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高人指教,此诗合乎七律吗?

车前吴公浪荡子2


七律首句入韵的格律是这样的: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一、此诗押韵之字,诗、你、离、妻、尔五字似乎有些问题,一般律诗押平韵,但这几个字是:平、仄、平、平、仄。另外尔好象和前几字韵不同。

二、如不是自救、拗救等等,诗有二四六分明之说,也就是二平四仄六平或二仄四平六仄。你自查一下符合吗?

三、写古体七律,用古文作诗好些,最好别用现代诗的一些字,也尽量少用白话。

四、律诗第三、第四和第五、第六是对偶句。最后二句是总结之句也就是你要表达的中心内容。

以上拙见,你觉得对吗?


煤城飞t将


我实话实说,只针对这首诗而言。如果按照律诗的标准,这首诗是不合格律的。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


押韵有误

看这首诗,应该使用的是新韵,但有两点瑕疵。

一·邻韵

首句的“诗”押的是新韵十二支,而“你、离、妻、尔”都是新韵十三齐。在平水韵中有首句押邻韵的用法,又称“借韵”或“孤雁出群”。但在新韵中,没有邻韵的说法。

二·平仄混压

近体诗都是押平声韵的。这首诗中的“你、尔”都是仄声,显然不合押韵。

格律有误

这首诗是仄起平收句式,我大致看了下,除了韵脚外,有以下几个地方平仄有误:

神、全、向、影、能、忧(第一个)、棠、红、惜(第二个)、张、歌、欲、唱、下。

加上韵脚的“你、尔”,一共有十六字的平仄需要整改。

语言浅俗

律诗讲究典雅,我们如今写诗虽然不必像古人希望雕琢词藻,但也要值得品味的余地。

这首诗中间二联虽然表意不清晰,至少看来文雅,而首尾二联则是直接用口语写就,有些类似打油诗。或俗或雅,至少在风格上要统一。


除却格律和文笔不论,还是能感受到这首诗的真情所在的,这已经具备了写诗的条件。如欲有所提升,下一步不妨往文笔方面钻研。


诗词补习班



其次,我想谈谈七律的格律。平起式略去,仄起式的格律为: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入韵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题主的这首诗起句为“一段真情多少诗”,其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可以说符合七言律诗的起句的格律要求。不过七律第二句的格式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而题主的第二句“从今心神全向你”,其格式为:平平平平平仄仄。比较一下就知道,题主的第二句已完全脱离了七律的格律要求。据此我认为题主的这首诗不是七律。

此外,这首诗的用韵,也完全不符合七律的要求,但这不属于本题讨论的范畴,因此只是顺带提及。以上辨析仅为个人意见,是否正确,敬请方家指正。


壮图山人


此诗合乎七律吗? 当然不是,下面会有我改动以后的七律可以比较一下,先说说题主的诗为什么不是七律。

一、律诗四要素,押韵、对仗、句式、黏连

一段真情多少诗,从今心神全向你。 静如双履非常伴,动若形影不能离。同忧无忧中棠红,爱惜还惜张范妻。 为她情歌欲唱遍,让尽天下羡煞尔。

1、七律押韵必须是平声,你和尔,是仄声,不能用。三五七结尾必须是仄声收尾,红,也不对。古韵中妻和诗、离也不是一个韵部。


2、中间四句要两两对仗。

3、律诗是有固定的四种基本句式的,平仄很严格。

4、黏连,平仄不清的话,黏连也不需要讲了

七律的四个要求都不符合。题主有一颗诗心,但是没有学习过诗词基本知识,所以这首诗不是七律,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老街诗词闲话10-律诗四式让您半小时学会格律》

二、解析

1、主题是爱情,似乎是新婚不久新郎的感怀。

2、物象有双履表示不分离,古人一般用鸳鸯等鸟类,连理枝等植物比喻情人。中棠红不可解,似乎是指海棠的红花。

3、用典张范妻,也不可解,张范是东汉人,太傅袁隗想让女儿做张范的妻子,张范辞谢没有接受。张范后来娶妻何人,老街不太清楚,不知张范妻有什么含义。或者题主姓张?

4、大概意思是:今天以后我全心全意对你,安静的时候就像一双鞋,并排而伴,行动的时候.....也像一双鞋,形影不离。五六句似乎是忧愁时爱惜你,七八句是题主为情人唱遍情歌,让他人羡慕吧。

........

作为一首质朴的诗还是挺好的,现在有人写诗一句韵都不押 ,这首还算不错了。有真情、有比喻、主题明确,除了五六句,基本能看懂。但是不能算七律,古体诗也不合标准,算现代诗吧。

三、依题修改

原诗:

一段真情多少诗,从今心神全向你。 静如双履非常伴,动若形影不能离。同忧无忧中棠红,爱惜还惜张范妻。 为她情歌欲唱遍,让尽天下羡煞尔。


试改如下:

第一句,肯,是不肯的意思;原诗五六句,改为第三四句,三句用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四句用金屋藏娇、举案齐眉典故。屏风展开可见床上鸳鸯枕,窗帘卷起可见院中连理之枝。

另外,押韵四支,屋,入声;七律平起平收式。

巫山云雨肯相离,试把真情付小诗。烛映海棠花正艳,娇藏金屋案齐眉 。屏开交颈鸳鸯枕,帘展同心连理枝。惊起黄莺啼唱远,东风吹送入罗帷。

@老街味道

附:看到有诗友对巫山云雨有疑义,录[唐] 权德舆《杂兴》于此处,自可体会。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惆怅妆成君不见,含情起立问傍人。

另有《清平调》[唐] 李白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云雨是常用词,用于男女之情。李白敢用, 唐玄宗不以为忤,今人有何不可呢?


老街味道


《自嘲》(答非所问)

(一)

鄙为俗人亦求教,

平仄对仗浑不晓。

押韵只为读音美,

对仗力求字句俏。

律诗条条框框多,

束缚思想难写好。

我行我素写歪诗,

形式从不去计较。

(二)

老大学诗虽无成,

唯有爱好不自禁。

小技雕虫难成器,

拙笔缀文可自吟。

凡人小事真世界,

绿水青山靓乾坤。

我欲因之倍赞赏,

一曲心歌唱晚晴。

(三)

好诗必须人爱听,

才能自古唱到今。

古风乐府民歌体,

诗仙诗圣也釆用。

更有诗经千古唱,

风雅颂与赋比兴。

劳动源泉出艺术,

歌颂生活才是真。

有人偏爱旧体诗,

讲究平仄重押韵。

高人谈诗何其多

莫衷一是说理论。

强调诗要讲格律,

平仄对仗和照应。

颔联颈联须对仗,

首联尾联必对应。

字数词性勿忽略,

定字定句还定音。(定音:即押韵)

稍有一项不合规,

一概不以诗来论。

说者能否亲自写,

现身说法才服人。

若不身体力行之,

高谈阔论无人应。

伟人曾说旧体诗,

不宜提倡年轻人。

束缚思想不易学,

浪费时间无益功。

我等学诗痴顽老,

更是不愿枉费劲。

写诗只为图消闲,

谁个想去当诗人。

你说你的平平仄,

我写我的诗平平。

兴来打油唱一首,

贻笑大方也开心。

说明:律诗一一对研究旧体诗的专家学者们来说,值得称赞和肯定。中国璀璨的古典文化,需要有人来继承和发扬。但不必对每个写诗的人都要按律诗去要求,去评说。毛主席早就说过:“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律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为人类服务的文化作品应当世易时宜,顺时而变。当今一些诗歌爱好者,在阅读古诗时更喜欢古诗中的古风、乐府民歌、歌行体,以及律诗中一些接近大众化的生动形象而又明白易懂的好诗。对于一味讲究形式不注重内容、生搬硬套的格律诗并不青睐。更多的还是钟情于新诗(七言)。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坛上,今天更应该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也许还是多提倡写一些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诗人情感的新诗为好,来表达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真切的作者情感。让作者不受思想束缚能写出来,也让读者明白易懂能深刻体会到诗的意义。


言午求真


这首所谓的诗写的确实不错,意真情切。这是从你的内心深处有感而生写的所谓的诗。

我告诉你什么叫做诗?

诗有她的格律,有她的韵味。不是说你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灵感,写出来7个字的诗句来,就是一首诗了。根据我看完你的这首诗,我告诉你这不叫七律诗,而叫做七字随笔感。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

经常说的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你作诗,就要按照诗的韵味来作。假如说你没有按照诗的韵味来作,但凭你的想象有感而发出来的所谓律诗,读起来生硬别扭,不能朗朗上口。

一段真情多少诗,从今心神全向你。

静如双履非常伴,动若形影不能离。

同忧无忧中棠红,爱惜还惜张范妻。

为她情歌已唱遍,让尽天下羡慕尔。

这是你的原创诗,你自己读起来是否通顺呢?我想大概你也觉得有些别扭吧?

一生真情多少诗,从此心神守你日。

静如双履夜相伴,动如形影昼随时。

同忧无愁中棠红,爱怜还惜张妻痴。

为她情歌已唱遍,观其天下羡慕之。

这是我的修改,由于我才疏学浅,也不会修改,只凭自己的感觉改之。望老师们雅正润色改之。共同学习吗!

我是中国情感——乔存兴!



中国情感——乔存兴


首先,赞赏一下题主的勇气,难能可贵啊。

读了题主的这首诗,想象一下,题主应该是一个喜欢古诗的人而且还有一定的古文基础。要不然,文中不会出现“双履”、“张范妻”、“羡煞尔”等词汇。

可惜题主是问大家,这首“诗”合乎“七律”吗,那么久的用“七律”的规则来评判,就与:“我们去商场买电视,人家给你一个镜子行吗”同理。

下面先说说什么是“七律”。为了篇幅期间,这里不详细赘述所有相关变体,只对题主的相同格式加以比照。

题主的诗以“一段真情多少诗”作为起句,那就是“七律”中的“仄起入韵”了,那么正确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通过比照发现问题如下,不合的地方标粗、同时下划线显示:

一段真情多少诗,从今心神全向你

静如双履非常伴,动若形影不能离。

同忧无忧中棠红爱惜还惜张范妻。

为她情歌欲唱遍,让尽天下羡煞

七律的用韵,平仄不可混用,所以文中的“你”、“尔”都是脱韵的。

观乎题主的“诗”,八句中可以不动的有两句,占比25%;56字里35字可以不动,占比约65%,五个韵里有三个勉强说正确,占比60%,因此,判定不合格,回炉重写

建议题主:先读读古人的七律,从中了解七律必须的基本规则,然后再尝试写不迟。

谢谢。


文家四少燕无衣


天热在家闲着无事,一时兴起编了八句,也不懂平仄和格律,敬请各位大师们帮我纠正。

《炎日》

火鸟扬翅赤日天,

热浪卷土红尘劫。

河滩裸露烤卵石,

山塘干裂涸清泉。

万物生长日月催,

四季循环乾坤转。

江城高楼难避日,

龙池小莲可安歇。

注“龙池”为地名。


壶中乾坤广胸方天地高


这首诗写得不错,作者抒发了浓郁的感情,然而不能算七律。

以韵来讲,此诗可以勉强合乎新韵的要求;诗句中略有对仗,但在平仄方面差得太多,错失不胜枚举。如果参照平水韵,那就更加离谱,韵、律都不合。

所以,这首诗可以称为七言,实际上是现代人写的仿古诗。里面有不少的现代用语,语音也是当代发音。算是俗话说的旧瓶装新酒吧!不过,如果作者有兴趣把新酒换成醇酿,学学韵律,也很容易把它变成一首合格的七律。

比如,按照作者原意可以改写一下:

七律《张范妻》

一段真情几许迷,

而今心绪尽怀依。

静如桃李得常伴,

动比鸳鸯不可离。

忧与中棠忧少虑,

爱怜张范更怜妻。

为她情曲全歌遍,

痴尽人间羡煞媳。

无论如何,这是一首带韵的诗!作者的创作意欲,是值得称赞的!

(图取自网络)





施亦南


好友的这首诗并不符合七律,我也是一名初学者,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只是小学毕业生,一直在外务工至今,即没有时间学习,更没看过有关诗作书藉,只是对诗作的爱好,来到头条刚学了一段时间,基本能掌握一点格式,懂一点平仄声,对韵类字分辨不清,不知道哪些字属于同类韵,所以我也借用此平台写一首七律诗,请各位老师和诗友们帮我审查一下,看是否合律合韵,谢谢多多指教,为盼!

(七律 品茶)

闲来邀友坐茶楼,

细品香茗话语留,

壶内煮开春意密,

盏中溢满夏情稠。

杯杯入口怡神爽,

点点清肠顺气柔。

尝享人间多美味,

感知欢乐少烦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