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1928年,玛丽一如既往的来到音乐教室,她的小提琴老师早已等候多时了。

「快点,玛丽,课程就要开始了。」老师不耐烦的催促道。

玛丽打开自己的琴盒,不由得愣住了……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上文是一则在军迷圈中广为流传的小趣闻,反映了大萧条前,汤姆逊冲锋枪在美国黑帮——特别是芝加哥黑帮中的受欢迎程度。

比起当年美国条子手中的.38左轮,冲锋枪在射程和射速方面占尽上风。唯一的缺点就是贵,贵的吓死人——当年一支M1921汤姆逊可以卖到200美元,而一辆福特小轿车也不过400美元(福特:氧化钙,氧化钙!)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黑帮:看见没,我用这辆车换你两把枪


尽管价钱贵,但架不住人家火力猛啊。芝加哥黑帮不缺钱,缺的是趁手的家伙,于是乎,原本设计是用来击退德二的堑壕扫帚,一下子成了黑帮手里的杀人利器。

你说我一个堑壕扫帚,怎么就成了芝加哥打字机呢,我也不是谦虚(砰——)

·禁酒令的神助攻

光靠芝加哥黑帮这点订单,无论如何是养不起一家公司的,无论如何是不够的。俗话说得好,每当美国公司挣不到钱的时候,美国政府这个猪队友就会出来帮忙。

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事实证明,断了酒会发飙的不仅仅是毛子,白头鹰也是嗜酒如命的。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禁酒!禁酒!氟铀碳钾!


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原则,黑帮很自然的盯上了酒品走私这项暴利行业。

走私嘛,不仅要盯着条子们出来捣乱,还得防备同行出来截胡。这种情况下,黑帮之间的近战、警匪之间的火拼变得越来越多,对火力投射量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汤姆逊便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不再只拘泥于芝加哥一地。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正在检查缴获汤姆逊的美国警察


黑帮们开始大规模“鸟枪换炮”,这让警察和缉私部门压力山大。对面的火力投射量是自己的几十倍,再看看自己的左轮小水管,摔枪的心都有了。

迫于一线的压力,警察部门和缉私部门才开始小批量的换装汤姆逊冲锋枪——记住,刚开始只是小批量换装,毕竟还是舍不得银子,太贵了。

联邦小剧场

D.O.D:我不买,太贵了

IRS:我不买,太贵了,还有,你们几个都交税了吗?

CIA:我不管,我还没出生呢

FBI:靠,我买,我买总成了吧。

在联邦调查局的带头购买下(也就是树立标杆),其余的警局也开始纷纷效仿。头头都买了,我们藏着掖着干啥,再说了,一线都要闹翻天了。

在此之后,美国各州的警局都购买了一批足够应付黑帮的警用型汤姆逊冲锋枪。来自警匪双方的订单如雪花一般飞来,因为一纸禁酒令,竟意外的让原本濒临破产的奥托公司起死回生,不可谓不讽刺。

·从军之路

作为一款准军用武器,总在警察和匪徒手里晃悠总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时,来自东方的神秘古国抛出了橄榄枝:美利坚不要你,来我这里吧。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中山先生的卫队


也不知这批到达中国的汤姆逊是美国批准出售的,还是那些神通广大的洋行通过种种渠道搞到的,不过总算是第一批军用制式列装——比美军还早!

在后来的陈炯明叛乱中,持汤姆逊的卫队接连击退几股叛军的围攻,掩护孙先生成功突围。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上面这张照片一直以来都挺有争议的,百度给出的资料显示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使用汤姆逊的我军官兵”,但是看帽子制式却是日本军帽——中野和华野再不济也不会戴鬼子的帽子的。据笔者分析,这应该是太原失陷后的日军部队,在熟悉晋造汤姆逊的照片。(各位如果有更准确的资料来源欢迎讨论)

咳咳,跑题了,接下来咱们聊聊晋造汤姆逊

1927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改称扩建为“太原兵工厂”后,特别增设了冲锋枪厂,次年达到最高生产值——月产“晋造手提机枪”900支。国民政府接管后,冲锋枪生产线关停,直至1932年恢复生产,但产量最高峰只有月产250支的水平。

蛤?你问我为什么产量暴跌?问宋子文去呗。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晋造汤姆逊,口径与原版一致,为11.43mm


·我打我自己

这是一段朝鲜战场上美军士兵的亲历:

“我的连队受命,向名为“绿峰”的山头发起冲击。我军的炮火已经转为延伸射击,我们相信在这样的炮火下,中国人的抵抗不会太强——但大家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没人愿意重蹈三角形山的覆辙(即上甘岭)。部队呈散兵线推进到半山腰时,敌人突然开火了,那是一种很熟悉的射击声,是汤姆逊!一颗托卡列夫弹击中了不远处的石块,跳弹在我脸颊上留下了骇人的伤口,但我还是要感谢上帝,它再偏个几公分,我就真的要和上帝握手了。”

从这段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当年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也大量装备了美制汤姆逊冲锋枪。蛤?从哪来的?问运输大队长去啊。当年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从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一口气缴获的汤普森冲锋枪就有1210支。

得益于运输大队长的高效快递,到入朝参战的时候,我军不少部队在轻武器方面已经是日械美械五五开的程度了,以第三十九军为例,入朝前装备了3058支汤普森冲锋枪。这种火力迅猛的冲锋枪深受解放军战士喜爱,甚至有“手提十斤半,来把班长干”的说法。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民兵同志手里的汤姆逊


至于那位美军士兵提到的托卡列夫弹而不是.45ACP弹,经笔者查证,是由于当年我军已经开始换装苏式武器,手头上的汤姆逊也做了相应处理,使其可以使用我军的50/51式手枪弹。


美军听到志愿军阵地传来熟悉的枪声,交火之后得知真相怨愤不已

51式手枪弹,同仿自托卡列夫手枪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