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廠商目前無法推出成熟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袁小莯


這既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問題,也是一個歷史問題:

1.說它是歷史問題,是因為中國互聯網技術和操作系統發展比較晚,相比較於歐美而言,這些技術都誕生於歐美國家,且落後人家達50年之久,目前中國的互聯網技術雖然發展的如火如荼,但是都是在應用層面的發展,相比較而言,我們沒有核心的操作系統,底層技術,中間件技術等基礎,大家現在看到國內的pc國產操作系統,大多都是基於Unix或Linux內核研發的,其應用的泛範圍大多在國有企業內網服務,而移動端,也就是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研發,目前我們還都是在使用的份上,主要是ios和安卓陣營,雖然說我們也看到國內有所謂的移動端操作系統,但大多數都是基於安卓或者linux底層開發的,或者說是直接在安卓底層之上開發了一套皮膚。

2.如果要完整的從操作系統開始到商用的全生命週期研發,其難度是空前的,不亞於芯片的國殤,且現在國內70,80,90,00後的人已經根深蒂固,我們要做,不僅僅是技術層面,還有人的行為使用習慣,同時還有就是普適性,操作系統能否兼容國際上其他廠商應用也是很多問題。


腦洞森林


我就是搞計算機的,我說說我的觀點。

如果西方世界對中國進行操作系統封鎖,中國肯定也研發出自己的操作系統了。國產操作系統一開始可能很爛,但是再爛你也得用,因為沒辦法,比如當年微軟的win95、win98系列就是一個例子,再爛你也得用,用的人多了,形成生態圈,帶動相關產業鏈,有資金支持,就會慢慢完善,慢慢成長。中國在80年代也曾經研發過自己的操作系統,嘗試使用逆向工程的方式破解,再後來,出現了開源系統Linux,西方世界興起了開源運動,這些GNU開源運動人士大量挖Unix的牆角,有些還充當內鬼,把IBM、SUN、HP這些依靠閉源Unix操作系統的大公司逼到了死角。服務端軟件操作系統和生態圈已經形成了。這樣情況下,我們就沒必要開發國產操作系統了,有國外開源人士和開源組織免費為你打工,我們何必費人力物力去重新發明輪子呢?開源系統很安全,即使不安全,你也沒法開發一個比它更好的。再次說明,Linux是芬蘭一個小夥子貢獻的操作系統內核,而我們平常所說的Linux操作系統一般指的是GNU/Linux。連小夥子都能幹得出來,舉中華之國力,奮戰十載,應該能成。在這方面,同樣作為工業國家的日本和德國也沒有“國產操作系統”,為何沒有呢?究其原因呀,就是因為沒有優秀計算機文化,或者說沒有相關的產業鏈和生態圈。我們都知道計算機二戰時產生於美國,對硬件進行抽象和操作的系統稱之為操作系統,而美國是二戰的最大受益者,擁有大量資金和技術人才,從而最先形成工業文化,計算機文化只不過是工業文化的升級而已。1971年誕生Unix操作系統時,我們父輩們還在鄉下玩泥巴呢,計算機文化對我們太遙遠。現在就不同了,菜市場的大媽都懂得微信支付了,計算機網絡文化深入人心,並且目前已經建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有這樣的土壤,我們在互聯網技術得以追趕世界。過去的是已經過去了,要看未來,未來還有很多核心技術等著我們去征服,但這絕對不是操作系統。目前已經緩緩開啟了量子科技時代,而中國在量子通訊方面領先,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我覺得我們國家應該能最先形成“量子科技文化”,最先形成相關產業鏈和生態圈--當然,還是那句話,一開始很爛,後續慢慢進化。他們搞一個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都要討論好幾年,按照他們的節奏,量子科技還得等等。這回就輪到他們玩泥巴了吧,只能看著我們玩;


HNFeeling


為什麼中國廠商目前無法推出成熟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個人認為目前沒有成熟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是沒有應用的場景,沒有更多的迭代改善優化造成的結果。國內目前是由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的,可惜應用場景缺失導致這些手機OS沒有能夠進入到大眾視野中,更不能在市場上與安卓、蘋果等等同比較。

研發一款手機操作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技術實力才能夠開發得出來。有實力開發出相對完善的手機OS的企業並不多見,然而開發出來並不一定就能夠經得起消費者的檢驗,而且即使雄心勃勃的開發出來,可惜沒有應用的場景沒有優化改善,或者沒有其它手機生產商願意採用,最後也會掉入尷尬的境地。這方面已經有例子的,就是國產的960 OS以及AliOS兩款手機操作系統。


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目前有960 OS以及AliOS兩款算是相對成熟的手機OS,這兩款都不是基於安卓的手機操作系統給。都是基於Linux上重新設計、架構的全新的操作系統,可以看作安卓的兄弟。可就是這兩款出來這麼久的操作系統,卻在市場上根本難以見其蹤影,手機廠商根本就沒有人願意採用,不得不轉而走向什麼汽車駕駛OS、智能終端OS等等。

究其一直沒有成熟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沒有應用場景的優化迭代。

首先開發出來的OS未能經得起用戶的檢驗。960 OS和AliOS當初推出來時,有過一小部分手機使用過的,可惜畢竟開發出來沒多久,爆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慢慢被消費者放棄導致了手機廠商也只有放棄。比如當初的YunOS兼容安卓還是被認為是套牌的安卓,而且爆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後最終沒能在市場上大量使用,轉而走向了汽車OS、智能終端OS等等。960 OS也差不多是這樣的經歷。


其次開發手機OS的商家不是手機生產廠家。正是因為不是生產廠家,也是沒有應用的場景,沒有更進一步的改善優化,只有尋求和別的生產廠家進行合作,可惜一旦有問題別的廠家也不願繼續合作。


再次手機生產廠家也不願意去冒險。畢竟市場上安卓大熱,用戶已經習慣了安卓而且生態圈子已經建立起來,各種應用應有盡有臻於成熟,誰還願意去冒險採用別的OS呢。市場可不願意給你去試錯或者去測試,一旦自己手機推出的OS得不到市場的承認反而會讓用戶流失,手機廠商是不能去冒這個險的。

開發一套手機OS不是短期的行為,或者一錘子買賣的行為,而是要不停的優化不停的迭代才會慢慢成熟。最好的方式還是手機生產廠家自己能夠研發出OS來,能夠有自己的應用場景進行不停的優化和建立生態圈子,即使小範圍內也是可以的。等到慢慢成熟並且有一定的生態基礎後,推向市場可能會得到一定用戶的認可。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我國有實力開發系統的公司太多了,其實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難的事情,但是系統僅僅只是一個平臺而已,你就算把平臺搭建好了,生態怎麼辦?app哪裡來?你們要知道開發一個app便宜的最少30萬,大公司貴的千萬,億級別的比比皆是,這還不算後期維護費用,他們憑什麼在你新平臺上花這麼多錢去開發軟件?所以開發商想法很簡單,你有了基本的用戶數量我才會開發適配的軟件,虧本的買賣他們是不會去做的。

反過來我們說說平臺搭建商,開發一個全新的系統最少要幾年時間,大量的團隊配合才可能完成,動不動投資幾十億,形成了開發週期長,投入成本大,收益不確定的問題。

沒生態,消費者是不可能去使用新系統的,但是沒人使用新系統軟件商絕對不會跟你適配系統的,這樣就進入一個死循環,誰能打破這個死循環呢?我覺得是政府提出系統國產化的概念,聯合國內幾大app巨頭,共同開發新系統,來同一標準,聯合國內手機制造商進行適配,通過國家扶持和軟件商及手機制造商形成的聯盟,與國外軟件商進行合作談判,我們的優勢是人口多,一個國家手機使用者佔了全球的四分之一量,這是談判的籌碼,我們的劣勢是不團結,沒有一個企業家會出來促成這種聯盟,只能由國家層面出來談。

最重要的事情是系統更新迭代能夠越做越好,要不然以上都是白說的空話。


低調的人性


技術上來講應該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研發水平,但是市場上來講,目前沒有合適的窗口給國產操作系統。Android尚未對中國區開始收費,市場佔有率還是很高;iOS保持著自己的市場也很穩固;目前尚且沒有能夠成功挑戰兩大陣營的第三方操作系統出現,主要障礙就是無法吸引開發者,如果開發者不傾向於為新系統做開發的話,即便操作系統本身再優秀,也無法代替現有操作系統的便利性,對於消費者來說吸引力會大打折扣。

另外Google開發出來了支持iOS系統的跨平臺開發工具,讓應用開發者可以更加簡單地去開發Android和iOS平臺的應用,而且可以並行開發,大大簡化了開發者的開發流程,同時也更加鞏固了兩大陣營的地位。使第三方操作系統更難進入市場。


榻榻米的榻榻


技術不行啊。


老劉同志1050


時機未到,現在推出不一定成功,需要的是一個契機。比如說安卓系統不在繼續更新了,亦或者iOS系統份額減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