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歲的寶寶應該如何餵養?吃多少東西?要不要單獨給寶寶做吃的?

素雲紫嫣


這是一個好問題,菁媽來回答一下。

對於寶寶來說,六個月是一個分水嶺,孩子開始添加輔食。到了一歲又是一個新的分水嶺。孩子的飲食營養,慢慢地從主要依賴奶類乃而轉移到奶和飯菜一起給孩子提供營養。


在一歲以後孩子

腸道消化吸收能力大大提高。

對食物的過敏機率會大大的降低。

對各類營養的需求再提高。

孩子一歲之前奶是主食飯菜是輔食。孩子一歲後飯菜由輔食的角色慢慢轉到主食的角色。一般到了一歲半以後孩子主要的營養來源飯菜,奶變成了輔食。

孩子在一歲以後飯菜每天吃兩到三頓。奶也保證每天500毫升左右,也是兩到三頓。


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以下這些食物都可以給孩子吃

提供蛋白質

蛋類:雞蛋,鴨蛋,鵪鶉蛋,每天可以吃50克左右,大概就是一個星期吃五個雞蛋左右。

畜類:豬肉,羊肉,牛肉,豬肝,這些食物也可以吃了。如果說牛肉從來沒吃過,剛開始吃的時候,先少量的吃。

請類:雞肉,鴨肉,雞肝,這些也都可以給孩子吃。

水產類:貝類,魚🐟蝦類。少量的給孩子嘗試,沒有過敏的話,建議每週可以吃一次。

母乳或者奶粉:500毫升左右。

提供碳水化合物

大米,小米,紫米,黑米,紅米,小麥,燕麥蕎麥等。

每週一到兩次可以在孩子的飯里加一些燕麥,黑米,小米。

米和麵給孩子交替的吃。這一餐吃米下一場吃麵。

提供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的

根莖類蔬菜:土豆,紅薯,芋頭等

果實類蔬菜:青椒,豆角,茄子

瓜菜類:南瓜🎃苦瓜,絲瓜

菌類蔬菜:香菇,平菇

海鮮類的蔬菜:海帶,紫菜等

綠葉蔬菜類:油麥菜,油菜,小白菜等。

每餐都要兩到三種的蔬菜,綠葉蔬菜要佔蔬菜的一半以上。

水果:蘋果,梨,草莓,葡萄等各類的水果,建議每天吃兩種以上的水果。

主要提供脂肪的

堅果類:板栗,核桃,花生,葵花籽

植物油:芝麻油,橄欖油,茶樹油,亞麻子油等

每天大概吃10克左右的食用油吃10克堅果,大概是吃一個核桃的量。

每週每天至少10種食物,每週至少30種食物,因為各種食物的營養不太一樣,儘量給孩子多種食物,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多的營養。



寶寶的調料怎麼吃?

孩子可以吃少量的一些糖鹽,或者說蔥薑蒜。

胡椒,八角這些大料暫時不建議,主要擔心孩子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給孩子添加那孩子的鹽和糖,也是比大人的要小很多。

孩子的食物單獨製作

對於三歲下的孩子食物都是建議單獨製作

1,顆粒要小

大人的食物顆粒過大,孩子咬不動就會囫圇吞棗吞,容易被嗆到。

2,調料要少

大人的食物,調料會比較多。孩子的食物調料添加的會比較少,比較清淡。

孩子如果從小吃飯的食物,會導致他口味比較重,以後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壓。

3,食物要軟

一歲的孩子可以吃飯了,但是要吃比較軟的飯。大人的飯大概是1比1的水,而孩子的飯建議是1比1.5的水。


菁媽育兒


您好,這個問題我有經驗,因為我女兒現在剛好一歲半。

吃輔食這塊我非常重視。一週歲時候,我就讓她自己吃飯了,雖然吃完後很難收拾,度過這個過程到現在可以獨立吃飯,所以這步很關鍵。

吃的方面,白天基本是三餐加睡前一次奶。因為我家一直是喝奶粉的,五個月開始我就喂輔食,她食慾很棒,胃口比較好。

早餐:雜糧(南瓜,紅薯,紫薯等),饅頭,外加煮雞蛋每天必備。

午餐:粥,通常是早上我用她的專屬鍋煲點粥,主要有瘦肉蔬菜粥,小米粥,南瓜粥,蘋果等水果粥。這頓一般吃的不多,因為中午會午睡要喝奶。

晚餐:米飯或者麵條,因為我和他爸爸就晚餐在家吃,我們自己做飯,通常會為寶寶煮個湯,西紅柿蛋湯,絲瓜湯,冬瓜湯等。寶寶吃點米飯喝點湯。

一歲以內她一直吃的原味的,沒有吃過鹽和糖。

一歲以後做菜的時候都會把她吃的菜先盛氣來,然後我們再加調味品,味道以清淡為主。

一歲至一歲半是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關鍵期,寶媽們一定要在這個時候鼓勵寶寶自己吃飯,哪怕多糟糕也要堅持下去。我女兒一歲以後就是自己吃飯了。


WJ愛是一陣風


我們家孩子一歲半,長了8個牙齒,上面4個下面4個,每天夜裡喝兩次奶粉1點一次,早上5點一次,睡到7點左右起床,這時候不吃任何東西,玩到8點吃早餐,我一般都是做點簡單的,比如山藥紅棗一起蒸打碎在吃,吃完出去玩,然後到11點左右吃點東西,我做什麼她吃什麼,中午吃的隨便,12點喝150毫升奶粉,然後睡覺到2點在喝一次接著睡大概睡到4點左右吧,起床喝一次150毫升的奶粉,出去玩到6點多回來做飯,7點吃飯,也是我做什麼她吃什麼,到9點半睡覺在喝150的奶粉,每天都是這樣重複的,但是她也是吃零食水果的,每天一小塊蘋果,一小塊2指長的香蕉,有時候是獼猴桃,有和我們一樣的寶媽嘛,我們可以一起交流著做輔食呀,哈哈哈[呲牙][呲牙]


也許明天不差


一歲的寶寶,還是要少食多餐。寶寶的牙齒還沒長好,他的食物需要媽媽們單獨為其準備,主要是以軟爛的食物為主。記得當我家寶寶這麼大的時候,喝粥最多,各式各樣的粥,天天都可以不重樣。

1、排骨粥

大米少許;排骨二至三塊,洗淨,焯水去掉血水,待用;淮山一小段,刨皮,洗淨待用;將所有食材放入高壓鍋,加適量水,蓋蓋大火煮至蓋響,再小火煮20分鐘即可。給寶寶喝的粥煮稠一些,這款粥,有骨頭增加鈣質,有淮山健脾胃,是我家寶寶吃的最多的一款。同時這款粥的淮山也可以替換成胡蘿蔔、土豆、南瓜、紅薯,冬天的時候放白蘿蔔也非常好的選擇,每一種蔬菜都含有不同的元素,幫助寶寶健康成長,紅薯更是抗癌佳品。



2、小米粥

小米粥少許,白米少許(比小米少),加適量水,放燉鍋裡水火慢燉50分鐘,美味營養的小米粥就來了。加入少許白米可以讓粥的口感更軟滑。這個粥裡也同樣可以入南瓜,胡蘿蔔、紅薯等蔬菜,我一般選擇這三樣,顏色比較相近。

3、各種泥

各種蔬菜泥:菠菜泥、土豆泥、南瓜泥、紅薯泥、胡蘿蔔泥,淮山泥煮熟了直接用料理機攪拌就可以了,操作簡單;

各種水果:蘋果泥,香蕉泥,當季的水果都可以用來做泥或者榨汁,給寶寶各種營養。

以下為個人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雲欣CC


記得我家寶寶一週的時候還是比較好喂的,主要就是粥(大人的碗近一碗飯),雞蛋羹(兩個雞蛋),龍鬚麵(多半碗麵,帶湯)之類的,沒有專門做很精緻的輔食,然後家裡大人吃飯,我也會把菜、肉切的很碎,看機會喂幾口,一天4、5頓飯,中間就是喝酸奶、喝水,吃點水果泥(自己用勺子刮的)。

千萬不要喂亂七八糟的零食,添加劑太多,還容易上癮,不利於身體發育,我們最多讓吃點小饅頭,還是邊喂水邊吃的,別的零食家裡也很少買,要是寶寶看到了就會忽悠她是辣的。

寶寶每天的飯基本都是單獨做的,有時候做了這個不吃,還得重新做別的,要始終有耐心去餵養,不要強喂,實在不吃了就餓會,保證水到了就不容易生病。

教寶寶吃飯的時候要老老實實坐下來吃完再玩,不要慣追著餵飯的習慣,給他準備個專門的凳子和餐具,可以嘗試練習他自己吃。


星如雨52


週歲的寶寶,吃點母乳,再吃點大人飯菜,寶寶如果精神好,不生病身體健康,就是挺正常的寶寶。單獨給寶寶做吃的,也不是不好,但孩子總得慢慢和大人一樣吃飯,太嬌養了反而對娃娃成長不利。


有一親戚丈夫在機場上班,妻子是護士,家裡有錢,孩子專門請人看護,從小照顧得無微不至,喝的水是專門的礦泉水,每頓熬鯽魚湯煮飯煮菜,餐具衣褲鞋襪一切用品天天消毒。然而娃娃反而常常生病,象棵蔫蔫的豆芽菜。

俗語言:“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我的鄉下話說帶小孩要“打得欻chua”,也就是不要過於在意,過於焦慮,孩子反而更健康快樂。


青春媽媽


我家寶寶現在一歲十個月,正好傳授點我那時餵養的經驗給你。

不過我家寶寶是牛奶餵養的。一歲時每天大概吃三次奶。一次奶量大概180ML。每天手工輔食兩次,其間再加水果等小零食。

一歲的寶寶基本可以吃所有種類的食物了。但切記不吃辛辣,少吃寒涼,不加調料,少吃鹽。尤其是不要和大人飯菜一起吃。

我家寶寶到現在吃的菜都是單獨炒的。因為大人的有時候會加調料,而且鹽的含量大多。小孩子不宜吃。

推薦寶媽幾個我寶寶常吃的小菜和輔食。

1.胡蘿蔔土豆泥。把胡蘿蔔和土豆切塊(大小可根據自己的習慣切,不過一定要蒸熟就是了),蒸熟後搗爛成泥。胡蘿蔔加了土豆一起吃起來很細膩,又有淡淡的甜味,給寶寶做輔食最合適不過了。

2.棗泥瘦肉粥。把紅棗用水泡一下,然後蒸一會去皮去核,瘦肉剁碎。加入米和瘦肉一起熬,快要出鍋的時候放入棗泥。

3.雞肉香菇湯。雞肉洗乾淨剁碎(或者直接加入熬好的雞湯),香菇切小塊放一起熬。直到香菇完全熟透,湯裡飄散著雞肉和香菇的味道,起鍋前加入小許鹽。

4.肉末炒碎菜。肉剁碎,先翻炒一會。菜切成小丁或碎末加入。許少許水後蓋上鍋蓋燜一會,等菜爛後即可。

其實給寶寶做輔食只要遵循少鹽清淡不加調料的原則就好。另外還可以給寶寶包餃子麵條等麵食,豆類換換口味,魚蝦牛肉動物肝臟等也要給寶寶吃。食物不能太單一。


要想寶寶身體好,媽媽可不能偷懶哦。


羊羊媽說育兒


寶寶一週歲,需要的營養也就多了,輔食的添加要格外注意,具體如下

所以說,剛滿一週歲要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用杯碗筷子。

另外還要注意食物的稀稠


大唐迴音壁


一週歲是寶寶身體發育最迅猛階段,而寶寶的生長髮育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單純母乳和粥類等軟食物已經滿足不了寶寶的生長需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週歲寶寶應該如何餵養?

6個月以後母乳為主,其他食物為輔,而一歲以後就變成食物為主,而母乳為輔。一歲以後寶寶出牙8~12顆,為了更好的鍛鍊寶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寶媽可以給寶寶添加牛肉、豬肉、魚肉等營養豐富的肉類,還要適量的搭配一些蛋類、水果、蔬菜,這樣才能讓寶寶吸收更加全面的營養。

一週歲寶寶吃多少東西?

寶寶的攝入量存在個體差異,只要寶寶吃飯以後精神狀態好,大小便次數正常,家長就不需要過度餵養,避免寶寶出現積食等消化問題。

要不要單獨給寶寶做吃的?

一歲以後的寶寶咀嚼能力已經很好了,可以吃大人吃的飯,只要在做的過程中注意衛生和調料的食用,是不需要單獨給寶寶做飯的。



三歲以前的寶寶的飲食一定要做到少鹽,但是如果家人味口重,有必要給寶寶單獨做飯吃。


文海撈夢話育兒


一週歲的寶寶,如果還在吃蒸蛋、米糊這樣的6個月孩子吃的食物,當然不會有任何興趣。就好像給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講一年級的內容,他自然不會有任何興趣去聽。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是要開始過渡到和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了。

孩子從6個月可以開始添加輔食,慢慢從米糊狀過渡到顆粒狀、條塊狀。基本到10個月就可以吃正常的固體食物了。

孩子吃輔食的重要作用,除了補充所需營養以後,特別大的一個作用就是要鍛鍊咀嚼和吞嚥的能力。所以從液態過渡到固態,甚至和大人吃同樣食物,是要在6個月到1歲之間完成的重大任務。

如果沒有能夠順利過渡,有可能會影響到牙齒的生長,以及說話和表達。

但如果前面沒有做到,現在再補救也來得及,給孩子慢慢添加一些比他目前的能力更高一些的食物品類,最後過渡到完全吃大人食物。

如果家裡本身口味就比較清淡,那麼完全可以直接上桌一起吃。如果說家裡吃的菜口味比較重,可以在放重口味之前,先給孩子盛出一部分,不必專門給孩子做吃的。

最後,吃多少由孩子自己決定。要相信孩子有生物本能,不要總擔心他吃不飽,餓了自然會吃。現在的孩子沒有被餓著的,很多都已經失去了飢餓的感覺,因為從來都是飽的。所以導致孩子對各種感覺都不敏銳。所以,從吃開始,尊重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