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秦檜是怎樣的人?秦檜真是金國派回南宋的奸細嗎?

於無聲處34


秦檜是金國奸細的可能性很大。

說起來,秦檜還曾是“大宋忠臣”!

靖康之變後,金國攻破開封,俘徽、欽二帝,欲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時為御史中丞的秦檜寫下反對信:

“檜荷國厚恩,甚愧無報!今金人擁重兵,臨已拔之城,操生殺之柄,必欲易姓,檜盡死以辨!……必立邦昌,則京師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師之宗子可滅,天下之宗子不可滅!檜不顧斧鉞之誅,言兩朝之利害,願復嗣君位以安四方。”

金人閱信後勃然大怒,索性把秦檜也抓入金營,連同徽、欽二帝以及一幫皇親宋臣,統統押往北方去了。在此後三年多的時間裡,秦檜消失在宋人的視野中,但他的“忠臣”形象卻還深深留在人們的心中。

在這三年裡,秦檜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開始討好金國權貴,出籠他的政治理論——“南自南,北自北”,就是說,南宋完全放棄中原之地,北方歸於金國,南方歸於南宋。金太宗看出此人有利用價值,遂把秦檜賜給了大將完顏撻懶。

完顏撻懶在對待南宋問題上,並非一味主張武力解決,而是主張政治攻勢與軍事打擊雙管齊下。撻懶傾向“以漢制漢”的方針,而秦檜,也成為他制服南宋的一枚棋子。

建炎四年,南宋軍事重鎮楚州被撻懶攻陷。戰役結束後,身為撻懶手下軍事參謀兼隨軍轉運使的秦檜突然失蹤了。

幾天後,一艘船停泊在距離楚州六十餘里地的南宋控制區,船上的人員包括秦檜與妻子王氏,還有他的兩個老部下以及一僕一婢。一個被擄到北方的俘虜,居然在三年多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回來,這怎麼可能呢?秦檜解釋說:我為金人所擄後,此番被迫隨金兵南下,乘機殺掉了金國的看守人員,冒險奪了一條船才得到回來了。

然而,這個故事,完全禁不起推敲:其一,若秦檜是被金人挾迫隨軍南下,何以他的妻子還能隨行呢?其二,何以被擄掠的宋臣中,只有秦檜一人能脫身呢?其三,秦檜一書生出身,何以竟能殺掉看守,從容逃脫呢?其四,若秦檜是乘亂逃脫,何以還能攜帶不少金銀財物呢?

總之一句話,對於秦檜“南歸”的神奇故事,朝臣們沒有幾個相信的。

既然如此,秦檜又怎麼在南宋政壇立得住腳呢?別人的看法不重要,皇帝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召秦檜入對,問及對時局看法。秦檜說了一句話:“如欲天下無事,須得南自南,北自北。”他還有準備,呈上所寫的向完顏撻懶的求和書。南宋朝廷徹底放棄對北方的領土要求,換取以金國的和平。秦檜太知道皇帝需要什麼了,他一語中的,擊中皇帝內心。宋高宗對秦檜有相見恨晚之心,竟然激動地對說:“秦檜朴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對宋高宗來說,管他秦檜是不是金國奸細,只要能與金國議和就行。所以,關於秦檜是不是奸細,時人就有懷疑,只是皇帝如此表態,大家也不好說什麼了。


君山話史


—提秦檜,肯定會有很多人說:“秦檜是一個大奸臣,。”對沒錯是大奸臣無疑,但是說他是奸細就有點過了。此文不是為他正名而是就事論事而已。

杭州西湖邊,秦檜和他夫人王氏的跪像還在岳飛像前。那是他是大奸臣的證明不過證明不了秦檜是金國的奸細,至於這奸細之說從何而來,如何證明不是需要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公元1130年,隨著靖康之恥的發生,秦檜也和宋徽宗,宋欽宗還有無數宮人貴婦一樣被押送到金國五國城,過著如奴隸一般的生活。不過突然有一天,秦檜居然安然無恙的逃回宋朝。

按秦檜自己說法是,此時恰逢完顏昌攻楚州,他“殺了金人監者,棄舟而來”。也就是說他殺了看守者逃跑了。

一個文弱書生,居然殺了看守著逃跑,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有貓膩,原因很簡單,金人對北宋俘虜看管甚嚴,特別是高級俘虜皇帝,還有皇室宗親,朝廷重臣更是如此。

而秦檜在當時可不是無名小卒,監視的人肯定不少,一弱書生怎麼可能輕易地就殺了所有人,成功逃出?

就算他真的這麼幸運地殺了監視他的人,但從金國會寧府(哈爾濱市阿城區)到南宋臨安(杭州)路途遙遠,他是怎麼輕易逃回的?

如果真的如此輕而易舉,為何只有他一個俘虎能逃回來。

其他人就沒這個本事?

如果按照秦檜自己的說法,有人推測秦檜是金朝所派內奸,還是有道理的。

其實秦檜在靖康之恥之前,還是個憤青,堅定的主戰派,可是在金國之後做的一件事卻讓他名聲盡毀。

那就是代宋徽宗起草《乞和書》。

這也成了他廣受詬病的根源,對啊,一個向外族乞和的大臣?

寫就如此屈辱的文書,又怎麼能保證自己,堅貞不變的決心呢。

再加上秦檜回到南宋之後的所作所為,就更加堅定了這張看法,我們看看啊。

回到南宋之後的秦檜從一個熱血堅定的主戰派,變成一個堅定的主和派,堅決反對和金國的戰爭,不僅如此,他還協同趙構一起將作戰有功的岳飛以 “莫須有”的罪名斬殺於風波亭。

如此多令人不齒的事情發生,說他不是金國奸細,估計很多人都要罵我。不過就事論事必須講究證據,而不是金國奸細的證據還是有的。

首先看南宋史學家的記載:

如果秦檜真的出賣南宋?

那為什麼南宋史學家沒有任何記載,說秦檜是奸細?

一開始秦檜大權在握,也許很合理,畢竟避諱尊者嗎,後來秦檜死了,趙構也死了,還有必要如此遮遮掩掩嗎?也許為了保留皇帝權威也需要遮蓋真相,這貌似也可以理解。

可是秦檜不過是個丞相而已,雖然文人一般骨頭軟,可是那也是在權威之下才如此,你死都死了。我說你幾句怕個球?而且,就算文人真的懼怕他的權勢,不敢直言,在春秋筆法之下,也可以隱晦地把這些信息隱藏在行文之間,這一向是中國文人所擅長做的事情。

但無論當時還是後世的史學家,所述的文字記載中都難以找到這方面資料。

可見,說秦檜是金人奸細不過是一種猜測而已,在壞蛋的人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除非真的沒做過。

隨著中國考古界在2006年發掘的一處宋代佔墓,發現秦檜親筆信,還有遺囑在內的一批重要文物,歷史的謎團終於揭開。

在秦檜的遺囑中,他首先告誡了子孫,以後要遠離政治,萬莫貪戀權位。並很有自知自明的說,自己必將“獲譴汗青”“蒙羞萬年”,為了保全子孫,還叮囑子孫不可為他爭辯,要求子孫“庶兒可得苟全性命”。

這不過就是一個家長對子女的孝悌之情而已。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也是個人。不僅是給家人做交代,他還為自己辯護了一番。

在秦檜遺囑中明確表示,宋金議和是他根據南宋“國情”分析下得出的保全家國的唯一出路。原因也不過是因為戰爭需要太多金錢,而百姓需要“暫息兵戈勤稼穡”與民生息發展經濟。好吧,貌似也有道理,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支持作戰,沒有強兵能將去抗衡對手。

在這樣情況下,貿然和和一個實力比自己強很多的國家開戰,不過是加速國家滅亡,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是一種不理智的決定。

而當時朝廷內文武不和,主和主戰各持一端,沒達成統一意見。

朝廷都不團結一心,這樣狀況下奢望戰爭能取得勝利?也不現實。

最後秦檜在遺囑中感慨,“生逢亂世家國顛沛”,總想做點經世救國的 實事,但“為實事者均不見容於當下”,最後他深知必將難見容於言官史冊,臭名昭著就是他的下場。

這段秦檜的自白也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

根據這份遺言還有同時代人的記錄,我們可以分析出,秦檜並非金國奸細這一事實。

如果說秦檜真為了苟活,完全可以逃跑,也不至於會被俘到金國。

其實他也有硬骨頭的時候。

公元1126年,金兵突襲汴京,北宋兵敗城破,在金人威脅下,宋朝百官大多數人居然主張立張邦昌為帝,以求生存,只有秦檜等少數人提反對意見。

當時秦檜此舉,受大宋國民廣泛讚賞,也因此他被金人俘虜到金國,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如果秦檜真是個只求苟活的人

他一開始順從群臣意見,做安逸太平的偽朝臣子不就可以了,反正誰為君對他影響也不大。

再說,秦檜回到南宋後身居宰相高職。

此時的他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有什麼必要做金國奸細,難道金國成功滅宋,能給他加官晉爵?宰相之上只有皇帝,這有可能嗎?如此淺顯道理,秦檜不可能不明白,因此他沒理由,也沒動機出賣南宋以求自己的榮華富貴。

但秦檜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奸臣,雖然岳飛案是皇帝要岳飛死,主謀不是他但是他卻是執行者和推波助瀾者。

秦檜其實也無能為力外,其他所作所為,如利用自己的職權打擊主戰派,扶持自己的擁護者,操縱權柄,獨攬南宋軍務等等行徑都讓他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奸臣。

秦檜就是這樣一個,不是奸細的奸臣。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秦檜奸臣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千古是非功過都由後人評說,奸臣並不意味著就會變節,淪為奸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秦檜也許是個背鍋的,但是臭不可聞不是鍋的錯,是你的錯,是皇權的錯,也是大宋的錯。


阿斗不傻


答:歷史上的秦檜是怎樣的人呢?先來一個最權威、最有分量的評價:秦檜先後兩次佔據相位,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數倫。一時忠臣良將,為之誅鋤略盡。無數頑鈍無恥之徒,率為其用,爭相以誣陷善類為己功。

以上評價,來自官修正史《宋史》,並且,千年以降,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同,成為了人盡皆知的共識。

一句話,秦檜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害人精、奸邪小人、賣國賊!

我想奉勸那些總想替秦檜翻案的人:你們的翻案行為是徒勞的,沒有用的,醒醒吧,該幹嘛幹嘛去,別羊肉沒吃著,倒惹上一身羶!

至於秦檜是否真是金國派回南宋的奸細,宋朝方面沒有確鑿的證據,咱也不在這兒囉嗦了,直接上金國方面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金國通直郎、秘書省著作、騎都尉張師顏寫有一本《南遷錄》,裡面明白無疑地指出秦檜是大金國特意“送”回南宋朝堂做奸細的金國臥底。

“送”秦檜回南宋前夕,忠獻王完顏宗翰(粘罕)在金國朝堂上手舞足蹈地說“我喜其人,置之軍中,若縱之歸國,彼處喜慷慨說事,必是得志,惟此人可濟吾事,更須恩結其心”。

且看秦檜歸國後乾的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一如忠獻王之所料”,“順昌之戰,劉錡欲徑進,而召劉錡。商虢之戰,岳飛欲徑進,而召岳飛。終於殺岳飛、廢韓世忠、張浚,貶趙鼎,而南北之勢定。”

注意,這所謂的“南北之勢定”,講得還不夠具體,具體的情況是:宋高宗俯首向金國稱臣,取消宋國稱號,僅作為金國的一個藩屬地而存在。

所以說,秦檜就是一個奸細啊,赤裸裸的奸細!

補一句,開禧二年(1206年),秦檜諡號被改為“謬醜”,又“謬”又“醜”,是他應得的報應,也是他醜惡人生的最後定論。

現在,那些一天到晚要替秦檜翻案的人總在叨叨:殺岳飛那是宋高宗的意思,秦檜只是一個背鍋俠。

是,宋高宗是要殺岳飛不假,但秦檜絕對是共謀者。

秦檜的可惡,還在於其不遺餘力地銷燬岳飛的戰功,最大程度地歪曲和醜化岳飛的形象。他甚至安排乾兒子秦嬉主編宋高宗生前的編年史——日曆,恣意篡改官史,嚴禁私史。

以至於淳熙五年(公元1178),宋孝宗給岳飛平反昭雪,關於岳飛的很多史料已經遺失不可再考。

宋孝宗按照慣例給岳飛賜諡之時,“人謂中興論功行封,當居第一”,大家都一致認為岳飛戰功居第一,但在議賜“武穆”諡號時,“國史秘內,無所考質”,即南宋官修史書中卻查不出與岳飛有關的任何戰功。

這,也是為什麼南宋朝廷評定的所謂“中興以來十三處戰功”裡沒有岳飛功績的原因。

秦檜毀史,毀得太狠、太喪心病狂了。

毀史之外,秦檜還嚴禁士人撰作史書。

在當時凌厲和的肅殺的氛圍下,司馬光的曾孫司馬攸被嚇得魂飛魄散,竟然上書否認《涑水紀聞》一書是自己曾祖的作品。

吏部尚書李光的子孫,乾脆把李光的萬卷藏書都燒了,一了百了。

李光的子孫們,以為這麼做就可以消災了。

但是,有一個名叫曹泳的小人,向秦檜告發,說李光的兒子李孟堅讀過李光著作的私史,卻不自首坦白。

秦檜不由分說,立馬將李孟堅發配充軍;轉而提拔曹泳升了官。

文禍之深,一至於此。

而曹泳發跡的經歷,也刺激了不少無恥之徒。這些人胡亂羅織的罪名,構陷他人,並且撰文作詩,為秦檜歌功頌德,稱為“聖相”,乃至“元聖”。

秦檜當政之時,南宋朝廷,可謂黑白顛倒、烏煙瘴氣。


覃仕勇說史


英雄也得名副其實吧!吹的都上天了,秦檜身為一國丞相,要不是他在後方把控朝廷物質分配,岳飛沒吃沒喝,餓還能餓死,還打仗那。

你以為就岳飛一個人,是十萬多的軍隊,這筆花銷都是老百姓出了,老百姓難不成千裡迢迢的把這送到岳飛面前,還不是那些文臣收起來的。

你們在說岳飛是英雄的時候,請記得是誰把他變成英雄的,你們在貶低秦檜的同時,卻忘記了一國丞相的位置是不好做的,你們只記得武將的功勞,卻忘記了默默在後面協助的文臣。

就像現在那些明星,他們風光無限的背後,是無數的粉絲的支持,是公司的將他們打扮起來的。

你們忘記了, 一個戰爭的需求,是打仗開始,一個要安天下,卻需要一個文臣,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打天下,只要把敵人打跑了,只需要不要性命,將人給殺了就行,可文臣不一樣,對上他不能弗了皇上的意,對下他不能讓百姓有怨言,對屬下,他也不能夠讓他們,有著任何的懈怠,對同僚他要想辦法與他的言行一致,對外他要儘量避免內耗的損失,一陰一陽之為道,沒有在這幕後的人,那前方的人會不會有後顧之憂。


女婍


秦檜有很多罪,是個大奸臣,遺臭萬年,這是歷史定論,翻不了案的。

但是,要說秦檜是金國的間諜,這一頂帽子,我覺得扣在秦檜頭上,有些不太合適。

(秦檜劇照)

關於秦檜是金國間諜的說法,主要來自於民間傳說,以及《說岳全傳》《喻世明言》《西湖遊覽志餘》這樣一些筆記小說裡面,正史中並無記載。儘管在李心傳在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及脫脫寫《宋史》的時候,秦檜的地位已經一落千丈,已經被定義為“大奸臣”“賣國賊”等,但是這些史料上卻也並沒有確定地說秦檜是間諜。

野史與筆記小說的記載,當然不足為憑。要說明秦檜是不是間諜,我們只能對正史進行分析。

秦檜之所以被認為是間諜,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秦檜本來是作為議和使者去金營,結果被抓起來的。秦檜被俘後,並沒有像同行的張叔夜、何慄、孫傅、司馬樸、陳過庭等人那樣,寧死不屈。而是迅速就表示投降,也因此獲得金國的信任,金國統帥粘罕還賞賜他錢萬貫、絹萬匹。同時他還充當了宋徽宗和粘罕之間的使者的作用。後來他又到了撻懶手下,擔任了撻懶的參謀軍師。

二是秦檜秦檜回來得很突然。回來以後,他告訴別人,他是殺掉監視他的金國士兵,搶了一條小船回來的。而且他帶著他的家眷,完好無損地回來了。這因此就引起了大家的懷疑,要逃回來多不容易。就算是逃回來,肯定很狼狽,為何秦檜還這麼帶著家眷,大搖大擺地回來呢?

三是秦檜回來後,便極力主和,反對抗戰北伐,並且還殺掉了主張抗戰的岳飛。這不得不讓人懷疑,秦檜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立場,肯定是他當了金國的間諜,否則也不會這樣。

四是金國與宋朝在和議的時候,特別交代,不準宋朝撤換秦檜,要讓秦檜當一輩子宰相。如果秦檜不是金國的間諜,金國為什麼要極力保他?

不過,就算有這些原因,其實因此就說明秦檜是金國的間諜,還是顯得很牽強。為什麼呢?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撻懶劇照)

第一,秦檜到金國後就投降,這一點,連秦檜自己都不避諱。他也說明了,他投降只是為了“將以有為”。如果他不投降,就不能充當宋徽宗和金國的使者,不能做保護宋徽宗的工作。如果他不投降,他更不可能回到宋朝。

如果秦檜真是間諜,他能夠經常很得意地說自己這一番經歷嗎?

第二,秦檜帶著一家老小,奪船回到宋朝,也是有可能的。秦檜因為投降了,所以金國對他的看護,肯定比較放鬆,所以他逃脫很容易。同時,由於秦檜是軍隊的參謀軍師,對於軍隊的作戰情況,他肯定比較瞭解,知道隊伍會到那裡,因此預先帶上家眷,提早安排好,奪船而逃,這也是辦得到的。

反過來說,如果秦檜真是間諜,與金國合謀,那他完全可以搞成驚慌失措的樣子,更逼真。這樣大搖大擺回來,不是很容易引起懷疑嗎?按照秦檜的智商,他斷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第三,秦檜回來後,之所以要力主和議,是因為和議的想法,是宋高宗的想法。他必須要迎合宋高宗的想法,才能當到宰相,並且才能獨相。秦檜是一個很投機的人,如果秦檜回來後,堅持抗戰,他能夠當到宰相,並主宰朝廷嗎?

第四,金國在和宋朝和議中,提出不準撤換秦檜,恰恰證明秦檜與金國沒有同謀。因為這樣做太招人眼球了,太容易讓人把秦檜看成是金國的間諜了。金國有這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嗎?何況,當時秦檜已經坐穩宰相的位置,並且獲得了宋高宗的高度信任,如果金國與秦檜合謀,那麼這基本上就是畫蛇添足,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宋高宗劇照)

我們知道,所有當間諜的,都會從事主那裡得到好處。秦檜如果是間諜,他從金國那裡得到什麼好處呢?金國送了什麼金銀錢財給他呢?如果沒有,秦檜犯得著為金國著想嗎?如果說是秦檜曾經在金國寫下了保證書,怕金國把保證書拿出來。但這也威脅不到秦檜呀,因為即便金國拿出來,他也可以說,我是假保證的。既然秦檜都已經投降過,寫一個假保證書,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所以,說秦檜間諜,這件事實在不太靠譜。

(參考資料:《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看完前面的回答,感覺有個替秦賊洗白的說了一句貌似科學、卻難以自圓其說的話:“對歷史的質疑是一種科學的態度”。這句話本身確實有其科學性,正因為無數人的不斷質疑,才有了科學不斷的完善與發展。但是用在這裡替秦賊洗白,我相信連它自己都難以說服:一千多年來,只有這一小撮為秦賊洗白的人才知道科學?秦賊已經在嶽武穆墓前跪了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中固然有漢人主政的明朝,也有金國的後裔清朝,但是秦賊都一直跪著,可見一千多年來,國人都認可秦賊跪著的正確性!那麼,現在的一撮替秦賊洗白的東西,它們的歷史依據從何而來?是秦賊穿越到現在給它們的嗎?一千多年從各個角度都提供的秦檜是奸細、奸賊的歷史依據如果都不足信,那麼可信的依據從何而來?是秦賊用穿越快遞的方式、直接傳給當代漢奸的嗎?

所以,要問歷史上真實的秦檜是什麼人?答案:奸賊、奸細、奸臣!要問秦檜真的是漢奸嗎?答案:當然是!秦賊千真萬確是漢奸!


hope195575576


宋史可信度低,且是非不明。首先,太祖篡位就把周世宗的名字改了,郭榮變成了柴榮。北宋王安石被說成奸臣,可王安石時期國富民強,打得西夏滿地找牙。司馬光是忠臣,上臺後就把王安石時期打下的大片土地還給西夏,還差點把打下的吐蕃土地也送給西夏。當然,司馬光的融合部分自己是非觀的史書也是值得肯定的;南宋秦檜當宰相近二十年,南宋經濟得到恢復,國力也逐漸強盛,有了南宋的中興,可秦檜成了千古漢奸。岳飛是功臣不假,可功勞比岳飛大、職務比岳飛高的張俊成了奸臣,吳玠、劉琦、韓世忠的功勞都不比岳飛小,可他們都沒成民族英雄。很疑惑啊!我想說的是忠奸應該有個標準,還要看當時的背景,以現代人的標準來衡量古人,必定是不切實際的。主戰就是英雄?主和就是賣國?一個皇帝想把自己的國家賣掉嗎?秦檜把南宋賣了到哪裡去當宰相?不管他們是什麼人,都應該還原本來面目。


鐘山情懷


南宋中興之主趙構秦檜都是逃回來的,他們都是漢奸奸細,金國不想在出個北伐的皇帝,所以秘密放趙構回來組建南宋政權殺害岳飛則金國可以高枕無憂!秦檜是金國指定為宰相就是為了殺害岳飛,金國許諾秦檜殺害岳飛後給金國皇帝給秦檜當,但是金國背信棄義拋棄了秦檜,秦檜只能在南宋當宰相十九年,老死在宰相位置上,可嘆可悲,奸人終究沒有好下場!

根據南宋歷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興小紀》《宋史全文》《高宗本紀》

歷史事實證明,殺了亂臣賊子岳飛,南宋延續了一百五十三年,南宋國富民強從宋孝宗開始幾次北伐慘敗,說明金國滅掉遼國和北宋並不是偶然,而是軍事和騎兵強大的必然,同樣是草原遊牧民族,金國在蒙古鐵騎下和南宋聯合進攻使其滅亡,證明所謂的神話民族英雄嶽武穆就是渣渣。而所謂不堪一擊的南宋,假如如此如不堪何能獨自抵擋蒙元鐵騎四十多年,難道歐亞大陸所有國家都比南宋弱?歷史事實擺在那裡,不管如何抹黑趙構和秦檜,但是他們君臣二人都是開創南宋中興一百五十三年功臣!

岳飛為什麼能年紀輕輕快速升官,是宋高宗趙構為了制約張俊、韓世忠等抗金將領。而岳飛不思報效國家,多次抗命畏敵不前,是為不忠,私自調動軍隊是為亂臣賊子!

南明的失敗證明,武將沒有制約,亂臣賊子橫行(如吳三桂等),置國家民族於水深火熱之中,每個武將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有秦檜組建有效的內閣政府,各自為戰,不管再多的岳飛式的武將擁立的所謂皇帝都是一盤散沙,最後註定以慘敗告終!秦檜盡力忠君報國,領導內閣政府十九年直到死,他們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無愧死後諡號“忠獻”封申王美譽,對於當時亂臣賊子殺無赦!而後的一百三十八年中,南宋國家富強,歷經八個帝王,無一個北伐成功,世界大勢如此,無一回天,但是給中華文明留下了燦爛的文明,給華夏文明留下了火種!

有人把岳飛說成是文韜武略甚至百戰百勝的軍事家,為什麼現代軍事教學中沒岳飛的戰例?

18-03-19 湖光山色... + 關注獻花(0) 收藏

  岳飛的戰績大多是岳珂杜撰出來的,經不起推敲的。別說軍事家,就腦袋正常一點的人,都不會去相信什麼“八百破十萬”“十二道金牌”“憾山易,憾岳家軍難”等等鬼話。

《宋史》中的《岳飛傳》,是根據岳飛的孫子岳珂在岳飛死後幾十年為他撰寫的私傳《鄂王行實編年》所改編,根本沒有什麼可信度。 該傳記中記載的很多“史實”都已經被考證出是杜撰偽造的,如:紹興十年(1140)七月十四日宋金穎昌大戰,岳飛部將王貴在《王貴穎昌捷奏》中說殺敵“五百餘人”,而岳珂杜撰為“殺敵五千”,而這實際上就是岳家軍對金軍所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而這次戰鬥中“殺其統軍、上將軍夏金吾”裡這個“夏金吾”也是岳珂自己杜撰出來的,根本不見於其他史料記載。

真實的岳飛就根本沒和金主力打過。1122-1132年岳飛換個七八個老闆,跟劉浩,默默無聞,跟黃潛善,被開除。跟王彥,逃跑。復投王彥王彥不要。跟張所,跟宗澤一事無成都是六七品的,打醬油角色。投杜充稍微好點,混個統制,結果,1129年防守馬家渡又逃跑,(金兵剛剛過河兩千,岳飛就逃跑了)害主將 陳淬戰死。岳飛自己逃宜興當上土皇帝。金兀朮長驅直入,追高宗追了幾個月,高宗逃入東海幾個月,金兀朮沒有大船,南宋才沒有滅亡。期間岳飛根本不顧高宗死活,國家安危,從未發一兵一卒去救高宗。1129-1130年1129年十一月,岳飛逃跑金兀朮搜山尋海。一開始是和張俊在明州打,最後是和韓世忠在黃天蕩打。然後就回國了,宋金兩史對照無誤。岳珂所杜撰出來的“四戰四勝”“六戰六捷”真不知道岳飛是和那個鬼打的。還把金兵尊稱老英雄宗澤為“宗爺爺”的事蹟恬不知恥的搬岳飛身上,居然說金兵叫二十多歲的岳飛“爺爺”。

咱們再來看看所謂的岳飛“朱仙鎮大捷”“破鐵浮屠柺子馬”“八百破十萬”“憾山易,憾岳家軍難”“十二道金牌”又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是軍事學家都不讀史料?還是都是所謂“秦檜家後人”?顯然都不是,不但中國軍事學家沒有把他當做案例,外國軍事學家同樣不屑一顧。難道他們都沒讀過史,難道這樣200:1的神蹟,不是人類最偉大的勝利?如果是真的當然能排進前十。問題是到底真不真實?首先南宋和金國1140年發生大戰這點毋容置疑。1140年完顏宗弼殺了主和派,出兵攻打南宋兩史都有記載 ,準確無誤,金兀朮先集中力量把四川吳璘打殘,又突然向東線韓世忠進攻,然後留部分軍隊牽制韓世忠,接著向順昌進發。張俊,楊存中和王德,劉錡等人與金兵陷入苦戰。擁兵十萬,又有南宋唯一三萬騎兵的岳飛,接到高宗命令,支援順昌劉錡,去和金主力決戰。高宗心腹岳飛無疑成了高宗克敵制勝的法寶。結果岳飛與金主力背道而馳,跑中原地區“收復失地”成功避開金主力。在金兀朮的主力猛攻順昌的時候,岳飛的軍隊在中原出盡風頭,連克潁昌、蔡州、陳州、鄭州等地,還好劉錡神勇,苦戰兩個多月於潤6月12日,擊敗金主力破鐵浮屠於順昌,逼金主力撤軍回國。這個時候岳飛才於潤6月20日,“趕”到堰城,穎昌“收復失地”,和最弱的一支金兵打了一戰。規模非常的小,而且只打了一天,金兵看到劉錡來了,就跑了。《王貴穎昌奏捷》記錄殺了五百金兵,岳飛上奏“獲戰馬兩百餘騎”。

宋金兩史都明確記載1140年潤6月12日,劉錡在順昌擊敗金主力,金國撤軍。岳飛是1140年潤6月20日才有前鋒,抵達堰城。7月才到的穎昌,所以岳飛成功的避開金主力,根本沒有和金主力對抗過。朱仙鎮大捷更是無中生有。宋金兩國所有史料,都沒有記載過岳家軍有一兵一卒到過朱仙鎮。也沒有任何史料記載朱仙鎮有大量金兵。只岳飛孫子岳珂自話自說。搞出來個“朱仙鎮大捷”而且,還讓金兀朮“感慨”“憾山易,憾岳家軍難”。別說金兀朮是金國著名的英雄,就是普通金人,也絕對不敢自己找死,說這種沒事找抽的傻逼話語。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三朝北盟會編》、《中興小紀》、《宋史全文》等宋代資料都記載岳飛是擅自撤軍的,並沒有朝廷下十二道金牌讓其撤退,內容大同小異。如: “紹興十年秋七月…金人謀知飛孤軍無援,於是並兵以御飛,飛不能支。…壬午(1140年9月24日),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自郾城班師。飛旣得京西諸郡,會詔書不許深入,其下請還,飛亦以為不可留,然恐金人邀其後,乃宣言進兵深入,逮敵已遠,始傳令回軍。軍士應時皆南鄉,旗靡轍亂,飛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久曰:‘豈非天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三十七》。

《宋史 高宗本紀六》中關於岳飛的記錄: 5月:劉光世為三京招撫處置使;劉琦第一次擊敗圍攻順昌府的金軍。 6月:岳飛被封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宗弼率軍攻打順昌府;順昌之戰後,完顏宗弼返回汴梁;岳飛部下牛皋在京西和金軍作戰;劉光世進軍和州;岳飛在率軍支援劉錡路上收復蔡州; 閏6月:王德攻破宿州;岳飛部下張憲擊敗韓常,收復穎昌、淮寧;岳飛部下郝晸收復鄭州;李興收復汝州、伊陽等;張俊收復亳州,幾日後張俊放棄毫州,回壽春。 7月:岳飛部下張應、韓清收復西京;李興收復永安軍;岳飛和完顏宗弼的郾城之戰;岳飛部下楊再興、王蘭戰死小商橋;岳飛部下王貴、姚政聯合擊敗進攻穎昌的金兵;岳飛班師軍潰,穎昌、蔡州、鄭州等均被金軍佔有。

1140年岳飛不但抗旨畏敵,不支援劉錡,而且還三個月不到,就丟失了,劉錡,張俊等人血戰兩個多月,才保護住的河南。那可憐的戰功,根本不能抵消岳飛的罪行。所以才又有了“十二道金牌”。杜撰“十二道金牌”的目的,就是掩蓋岳飛不戰而逃,丟失河南的罪行。

宋三百一十九年,從來不用金牌調動軍隊,都是用詔書,詔書可以清楚的表達命令的意思,而且還方便追查責任。正是有了詔書記錄的歷史,才讓我們能夠真相大白。只有文字不發達的少數民族國家,才用金牌調動軍隊。如果岳飛真接到金牌命令撤軍,那麼只可能接到金國的命令。當然我也相信這是不可能的。

那些說秦檜和秦檜後人改史料的,簡直就是侮辱中國人的智商。宋史官的地位,連宋太祖都怕,你們可以查,太祖貪玩讓言官直言頂撞,太祖一生氣,打斷言官牙齒。言官才說要告訴史官,嚇的太祖賠禮道歉,這樣的史官,是秦檜能控制的了的?顯然不是,因為史料上秦檜根本就沒有岳飛高大上。一個人改史改成這樣,也太讓人難以置信了吧?岳飛處死後,經過八個皇帝138年,從來沒有人提出過“岳飛冤死”的說法,當然岳飛孫子岳珂不這麼認為。但是我請大家仔細查看一下岳珂的為人。說是個人渣一點都不過分。而且,他自己寫的書都自相矛盾。一會說孝宗為岳飛平反了,他父親嶽霖感激萬分,一會又說他父親嶽霖臨死時,哭訴讓他無論如何要為爺爺岳飛伸冤,一邊寫孝宗為岳飛徹底平反了,“沉冤得雪”,一邊不停為岳飛“伸冤”。到底平反沒有,難道他自己都不知道?岳珂寫自己的父親,親眼所見都謊話連篇,寫他根本沒有見過的爺爺會如何?大家自行腦補。岳珂書中寫岳飛處死,金國舉國歡慶,真的嗎?金國滅了遼國,滅了北宋都沒有舉國歡慶。處死了個早沒有了兵權,從來沒有和金主力打過的岳飛,至於這麼高興嗎?常識告訴我,根本不可能。岳飛死不死,對金國沒有任何影響,反而是金國的損失。如果,沒有岳飛1140年的河南就不可能兵不血刃就能佔領。沒有岳飛1141年淮西戰役,金主力就可能讓宋軍最少打成大殘。

而且,秦檜一死,秦家就失勢了。秦鉅滿門戰死以後,秦家基本就退出歷史舞臺了,反而是岳家都做了高官,到了滿清時期更是風光無限,嶽鎮邦嶽鍾琪川陝總督,屠殺漢人千萬,五代都是清廷鷹犬。各種《說岳傳》《說岳全傳》各種戲劇,評書,滿大街傳唱,秦家後人中個狀元都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去嶽王廟,請“罪”。誰有能力篡改史料,大家一目瞭然。


泰山情侶


秦檜給金人當奸諜的說法是評書編的,沒有何可信性。他所做的事都是附合南宋的利蓋的。

議和是宋弱金強的形勢下,唯一正確的選擇,只有在和的情況下,宋才能站穩腳跟,才能發展。只有積累了足夠的力量,才能考慮恢復。

岳飛造反事實清礎,證據確鑿,程序合法。依法處決反賊岳飛是為國除奸,為民除害,殺得好,殺得對!岳飛是死於法,他是因犯法受到國法的懲犯,誰都沒害他。


柳香677


1983年2月12日下午,偉人鄧小平和女兒,外孫,外孫女來到杭州棲霞嶺下的嶽王廟。

他指著秦檜等幾個奸臣說,“英雄永遠為後人所紀念,壞人永遠為後人所唾棄。

接著他念著門框上的對聯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骨鑄佞臣。很對啊,你們要像岳飛一樣盡忠報國才對。
秦檜做為一個典型的歷史反面教材,永遠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難以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