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少见作品,出场人物几乎死光,最后只剩三个人

有人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我本人是比较同意这个观点的。金庸很多的武侠小说太过美好,主角在书里不管怎么作,就是洪福齐天,就是逢凶化吉。有时候感觉主角随便放个屁都能获得高人的赏识,什么也不做就能得到美人的青睐。到最后,好人也罢,坏人也罢,全都围在主角身边,大家其乐融融,好不快哉。

金庸其实也不想这样,可是读者不答应啊。写神雕的时候,金老爷子本打算把小龙女给写死了,可小龙女人气那么高你给写死了,谁还来买你报纸啊。不知道是不是憋太久了,金老爷子在另一部作品里终于释放了一回。这部小说叫《连城诀》,情节就是主角一直在被虐,结局是坏人全死光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金庸少见作品,出场人物几乎死光,最后只剩三个人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那有什么啊?神雕里金轮、霍都、李莫愁、公孙止这些大坏蛋不也都死了吗?可神雕里的大坏蛋满打满算也没有十个,而《连城诀》里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好人外全都是坏人。我以前一直不理解,堂堂武林高手为何会对区区宝藏那么感兴趣。对于武林高手来说,获得钱财应该不难才是。看万震山的生活,根本不缺钱,名声也不错,还有小妾,日子这么滋润了还要啥宝藏。又比如凌退思,当个知府有权有势,黑白两道也吃得开,就为了个虚无缥缈的宝藏,连女儿都不要了,官都不升了?

金庸少见作品,出场人物几乎死光,最后只剩三个人

后来我明白了,人本性都是贪婪的,而且是无止境的贪婪。我们很难想象武林高手会那样贪财,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成为武林高手。就像我们这些穷人,觉得拥有一百万就很幸福了。可是当我们真的哪天拥有了一百万,依然会觉得自己很穷,依然会眼巴巴地望着拥有千万家财的人羡慕嫉妒恨。武功这个东西,看着玄乎,其实本质上跟端盘子、搬砖没什么分别,都只是一项技能而已。有的时候会武功甚至不如会端盘子,毕竟端盘子是确定可以挣钱的。武林高手也是要吃饭的啊,所以玄冥二老、方东白这种高手甘愿当汝阳王的鹰犬。

狄云能忍受住诱惑,固然是性格使然,但也有生活习惯的原因。他反正从小穷惯了,要穿身新衣甚至都要把黄牛卖了才行。对于他来说,有新衣穿、有肉吃,能和师妹戚芳一起玩耍就已经很幸福了。至于花不完的金银珠宝能带来什么,他没有想过,也想象不到。戚芳本来也跟狄云一样,但成为万家少奶奶后她就变了。狄云不理解师妹为何要冒死去救丈夫,我们这些读者也不理解。只有戚芳自己才知道,她已经不可能跟着狄云去过苦日子了。

金庸少见作品,出场人物几乎死光,最后只剩三个人

欲望的世界,狄云从来没有进去过,他一直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在审视着其他人的癫狂。水笙不一样,她是唯一一个从那个世界里走出的。在贪婪的国度里,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狠毒藏了起来,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兄友弟恭。雪谷是面镜子,在这里,花铁干这种人再也掩藏不住自己的本性。水笙突然觉得他很恶心,自己也很恶心。她从未见过狄云这样的人。他外表邋遢,内心却如雪一般纯洁。水笙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很安全,很温暖。在经过几个月的挣扎后,她终于选择了走出来。

金庸少见作品,出场人物几乎死光,最后只剩三个人

贪婪让人愚蠢。如果当初万震山、戚长发和言达平三人不相互猜忌,齐心协力将宝藏找出来,那还有其他人什么事?在宝藏的消息传出后,凌退思区区一个知府又哪来的底气独吞呢?就算那些江湖人士都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那朝廷呢?为了这些要命的金银珠宝,不仅把命搭上了,数十年的青春也都浪费了。就像《侠客行》里的龙、木岛主,为了侠客岛上的武功,空耗光阴,死前也只能吟一句“白首太玄经”。钱再多,命都没了又有何用?钱财本身并没有价值,用钱财交换事物获得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啊!有些人一味追求财富增长,却从未有时间享受生活,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