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7個女兒都傾國傾城,為何只嫁同一人?

革斤春風


曹操的女兒不知有多少個,可以考證得知的有6個,她們分別是清河長公主、曹憲、曹節、曹華、安陽公主、金鄉公主,她們6人也並沒有只嫁給同一個人。

鮑國安飾演的曹操

清河長公主和曹昂是親兄妹,都是劉夫人所生,劉夫人早死,長公主由其他夫人養大,曹操很喜歡這個大女兒。

195年董卓的手下李傕和郭汜互相打了起來,李傕將漢獻帝搶走,爭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但是不久他的手下楊奉等人就把劉協護送出去了,漢獻帝一路東逃,在逃跑途中,漢獻帝發佈勤王詔書,希望各地的諸侯前來解救他。

曹操在接到漢獻帝的詔書後徵詢自己手下的意見,大家七嘴八舌,有支持的,有不支持的,這時黃門侍郎丁衝來信,勸曹操前去迎接漢獻帝,加上其他謀士的勸諫,曹操決定營救漢獻帝,就是這個決定使曹操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

曹操很感激丁衝,對丁衝很好,丁衝有個兒子叫丁儀,丁儀很有才華,丁衝死後曹操打算將清河長公主許配給丁儀。

曹操徵詢曹丕的意見,曹丕反對這樁婚事,說:“丁儀雖然很有才華,但是他的眼睛有點毛病,長得也很小,我怕姐姐不太願意吧?我看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也到了成婚的時候,不如嫁給夏侯楙吧,這樣親上加親,不是更好?”

曹操採納了曹丕的意見,將清河長公主嫁給了夏侯楙,夏侯楙投身軍旅,在鎮守關中的時候納了很多妾,冷落了清河長公主,清河長公主便和夏侯楙的兄弟們合謀陷害夏侯楙,但是夏侯楙最後卻無罪釋放,這下可好了,兩人連虛假的夫妻生活都過不下去了,二人行動陌路,直到去世。

曹憲、曹節、曹華三姐妹都是嫁給了漢獻帝。

漢獻帝遷都許昌之後,朝廷的實際掌權者成了曹操,車騎將軍董承決定誅殺曹操,他聯合了王子服、劉備、種輯等人。

公元200年,董承密謀誅殺曹操的事情敗露,曹操抓了董承、種輯等人,董承的女兒是劉協的夫人,最後也被曹操逼死,當時她還懷有身孕。

劉協的皇后伏皇后親眼目睹了這一幕,心中非常惶恐,她給自己的父親寫信,希望自己父親密謀除掉曹操,她的父親不敢動手,公元214年事情敗露,曹操大怒,伏皇后被幽禁至死,也有伏皇后當場被殺的記載。

伏皇后被殺之後曹節被封為皇后,其他二人被封為貴人,曹操死後,曹丕繼任魏王,隨即逼劉協讓位,曹節雖然是曹家出來的女子,但是心卻向著劉協,曹丕派使者前來索要玉璽,曹節每次都將他們罵走,最後沒有辦法,還是將玉璽給了曹丕派來的使者,曹節哭道:“上天是不會讓你長久的。”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如此數輩,後乃呼使者人,親數讓之,以璽抵軒下,因涕泣橫流曰:“天不祚爾!”左右皆莫能仰視。”

曹丕登基之後,封劉協為山陽公,曹節則為山陽公夫人,公元260年曹節病逝,以漢朝禮儀下葬,與漢獻帝合葬。

曹憲與曹華之後的事蹟不詳。

安陽公主出生於公元190年,曹操將她嫁給了荀彧的兒子荀惲,生了荀甝、荀霬,司馬懿是她的親家公。

金鄉公主是曹操與杜夫人的女兒,嫁給了何宴,何宴是大將軍何進的兒子,何進被張讓等人殺害時,何宴還小,曹操後來將他的母親收為妾,他便成為了曹操的養子,高平陵之變之後,為司馬懿所殺。


司馬長史


在古代,皇親貴族們把他們的女兒作為權力、利益交換的工具是很普遍的,那個年代,男尊女卑,世道很亂,女子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面對安排只能服從,身在貴族家庭,雖然錦衣玉食,但沒有任何的支配權,哪怕是自己的婚姻也沒有選擇的餘地,她們作為犧牲品,確實是很可悲的。


作為曹操的女兒同樣如此,曹操一世梟雄,權勢的慾望讓他不能把持,為了那至高無上的權力,他不惜將自己的七個女兒都嫁給了同一個男人,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曹操有七個女兒,她們是曹憲、曹節、曹華、清和公主、安陽公主、金鄉公主和臨汾公主,這幾個女兒都長得十分漂亮,可以說是傾國傾城。


曹操控制著漢獻帝劉協雖說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不想直接廢掉劉協直接取而代之,以招致天下人的恥笑和討伐,他採取懷柔策略,要劉協乖乖聽話。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把曹憲、曹節、曹華三姐妹一齊都送給了漢獻帝劉協做了妃子,劉協一下子娶了曹操的三個女兒,非常高興,對曹操是有求必應。


劉協的原配皇后伏壽十分看不慣曹操在朝中和後宮的專制行為,希望能擺脫受控於曹操的命運,寫信給自己的父親伏完,希望父親能設法除掉曹操,不料被曹操知道了,曹操逼迫劉協廢了伏壽皇后,並打入冷宮,將她幽禁致死。


後由曹操作主,由二女兒曹節做皇后,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初一,漢獻帝劉協正式冊封曹節為皇后,史稱“獻穆皇后”。

范曄的《後漢書.皇后紀下》記錄了漢獻帝劉協迎娶曹操之女所下的聘禮情況:“獻穆曹皇后諱節,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曹進三女憲、節、華為夫人,聘以束帛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由此可知,曹操“三女侍一夫”確有其事,更為荒謬的是,曹操除了將三個已成年女兒許配給漢獻帝劉協之外,他還將自己餘下的四個小女也都與劉協定了“娃娃親”,等到長大成年時再送進宮中。


曹節是一個奉守倫理的傳統女性,與其父親有著不同的本性,她嫁夫隨夫,性格比較剛烈。


曹操死後,魏王曹丕覬覦皇位已久,於是逼迫劉協禪讓退位,劉協沒法子,好死不如賴活著,只好就範,可傳國玉璽在皇后曹節手上,曹丕多次派人索要,曹節就是不給,最後不得已還是交出玉璽,並當著他人的面大罵自己的哥哥。


曹丕還是比較善待劉協及曹節等人,封劉協為山陽公,曹節為山陽公夫人,無數的養家費用,食邑萬戶,劉協下臺14年(234年)後病逝,曹叡以天子之禮葬劉協於禪陵,又過了26年(260年)曹節病逝,與劉協合葬於禪陵。


至於曹憲、曹華,史書並沒有更多的介紹。


曹操竟然不惜用自己女兒的婚姻和幸福來換取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達到控制皇帝,真是用心良苦;他把寶押在一個人身上,賭就賭大點,一下子省去了六個親家,曹操真是高人。


遺產君


三國時期曹操可謂是把計謀和權術運用到極致的代表人物,自知出身沒優勢,就借勢上位,為了獲得好感,冒險答應王允他們刺殺董卓,雖然事情敗露騎馬逃跑了,但得到了許多反董卓的大臣認可,對後面樹立聲威有幫忙多助。曹操七個女兒,個個國色天香,為了成為皇親國戚,為了討好漢獻帝劉協,曹操允諾把七個女兒都嫁給他,畢竟七個人得寵的概率遠遠高於一個人,漢獻帝也深知曹操的女兒美貌非凡,甚是喜歡,對曹操也就更加器重。但是曹操還是留了一手,藉口小一些的四個女兒年齡尚小,待長大成人再嫁給漢獻帝,留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機會,這樣即使漢獻帝倒臺,損失也可以把控。曹操也是愛才如命,正式因為這樣,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有膽有謀,能把握時機。


穿吊帶的大王


嫁了曹華、曹憲、曹清這只是曹操為了穩定自己的實力,好實行自己的野心控制這個大漢天子和大漢江山。

這就好比古代的聯姻雖然沒見過面幹嘛的只要你對我有很大的價值我的子女就是交易。這個例子在古代那是比比皆是多如牛毛。畢竟權力是至高無上的。

只不過曹操這個對漢獻帝是曹操利大漢獻帝只得到了女人卻失去了權利自由。就像現在的溫州依然還有這個子女未見面就開始生意聯姻,只要父母說好了生意上的利益下個月就是子女結婚的日子。


桀驁不馴放浪不羈的我


那也只是為了鞏固自己權傾朝野的地位,雖然這是他的安排意向,但也只有3個嫁給漢獻帝劉協,其餘4個年齡尚小。

這是他一廂情願的“政治婚姻”,意在增加“耳目”,也說明他原本沒有反漢之意,因為反漢她的女兒們也無法掌控後宮,有時曹操對劉協言語不敬,曹皇后都十分生氣地找父親理論。

政局的變化,曹操也有了稱帝之念,但遭荀彧等人的反對,加上自己年事己高,經常患頭風,也就作罷,不久也離逝,後曹丕廢漢稱帝為魏國。


知足常樂6144539457


傾國傾城不知道,也沒有都嫁吧,只嫁了三個,曹華、曹憲、曹清。其他四個小的只是口頭說說,沒有真嫁。只能說曹操不是一個好父親,但是是一個好領導,為了自己的公司好好發展,把自己女兒的幸福置之度外。都嫁給漢獻帝劉協,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讓天下人對他沒有說辭。


帥爽李


沒聽說,也不想知道。


向北方28


嫁三個還少嗎,還想七個


衛老東帥


肥水不流外人田


零下三十度的雨


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