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在家里一般是老大得宠还是老小得宠?

抬头看天55274


俗话说,皇上爱长子,百姓爱幼子。

但是在我家,俗话说的也不全对,因为,父母对我和弟弟的宠与爱,都是均等的。

我是姐姐,也是家里的老大,有个比我小三岁的弟弟,我的父母读书少,但思想却很开明,所以在我家,没有所谓的重男轻女思想,也没有宠幼子的习惯,父母对我和弟弟都是同等对待,甚至小时候还稍微疼我多一点点。因为我是女孩子,是父母的小棉袄,哈哈。

小时候我和弟弟都调皮,每次犯事,都是弟弟挨打,我挨骂,父亲常说,男孩子皮厚,打一下不伤筋骨的,女孩子皮嫩,打坏了可就不好看了。所以,我从小到大就没挨过打,挨骂都很少,每每想到这就特别自豪。每次母亲做了啥好吃的,都会夹到我碗里,因为我吃的比较慢,又挑食,母亲怕我抢不过弟弟。不知弟弟那时会不会怀疑,自己是父母充话费送的。

我和弟弟,与其说是姐弟,不如说是兄妹。我长的比较小个,弟弟长的人高马大,我们俩一起出门,别人都说他是我哥,哈哈哈。从高中开始,弟弟就不再叫我姐姐了,改叫小妹,我老说他没大没小没礼貌,特别别扭,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生活中,他一直以哥哥的身份,照顾着我这个姐姐,心里挺暖的,曾经一直幻想有个哥哥,如今觉得,有个弟弟,挺好!

父母对我和弟弟的爱都是相同的,我们从来没有觉得父母偏爱谁,也从来不去计较这些,因为我特别幸运,生长在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里。



浅夏的拾光记


在我家里做为老大的我从小就做家务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其实都是被逼的。父母早出晚归放学回家就烧洗澡水,做饭。以前都用不起电饭煲,柴火煮的饭我都佩服我自己。

烧好水就叫弟弟洗澡有时候我们是一起洗的,一个大盆子加个桶,洗好了给他用毛巾给他搽水教他穿衣服。我弟弟比我小三岁,那时候我就8岁这样。

而且我父亲从小就比较疼我弟弟,后来有了妹妹就疼妹妹了。

到我12.3岁的时候家里条件好多了是以弟弟妹妹都不用干家务活了。

感觉自己像妈妈说的,我是那年发大水被冲到家门口我妈妈捡了养大的😭

从小学会了煮饭炒菜现在都成了我在弟弟妹妹面前吹嘘的成本了。


很黄很暴力60959793


在我们河南邓州市这里农村有句顺口溜:大的亲,小的娇,不亲不向二杠腰。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弟姐妹中,爹妈亲大的,较惯小的,对中间的孩子就不怎么亲,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夫妻两个人结婚后一般家庭都会要几个孩子,少的三个,五个。六个,七个的也不少。在几个孩子中间,就有了亲哪一个,不亲哪一个的问题。其实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每一个都是亲的。

夫妻两个在结婚后,有了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初次为人父母,肯定非常高兴,家里又添新丁,爷爷奶奶也非常的疼爱,所以第一个孩子,家里人肯定都非常喜欢,非常疼爱。等有了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的时候,父母的爱就不会那么专注爱哪一个,所以孩子就感觉自己不被父母喜欢。等到小儿子出生,父母决定不再要了,这个时候,姊妹几个中,哥哥姐姐们慢慢都长大了,不用在操什么心了,夫妻两个又会把爱放在小儿子身上,所以就出现了比较喜欢小的孩子,疼爱小的孩子了。

80后90后00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他们是家里的太阳,是掌上明珠,亲都亲不过来 ,就没有父母亲哪个爱孩子,不亲那一个孩子了。







更高


我家是老小吃香,从小有好吃的,好玩的都是给妹妹,小时候姐姐总是跟父母抗议,说家里啥活都给她干,好吃好玩没她份,一直到现在姐姐还说爸妈最疼妹妹,这就是所说的攀伴吧!因为姐妹好几个,父母有所偏袒很正常,不可能每个都能顾过来,当老大不仅要帮忙干活,还要帮忙照顾妹妹们,最累的最操心的就是当老大的。


小丫头keai


每个家庭不一样,有的重视老大,有的宠爱老小。老大作为家里的长子,也是父母第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奠定了他在父母心目中的位子,尤其是在我们农村有“头生大儿”,“家有长子,国有大臣”,“长兄为父”等说法,可见老大在家中的地位,所以出于这一点,父母会更疼爱重视老大。但是作为老小,一个小字也占尽各种先机,小就意味着被包容,被宠爱。我们农村还有句话“打大的,骂小的,怀里抱得是好的”意思就是宠爱小子。所以每个家庭不尽相同,还需要具体分析,但无论怎样表现,父母的爱都是无私的,对一个偏袒只能说对另一个信任和放心。


大名刘运粮


父母都是宠老二的,老大比较受罪,脏活累活都是老大,吃就没有老大的。如果遇到事情,二话不说都是老大的。


澜65436918


我家是老二得宠。给我个优质回答吧,对我很重要,谢谢


人生一场聚散


老大宠老小娇,老大更爱宠。


未雨绸缪永远是晴天


应该是老二吧!家里最小的一个,大家都让他,


柠檬我不萌燕儿


我就有两个小孩,但我觉得都是一样的哦!发生矛盾时,我会尽量和大的讲明原因,不能让老大觉得我们偏心了,慢慢也会怨老二,这样对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