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敬佩李鸿章还是左宗棠,为什么?

谈文论史


这个事情很难说,但总体来说,左宗棠应该高于李鸿章。左宗棠最大的功绩是收复新疆(注意,左宗棠打败的是阿古柏,不是沙皇)但李鸿章却说新疆是不毛之地 理应放弃。李鸿章之所以为人所诟病,是因为他主理外交,对外战事无一胜绩。换作左宗棠是否比李鸿章更好?可以说,处在地位的不同,是造成二人评价不同的首要原因。

左宗棠,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闽浙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仕途起步很晚,依靠曾国藩等人的举荐,45岁才出仕。但50岁就担任浙江巡抚,起步虽晚。但落点很高,左宗棠一生没有被满清猜忌,也没有涉及洋务外交,未入中枢。基本上是督抚任职。一生完美。左宗棠最大功绩收复新疆、梁启超评价左宗棠是“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既是左宗棠的自勉,也是他的豪气。左宗棠完全当当得起民族英雄四个字。收复了华夏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最富饶而广袤疆场。千秋功业,万世之功。左宗棠的最高职务是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在闽浙总督任上病逝,终年73岁。谥号文襄。


李鸿章,比左宗棠小十一岁。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谥号高于左宗棠)“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是李鸿章当年的诗句。但对比李鸿章一生的作为则有些讥讽。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一生以曾国藩为楷模。但除了官职超过其师傅之外。其他方面均不如曾国藩。世人评论,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事。李鸿章会做官。李鸿章一生成于“洋务运”同样也败于一生最大败笔就是“洋务。虽然是地方疆臣。但却把持中枢。可以说,李鸿章不是宰相,但却实宰相之权。当时评价确实有些刻薄,但现在又有些拔高,李鸿章只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处事过于权谋。把淮军和北洋水师当作私家兵,没左宗棠,新疆就被李鸿章卖了,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琉球拱手让人。这些都必须由李鸿章承担。


如果说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不和是演戏的话,但左宗棠与李鸿章那是真不和。左宗棠对李鸿章的软弱异常反感和不满。李鸿章对左宗棠也是十分厌恶。但左宗棠去世以后李鸿章书写挽联: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伐,惟先生知我; 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可见李鸿章也是明白人。但必须承认和指出,左宗棠那个脾气做不了李鸿章的位置。他不行。气量不够。左宗棠自视极高,性情豪迈略显急躁,不适合搞外交办国事。李鸿章老谋深算,韧性极高。如果李鸿章处于左宗棠的位置他也许做不到。二人的不同的位置。导致二人评价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二人应该是同一类人,是晚清末代一群有能力的悲剧英雄,他们希望古老的国家现代化。而自身又接受传统教育,悲剧与失败必然便产生。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这样的提问显得多么无知,不,你应了当今一个现象:洗白汉奷或历史上的奷臣,而污水忠臣和英雄。李左虽能同语,完全在于同属一个时代,并都为满清末期的重臣。但从二人从政经历看,二人走的路即有相同的地方又在重大经历中有着巨大的差别。二人同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作为曾国番的左右手,为灭太平天国为清廷立下不世之功,而后左与曾渐行渐远,与曾在许多内外政策上存在矛盾,而李追随曾并越发显赫。左与李不同在对外政策,特别是西北平叛和収复新疆,李是主张放弃不毛之地与俄英,左则主张祖宗的家业不能丢,所以有抬棺进疆,这才有祖国今曰雄鸡鸡尾。如按李的主张,今日西北不知属谁。再看李的做为,因善钻营,官越升越大,为即讨腐败清廷的喜欢,又满足列强的贪婪,一个个卖国条约大都与李有关。论人品,左介生前干了多少大事,而左公身后无资产留给后人。而李在满清时就有:天下瘦,李合肥。


手机用户唯心


谢谢!

当然是左宗棠。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想的。

原因如下:

一,先说个人品德。

左宗棠可以说是一心为国,几无私心杂念,甚至捐出自己的养廉银来充军饷。死后没有给子孙留下多少财产。能做到这点,于晚清,于今天,能有几人?可以说,左宗棠无论做到哪个位子上,都是审时度势足智多谋勇往直前战功赫赫的指挥官。这由其性格和能力所决定。

李鸿章中后期玩弄权术,广开财路,或明或暗,损公肥私的事情很多。在洋务运动和军械购买及签订条约方面,都有为个人和家族聚财的嫌疑。为了个人派系,其用人唯亲唯乡党,把国家投入巨资的北洋水师搞的一塌糊涂,战争来临时,只能幻想英俄调停,进退失据,被动挨打,最后给国家民族造成塌天灾祸。可以说,李鸿章办多大的事情,就捅多大的篓子,制造多大的灾难。这也是由于其性格和能力造成的。人,只要心术不正,又能力超强,就是祸国殃民的佼佼者!

我们评价李鸿章,只看到他的甲午战争之败,其实,他更大的隐形灾难,就是他私心杂念过重,过度追逐名利权势,一切以家族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造成晚清官场腐败成风,让庸者上,智者远,小人亲,君子疏。令官场和军队歪风邪气滋生。有人说慈禧太后是根源,但是,毫不犹豫的说,李鸿章身为汉臣首辅,中堂大人,他的恶劣榜样和推波助澜,直接导致国家机器乌七八糟,酿成甲午战争之败。

二,能力方面,二人都是能人,都是出类拔萃。业绩方面,大家都有目共睹,不再细说。历史影响方面,相信大家自有公论。

三,反驳几个说法:

1,弱国无外交。现在的人们老是说这句话。这话没有错,可是你深处想想,弱国是谁造成的?中日几乎同时被迫变革,日本维新打败了中国的洋务运动,为什么?中国为什么就被日本超越了呢?中国打不过西洋,有情可原,为什么会败在往日的小弟跟班日本人手里?是老百姓不行吗?还不是统治者只想维护自己的利益,所做的一切只是流于形式,不敢接受彻底的国家制度变革,从而令国内矛盾积累恶化,最后陷入僵局。所以说,一句弱国无外交,就是不负责任的推托话!只要有这句话存在,国家永远都是失败者!

2,几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也是推托话,无耻之说!为什么都是遇到变局,日本变得强大,晚清就变得羸弱?还不是统治者的问题?

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更无耻!典型的推卸责任,却又自以为是,固步自封。身居高位,有这种思想,等死吗?只能说是误国误民!

4,裱糊匠之说。最无耻透顶!几十年倾尽国家财力物力人力,平日里你李鸿章以淮军和北洋水师为依靠,拥兵自重,上欺下压,得意洋洋,战争来临却畏缩不前,失败了用一句裱糊匠来推托责任,可怜我死去的将士和百姓!

5,伊藤博文,俾斯麦,李鸿章合称三大伟人之说。可气可悲可恨之说!前二人领导国家走向复兴昌盛,使弱小变得强大。李鸿章的成就呢?令国家一败涂地,家族财源滚滚,还有人说他是三大伟人之一,真的是自甘落后被人宰割的说法!

四,我们回首往事,翻阅历史,为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镜。今天,中国的内在环境都很复杂,民族振兴的道路还很艰巨,希望中国少出李鸿章,多出左宗棠这样的人,这样,中国才会快速崛起!


才辰日月


诚邀、洒家斩钉打铁的说更敬佩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清庭有两种声音、海防、塞防、支持海防的李鸿章说: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匀作海防之饷”。 我就想说新疆那么大的地、你李鸿章说不要就不要了,土豪啊!李鸿章这个人有个强项、就是不拍挨骂!你李鸿章那么流弊的北洋水师、最后怎么样了那?历史已经证明了。左宗棠慷慨陈词反驳道:

“天山南北土沃泉甘,物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怎么能说新疆千里荒地、万里穷荒那?”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屏障尽失,西北在无宁日、防不胜防,况今之与昔,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保海防弃塞防乃误国之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


在这里应该感谢慈禧!慈禧不傻、他听从了左宗棠的建议、左宗棠听到这个消息后上书朝廷说“臣本一介书生,辱蒙两朝殊恩,高位显爵,久为平生所梦想不到,岂思立功边域,凯望恩施。我那想着我左宗棠边关在立一功、朝廷在多赏我点、我是担心啊、我替清朝担心、我替中国担心!从这篇文章看、左宗棠心里装的,真是国家、真是民族!想一想没有左宗棠、中国就缺了一百八十六万平方土地。

1876年年近70岁的左宗棠抬着给自己预备的棺材、率领清军大举西进、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清廷嘉其功,新疆各地也于大小村镇建立左公祠,烧香礼拜。

大将筹边尚未还,潇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清军连破文渊、凉山、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重伤法军统帅尼格里、法国茹费里内阁倒台。就在这个时候,就在我军水陆两路大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时候、我们的李鸿章大人、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战争的结果、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十天以后左宗棠以、身体不适、饮食锐减、头晕眼花、吐血时发。的实情向朝廷奏请解甲归田、朝廷不准。后左宗棠在此奏请、解除自己钦差之职、朝廷再次不准、但是此时的左宗棠、已经听不到朝廷的声音了!1885年9月5日这位73岁的晚清名将病逝于福州!临终口授遗嘱“此次越南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不能瞑目!


老张头zh


不知李鸿章哪什么跟左宗棠比?以气质?左进租界洋人以礼相待。李签一系卖国条约,虽非李之过,但必竟是其所签。军事,以一国之力而聚北洋却甲午之败?左却收复新疆?能比之?战略上,李以海军为重打造战舰却为守岂非可笑。如以海军之资训陆之精兵岂非更为有用?而左却重陆。对当时清帝国来说发展陆军北驱沙俄,南拒英法。东守东北以之固。西进西藏新疆继而中亚,而非更好。比如沙俄,德国等以陆军之强而立于以世。当才来说,左之才当时国人几人比之?曾以据半壁江山而以归清,非忌清,而忌左,李却无信而杀降,以至戈登提枪欲杀李。如果是左,用的着躲吗?左贫,而李却占地千里。李那什么跟左比


手机用15596728620


李混账让人们罪敬呸的丰过劣迹就是亲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法新约》和《中俄密约》堪称是历史上签订辱约罪多的汉奸走狗卖国贼!遗臭万年!



龌龊的刘世雄


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失地,李鸿章签署了大量的卖国条约。但是左宗棠仅仅只是军队的将领而已,权利完全没有李鸿章大,而且并不负责外事工作。只能是一心一意的搞好军队就可以了,李鸿章呢?整个北洋都在李鸿章的手里,同时,北洋通商大臣的头衔又把他推到了外交事物最前沿。有关于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争执?是为加强陆军还是海防之争。有海无防可以么?海军历来就是吞金兽,所以陆海军关于军费的争执哪个国家都有?至于说,左宗棠是幸运的胜利者。不应该被责备,李鸿章嘛?虽然说,拿到了不足额的经费,但是好歹是有一些最后北洋水师战败了。所以就要把战败的责任扛起来。


爱看爱思考


应该是李鸿章吧,李鸿章生活的年代更乱,国家更加腐败,他代表满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了满清的替罪羊,他和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愚忠于满清,后来梁启超找到他,说可以支持他做民国总统,李鸿章回答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做的事情就只能这么多了,剩下的是你们下一代的事情。应该说李鸿章在满清最后时刻依然想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为国家尽忠,他的难是左宗棠那个时代不能比的。


人生若只女口初见


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可见当时世人对左文襄褒奖之重,而左少通经史兵法,为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素以“今亮”自诩,胸怀鸿鹄志在庙堂,后入仕创办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有功于清廷。左宗棠最为后世赞誉的历史功绩当数率军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不愧中兴名臣之誉,这岂是对外屡屡妥协投降,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卖国贼李鸿章所能相提并论的呢?


诗和远方2170


相对来说,老左肯定值得敬佩一些,虽然同为满清奴才,李只有丧权辱国,一无是处,而左还有收复新疆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