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当中往往老大最自私,这句话有多大可信度?

那纯真的年代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作为老大,通常有示范作用和协助父母带小的义务,所谓长兄如父,长姐如母之说。

作为老大的孩子,常常更有责任感,至于自私之说并不常见。要不然江湖重父之人,皆称大哥大姐呢。


初为父母,对第一个孩子往往经验不足,摸索着长大点,有了第二个,第三个…老大自然就成了父母的帮手,长子长孙因之也寄与了更多的希望和责任。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父工伤早亡,母忧患了痴呆。作为大哥的张大民,义不容辞的撑起残破的家,哪一个出事有难时,大哥都挺身而出。


元元父亲便是老大,因为爷爷去世得早,16岁参加工作后,挣的钱都交给奶奶抚养弟妹。近三十岁才成家,而有了小家之后,父亲工资先给妻子和三个儿女一份,母亲和三个弟妹一份,自己那份就只能红豆腐下饭的钱了,甚至连探亲亲假也平分,直到弟妹成家立业,才松了口气。

有位大姨自己有三个儿子,还有五个兄妹。困难的时期,甚至去献血,自己忍饥挨饿拖垮了身体,才三十多点就去世了。后来大儿子有了出息,挣下偌大家业,对面个兄弟也帮扶颇多。每年母亲祭日,所有母家亲戚都来上坟,想起大姐的恩情失声痛哭不已。



所以早些时候,兄弟姐妹小且多的家庭,老大谈对象都困难。改革开放后,先外出打工的长子,也往住把所得寄回家。

中国家庭成员扶老助幼,对亲情无私的付出,也成为传统文化道德的温馨情节,令很多外国人感叹不已。

当然任何事也要有度,要兼顾大家小家利益。何况也有不和谐的时候,成年后亲情疏远,也不仅于长与幼,同辈之间为利益纷争反目成仇的也不鲜见。只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毕竟一母同胞啊。



对于资源有限的人群来说,家族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也有利于共同发展,抵抗风险,才有家和万事兴啊!

所以老大更自私的说法并不成立,相反幺儿由于父母长辈的宠溺,更少有付出体验。

不知各位亲,觉得是怎么样的呢?


元元的天下


不能说百分之百,也的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向我们家老大就是这种情况,当初我老母拆迁以后,包括家中的一切,全部归于老大,并且和我们兄弟并两个姐姐说好,将来我母亲的生老病死,全部由他一家担负,但真到了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后,他和他媳妇,那是一推二六五,并且和他亳无一点关联,这其中还包括他的女儿,从六七岁起,我母亲就一直在照顾他的闺女接送上学等一切,直到她去新疆石河子上大学为此,至死都没吃过她那怕是一块糖蛋蛋,并且我老母一二年去世后,她连一张纸都没有给我那苦命的老母烧过,后,我老母在世时,全凭我和我们家老二并我二姐一照顾老母的起居,直到一二年去世,但,直到现今我父母的坟头我老大都没有给上过一回坟,填过一次土!


李德才21


人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在兄弟姐妹中老大往往付出的比较多。

拿我自己说明,父亲去世后我带三个弟弟,最小的十一,我才十八岁,我放弃了求学的机会,支掌着家里的生活,一直到弟弟们都结婚,我已经两个孩子才自己净身出户单过,开始借房子住,一年后才买房,当时和弟弟们分家时,家产有4匹马,还有50多棵树,5个猪,外债1750多元弟弟们结婚欠下的,那是九一年,分家很简单,东西没我的,外债归我还。

到现在他们还是欠我的钱,他人买楼,儿子结婚都从我这拿过钱,甚至有时候还和我儿子争,说我,你那钱有的是,就我们点呗,要不早晚让大鹏华了,我感觉兄弟姐妹中老大不自私。


说说43430


放你娘的狗屁!我老太太从小观察到老,总结了一句话,老大养活整个家族,吃亏受累都是老大,老二自私,老三蛮横!老四,老五不养爹妈!


么么哒79686534


往往老大对家庭付出最大



芦苇蒲草


老大得到的资助最多老幺得到的照顾最多

作为受到中华传统孝道渲染万千普通家庭之一的我家,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供大家探讨。

这里说明一下老大得到的不一定是正资助,也有可能是家庭负债。老一辈的人一定深有感触。

就拿我父亲家庭打比方吧,父亲兄弟姊妹5人,大伯比小姑年长20岁。爷爷英年早逝。一家6口人,大伯早早的充当起了家庭的顶梁柱,在那个大集体年代食物都是按照劳动力来分配,只有大伯、大姑、奶奶算得上正经劳动力。女人做活本来不强,相当于两个半劳动力养活了6张嘴巴。啃食野菜,外借食物也是常有的事。伤残病痛也只能用最简单的土方法医治,导致现在也是后遗症频发。提及此处也是深感痛心。

后来改革开放,大伯提出做瓦窑,父亲小姑纷纷辍学凑钱,束发之年的父亲也进入瓦窑充当搬运工的角色。生活不会辜负那些勤劳的人,日子一天天好转债务也慢慢偿还,大伯、父亲、小姑接连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是那些留在身上的顽疾,常常鞭策着从苦难日子走出来的后代要珍稀来之不易的安逸生活。

时光荏苒,为了家庭生计父亲母亲外出打工,留下了嗷嗷待哺的我,中国最多的一批留守儿童90后。童年的时光并不枯燥,可最盼望的还是过年,与父母团聚的美好时光。


后来有了弟弟,比我小10岁的00后。父母在家经营着小生意,而我也到达了叛逆期私自辍学,外出打工。成年之后父母张罗着给老大买房,老大懂事之后父母凑钱给老大做买卖,可怜的父母白了头还在担忧两个儿子。

老二没有那些独自在家漆黑的夜晚,也没有经历过发着高烧瘫睡在路边草垛的不知所措。

老大不自私,只是时代浪潮太快。不得不奋力追赶罢了。

我为中华人,从小耳濡目染血浓于水,百善孝为先,兄弟如手足的优秀文化传承!


奔跑吧菜鸡


应该说,兄弟姐妹中,最无私的是老大。

因为是老大,要承担起一部分父母的责任,照顾呵护兄弟姐妹。有的老大几乎是全部承担了这种责任。

因为是老大,自己处处要让着下面的兄弟姐妹,吃的,穿的,玩的,用的,莫不如此。

因为是老大,要先自立自强,自己不读书,少读书,做苦力,多挣钱,也要让兄弟姐妹读书。

因为是老大,行为上,要给兄弟姐妹做榜样做表率;精神上,要给兄弟姐妹以鼓舞激励。当他们守委屈了,还要开导安慰。

总之,老大要从物质上,精神上,为他们创造条件,让兄弟姐妹快乐成长。


平野视角


从我家族来看。分两面。

我奶奶7个儿子。所以我最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姑。我人生中对亲戚叫的最别扭的两个称呼,姑和姐。因为,我没有亲姑,没有亲姐。

我大大爷人还行,但是娶了个恶毒的老婆,八九年前经常骂我奶奶。所以从我二大爷到我7叔,都不待见他。他们家也是和后面的兄弟们很少联系,除了家族必须的公事,没人愿意搭理他们。

家族中,堂兄弟姐妹加起来,一共8男8女。

我是家族第一个大学生,所以观念和上一辈是不一样的。其实堂兄弟姐妹们,很多都几年见不到一次,很陌生。我和三大爷家的堂哥,是少数能把家族人全部认全,而唯一能和大部分堂兄弟姐妹玩得很好的,只有我一个。因为我对奶奶比较孝顺,因此我也是在大爷叔婶的心里,认可度最高的。

我爸排5,我家里我是老大,96年。大妹妹07年,小妹妹10年,弟弟12年。我从来不打弟弟妹妹,但我明显对妹妹的爱要比对弟弟多。我家里唯一会打孩子的人就是我妈。但是只要我在,她是不敢动手的。我就像一个守护者一直保护妹妹,保护她们不受委屈。所以妹妹自然也很依赖我。但是我没想到弟弟竟然也那么爱戴我。理由竟然是我从来不打他。😌说的有点感动。反正是有好东西吃就留给她们。我最爱的应该是我小妹妹,但是我妈要是违背我大妹妹的意志让她让着更小的弟弟妹妹,我会直接站起来反驳她。

所以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跟是不是老大没关系,而跟一个人的品质有关系。


用户50373432583


对于你的提问,我想谈谈一句客家俗话:长哥当半个爷,长姐当半个娘。在计划生育未实行的年代,父母生下五个六七个,甚至十几个儿女的都有,在这个兄弟姐妹一太串的情况下,长子长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帮助爸妈干活、带弟妹,甚至管理弟妹,叫子代父责,女代母责。这种情况和说法,一定能引发很多70年代以前生人的共同语言和诸多感怀!

说一句,炳人对兄弟姐妹一大伙的长哥老大的粗浅判断!

凡是大哥有公平心,负责任,祝兄弟姐妹的事如自己的事,自己带头,一碗水尽量端平,那么到了今天,这个大家族,一定比较和皆和团结,以及友爱。

反之,若大哥自私或能力偏弱,靠弟或妹来主持大家子事务的,一般,和谐感更弱,纷争会更多点!

总之,大哥,是领头羊,是家族的灵魂人物。

再说大姐,她的形象90%是以关心照顾弟妹的身份,正面的形象示人的!

转回话题,到提问作答,说大哥是自私的论断,是比较多错误的。有的大哥是自私,但更多的大哥大姐是心系兄弟姐妹,虽则能力有限,你们赞同我的说法吗?


钟德文6


我就是老大,我的父母也是老大,说老大最自私,这我可不认同。

当然,当老大也有不少好处的,我小时候的吃穿就比我弟妹好,因为我是第一个嘛,等我弟出生了,有两个孩子,生活水平就差多了,我总穿新衣服新鞋子,弟弟妹妹都穿我淘汰的。我结婚的时候我父母给了一笔钱,弟妹结婚的时候给的一样多,但是物价涨了,所以较真起来,还是我最赚了,如果说我享受了这些好处就是必须如何如何,否则就是自私,那就是自私吧。

做老大也是很有压力的,得多干活少吃饭,付出的时候你是老大,长兄长姐嘛,得做榜样,不但要照顾父母,还得照顾弟妹,否则(各种帽子),拿钱的时候要少拿,现在不是宗族制了,长子没有优先继承权,但是观念还在,你最大,得让着弟妹,从小就这么教育着长大的,不让就是自私(这里帽子也很多)

最惨的是到父母年事已高要生病住院什么的,家里大小事务还得老大召集拍板,这活真不好干,这年头老大不好当,谁爱当谁当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