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成绩起伏大,应该怎么办?

高速公路没有拖拉机


重点中学的高一,成绩起伏很正常,但是像题主的孩子这样,半个学期从全市300多名,考到1800名,就有点不正常了,需要引起重视,我也是一名省级示范高中的老师,希望能够给你提供帮助!

一、高一的学生成绩的浮动为什么是正常现象?

1、 影响高一成绩起伏的最直接因素是学考科目的增加!

高一上学期无论是学9门主科还是考9门主科,对于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学9科,即便是优秀的学生也很难兼顾,作业做不完是常有的现象;学9课,基础知识不牢固也很正常;考9科,某一科的失误都会影响整体的成绩;考9科,所有科目都少考了5分,排名上就会出现巨大的滑坡。

所以,在高一阶段,除非特别优秀的学生,否则很难有“常胜将军”!因此,不要为正常范围内的浮动而焦虑。

2、 影响高一成绩起伏的最根本因素学生适应的快慢!

进入新高中,一切都要重新开始,环境的改变、学习内容的增加和深化、老师授课方式的改变、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变化,都会影响每一个学生,但是有的学生会适应很快,有些学生就不同了,比如下面这位学生:

“我小学、初中成绩都很好,在班级里的人缘也很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我。可是自从上了高一,就一切都不如从前了,每个方面我做的都不如以前好,到底怎么了?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知识面、演讲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比我好很多;和同学聊天,我总不能很好的参与话题;我觉着从宿舍到教室,我都变得不优秀了,老师不喜欢我了,我感觉压力很多,可是父母却对我期望很高,觉得我必须比别人优秀,我怕父母失望,但是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位同学明显的是不适应高中生活,随着时间的增加,压力会越来越大,成绩很可能会迅速下滑。

二、高一必须努力,但是仅仅努力了就够了吗?

在重点高中,不努力很容易被别人落下;在高一,不努力很容易出现成绩下滑,所以,高一必须努力,但是仅仅靠努力,就能提高成绩吗?

图中这位油漆工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方向不对,越努力,越窘迫!

所以,题主看到孩子很努力,很可能是表面的努力,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就会学习到晚上十一二点;但是,从孩子看来,自己还不给努力,这是因为:

1、她可能还有作业完不成、做不会;

2、她很可能没有时间预习新课;

3、她很可能因为熬夜等因素出现上课打盹、走神的现象;

4、她很可能在学校里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时间。

三、怎么努力更重要!

在高中学习中,真的不是单纯靠努力就行的,怎么努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赢在高三”老师给你几点建议:

1、找到问题,找准方向:

(1)看看自己成绩的下滑,是各科都不好还是只有某些科不好?

(2)看看不好的学科是因为听不懂还是做不会还是做不对?
(3)听不懂的内容有没有及时问?做不对的原因是否是因为题目做少了?

2、尊重规律,做到“稳准狠”:

(1)尊重作息规律,尽量不要熬夜,保证第二天学习效率;

(2)合理分配时间:学会时间管理,利用零散时间做零散的事情;整的时间做整的事情;早上要多背,晚上要多做题;文科理科作业要交叉进行等等;

(3)学会预习和复习,尤其是对于上课听讲有困难的学科,一定要预习。

(4)各科不要平均用力,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重点、抓薄弱学科,抓主要矛盾。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楼主好!我也曾是高中孩子的家长,把对此问题的点滴体会,分享给你,供参考。

高一的学习状态起伏,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常态,重视就行,不必太忧心。原因可能很多,通常有六类,找准并及时改正,只要孩子肯听话配合,经过几次考试,就能扭转过来,恢复信心。

1、对“寄宿制”的新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是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的心病。

从过去的“在家独学、父母呵护”一下子转为大集体制的学习生活,打破了旧的习惯和心里平静,又不得不坚持下去,心里对学校有“牢笼感”,最终多种微不足道的情绪叠加在一起,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就会出现“成绩起伏大,思绪烦乱”的特点。到了新环境,不会学习、不会生活,进而不敢竞争、畏惧失败、信心低沉,是个连学校也没办法的“痼疾”。所以,家长最好调查一下,及时做好心理辅导,能有效减缓孩子的心病,改善成绩。

2、用过时的学习方法学高中知识,是绝大多数孩子整个高中三年失败的主因。高中知识比初中难的多,记忆量是初中的5倍以上,考点是初中的10倍以上,难度提升了3--5个量级,所以每个孩子的学法绝对不能沿用初中甚至小学的旧法,即试图以简单的背诵、做题、加练,就轻易取得好成绩,把过去屡试不爽的“好经验”还当法宝。其实,高中课程的教学设计都是以高考难度反推而出的,知识面广,难度梯次大,要求记得多、解得深,对知识的掌握必须达到能完整“自述”并归纳成自己理解规律的高度,这对所有人都是个巨大的挑战。及时帮孩子摸索和总结出新的学法,不断地根据成绩和缺点,改进学法,是父母们同步的引导,不能忘记。这种学法的调整,孩子不会,学校不管,全靠父母了。

3、违背高中的学习规律。主要体现在三点上:一要询问孩子,是否平时学习各科时,遗漏了预习和复习;二要询问孩子,是否做每科作业的每道题,没有拼全对的思想追求;三是询问孩子,是否没在每天和每个周末,及时加练高于学校作业难度的足够习题。只要这三方面有欠缺,一定会出现成绩大起伏,始终被动于学校的考评,原因就是这三个漏洞直接导致的,而孩子自己却不知道。

4、对平时的学习效果盲目乐观,对每次考试缺乏准备,对学习困难的心理估计不足。家长一定要明白,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知识的效果从低到高,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知道、熟悉、精通、创造”,孩子自己预习和课堂听讲时,对知识的掌握只能到最浅的“知道”阶段;通过学校作业、每天和周末加练,才进到“熟悉”阶段;每科每章节的题量(作业十加练),在高一时达到200道以上,才可能进入“精通”阶段;每章节的题量,在高一达到350--500道以上,才可能进入“创造”阶段。没有这样的积累,孩子的学习无法达到吃透规律的高度,一定会大起伏。换言之,以单科百分制为准,“知道”阶段的孩子只能考70--80分;“熟悉”阶段的孩子只能考81--90分;“精通”阶段的孩子只能考91--97分,“创造”阶段的孩子才能考98以上,且每次都是如此。孩子练的不够,是确定无疑的,家长要帮孩子找这个原因,帮他提高学习效率。

5、孩子在隐瞒真相。通常孩子心里有事,却不说出来,又不会解决,把问题当个石头压在心里,自欺很久,自误而导致学习效率低,成绩大起伏。这种情况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遇到,或者在校时夜晚贪玩,或者受身边“一身毛病”孩子的干扰,或遇到很小的人际矛盾,甚至某个时期一时对异性的“色心萌动”,都可能触发孩子的心理病,进而扰乱学习状态。高中与初中阶段,孩子身心成长遇到的最大不同,就是“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学习效率的第一因素,而学校常不顾及这个,孩子自己不会自我调节,若家长又忽视这个心理阻碍问题,不帮孩子排遣,铁定会演变为“成绩起伏大,情绪极端化”。家长与孩子的经常性平等沟通,是高中阶段家教配合学校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可遗忘。只要去做,坚持下去,就有效果,没有固定的高效方法。

6、最后提醒三点:一是不要熬夜,哪怕到高三一定要正常夜晚10.30必须睡觉,否则得不偿失,欲速不达,日久成病。没有身体,一切皆无,这个浅显道理要懂,只有傻瓜才会拼时间蛮干。凡是学习好的孩子,都是遵循作息规律的,他们学习效率高,不是高在学习时间长,而是高在学习时的心态好,能坐得住、心定的住、注意力集中,再加上学法正确。“熬夜”一定是不会学习的人,才干的傻事!

二是中上等智商的孩子在高一的成绩都会有起伏,不要过分担心。暂时的落后不意味着未来永远落后,一开始领先的孩子,未必永远领先。据研究,高一能领先的孩子,只有20%能坚持到高考还领先,而高考胜出的孩子有80%不是高一就领先的。通常,高二上学期是个分水岭,两极分化逐渐明显。所以,对高一的成绩起伏,给于重视,尽快补漏即可,未来扳回的机会很多。三是要帮孩子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记忆、加练、总结知识规律”的学习方法。高中三年的学法是不同的,高一既要勤奋学,更要巧学,怎么提高学习效率,需要不断总结和摸索,是一项新的考验。优秀孩子都擅长适应新环境,及时改变自己,以掌控学习状态;他们不是不遇到困难,而是遇到困难时,知道怎么调整,这是他们强大的背后原因之一,一定要学会他们这个秘诀。

供参考。


本然堂讲席


我从学生的角度来谈谈吧。

目前不必太担心,高二高三变数很大,笑到最后才是笑到最好。

不知道你是哪个省,我们省分文理科。高二文理分科之后第一次变数开始了:要学习的科目减少到6门,这时偏文或偏理的那部分学生开始掘起了——高一时被理化生成绩拖后腿的文科生&被政史地成绩拖后腿的理科生排名迅速往前移动。此时的他们就像打开了正确开关,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语数外+3门优势科目,成绩和排名进步异常明显。

第二次变数在高三:1、大考小考频繁,对抗压能力和体力都是考验;2、政史地分卷考变成文综合卷&理化生分卷考变成理综合卷,需要一个适应过程;3、针对某部分的知识点考查变成了对高中3年所有知识的整体考查,范围变广,体系扩大,难度相应就大了。

高一还只是个开始,后面的挑战更大,当然机遇同在,高二高三飞速进步和退步的都有,担心可以适当延后。

对于像我这样过了高考、上了大学、面临毕业的人而言,真心觉得高考确实非常重要,高考考好了后面的路会顺很多,但是没有重要到能够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即使不幸栽在了高考上,未来的路上还有很多努力和翻身的机会。祝愿他三年后金榜题名(^_^)


鸡兔同笼


高一刚开始的考试主要还是吃初中老本,大多数同学是不适应高中考试的,高中的考试内容无论从数量到思维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这当中的适应能力是有差别的,从反映的情况看,题主的孩子还没有很好的适应高中学习和考试,并不是努力不够,而是方法,方向出了问题。

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抓课堂,课堂抓住了就解决了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抓课堂有几个要点:

一是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多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主动思考;

二是学会做笔记,做笔记不仅是记录知识点,还要记下听课过程中的疑问,自己的想法;

三是抓住下课后的黄金三分钟,解决疑问和反思,及时记忆一些重点内容;

四是时刻牢记吃透教材,不要刻意做难题;

五是做好时间管理

希望对您有帮助。




唐刀走天下


非常非常正常!要让孩子耐心面对,只要踏实去学就行,我孩子刚上高一时,第一学期全校排名一百多,后来四百多,下半学期开始慢慢回升,我们始终让孩子别急,因为那个学校拔尖学生多,初中有时候死记硬背的多,孩子本身没有上网,玩手机,谈恋爱等行为,慢慢的孩子学习就上来了,考了非常好的大学。如果孩子有上网,玩手机,谈恋爱等行为,就要从这几方面开导,孩子大了,不要用暴力,和孩子多交流,和老师多沟通,会好的!


07605527698\n


首先,孩子很努力这是值得鼓励的一点。初中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到高中感觉退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以为个人的经历来分析一下。首先,孩子才进高一,相比初中,学习科目增加了,在高一的时候,语数外,政地史,理化生9门科目都要学,可能这些科目之中,有一些是孩子不擅长的,而其他孩子擅长,导致孩子的相对排名靠后。其次,高中不比初中,学习难都可以说增大了许多,在课堂上不能这局限于听懂,要学会去理解,举一反三。你孩子很认真,但成绩没有明显进步,要提醒你孩子注意学习方法,不要一成不变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注意在课堂上多和老师互动,多理解知识点。高中的学习是有侧重点的,高一9个科目,问问你孩子要学理科还是文科,注重学习要选择的相应科目,注意时间分配。不管然后,劳逸结合是最好的,要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家长,千万不能表现急躁,孩子才高一,而且很努力,慢慢的等知识学得越深入,成绩会慢慢提高的,孩子才高一,要把重心放在知识点上,毕竟平时的考试都是查缺补漏,最重要的是高考考好。父母平时多和孩子交流,鼓励鼓励他,在他面前不能对他感到忧虑,这样会增加他的精神负担。家长要多和班主任交流,让孩子多和各科老师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你孩子以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伏念124


我夲是个农民,孩子上学的事最操心,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当班长,同学叫他“老班长”到高二下学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不敢对我说。直到学校要学费才对他妈说。(以前奖劢免费),我问原因,孩子说他眼睛模湖根夲看不黑板到底写的啥,全凭听。.我急了。书念不念不要紧,要紧的是孩子的眼睛。只要孩子身体好我就满足了。孩子眼睛好了,我心也亮了。最后考上一个好大学,最后取得博士学位。最后直接被学校留用。根据我个人意见,当家长的不能要求孩子这的那的。要细心一点询问孩子有什么需求。亲身经历不要见笑


野森林68566652


从初中升到高中,生活规律环境的改变,从初中的死记硬背到高中的理解记忆,这是一些改变,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归根结底这是有一个适应期,改变一些学习方法,虽然加班一个小时,但是心思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还是要剖析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有没有预习?不懂的有没有记下来?有没有把课听好?复习,做练习等等,能把课听好是很重要的,每次考完试,制定一个错题本,下次考试前再做一遍,效果就要好,阶段性总结自己,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来,在下次的考试中会有进步的。


AA掌心里的希望


这样的成绩都算好,考试成绩跟排名跟很多因素有关,有时候题目适合、恰好做过(熟悉或是自己专长),有时候考生身体状态好,有时候考试过程懂得取舍(放弃一些自己无法完成的、做自己容易得分的),。。。

总之一句话有时候跟运气似乎有些关系,但基础扎实的人即使下滑也总是滑不到哪里去。省级重点中学,不容易,还望不要加太大的压力,顺其自然。也许会更好。


邹鲁潮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