開始,就改變了朱元璋的設想。

朱允炆一個人忙不過來,開始設置內閣制度。當然了,內閣和宰相有不一樣的。內閣一般只負責給皇帝提建議,相當於當皇帝的參謀。或者按照皇帝的指示辦事。

既然內閣只是起參謀和傳話的作用,這個作用也可以讓別人來做。而讓太監做這件事,其實比讓內閣做更好。因為內閣的人,還總會發表不同意見,而太監一般只會執行。因此,從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朱棣開始,又設置了司禮監,設置了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太監。太監做的事情,其實與內閣是差不多的。

(王振劇照)

不過,雖然設置了司禮監,讓太監出來幹事情。畢竟受到朱元璋政令的約束,皇帝們也不好讓太監幹更多的事情。同時,朱棣,包括後來的明仁宗、明宣宗兩位皇帝都還比較勤政,因此,在仁宣之前,宦官都沒有翻起過什麼浪子。

但是到明英宗朱祁鈺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改變。朱祁鈺特別貪玩不想幹事,對隨自己長大的貼身太監王振特別信任,什麼事都交給王振去做,再加上朝廷內閣有威望的“三楊”等人相繼去世,因此,秉筆太監王振的權力,就變得空前的大。王振成為明朝第一個干政的太監。

王振為了讓他自己干政更加合理合法,乾脆把朱元璋立的鐵牌子給撤掉了。這樣一來,宦官更不受約束。

王振後來雖然在土木堡事變中,被憤怒的將領打死,王振的黨徒也被清理。但是,太監並沒有因此退出明朝的政治舞臺。後期的皇帝,包括正德皇帝、嘉靖皇帝、萬曆皇帝,以及做木匠的朱由校等人的怠政,或者貪玩好耍,或者幾十年不上朝,因此,太監的權力變得越來越大,出現了劉瑾、汪直、魏忠賢等人,他們在明朝的政壇帶起一片濁流滾滾,給明朝的政治生態,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明朝宦官成為左右朝居最重要的政治勢力,我個人總結原因有三個,重要程度由重及輕

一:明朝皇帝普遍體弱多病

二:宦官的權力,以及在朝居中所扮演角色的特殊性

三:對內閣的制約作用,防止武將大臣造反

首先是第一點,很多人看了會奇怪,宦官成為左右朝局的政治勢力跟明朝皇帝身體弱有個毛線關係?實際上關係非常大,明朝真正的宦官專權出現在明中期的武宗朝,也就是當時的大太監劉瑾。我們知道明朝宦官制度,司禮監掌印太監是為最高的官職,這個職位說白了就是皇帝的代言人,擁有“批紅”的權力,相當於一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了,也就是除了董事會(皇帝)以外,他就是老大。

可問題就是不知道中了什麼邪,大明朝自武宗之後,每個皇帝都是病怏怏的,武宗自己後期就身患疾病不能上朝,更別說嘉靖、隆慶、萬曆、光宗、天啟帝~特麼一窩全部都是病秧子。皇帝身體弱,不能上班,於是經理人逐漸成為了權力最大者。

而第二點,實際上上門我們已經談及了,宦官成為了皇帝的代理人,結果可想而知。接下去我們就要說說第三點。

任何一個王朝,王權統治最大的威脅就是外戚、藩將、宦官、權臣。其中外戚這個清朝藩王不繼任的政策很好,可惜明朝沒去搞,可能是不足為據吧。藩將這個,明朝的武將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兵部手中,而兵部實際屬於權臣,到了明朝就是內閣了,換句說內閣就是明朝王權最大威脅。但是內閣這玩意沒法廢啊,那可是左手。於是為了平衡,明朝的皇帝就暗中培養一個右手(宦官)出來, 那不就平衡了麼?

雖然這個右手常常擅做主張,但是這右手卻可以不聽話就砍掉了,既然對王權沒有威脅,讓他發展一下也沒關係咯。


三觀粉碎機


首先要知道的是,明朝宦官的權力源泉是皇帝,而且,是合法的。此處請畫重點!

在明朝,司禮監掌印太監又被稱為內相。明朝初年,朱元璋設立中書省丞相一職,以中書省為宰相機構,統轄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但是,中書省丞相一職位高權重,因此“胡惟庸案”以後,朱元璋不再設立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皇帝一人掌握了曾經宰相的權力。

弊病很快就出現了。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於是明朝的皇帝秘書機構“內閣”出現了。這是一個對皇帝負責的機構,起初內閣成員不但品級很低,遠遠沒有六部官員級別高,而且實權也不大,只是幫助皇帝處理一些事物。首席閣臣又被稱為“內閣首輔”。但是明朝宣宗開始,閣臣往往都兼任六部尚書,六部尚書都是正二品。所以一時間,閣臣又變成了位高權重的存在,不僅親近皇帝,又有了六部的品級。內閣似乎又成為了宰相機構,內閣首輔就是宰相。內閣主要的權力是票擬,即閣臣把批閱奏章的建議寫在紙上並貼在各奏疏的對面上以進呈,最後由皇帝親自御批,稱之為票擬。

皇帝沒有精力親自票擬,自然就沒有精力親自批閱奏章。於是宣宗皇帝開始在宮內教授太監識字。隨後,代替皇帝批紅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應運而生了。除了一些特殊的奏章,皇帝親自御筆批數本外,其他本子皆眾太監分批,遵照閣中票擬的字樣,用硃筆楷書進行批閱。這就是與“票擬權”相對應的“批紅權”。

宣宗駕崩後繼位的是明英宗朱祁鎮,就是導致後來“土木之變”的那位皇帝。當時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張氏輔政,但又不能直面閣臣,所以內閣就徹底壟斷了“票擬權”,而司禮監則包辦了“批紅權”。內閣成了實際的“外相”,而司禮監則成了實際的“內相”,二者平分相權。明英宗朝以後,司禮監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太監掌權機構,利用批紅權又掌握了鎮守太監的調派、、提督京營、提督東廠等大權。所以,明朝太監的崛起,就是中國歷史上皇權和相權相爭的產物。皇帝想獨攬大權,又沒有體力精力治理諾大的國家。所以,只能扶持太監集團來和文官集團保持平衡。內閣也好,司禮監也罷,自始至終都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其只對皇帝負責,自然權力也來自皇權。二者相互制約,彼強則另弱,皇帝居中調停。既然是秘書機構,則權力自然來源於皇帝,所以明朝大太監權力再大,也是“體系內”的強大。一旦成為皇帝棄子,其傾覆只在旦夕之間。可以說,明朝太監的崛起,這是制度設計問題,而非本身明朝太監能力的問題。


杜少說歷史


宦官能左右朝政,但卻從來左右不了皇權,這就是明朝閹宦勢力的本質。

所謂朝政,無非是皇帝與大臣的治國遊戲,按流程,百官獻策,皇帝拍板,國事搞定。但遊戲中官員畢竟佔了大多數,皇帝除了擁有蓋章權以外,其實往往是弱勢的一方,而大臣們如果抱團組黨的話,那皇帝就更慘了,不但事事要按官員們的意思來,稍有表露不快,還會在史書中留下濃重一筆——“無道昏君”。

有鑑於此,皇帝就要找一個同盟來平衡文官力量,那什麼人最放心?當然是口口聲聲自稱奴才的太監了。

明朝宦官勢力猖獗,但能威脅到皇權的可以說沒有,史書中大書特書,無外乎受害者都是文化人。從一開始,太監的權利就是皇帝故意授予的,為了幹一些皇帝不便出面的事,也為了制衡一家獨大的文官勢力。

當然,皇帝水平也有高低,後來也有玩脫了的,導致閹宦勢力霸佔朝堂,但終歸只擾亂國事,對皇權依舊畢恭畢敬,不敢逾越一步。

就像崇禎把閹黨連根拔起之後,卻東林黨一家獨大,國事一籌莫展一樣,閹宦勢力能在明朝混得風生水起,純粹就是皇權與臣權互相平衡的衍生品。

簡而言之,丞相作為百官之長直接領導文官集團,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沒有任何緩衝,讓皇帝直接去與老奸巨猾的大臣們比拼內力,閹宦勢力就一定會跳上舞臺。


歷史騷客


明朝初期宦官地位很低,朱元璋還規定宦官不得干政但是從永樂開始宦官地位逐漸並逐步參與到國家政事當中來,鄭和就是一個代表。宣德時期居然在宮裡開設學校教宦官讀書寫字,這就使得有一些宦官的才學不在大學士之下。因為教他們的正是這些大學士,也讓他們對當時朝政有了一定了解。

明朝皇帝為何要重用宦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權利,隨著內閣地位的提升朝臣的勢力越來越大,雖然有錦衣衛但畢竟也不能和皇帝朝夕相處,所以皇帝就需要有人能夠進一步監視大臣的活動,這樣知根知底,朝夕相處的宦官就成了不二人選,而且其中一部分人還能讀書寫字,自然也能幫皇帝處理政務。

明朝後期皇帝大多比較懶,這樣就給了宦官更多的權利,並有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之分逐漸形成了以內閣 錦衣衛,東廠,司禮監三駕馬車互相牽制的政治格局,這也是明朝宦官權利雖然大,但是始終受到皇權的壓制的原因。


歷史中的酒囊飯袋


宰相的廢止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因為身為宰相的胡維庸造反,太祖便廢止宰相不再設立,並要求後代也不許設立,後來的明政府就沒有宰相了。

接著明代的六部各自負責,六部首長各不相屬,還有都察院、通政司、大理院,並稱為“九卿”,這九卿之上,也沒有首長,於是變成了多頭政府,各個部門長官平起平坐,總其成的是皇帝,經過這樣的改變,大權就集中到了皇帝手裡。

內閣制的形成

明代所有事都是皇帝總其成,但皇帝管不過來,便需要一個秘書處為皇帝分擔,因為皇帝在宮裡辦公,秘書們的辦公地點在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四殿,還有文淵閣、東閣兩閣,都在內廷,所以稱為“內閣”,秘書便是“內閣學士”或“內閣大學士”。

朝廷的奏章批答,以前是宰相的工作,現在是皇帝的了,皇帝不便親自動筆,便口授大學士寫出,這所謂“傳旨當筆”,他們只照皇帝意見寫下,所以大學士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政治大權還是在皇帝,不在大學士。

後來奏章先由大學士審閱,在“條旨”上寫出意見,。又稱“票擬”,是說用一個小條子(即票)擬具意見,送皇帝斟酌,待皇帝自己看過,用紅筆批下,名為“硃批”,批好拿出去,便是正式的諭旨。

皇帝疏於朝政

最初皇帝親自在內閣,後來有些皇帝不常到內閣,由內閣票擬送去給皇帝批。甚至有些皇帝長久不管事,因不管事而更不能管事,就變成怕見大臣了,於是經年累月不到內閣,一切公事都要送進宮裡去。

最有名的就是萬曆皇帝,有二十幾年沒有上過朝,政府裡大臣都沒有見過他一面。自憲宗成化到熹宗天啟,前後一百六十七多年,皇帝也都沒有召見過大臣。

宦官逐漸掌權

皇帝和內閣沒法見面,於是和內閣間的接觸,就給了宦官們上下其手的機會。皇帝有事交與太監,再由太監交給內閣;內閣有事也同樣先送太監,再由太監呈與皇帝。這樣,太監就漸漸弄權。

甚至皇帝嫌麻煩,自己不批公事而讓太監批。“批紅”的實權,落到太監手裡,太監變成了真皇帝,掌握著政府最高最後的決定權。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只有明代有。太監領袖稱“司禮監”。明代政制最壞時,司禮監便是真宰相,而且是真皇帝。

宦官掌權的表現

明代太監預政,就比任何朝代干預得利害,這是太祖始料所及呢? 這種情形下,內閣學士想要做點事,就必須勾結太監,內閣見不著皇帝面,如國不結合太監,一切政事就傳達不到皇帝那裡。

明代有名的內閣大學士張居正,也只能通過結合太監,才得以攬實權。神宗萬曆還不是皇帝時,張居正就是神宗的師傅,神宗做了皇帝,張居正是當朝皇帝老師,而且又是內閣大學士,然而他也見不到皇帝。於是張居正只有同司禮監勾結,他才能舒展抱負,來策動當時的政事。


WaterPhoenix


權利的長期穩固需要權利的制衡。明朝時期情況比較特殊,老朱家為了自己家族的長久統治,最開始選擇了分封的手段。這中央軍權加地方軍權都在老朱家,再加上皇帝個人的勤勉。那天下的讀書人就只能當長期的低級打工仔。但是朱元璋大兒子死得早,朱棣成功的造了反。為了防止悲劇重演,老朱家的皇親國戚就徹底的退出了軍政體系。其實這是嚴重的弊大於利的。什麼都不說,首先就是多出了一個龐大的吃閒飯的廢物集團。同時為了統治的安全,對軍隊將領的權利進行了削弱和限制。其次因為並不是所有皇帝都可以像朱元璋那樣把自己不當人的。所以政務逐漸轉移到了文官集團手裡。權利就會失衡。為了限制和監督文武官員,最先建立的是錦衣衛系統。後來發現還是“去了勢”的人用起來更安全。於是改用太監。畢竟太監不能生娃,而且在文武官員心目中的地位低下。只要不讓他們與外戚勾結還是便於控制。說白了,宦官系統就是為皇帝實施皇權而構建的。是皇帝對抗文官集團的工具有功勞基本是皇帝的,出了紕漏正好背鍋。別以為文官集團讀了聖賢書就是好東西,他們到了明中後期就是大士紳的買辦。很多時候,其行為的動機還不如皇帝呢!畢竟國家是皇帝的,他們不過是打工仔。只有少數優秀的企業家才能做到讓打工仔有主人翁意識。所以宦官系統的出現其實是皇權的需要。


孤單的丟丟


揭示明朝宦官專政的原因,必須從制度層面來分析:

一,是明代君主集權專政的結果。明代的君主集權達到頂峰。取消了丞相一職。相權消弱,君權就加強。政務繁重,皇帝只能利用宦官處理朝政,同時也利用宦官防範大臣。授予宦官特權,以此與內閣抗衡。

二,皇帝疏於朝政,給宦官可乘之機。明代歷代專權的宦官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宦官攬政禍民,以至世人“只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


歷史趣聞官方號


明朝的太監掌握實權的有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秉筆太監負責起草詔書和給大臣奏疏批紅,而掌印太監負責蓋章發佈詔書。太監掌握朝政的上通下達,加上皇帝懶政,朝政大權就被太監所掌控。如果皇帝的禁衛軍頭領由太監的親屬擔當,皇帝的生死和廢立也被太監所掌控。魏忠賢就是秉筆太監。木匠皇帝朱由校打傢俱工作大事繁忙,把朝政小事都交給了魏忠賢打理。


無藏南即九百五十一萬


任何一個王朝都是開國時期信任宗親,而同宗靖難反正。在法律層面最有篡權的正當性,所以最先排除宗親。其次排除外戚,外戚篡權雖然沒有法律的正當性,會遭後世的唾罵,但外戚畢竟理論上可以將江山傳之子孫後代嘛。最終看來看去還是沒根的宦官用的最放心,就算篡政也不會篡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