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贾一定是一个小人吗?

于帅历史与诗歌


不是,赵氏是权臣,屠岸贾只不过是国君的人,替国君干活的,只是后来三家分晋,赵氏取得话语权,屠岸贾就自然成了奸臣了。

早在晋襄公时,以先且居为中军元帅,赵衰担任他的副手,同时赵衰还身兼执政大夫一职,也就是“军中的二把手,朝中的一把手”。

后赵衰去世,他的儿子赵盾世袭了他的权力,起点很高,此时年仅30岁。

也在同年,跟随晋文公打天下的老臣相继去世了,于是进行新一轮的权力分配。

经过晋襄公对权利的重新分配,赵盾在阳处父的协助下,担任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始成正卿,成为晋国朝堂仅次于国君晋襄公的卿士。自此赵氏家族的势力开始急剧膨胀。

晋襄公去世后,赵盾先想接回在秦国的质子公子雍,秦国也想再接秦晋之好,送回公子雍,可以赵盾突然改变主意,反戈一击,派兵攻打秦军和公子雍,改立夷皋,是为晋灵公,此时晋灵公4岁,虽然史书记载赵盾改立夷皋是他的母亲死缠烂打的结果,但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不是更容易控制吗?跟慈禧立光绪不是一样的道理?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赵盾的权力大到可以任意拥立国君了。

一个四岁的国君,一个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权臣,当国君长大,国君跟权臣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

虽然史书里记载,晋灵公是个昏君,喜欢拿弹弓射人,但可以肯定是假的,这跟刘贺、曹髦、刘子业一样,被权臣废了,自然得丑化了,

赵盾弑君的根本原因就是晋灵公长大了,想亲政了,而赵盾不愿意归政,于是就弑君了。

屠岸贾就是晋灵公的谋士,为晋灵公出谋献策,跟赵盾作斗争,也曾派刺客刺杀赵盾,只是最后灵公被弑杀了。

灵公被弑杀后,赵盾拥立晋成公,晋成公基本就是傀儡了,但是是个合格的演员,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并绿了他),八年之后,晋成公和赵盾都去世了

于是成公的儿子晋景公继位,赵盾的儿子赵朔也继承了他的权力,成了晋国最大的公卿,《赵氏孤儿》的故事于是上演了。

《赵氏孤儿》有两个版本,一个人我们熟知的这个,出自《史记 赵世家》,还有另一个可信度高点的,出自《史记 晋世家》

无论哪个版本,结果都是赵朔被杀,赵家暂时退出晋国政治舞台,这里面都有屠岸贾的功劳。

赵盾的形象跟霍光一样,都是权臣,都是权力仅次于皇帝的人,都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把皇帝玩于股掌之间,成为傀儡,皇帝想夺权,于是被杀被废,

汉昭帝长大了,想夺权,于是不明不白的死了,霍光拥立刘贺,刘贺想建立自己的圈子,想夺权,于是二十七天被废,刘贺被废,他的昌邑国的臣子只有两个没被杀,其他二百多人都被杀,历史记载就都是小人。

屠岸贾的小人形象就来源于此,因为赵氏后来又崛起了,成了六卿,后来又三家分晋,建立赵国,他们在书写历史的时候,自然忽视了赵盾是权臣和弑君的事实,着重写屠岸贾是小人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