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简介

资阳区

资阳区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以北,东临长株潭城市群,西接常德汉寿县,人口42.3万,面积680平方千米,辖5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工业园(长春经开区)。资阳是湘中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是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区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农产品(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四大产业集群,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迅速发展,水陆交通形成密集网络。

资阳区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也是湖南省两个省级环境质量优良县区之一。关云长 “单刀赴会”的典故即发生于此。 [1]

建制沿革

资阳区简介

资阳区夜景(3张)

资阳区系益阳县析置。

秦属长沙郡益阳县;

西汉属长沙国益阳县;

东汉属长沙郡益阳县;

三国至晋属衡阳郡益阳县;

南朝分别属衡阳郡益阳县和药山郡药山县;

隋分别属潭州总管府(后为长沙郡)益阳县和巴陵郡沅江县;

唐分别属潭州府益阳县和巴陵郡乔江县;

五代分别属长沙府益阳县和朗州乔江县;

宋分别属长沙郡(后为潭州府)益阳县和岳州(后为鼎州,复为岳州,再为常德府)沅江县;

元分别属潭州路(后为天临路)益阳州和龙阳州沅江县;

资阳区简介

古道街

明分别属潭州府(后为长沙府)益阳县和常德府沅江县;

清分别属长沙府(后为湖南省)益阳县和岳常澧道(后为常德府)沅江县;

民国分别属湘江道(后为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益阳县和湘江道(后为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沅江县。

1940年4月至1949年7月,为湖南省政府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

1949年8月,益阳和平解放,分别属益阳专区益阳县和益阳专区沅江县,所辖区域为益阳县城关区和沅江县大潭口区以及茈湖口区一部分(1954年11月由沅江县所辖的区域划入益阳县)。

1950年3月,益阳县城关区更名为益阳城关区,升为县级,直属益阳专区,区人民政府驻鹅羊池畔;9月,更名为益阳市,仍隶属益阳专区,市人民政府驻地未变;10月,从益阳县划入桃花仑、白马山、接城堤、金花湖、马良湖等地作为市郊设置白马山、桃花仑乡。

1951年,城区资水北岸设置第一、二、三办事处,南岸设置郊区人民政府。

资阳区简介

古道街(2张)

1952年,从第三办事处析置笫四办事处,郊区人民政府更名河南办事处,市郊增设金花湖、大海塘乡;11月,益阳市划属常德专区,市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河南5个办事处和白马山、桃花仑、金花湖、大海塘4个乡。

1953年3月,从益阳县划入三重塘、石壁湖、排塘、会龙山等地作为市郊,新建三重塘乡,市属白马山、金花湖、大海塘乡划归益阳县;4月,益阳市升为省直辖市,由省政府授权常德专署领导,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河南5个办事处和桃花仑、三重塘2个乡;同年,撤销河南办事处,分设龙洲镇和龙山镇。

1956年1月,从益阳县划入大海塘乡;6月,将第一、二、三、四办事处分别更名为大水坪、大码头、汽车路、城内街道,将龙洲镇与龙山镇合并为河南街道,将桃花仑、三重塘、大海塘3乡合并为桃花仑乡。

1958年7月,益阳市改属益阳县(行政级别未变),辖大水坪、大码头、汽车路、城内、河南5个街道和桃花仑乡;是月,从益阳县划入金花湖乡;10月,大水坪、大码头街道合并为上游人民公社,汽车路、城内街道合并为前进人民公社,河南街道与桃花仑乡合并为桃花仑人民公社,金花湖乡改为先锋人民公社。

1959年9月,从益阳县划入谢林港人民公社并入先锋人民公社,并将刘家湖农场划给益阳市作蔬菜和副食品生产基地。

1961年7月,益阳市复属常德专区,辖上游、前进、桃花仑、先锋4个公社和刘家湖农场;10月,先锋人民公社分设谢林港、邓石桥、黄泥湖人民公社。

1962年12月,益阳专区恢复,益阳市复属益阳专区,辖上游、前进、桃花仑、先锋、谢林港、邓石桥、黄泥湖7个公社和刘家湖农场。

1963年5月,谢林港、邓石桥人民公社和黄泥湖人民公社的4个大队以及刘家湖农场划归益阳县;黄泥湖公社的其余大队并入先锋人民公社。

1965年,撤销上游人民公社,恢复大水坪、大码头街道;撤销前进人民公社,恢复汽车路、城内街道;改桃花仑人民公社为桃花仑街道;先锋人民公社维持不变。

1967年,所辖街道又分别改称上游、东方红、红卫兵、东风、卫东人民公社;先锋人民公社改称郊区人民公社。

1968年2月,成立益阳市革命委员会,益阳专区改为益阳地区,益阳市属益阳地区,辖上游、东方红、红卫兵、东风、卫东、郊区6个人民公社。

1970年,上游、东方红、红卫兵、东风、卫东人民公社又恢复为大水坪、大码头、汽车路、城内、桃花仑街道。

1977年,由桃花仑街道析置会龙山街道。

1980年,撤销郊区人民公社,分设黄泥湖、金花湖人民公社。1984年2月,黄泥湖、金花湖人民公社改乡;4月,从益阳县划入长春、过鹿坪、香铺仑、迎风桥、杨林坳、新桥河、李昌港乡及新桥河镇;12月,迎风桥乡改镇。

1986年,新桥河乡并入新桥河镇。自此,益阳市城区有大水坪、大码头、汽车路、城内、桃花仑、会龙山6个街道,郊区有黄泥湖、金花湖、长春、过鹿坪、香铺仑、李昌港、杨林坳7个乡以及新桥河、迎风桥2个镇。

1994年4月,撤销益阳地区,设立益阳市(地级市);撤销县级益阳市,设立资阳区,属地级益阳市,区人民政府驻原益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资阳区辖原益阳市的汽车路、大码头、城内、大水坪4个街道和新桥河、迎风桥2个镇及长春、香铺仑、李昌港、过鹿坪、杨林坳5个乡,原益阳县管辖的沙头镇、茈湖口镇、张家塞乡、刘家湖农场划归资阳区管辖,原益阳市管辖的桃花仑、会仑山2个街道和黄泥湖、金花湖2个乡划归赫山区管辖。

1994年4月7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4]17号)同意撤销益阳地区、益阳市和益阳县,设立地级益阳市和资阳区、赫山区。资阳区辖原县级益阳市的汽车路、大码头、城内、大水坪4个街道和新桥河、迎丰桥两个镇及长春、香铺仑、李昌港、过鹿坪、杨林坳5个乡,原益阳县的沙头镇、茈湖口镇、张家塞乡,区政府驻原益阳市政府所在地大码头街道。原县级益阳市的黄泥湖、金花湖两个乡和桃花仑、会龙山两个街道划归赫山区管辖。

1996年,资阳区面积696平方千米,人口约42.4万人。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大水坪街道、大码头街道、汽车路街道、城内街道、过鹿坪镇、迎风桥镇、沙头镇、茈湖口镇、新桥河镇、长春镇、李昌港乡、杨林坳乡、张家塞乡、香铺仑乡。区府驻鹅羊池。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阳区常住总人口397767人,其中,大码头街道18422人,大水坪街道19060人,汽车路街道22067人,城内街道15846人,长春镇43830人,新桥河镇23690人,迎风桥镇36686人,过鹿坪镇25844人,沙头镇26802人,茈湖口镇38936人,杨林坳乡21924人,李昌港乡31257人,香铺仑乡31885人,张家塞乡41518人。

2004年,资阳区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大水坪街道、大码头街道、汽车路街道、城内街道、长春镇、新桥河镇、迎风桥镇、过路坪镇、沙头镇、茈湖口镇、杨林坳乡、李昌港乡、香辅仑乡、张家塞乡。 [2]

1995年12月,长春、过鹿坪乡改镇。

1996年,从长春镇划出马良、五里堆、接城堤、杨树、龙塘、白马山6个村设立长春工业园。

2005年12月,杨林坳乡、李昌港乡并入新桥河镇;过鹿坪镇、香铺仑乡并入长春镇;刘家湖农场并入茈湖口镇;大水坪街道并入大码头街道;城内街道并入汽车路街道;迎风桥镇、沙头镇、张家塞乡3个乡镇行政区划维持原状不变。至此,资阳区行政区划调整后辖有2个街道、5个镇、1个乡,管理1个工业园。

2011年底,长春工业园更名为益阳长春经济开发区。

行政区划

资阳区辖5镇、1乡,1个经济开发区

5个镇长春镇、新桥河镇、迎风桥镇、沙头镇、茈湖口镇1个乡张家塞乡1个工业园长春经济开发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资阳区位于北纬27°58′38″至29°31′42″、东经110°43′02″至112°55′48″,地处湘中偏北、镶资水尾闾,北濒洞庭湖,全区总面积735平方公里,东南距省会长沙70公里,到黄花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南接桃花江美人窝风景区,西连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3]

地形地貌

资阳区地处雪峰山余脉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分为丘岗与平原,西部多为丘岗,东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境内最高峰羊牯漯位于新桥河镇廖园村,海拔226.2米,最低点洪合湖位于张家塞乡金山村,海拔24.5米。[4]

气候

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雨量充沛,盛夏炎热,冬季寒冷,春暖迟,秋季短,夏季多偏南风,其它季节偏北为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为17.8℃,全年无霜期236-276天,年平均降雨量1288mm,日照为1414小时左右。极端年最大雨量2205.3毫米(1969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65.2毫米(197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月至8月,6月最多。 [1] [4]

水文

境内河道属长江大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级河资水河,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起源,经桃江县流至新桥河镇万福村入境,区内流经新桥河镇、大码头街道、汽车路街道、长春镇、沙头镇、茈湖口镇,流程65千米,流域面积43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1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甘溪港河、新桥河等2条,总长44千米,流域面积140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109千米,河网密度0.19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226亿立方米。 [4]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浅水层地下水资源,流量约为0.94亿立方米/年,分布于全境,年利用0.10亿立方米。有可利用养殖水面32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境内6个乡镇,年利用养殖水面有30平方千米。 [4]

动物资源

境内现有野生动物118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穿山甲、果子狸、虎纹蛙、平胸龟等20种。 [4]

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锑、铅、银、铜储量位居湖南前列。

白泥矿储量570万吨,可为陶瓷行业提供原料保障。

境内探明地下有非金属矿产资源高岭土、粘土、砂石共3种。

高岭土:储量54万吨,粘土储量7684万吨,砂石储量2800万吨。已经开发的矿产资源有砖瓦用粘土和建筑用砂石2种;

粘土:主要分布在迎风桥、长春、新桥河、沙头、茈湖口等镇,面积16.5平方千米,年开采量75.5万吨;

砂石:主要分布在资江河道,面积8.5平方千米,年开采量35万吨。 [4]

人口

2013年资阳区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总人口42.61万人,2013年末常住人口41.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8万人,乡村人口21.07万人。男性21.21万人,女性20.66万人,城市化率79.68%,人口密度745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5]

交通

319国道、204和308省道、长张高速穿境而过;石长铁路、洛湛铁路在城区交汇,连通国内各大主要铁路干线;资阳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70公里里程,1小时车程;资阳以洞庭湖为枢纽,连接湘、资、沅、澧四水,可以从资江经洞庭入长江达上海。[6]

经济概况

综述

2013年资阳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4.3亿,比2012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7.3亿元,比2012年增长12.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8亿元,比2012年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7.4:45.4:37.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4908元。

2013年资阳区节能降耗完成GDP能耗下降3.5%的目标,全社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相比2012年削减1.9%、相比2010年削减8.2%;2013年全社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相比2012年二氧化硫削减1.1%,相比2010年削减19.9%。

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6起,死亡1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25.6万元,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0.008人。 [5]

第一产业

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8.4亿元,增长3%。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年产量达26.9万吨。出栏生猪47.2万头、家禽饲养量371.4万羽、水产品总量2.48万吨,分别增长0.4%、1.04%、8%,成为全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示范县。蔬菜复种面积达28.2万亩,总产值突破8亿元,完成生百益、永生2个蔬菜基地标准园建设。完成营造林5.6万亩,红豆杉、金银花、油茶基地特色鲜明,苗木花卉基地扩大到3.4万亩。一次性除险加固小Ⅱ型水库23座,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部完成上型号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县市区。组织广大干群战胜了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新解决3.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三期完工。完成土地整理项目31个,净增耕地90.6公顷。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1万亩,总面积达34.9万亩,占全区农用地面积的51%。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3家,颐丰食品、森华木业等10家企业年产值过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2家。 [5]

第二产业

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2亿元,增长23.5%;95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6.6亿元,增长13.5%。规模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2.4%,拉动GDP增长5.7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62.2%。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10家,其中鸿源稀土、口味王槟榔纳税过3000万元,成为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县。新引进工业项目18个,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有明正宏电子、上达电子、隆丰电子等10个。全区在建工业项目33个,总投资达40.2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1亿元,增长2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值达25亿元。市制革厂、市五金化工厂完成改制,资阳织布厂、被单色织总厂改制进展顺利。新增“四上”企业71家,个体工商户转企业515家。

2013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2亿元,同比增长31.2%。 [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8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完成26.8亿元,同比增长64.4%;设备购置完成投资28.9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他投资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87.8%。全区现有各类在建项目284个,投资500-1000万元以上的49个,1000-5000万以上的194个、5000-10000万元以上的23个、1-4亿元以上的17个、4-10亿元的项目1个。2013年新开工项目213个,建成项目188个。 [5]

国内贸易

2013年资阳区在启动农村消费政策支持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呈现活跃态势,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亿元,增长14.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1亿元,增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亿元,增长13%。 [5]

财政和金融

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喜人。完成财政总收入6.12亿元,比2012年增长21.1%,地方财政收入33880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公共财政支出1777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

2013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增长。201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97.2亿元,比年初增长9.6%,各项贷款余额39亿元,比年初增长28.3%。 [5]

居民收入

201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7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7元,同比增长9.2%,其中:工薪收入8580元;经营性收入 1353元;财产性收入721元;转移性收入8653元。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93元,同比增长9.8%。其中:工资性收入6612元;家庭经营收入5141元;财产性收入139元;转移性收入1780元。 [5]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

2013年资阳区各项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职业与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全面推进。2013年,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52所,其中:小学54所、初中10所、普高4所、职高5所。共有学生49656人,在编教职工3050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和学前一年教育率分别达90%、100%、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新建成的合格学校8所:益阳市六中初中部、新桥河镇第一中心小学、新桥河镇第三中心小学、长春镇第三中学、新桥河镇南山坪小学、新桥河镇车前巷小学、迎风桥镇黄花仑小学、张家塞乡荆咀小学。 [5]

科技发展

2013年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区投入科技活动经费1480万元,全年共实施科技项目市级以上14项,争取项目资金450万,申请专利125项,专利受权105项,其中:职务申请84项(职务发明10项);非职务申请41项(非职务发明2项)。 [5]

社会保障

2013年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各项社保资金全面发放到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6%。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实现提标。新增城镇就业5742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11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70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续建廉租房2388套、公租房456套,新建廉租房192套、公租房684套,为2800户居民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较2012年新增50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37户。

2013年成功举办了益阳市资阳区大众运动会,积极参加省、市各项运动会取得奖牌16枚,其中:省级比赛:金牌7枚,银牌4枚的好成绩。 [5]

医疗卫生

截止到2013年底,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24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1382人,执业医师352人,执业助理医师117人,注册护士727人,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数1710床,编制床位1900床。 [5]

名胜古迹

益阳古城

益阳古城已建成四面城墙,分别有四个城楼,分为东西南北四门。城墙高一丈二尺,面宽六

资阳区简介

名胜古迹(4张)

尺,周长约六华里。1954年大水过后,修大堤时,将北面城墙埋于堤下,上世纪六十年代修资江东路时,拆除了西门古城墙,仅剩下了南门和东门。南门城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加高河北大堤时,又将其埋到了堤下,所以,现在人们能看到的益阳古城墙就只有东门一段约两百米长的古城墙了。 [7]

魏公庙

魏公庙遗址建在资阳区资江西路,庙内香火旺盛,为益阳九宫十八庙之一。在庙前的大街上,有一新设的标示,用木柱木匾标明:魏公庙。在其两侧,右边为资阳区标准件厂,左边为粉末冶金厂,均为街道内的私营企业。 [8]

南岳宫

南岳宫始建于唐朝,明朝时重建,清朝光绪十年又获重修,1930年再次重修,由德慧和尚加修佛殿。庙内有四进两横,供有南岳圣帝、关圣帝君、观音菩萨、韦驮菩萨。1950年,城内南岳庙办僧众工厂遭部分毁损,1990年,本地法师释明珍从武汉回益阳南岳宫主事,筹资大修,有南岳殿,供南岳圣帝;大雄宝殿,供三尊大佛;观音殿供千手观音。 [8]

石码头

资阳区石码头历史街区位于永清街魏公庙西边一带,兴起于明代,是益阳秦汉古城西延的结果,是益阳古城的发源地之一。现保留有3条完整的古巷,即玉陵坡巷、魏公庙巷、灯笼馆巷;有数十栋清代民居,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共228个院落,现有住户2053户、7363人,是城区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民居群落。

石码头街区规划范围南起资江防洪大堤,北临五一西路,西至将军庙街,东接向仓路,规划面积约10公顷。街区东西长约570米,南北长约160米。 [9]

著名人物

资阳区名人有黄海滨、抗日英雄田琼台、革命战士李汉卿、优秀讲师戴士颖、国民党陆军中将龚浩、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革命烈士黄励。 [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