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破产最多赔储存户50万,中国,千万,亿万富豪他们的财富在银行里是怎么存的?

百式美食


好吧,我们看一下我们真正的亿万富豪是什么样的人。

目前中国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60%是企业主,20%是金领,10%是炒房者,10%是职业股民。

而亿万资产的富豪家庭中,80%是企业主,炒房者占15%,职业股民占5%。给别人打工的经历,已经被淘汰掉了。

炒房者85%以上的资产都会配置到房子中去,股民的在股票中,而企业主最大的资本是企业。银行倒了,对他们根本形成不了多少的打击。权当炒房亏了,炒股赔了,企业亏了一笔钱而已,伤不了元气。更何况还有50万可以赔呢。

没有几个人傻乎乎的会把所有的资产都存到银行去吃利息。

存银行吃利息的,一般就是零存整取,整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活两便,通知存款等等。

即使是银行定期存款,也不过4%到5%的利息,根本没有多少意义。

根据标准普尔公司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增长的家庭资产配备情况后,建议家庭资产配备采取4321的方式,以实现家庭资产的稳定增长。

10%用于家庭日常支出,可以购买活期存款或者余额宝之类。

20%用于防止意外,可以购买保险等等。

30%用于高额投资收益主要用于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

40%用于长期保障,可以购买国债,大额存单等等。

所以,真正能购买银行存款超过50万元的真的没有几个,也就不用担心超过50万元后不用赔偿的情况。再说了,千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那么精明的人,人家为什么不用家庭成员多开几个户呢?


暖心人社


朋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回答的问题,包括我自己也曾对这个问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也一直没有得到一个比较准确和靠谱的答案,心里也一直疑惑着:难道亿万富豪们就不怕银行破产和通货膨胀吗?

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阅历增加,我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也终于想明白了,下面我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朋友你:

一方面,亿万富豪们有较强的应对银行破产的投资策略和应对金融危机暴发产生货币贬值的能力。因为亿万富豪们有专门的投资决策机构,对投资信息和动向把握比较准确,他们不会将所有资金全部放在银行存款户头上睡大觉,而是购买理财产品、企业发行的债券和其他投资等多种投资组合策略,

他们大部分的财富表现在资产上,具有较强的应对通货膨胀的能力,不怕货币贬值,因而他们的资产相对比较安全。而且他们在银行的存款除应付日常开销之外,存款总额一般不会太多;再说了,以他们的资金实力,即便银行破产他们也不怕。

另一方面,亿万富豪们大都与金融机构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银行里往往有较多的贷款,说得不好听,即便银行破产,他们也会有恃无恐,要破产也就把银行的债务一同破掉了,这有什么不好呢?况且,亿万富豪们的钱大都在大银行里,在我国大银行要破产的概率太低太低。

再一方面,亿万富豪在全球许多地方都有产业或投资,其财富不会单一地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所以即便一个国家银行出现破产潮或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其他国家的产业或投资依然会安然无恙,因而根本用不着担心他们的财富会因银行破产或金融危机而变得一无所有。

当然他们的财富受到缩水影响和一定损失是有可能的,但他们抗风险能力比我们一般人强几十倍、上百倍,所以不用为他们担心这个问题。

朋友,我的这个回答,不知你是否满意,有机会我们再交流,以便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工作、生活快乐!


财经深思


对于亿万富豪、千万富豪来说,普通人想到的问题,他们肯定想得到。然而,在实际情况下,除了部分伪富豪或暴发户外,通过资产积累成为亿万富翁、千万富豪的人,往往会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资产配置以及资本运作方案,而他们的资产配置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普通人想到的投资渠道,而对于存银行的方式,虽然存款保险制度最高只能赔付50万元,但一般而言,银行发生破产概率极低,而对于亿万千万富豪而言,往往不局限于银行储蓄,而是更注重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有一些投资渠道,或许并不为人熟悉,如房地产投资基金、私募基金、信托产品或QDII基金等,而真正意义上的高净值群体,他们不仅仅会采取资产配置多元化的策略,而且还会通过全球资产分散配置达到避险分散资产的目的。至于银行机构,如果资产足够庞大,甚至可以有议息的空间,而资产安全性、流动性他们也会首要考虑的问题。


郭施亮


银行可以破产和实际上破产是两个概念,可以破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破产,不允许破产也不意味着你存的钱就一定能拿回来。

这么说是不是有些绕?看不明白可以多看看。



首那些资产上百亿的超级富豪肯定不会把所有资产都以现金形式存在银行,而是以各种公司股票、债券、固定资产及其他形式存在,所以我们说谁谁资产几百亿,并不意味着他能拿出那么多现金。所以对超级富豪来说,考虑银行破产对自己的影响远远低于考虑其他资产保值要少的多。

超级富豪想的不是存在银行的钱是不是能拿回来,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把自己的钱转到国外,兑换成美元。没钱的人才会担心银行破产。



其实不用资产上百亿,现在资产上千万的人愁的事情都是怎么保值的问题,私人银行是他们的一种选择,但国有大银行你觉得会破产么?如果你很有钱,但又只愿意把自己所有钱都存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银行,那我还真得怀疑你这些钱是不是自己挣来的?这个脑子也不够用啊。


坤鹏论


存中银,农行,工行,建行,交行,不会轻易破产!

有的人愚昧,将上千万上亿的钱存进一些杂小银行,结果,银行破产,只赔五十万,亏上千万上亿,自己像飞饿扑灯,怪谁?

可是,这么多年来,似乎没有听说谁在一个破产的银行里存了上百万,上千万,上亿的钱,而只赔五十万的例子。

实际上,银行破产,还真没听说过哪家呢!

下图是世界树王爷爷,悟空,悟空的儿子鼠福。

存大钱是富豪们的事,老百姓没必要去想太多,认真工作,养活自己与家人就不错了,这种银行破产只赔五十万的事,论不到自己的。

😀😀😀😀

😄😄😄😄





用户创维


所以说不同地位的人,看待事件的角度,完全不一样,我们这些没有50万元存款的人,天天在考虑最高赔付50万元的事,实际上千万、亿万富豪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事。可以说所谓的富豪在银行的存款常常反而仅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都不多,破亿那简直是微乎其微,别问我怎么知道,我们当地上市的几家企业都在我所在的银行授信,那些老总开户的账户,常常才几百万余额,连私人银行客户都不算(私人银行最低标准:日均存款1000万元),所以说,有钱人基本不会存银行,他们的钱只会进行再投资或者扩大产能,最不济的就是买房、买房再买房。

举两个最现实的例子:我做过的两个授信客户,两家企业都是创办于80年代末,其中一个老板经营思路是:赚钱——扩大产能——投资其他行业——赚钱——扩大产能——投资其他行业,到目前为止,他的关联企业及子公司多达200多家,每年的授信审批查关联企业及征信都是一大令人头疼的事情。

另外一个老板,属于小富即安的思想,没有创立品牌,一直给大企业做代加工,因为成立时间久,做工良好,业务量一直没少,但是在公司人数到达500人左右之后,就一直维持在这个数,没有扩大产能接新单。按贷前调查这个老板所说的,一方面他不想自己太累,钱是赚不完的;另一方面,觉得自己的能力也就只能管理这么多人,再多自己也管不过来。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企业的效益也不错,目前每年的净利润在两三千万,这么多年下来,最少也好几个亿了,但是没有,这个老板账户里也没什么钱?为什么呢?购房达人,从90年代末开始买房至今,目前他以及他老婆(授信只要求提供实际控制人及配偶资产情况,故而不知道他小孩有多少房子)名下有120几套房子,遍布全国各地,按他所说的,到哪里旅游都有房子住,多余的房子委托出租后,还可以收租。

所以富豪的钱,基本没有人会傻傻的存银行。

银行倒闭的可能性

我国成立以来,确实有银行倒闭过,但只有两家:海南发展银行以及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对比全国4000多家银行而言,比例不及0.1%。而且这都是小银行,如果富豪们选择四大行,根本无需担心倒闭的问题,因为这四大行属于全球重要性系统银行,已达到大而不能倒的地位。

大到不能倒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指当一些规模极大或在产业中具有关键性重要地位的企业濒临破产时,政府不能等闲视之,甚至要不惜投入公帑相救,以避免那些企业倒闭后所掀起的巨大连锁反应造成社会整体更严重的伤害,这种情况即称为“大到不能倒”。

此外,50万限额,并非说你超过50万的就全部亏损,而是说,银行一旦倒闭,保险公司先赔付你50万元,剩余超过50万元的,要看银行的清收情况(银行可是有很多固定资产、贷款以及投资的),最终按比例偿还,所以说超过50万元的也并非就代表损失。

总结

你这个问题呢?明显就属于杞人忧人!


鲤行者


在中国千万富翁、亿万富豪的财富在银行怎么存的?

首先要明白在中国钱生钱好生钱,富豪的思维方式与我们的不同,站在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就会不一样,在你看来5%、8%收益很高了,在他们的眼中10%的收益都算低的,在现实中我就现实遇到一个企业高管,当时谈到投资收益时,他那咱不太一顾的眼神我现在还能记得住。

其次有钱便是大爷,对于他们来说从来不缺乏渠道去投资,投资收益在20%也算正常,他们钱投什么呢?



现在我们看看2017胡润财富报告中国的千万富翁、亿万富豪高净值家庭的分布,其中千万富翁55%的是企业主,亿万富豪75%的是企业主。




他们投资炒房、股票、期货、信托、私募基金等,收益回报很高,企业主投资生意,做好了资产翻番正常吧,比如炒房去一年小编所在的县城房价翻一番,投资1000万元,回报900万元妥妥的,当然你要有渠道。通过投资私募基金,项目选对翻番再正常不过了。当然收益与风险都会并存,也许他们与我们不同的就在于对风险的认识、渠道,最重要的是有钱。

最后,说着说着就有点偏题了,即使在中国千万富翁、亿万富豪的财富在银行存钱,他们肯定会选银行,银行会根据这些千万富翁、亿万富豪的情况量身定做存款产品,其收益率肯定比你我存的要高得多,而且他们肯定都是银行的贵宾客户,银行至少主管以上亲自接待,逢年过节礼品不少,搞活动做为特邀嘉宾。

看到目标,去奋斗吧,一天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银行小风


真正的富豪,他们的钱从来都不在银行里,因为存在银行里是亏本的,跑不过通货膨胀。所以富豪是大量投资的。一般来说千万富翁,他们的财富大多是房子,投资的股票、基金、理财、黄金等等。

至于超级富豪亿万富翁那种的,一般都是大老板,他们的财富90%是其所控制、持有的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独角兽的股权。



比如马云、马化腾、李嘉诚、比尔盖茨这样的人,老在福布斯杂志上露脸的,他们的身家和排名经常在几天之内发生变化,今天你上,明天他上,后天我上等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财富的变化通常源自于他们所持有的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


因此你可以理解,有的时候新闻为了博噱头经常说谁谁谁一日损失几十亿几百亿等等,其实对这些富豪来讲,他们见惯大风大浪,对于股价的这种波动是根本不放在心上的,福布斯的排名也就是个玩笑而已。没有谁真的一出手就能提出几十亿美元来,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存款。只是数字游戏罢了。


一剑西来舞榭歌台


银行破产最多赔50万元,中国的千万亿万的富豪虽然有钱,但是不会是全部的现金,也不会把钱全部放在银行里面。

富豪的资产情况

对于富豪来说,他们的财富是巨大的,他们所有的财富大部分是以股票,证券,基金等资产形式存在,以现金形式存在的比例是在太少了。比如马云马化腾等人的财富,他们大部分都是公司的股票和股份形式存在,或者把钱投资到一些业务里面,让他产生增值。

富豪对于银行的态度

富豪都是喜欢欠钱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富豪都是喜欢从银行贷款来用于用于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从银行借钱的成本是比较低的,民间的借贷成本较高,所以更多的是富豪欠银行的钱,富豪存在银行的钱可能就是零花钱或者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偿还的金钱。

富豪的思维

每个人的财富都是来之不易的,对于富豪们来说,赚钱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除了富二代之外,他们的付出都是远远超乎常人的,对资金的利用也是最合理和充分的,虽然我不是富豪,但是富豪们对于资金的思维是不同寻常的,平常人可以想到的一定不是富豪的思维啊。


总结

还是老老实实写回答吧,这才是我的正事啊。我现在不想成为什么富豪,我现在只想写回答啊。

欢迎关注财经小车,评论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小车说理财


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就应该允许破产

所谓商业银行,本质上是一个吸收存款并进行放贷的机构。银行通过赚取利息差来维持经营、获得利润,从经营目的来讲与一般企业并无二致,所以银行也是会破产的。

但银行只是允许它倒闭破产,我国到目前只有一家银行破产倒闭,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发生挤兑现象,耗尽了准备金和国家34亿元的救助资金,结果因严重支付能力不足而被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关闭。

当然最后其所有的存款贷款业务都是移交另一件银行处理,由国家为它垫底。

正因为有政府为银行兜底,所以以前人们才会把银行当做最安全的存款场所,但这对银行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唯有自负盈亏,银行才会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去做出最适合的利率调整。

50万已经是包含了中国大约99%的存款规模,所以其实将赔付金额定在50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富豪资产财富均匀分配

首先要清楚,富豪的财富分配在哪里,一般来说,富豪的资产不会都是现金,然后存在银行。他们会将自己的财富均匀分配在不同的领域,可以说富豪是最懂得资产投资理财的一类人了。

他们的资产配置类别,一般包括:

1、现金和固定收益类的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债券;

2、权益类的股票、基金;

3、其他类的投资性房地产、黄金等贵金属、外汇等境外投资、保险、金融衍生品、其他境内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新三板等)、古董、艺术品和奢侈品类等。

有国外媒体发布的数据调查显示,全球富豪的资产配置主要构成比例分别是:美国股票(18%)、对冲基金(18%)、全球股票(14%)、私募基金(10%)、应纳税债(10%)、地方债(7%)、现金(7%)、不动产(6%)、大宗商品(5%)、风险资本(2%)、直接投资(2%)、其他配置(1%)。

有效的资产配置能够使获取合理投资回报所承担的风险(波动性)大幅降低。

当不同类别的资产组合在一起时,不同资产之间的弱相关性或负相关性会抵消掉一部分风险,从而使风险较小而收益较高成为可能,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会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富豪们还会长期使用“御用”、专业的理财人员规划财富。因为并非所有富豪都精于“金融”,找专业的人生代管财富,并分成,双方得益是很常见的选择。

号称“金饭碗”银行业为何不断涌现离职潮?2018年全国企业退休工资究竟能上调几何?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