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用字帖練字有效果嗎?有沒有其他更好的練字方法?

寫字那些事兒


所謂的帖就是學習書法的範本,帖是歷代書法家留下來的經典的書法作品,這些作品的書法水平是得到歷史的公認的,是好的書法作品,是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留下來的精品,是我們後人學習書法的榜樣。




我們臨帖就是去學習和模仿這些經典的書法作品,通過模仿這些作品,來掌握書法書寫的基本的規律和技巧,包括結構、用筆、章法和墨法。任何藝術都有它自身的規律,而這些規律正是在這些經典的作品裡得到完全的體現,模仿和學習這些字帖就是正確的選擇。


通過臨帖訓練自己對於毛筆的掌控能力,提高自己的對於書法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書寫的技巧,目的就是能讓自己自由的書寫,先學習規則,然後化規則為己用。

所以,元代的大書法家趙孟頫說:“臨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

除了臨帖,我想沒有更好的學習書法的方法了吧。

喜歡書法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啦。


不二齋


你所指的應該是摹帖練習字帖。

摹帖作為一種輔助方法,對字的結構位置有一定的幫助。學習書法,主要依靠臨帖學習,才能得到筆法。也即是古人所說的筆意。

臨與摹,是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由於兩個字常常連在一起,臨摹,讓許多初學書法的朋友弄成了一件事。今天就這個問題,給大家介紹一下臨和摹的方法。



臨帖,即是對著字帖寫。通過觀察字帖的筆跡,分析字帖中的點畫起止,輕重快慢,位置安排,進行臨習。臨帖有對臨,背臨。現在的書法家還有意臨。對臨、背臨、意臨,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定不要把秩序搞混亂。對臨好了,再背臨。背臨到了相當的程度,就會產生自己的筆意。這個筆意,是基於你在臨帖學習的基礎上產生的。意臨就是要把你的所學應用於實踐創作中。這樣就叫做傳承。有人把意臨理解成了自己的意。把自己多年學習的東西拋棄,完全按著自己的意思來,他們自己把這個叫做“創新”。“傳承”與“創新”,我們以後再談。



摹帖,我們現在有專門印刷的摹字字帖。字是空心的,學習者把墨順著空心的筆畫描寫進去。這種方法也叫描紅。現在的小學書法課本中,就有這種方法。還有就是傳統的摹帖,把紙覆蓋在字帖上面,對著透過紙面的痕跡進行摹寫。缺點是依賴性較強,在摹寫時不會產生很強的記憶。在結合臨帖的初期,適當的採用摹帖來糾正結構位置的安排,有一定的幫助。

學習書法,字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自己寫不好,在藉助他人的字帖學習中,知道好的字是什麼樣。先把美的概念建立起來,學習才有方向。不臨帖,連好的樣子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寫好字?



子衿書法


想練好書法必須臨帖,且臨帖是練好書法的唯一一條好的路徑,我臨帖八個多月了,以前寫過江湖體,今年春天開始臨帖





紀軍峰數控雕刻


用字帖練字當然有效果,不過不會讓練字的人堅持多久就會對字帖失去興趣。字帖只能讓剛開始有興趣的人產生好感,似乎覺得用字帖練字容易且簡單。當用了一段時間就會把字帖擱到一邊。不管學到東西或是沒學到東西,反正不想用字帖了。因為字帖的約束性太強,讓人下意識地、被動地、機械地臨寫帖中的每個字每一筆,若有絲毫的改變就會自我感覺臨得不像,臨得不好。其結果要麼放棄臨習字帖,要麼就在臨得像不像或臨得好不好的泥潭裡掙扎。當真正臨得像了,反而把自己箍死了或永遠沒有了自己的風格和個性,成了一個寫字匠打字機。 字帖能幫你入門,而要寫好字最好最有效的方法還是看真正的書法大師寫字的影像或現場書寫,這樣就可以當場請教,當場示範,效果立竿見影。當然,任何一個人在學習書法之前都要感覺一下自己對漢字的興趣。比如說自己的硬筆字寫得是否瀟灑流利,寫字時是否認真,下筆時有沒有考慮把字寫好等等。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在此基礎上學習書法也會有很大幫助,反之不管什麼樣的練字方法都很難收到奇效。 書藝無止境,只有端正了學習書法的態度,字帖也好,拜大師也罷都是自己學習書法的指路明燈,而路還是靠自己走。 最後獻上自寫作品一幅,僅供評鑑,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80b397a2926388fa63592db1334ae58\

錦書絲語周輝明


我們先來看看傳統的學習書法步驟:

1、描紅和填黑


描紅,顧名思義就是用墨跡在已有的紅色筆畫上書寫,達到能與筆畫的出鋒、使轉保持一致。填黑,就是填寫空心字,現在也有很多紅色的,如圖。


這兩個方法,都是在初學過程中,鍛鍊書寫者的中鋒鋪毫,屬於基本功的範圍,讓點畫就範,圓滿周到。


如果不能中鋒鋪毫,紅字就不能被完全蓋罩,空心字就填不滿,這一階段的功夫紮實了,再進一步要求分佈結構,才寫影格和脫格。


現在有一種硫酸紙,也叫臨摹紙,可以直接蓋在墨跡上臨寫,基本上,也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也有用玻璃覆蓋表面臨寫,總之方法不一而足,殊途同歸。

2、影格和脫格


這兩個方法都是在將練習引向臨寫,就是參照字帖或者某一書體的墨跡,把字體的架子搭起來,還要學習它的神氣。這個時期是較長的,書家們往往是終身不怠地堅持臨寫,而且始終做到心到、眼到、手到,三者緊密結合。


格子也分九宮格、田字格、米字格等。方便將一個點畫的位置對比清晰,在落筆之前可以仔細檢查,過去寫不好的字,搭不好架子的字,在格子中藥仔細檢查,找到所有原因,就能很好地寫好了。


九宮格和米字格的作用也不盡相同,九宮格主要是追求點畫的位置,米字格主要是在求得結構中心,要寫得團結緊密,也就是重視字間結構。


臨寫的目的是要得神也要得形,形神具備,才是真正的好的臨寫,功夫才到家。


宋代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


這樣比較下來,原來看帖也是一門功夫,雖然它不用動手,只是用眼睛這樣簡單看而已。



3、那麼,說回來我們的練字方法,有沒有最直接簡單的呢?


我們其實可以從線條的練習開始,這也是鍛鍊中鋒行筆的一種好玩兒的方式。


需要強調的是:

1、 每個橫的線條必須保持粗細一致

2、 線條和線條間的間距一致

3、 每個線條都包括起筆、行筆和收筆這三個動作


筆毫與紙張是有一個摩擦力的,也就是寫字手的力量和紙張對筆毫的阻力,是一組力量,最開始線條簡單,可以保持勻速,對手力和筆力有很好的把握。


線條可以從橫、豎開始,然後過度到轉彎、畫圈,等筆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開始臨寫篆書了,這是對線條質量的更高級別的考量。


這樣寫上一個月,再進入到隸書或楷書的練習,不管大人或兒童,都會覺得要輕鬆很多,不妨嘗試看看。


國教童蒙學堂


字帖是必需品,沒有字帖等於缺少參照物,筆法、字法、章法從何而來? 以往不良書寫習慣怎麼矯正呢?

但是,字帖僅僅是訓練用品而已,充其量也就是個字模子。真正想練好書法,或者說想寫一手漂亮字體,單純依靠臨帖(照著字帖仿寫)這種單一方式,而沒有其他輔助技術方法,那是絕對不行的!

我從事多年書法教學課題研究,實驗證明,科學、專業的教學理念,正規的系統的訓練套路,這兩項是必備的法寶,是進行書寫技藝訓練過程中行之有效的保障性措施。

我創立的《潘氏分步摹臨法》書法訓練新模式,詳細的介紹了每一個環節具體怎麼做,比如,姿勢、執法、指法、腕法、肘法、筆法……都有特定的技術規範。每個細節都是直接影響書寫效果的因素,不能忽略。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臨摹字帖是唯一途徑,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摹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筆照著字帖上描字,筆跡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筆畫軌道。如果摹寫的是毛筆字帖,則描寫的筆畫應走字帖上字的筆畫的中線;如果摹寫的是鋼筆字帖,描寫的筆畫應與字帖上字的筆畫完全重合。久而久之,就可以學到字帖上字的行筆軌道和字形結構。臨帖,就是照著帖上的字在另外的書寫紙上依葫蘆畫瓢,要求筆畫寫得像,並注意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臨書比摹書難,因此要先摹後臨,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下面是我臨寫的字!歡迎關注我的火山小視頻書法視頻直播




13352866117


肯定有效果,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能夠比較快的掌握字的架構,筆畫,算是走捷徑吧。慢慢過渡到脫臨,這個時候就是檢驗用筆有沒有到位了,無論是臨誰家的字,都是模仿,最終要成自己的風格,必須刻苦用心。成不了大家,但總得對得起自己的付出吧



桂臨塞上


想練一手好字,個人覺得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唯有勤學苦練字帖,才能起到好效果。

臨摹字帖是唯一途徑,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摹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筆照著字帖上描字,筆跡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筆畫軌道。如果摹寫的是毛筆字帖,則描寫的筆畫應走字帖上字的筆畫的中線;如果摹寫的是鋼筆字帖,描寫的筆畫應與字帖上字的筆畫完全重合。久而久之,就可以學到字帖上字的行筆軌道和字形結構。臨帖,就是照著帖上的字在另外的書寫紙上依葫蘆畫瓢,要求筆畫寫得像,並注意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臨書比摹書難,因此要先摹後臨,臨摹結合,循序漸進。

臨摹字帖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第一,要先專一,後博學。選好一本字帖之後,就要專心致志練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隨意更換字帖。這是因為每一本字帖都各有特點,自成體系,如果今天臨這本,明天臨那本,到頭來哪一本也寫不像。只有待一本字帖臨像了,才可再換其他字帖,博採眾長。

第二,要認真讀帖讀帖是臨摹字帖的前提。讀帖好比讀書,為的是明其道理。只有讀得懂、看得細,才會印象深、寫得像、記得牢。對字帖上的字,其筆畫怎樣書寫,結構比例如何安排,章法怎樣佈置,都要仔細分析,找出規律,才能寫得準和像。

第三,臨摹字帖過程中,應該注重臨摹的實際效果。不能盲目追求摹的多,臨的快,要一步一個腳印,做到每臨寫一遍就有一遍的進步,摹寫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收穫。對難寫的字要重大突破,反覆臨摹,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收穫和進步。

第四,在臨摹過程中要注意掌握規律,觸類旁通。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每一個具體字的認識和練習上,而應注意歸納總結字與字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去認識和掌握一類字寫法的共同點,做到舉一反三,才能事半功倍。

第五,多向其他書法老師學習,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初學寫字的人平時應注重學習別人練字的經驗,以便少走彎路,節約時間,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練字的進度和質量,盡力做到在規律指導下練習,在練習中體驗規律,再用規律更好地指導練習,不斷鞏固和提高自己的書寫技能。一般堅持練習,一年左右可初見成效,當然,學無止境,藝無止境,為了更大進步,還是要繼續堅持長期的書寫練習。


千山暮雪149836531


但是這個問題問得有些莫名其妙,什麼叫做用字帖練字?我們都說臨字帖、臨帖或者是臨摹字帖。字帖是每一個學書法的人必須要用的一種工具,如果離開了字帖,不可能把字寫好。

如果不臨帖,想通過某一種捷徑把字寫好的話,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要把字寫好,所謂的把字寫好,就不僅僅是把字寫得工整,而是要把字寫的有書法的傳統美,如果要達到這種目的的話,是離不開字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