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菜和闯关东修铁路


中东大铁路 之七 闯关东 修铁路

东北菜和闯关东修铁路

东北特色菜 铁锅炖大鹅

东北菜带有明显的庶民大众性,朴实、醇厚、实惠。口味以咸鲜为主。这和山东河北等地有着很大的渊源,也携带着公共食堂的气息。我认为可能和100年前,关内大量移民来东北修铁路有关。

1899年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三线,共21个工段,同时相向施工。

东北菜和闯关东修铁路

一时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沙俄中东铁路工程局副总工程师亲自到山东、河南、河北招募工人,还委托了很多中国买办帮助招工,这也形成了后来猖獗的偷运华工现象。山东烟台特别开通了前往海参崴的固定班轮,专门运送铁路工人,和今天的春运有些相似,有些年份高达数万人。更多的人则是从陆路来到东北和西伯利亚修铁路。据中东铁路工程局统计,仅1900年就有17万华工。

东北菜和闯关东修铁路

华工苦役般的劳动创造了奇迹:不仅承担着中国境内的中东铁路的建设,也是中国境外西伯利亚铁路建设的主力。这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以空前的速度在荒无人烟的大地上向前挺进:从1892年起开始修建,1897年通车到伊尔库茨克;同年,东段从海参崴到哈巴罗夫斯克也已经通车;工程极为艰巨的环贝加尔湖铁路也在1905年竣工。1915年的年初至五月份,中东铁路工程局又新招募了25万华工,修建绕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阿穆尔铁路,1916年西伯利亚铁路全面竣工。

中国劳工从事非专业技术性的繁重工作,挖土、凿石、运输泥土和木材等。当时修铁路的条件是异常艰难的,冬季的气温能达到的零下50℃,而盛夏又出现近零上40℃的高温。在境外的西伯利亚,施工期短,一年内大约只有100天。几十万的华工冒着严寒酷暑,使用简易工具,凿穿冻原冰地,开山搭桥,铺设枕木。

他们的工资只有其他国家工人的一半左右。多数工段华人洋人的包工头都是统一采办伙食,所以每月还要付给伙食费。他们睡在双层通铺上,食物是玉米、黑面包,偶尔有些白水煮面条,菜主要是土豆和就近种植的时令蔬菜,改善伙食也就是把少量的肉和蔬菜用大锅一煮,今天的东北大锅菜,20年前的单位食堂是不是有点这个影子?

东北菜和闯关东修铁路

开饭

今天我们从一位俄国铁路工程师给妻子的信中了解到华工的一些生存状况,"若要修好西伯利亚铁路,没有中国人是根本办不到的。他们过着非人的生活,表现出超人的力量。我相信,任何一个文明人都无法忍受那些中国人所默默忍受的非人的生活,非人的劳动;正因为有这些中国人的超人力量。西伯利亚大铁路才能够以平均每天18俄里的进度,在中国人的原始工具下,一寸一寸地向前推进,延伸着这一条文明人用以夸耀世界的大铁路。这些中国人,每天用玉米面或者玉米粒充饥,没有牛肉,没有牛油,没有鸡蛋,没有酒和菜,我敢说,在他们最美的梦里,也不会梦见一次烤子鸡或者鹅肝馅饼……"

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共动用了超过50万的中国劳工,相比其他国家的工人,他们工资最低、劳动最繁重、生活待遇最差。但他们是西伯利亚铁路这个铁路建设奇迹的不可或缺的创造者。

东北菜和闯关东修铁路

铁路大桥建设工地

东北菜和闯关东修铁路

铺轨

50多万华工连同他们的家属,在短短十几年间来到东北,这么集中的人口迁移谱写了近代闯关东重要的篇章。

这些筑路工人,他们后来大多数留在了东北各地。在工地干活不同于在家种地,每天上工前工长都要布置明确任务,干活时有技术员指导检查,下工后晚饭前还要报告完成情况。修铁路的经历让他们更有组织性、更有合作精神,这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人阶级队伍,也是东北后来工业发展的基石。

东北菜和闯关东修铁路

纪念塑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