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大學是集體澡堂嗎?近些年有哪些變化?

張春財


當然,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大學澡堂門口,一男生和一女生相遇。

男生問:人多嘛?

女生:多~~

在下南方人,南方夏天洗澡可以往河裡跑,在水裡撲騰一番,然後在岸邊換衣服,走人。初中時貪玩,有時在水裡待太久,有一次待了兩小時,回家被家長耳刮子侍候。南方冬天沒有暖氣,洗澡是大事。通常,家裡有個很大的木盆,俗稱“腳盆”,可容一個成年人蜷縮在裡面,這便是洗澡的盆。後來也有公共浴室,但這種公共浴室是一個一個的單間,空氣有些悶,但倒也自在。當然,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家裡的衛生間一般會裝浴霸之類的,也有熱水器之類的,洗澡倒也好過一些。

碩士在保定,博士在北京。插播一個真實小故事,讀碩時的學校,有位在浴室門口賣票的阿姨,她老公很有能量,硬生生地把她媳婦整成副教授,還給學生上課,不過,這時我已經畢業了,沒聽過浴室阿姨上課。

北方大學的浴室當然大家都是光著腚進去,就是男生,也是白花花一邊。大學的浴室一般都是規定時間的吧,不能天天讓你洗。有時興沖沖地運動了一下,一身汗,跑到浴室一看,放假閉門。

浴室裡也有各種各樣的故事,一次看見一個哥們,他的洗澡是從刷牙開始的。還有一次,遇見一個哥們從牆的那邊探出頭來看這邊,男生偷看男生哦,我隨即罵了一句,不過那小子溜了。

到了夏天,男生澡堂和女生澡堂門前就會出現不一樣的場景,就和公共場所上廁所一樣,女生前面總會排起長隊,這個應該是女生平均洗澡的時間要比男生長吧。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是為答。


元和拾一年


大學期間給我的印象是:北方人一般都是在集體浴室洗,搓澡的話還真需要有好的忍耐力。

本人是南方人,初中之前都是在家洗澡。高中讀寄宿後一般都是在宿舍有門的衛生間裡洗澡(條件差的時候是在集體洗漱間穿著內褲洗,然後再去宿舍或者衛生間換內褲)。

很不巧的是,我大學是在東北讀的😂

由於第一次去東北,問了本地的同學才知道洗澡要去學校集體浴室(去外面的浴室也可以),當時的價格是2塊洗一次。


交了錢拿了號碼牌放好衣服拿著沐浴用品就進去了,結果進去一看,相當尷尬,因為裡面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全身赤裸,而我是穿著內褲進去的😰,當然還看到有幾個人也穿著內褲,估計他們也是南方人吧。

第一次在澡堂洗澡我有點不適應,全程都是穿著內褲,洗完澡後再換。第二次去就“入鄉隨俗”了,進澡堂之前全部脫光光😌。

大學期間偶爾也去外面的澡堂洗澡,那裡一般都有搓澡師傅(這需要額外交錢的),具體多少不太記得了。碰到新鮮事物總想試試,然後就第一次搓了個澡,現在想起來還有點尷尬,搓澡師傅把我從上到下從裡到外正面反面都搓了一遍,差點沒忍住😱,主要是因為搓澡師傅的力度比較大,另外一方面...因為年輕嘛,難免會血氣方剛,此處省略一百字。。。

外面的澡堂除了可以搓澡外,還有“汗蒸房”、“澡堂”、“休息室”。我比較喜歡呆在汗蒸房,雖然裡面溼度比較大,溫度很高。一般的人在裡面呆幾分鐘就有點受不了了,我卻能呆半個小時,一般不建議在裡面呆太久,畢竟要為你自己的後代著想。如果想要泡澡的話,一般建議早一點去,去太晚水就不是那麼幹淨了。洗完澡後可以在休息室裡休息一會,還可以看電視,據說還有人在這裡睡覺呢。

第二年夏天的時候,全寢室的人都是晚上在宿舍樓的洗漱間洗,洗完就光著身子回宿舍了。


那些經典的片段


澡堂子在北方大學確實挺普遍,但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北方學生能眾目睽睽旁若無人,南方學生卻對袒胸露乳如臨大敵

有人說,這是因為南方人從不出去洗澡。那麼,當我們把視野從大學內部移向整個城市時,

南方街頭是不是真的看不見公共浴室?

我知以“洗浴”、“浴室”、“浴池”、“澡堂”為關鍵詞,搜索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哈爾濱、西安、天津、深圳八個城市在工商局註冊過的室內公共洗浴場所。

雖然選取的關鍵詞不足以覆蓋所有洗浴場所,但還是足夠得出結論:然秦嶺—淮河以北的城市明顯表現出對公共浴室的偏好,但公共浴室並非只屬於地理層面上的北方。

● 總數中已排除掉“足浴池”、“洗腳房”等無關場所

上面八個城市中,最喜歡外出洗澡的是哈爾濱人,平均一萬人有1.98間公共洗浴場所,其次是天津每萬人1.68間,第三是北京,之後依次是西安、上海、重慶,最少的是深圳和廣州,這兩個城市分別只有54和27間洗浴場所,整體看來,全民對外出洗澡避之不及的,只有嶺南地區。

洗浴場所的命名也反映出當地洗浴文化。

北方哈爾濱、天津、北京和西安,叫“浴池”的比叫“浴室”的多幾十倍,南方的上海、重慶、深圳,“浴室”遠比“浴池”多,廣州則是一家“浴池”都沒有。

如果說,公共淋浴曾經普遍存在的痕跡還依稀可見,那麼泡澡休閒這件事,到今天已經被大部分南方人摒棄了。

● 北方浴池

由此看來,公共浴室在南方確實不太常見,在北方上學的南方人第一次進公共浴室時好像看見鬼,也不是什麼瞎矯情。

公共浴室常見度的差異也帶來了一個刻板印象。雖然每次南北人民就洗澡問題展開交流時,北方人總會反覆強調自己家也有熱水器,但是北方人提起泡澡搓澡拔罐的陶醉表情,還是給很多南方人留下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北方人不每天洗澡也就算了,洗個澡還要跑到外面去,真可憐。

可是說這話的人,是不是忘了國內公認修腳搓背技術最好的,是“揚州師傅”?

● 揚州師傅活最好


出品丨視知TV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電影、男裝、寵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為你解釋世界。

視知TV


畢業四年,表示我校現在也是集體澡堂。

集體澡堂可謂很多北方高校的特色。從室外走過,相隔十多米就能看到窗戶裡飄出的蒸汽,混合著各種洗髮水沐浴液的味道,給北京的霧霾天氣帶來一種別樣的清新。

我校的澡堂分為四個區域,都是非常規整的方形,一個區域是更衣室,幾排大鐵櫃子,兩個木長椅。迅速脫了衣服,拿著毛巾就鑽進進浴室:三排整齊的噴頭,中間沒有格擋,人與人之間的隱私基本靠水蒸氣。每個噴頭的還不同,大概三分之一不好用,水壓不足。經過四年也大概摸清了它們的脾氣,每次去也就有了固定的噴頭。

我校男生洗澡還是成群結隊去的,我們宿舍四個人每次都得湊齊了才一起去澡堂,不過每次都是在等我,因為只有我會買沐浴露和洗髮水,另外仨大老爺們穿著短袖褲衩,拎條毛巾就出發了。

我同宿舍的三個澡友都很有意思,按年齡逐個介紹下:

老大S君,北京的,個子中等,皮膚白,無體毛,身材一直勻稱。

老二本人,北京的,個子中等,皮膚算白,脂肪均勻分佈於全身。

老三L君,北京的,個子高,皮膚黑,體毛和膚色差不多,大四開始發胖。

老四W君,北京的,個子高,皮膚白,無體毛。曾經是很多女生心目中的院草,這兩年迅速發胖。

之所以瞭解的這麼清楚,也是拜集體澡堂所賜。

我校澡堂的開放時間是下午三點到晚上十點半。我們四個人裡,三個都是院足球隊的,大三之後就沒什麼課了,幾乎每個中午都在踢球中度過。踢完球兩點,回宿舍打一局DOTA,正好三點出頭,帶齊東西奔澡堂。這會澡堂剛開,水也剛燒好,水溫足水壓強,而且整個空間除了我們沒有別人,體驗是最好的。洗完澡穿好衣服,裝模作樣帶電腦去圖書館,看看妹子翻翻書,一天就過去了。

偶爾我們幾個也會犯拖延症,十點半才從宿舍衝出來,在澡堂管理大爺關門前一刻衝進去,迅速脫了衣服開始沖涼。

真的是沖涼,一方面是因為水已經不熱,另外大爺會拿出一根涼水管子,一邊沖洗地面,一邊有意無意地把冰冷的水濺向我們這些搗亂的學生。

這時候,我們只能罵罵咧咧地衝掉身上的泡沫,穿衣服返回宿舍繼續打遊戲。

背後留下一個同樣罵罵咧咧,沖洗著地面的澡堂大爺。


景明子


我是在陝北長大的,其實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公共澡堂還是比較少見的,洗澡一般都在自家浴室或者外面洗,價格不一,但都是有隔間的。

中學的時候搬到新學校居然是公共浴室(公寓樓每層都有一間可容納十來人的浴室刷卡計水量的),像我們這種靦腆內向的人都是一個人把門反鎖洗的,主要是洗澡的人不會很多,可以避過高峰期或到其他樓層洗。當然,我也見過宿舍關係很好的三五成群去洗,個人認為這也沒什麼,但僅限於關係好外向的(女生應該不會有一起洗的)。


大學也是在這個地方😂是一座洗浴樓,二樓男生,三樓女生,洗一次四塊錢不計時計量(洗太久不好哦),都是隔間。

現在每個上過學的人都會有一定的生理知識,內心會本能地排斥這種脫光示人的做法,只有極少數閨蜜基友可能會在一起洗澡搓背,未來應該就不會存在了吧。


心要多大才不害怕


老北方人家裡沒有浴室的,老平房更是連廁所都是幾塊木板搭的。那個年代每天洗一次澡這種事對於八零後的我,聽都沒聽過。全鎮只有一個大澡堂,大極了,每天淨化幾百男女老少,男浴池子的水彷彿是越燙越爽,那時候一群傻老爺們覺得忍得了開水燙才算得上是真男人,撲騰撲騰得往裡跳。思想健康的我看這池子就像是沒有底料的火鍋,燙的髮指,我就是瘦小可憐的豬排骨,我家老頭子像下肉一樣把我夾著扔進水池,任我各種掙扎烹煮他面不改色,待我被煮熟後再提出來殘忍得搓澡,那感覺就像革命烈士被鬼子漢奸各種殘忍處刑,全身鐵刷子刮骨不過如此吧。。長大後我變成了“南方人”,每天在家洗一次。上學工作離家久了,回家鄙視老頭子的機會越來越少,偶爾會和老頭子一起去高檔洗浴享受一番,但澡堂再也沒去過,再也不想去了。。(從來不喝熱水)


恆大維保休金子


尤其東北。

北方的同學們很享受彼此搓澡。

南方的同學根本不適應。

舉個例子,大學四年,我有個江西的室友。我們從來沒見過他洗澡,更沒一起洗

從來都是到廁所穿著褲衩,用盆澆水洗。


宋瑞


北方的澡堂大部分是集體澡堂,不過也有澡堂有單間隔斷之類的。

我在開始報大學的時候,也在關注澡堂的問題,當知道自己上的大學澡堂是公共的時候內心其實都是拒絕的。不過生活過了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會習慣,集體澡堂根本就不算什麼,大家根本就不會看你,反正大家都一樣,不用有什麼心理壓力。

報大學一定要以專業為主,其他的條件都不重要,因為來了之後所有的生活你都會習慣的。


微章樂樂樂


大部分是的,不對!幾乎可以說全都是,這現在好像成了北方的特色了。。。

對於我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來說,從小就一直混跡於這種大澡堂,當然也有單間,所以對這種事一點也不奇怪,直到最近刷頭條一直刷到北方澡堂的梗,才知道原來南方人對北方澡堂的各種“情懷”,咳咳,還是在下見識少了!

北方也有洗浴中心,也有單間,但在大學裡 學校是不會給你這種待遇的 ,全是公共浴池大澡堂,你不洗就熱著,才不管你呢!最後你只能忍不住充進眾人的大澡堂中!哈哈


生活1地雞毛


我們那個澡堂子是上下樓,1樓是女生,2樓是男生,2樓還有個休息大廳與男生澡堂一牆之隔,男生可以從2樓進入,女生可以從1樓通過樓梯進入,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節省成本,暖氣安置在男澡堂和休息大廳的隔離牆上了,一個暖氣可以同時兩邊供暖,所以如果坐在暖氣前的休息躺椅,正好面對暖氣,如果仔細一看會有很多空隙處直透男澡堂春光乍洩啊,如果哪個男生正好是在暖氣位置的淋浴頭下洗澡,那個部位可正是一覽無遺的晃來晃去,可能很多女生也發現了,所以休息室很少有女生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