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怀念鲁迅?

艺屿EYESVOT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国民精神的一杆旗帜,他的文章有多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如《狂人日记》《药》《孔乙己》《社戏》《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祥林嫂》《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故乡》《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是入选中学教材最多的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但进入21世纪后,已入选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先生的作品被大量删除,特别是先生的杂文,基本上都被删除。尽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还是让热爱鲁迅先生文章的人深表遗憾,人们越来越怀念鲁迅,怀念鲁迅先生的杂文风格,怀念鲁迅先生的勇气和担当。正如诗人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永远活着的人”。

我们为什么怀念鲁迅?其实我们怀念的是鲁迅先生别具一格、自成一派的杂文风格,喜欢鲁迅先生把笔当做“投枪和匕首”的勇气,喜欢鲁迅先生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的担当。鲁迅先生的杂文,是不理情面,坚韧不拔地“暴露”和“攻打”旧社会和旧文明的匕首和投枪,充满着批判和战斗的激情,主张“痛打落水狗”,毫不留情揭露“国民劣根性”。

我们怀念鲁迅,是因为我们怀念鲁迅先生的杂文风格。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结皆成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鲁迅的杂文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鲁迅的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具有强大的讽刺力量。杂文内容是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大到整个社会,整个文明作批评对象,小到寻常的社会现象,但又“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鲁迅曾说:“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

我们怀念鲁迅,是因为我们怀念鲁迅先生的勇气和担当。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坚信,那些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行尸走肉,生命却毫无价值;而那些一生为人民,甘愿为人民谋福利致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人民会永远拥戴他,即使这种人生命不复存在了,但是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虽死犹生。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希望以此疗救国人的灵魂,这需要勇气;鲁迅把笔当做“匕首和投枪”针砭时弊,这需要勇气。鲁迅用自己的笔坚守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这就不仅仅是勇气,这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挺身而出的担当和奉献。“爱之深,才恨之切”,先生的“匕首和投枪”原来只是爱的工具,是“刮骨疗毒”的过程,是“壮士断腕”的行为。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他的葬礼万人空巷,学界名流、友人甚至对手对他的离世纷纷表示悲痛。他的灵柩上覆盖一面鲜红的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这三个字是对他最高的评价,也是他一生的写照,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他的崇高敬意。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总之,我们为什么怀念鲁迅?其实我们怀念的是鲁迅先生别具一格、自成一派的杂文风格,喜欢鲁迅先生把笔当做“投枪和匕首”的勇气,喜欢鲁迅先生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的担当,我们更喜欢鲁迅先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美文美生活


为什么怀念鲁迅?因为无法忘却。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医,偶尔一次看见一群麻木的人们。这个对鲁迅先生的触动很大,鲁迅先生深刻的体会到。最迫切医治的不是人的身体,而是人的思想。于是鲁迅先生拿起了笔,用他犀利的文字去唤醒愚昧的人们。就是他这个决定,让中国文坛多了位大师,更重要的是,他让世人明白什么是中国人的脊梁。他的笔就像一把锋利的长剑,劈开了中国大地上空的黑暗。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可以见到一丝丝的光亮。有了光明,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斗志,有了斗志,就会战斗到最后一滴血。如果说先辈们有的拿枪,有的拿刀,有的拿棍,有的拿棒,与敌人做着殊死的搏斗,那么鲁迅先生的笔就是他战斗的武器。他不打敌人的皮,也不打敌人的肉,只戳敌人的心。虽然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很久了,可是我们怎能把他忘记。那是一种精神呀。那是民族的魂。今年四月份去了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看看鲁迅先生生活过的地方,走走鲁迅先生小时候玩耍的小路。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好像鲁迅先生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不曾离开过。





山中笔记


社会有问题,鲁迅指出来,有所改善。当代仍有问题,没人敢指出来,故而怀念。



发酱小橘猫


因为鲁迅是那个我们最想做却永远也做不成的人。鲁迅是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最后一个具有“狂人”气质而又承传传统文化的“士人”。

第一,他身处的民国,与先秦、魏晋、五代十国时期一样属于乱世,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国家不兴诗家兴,越是乱世,越是一个造英雄的时代。

第二,他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又东渡日本留学,受到思想上的启蒙,能够睁开眼睛看中国,具有学贯中西的视野,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甚至难以理解的深刻。

第二,他有高远的理想和执着的精神追求,从学医到从文,为了救治麻木的国民精神而战斗一生。一般来讲,有理想易,践行理想太难,很难有人矢志不移,而鲁迅没有任何的变通。

第三,他发于旧文化而叛逆旧文化,并且决绝地反抗旧文化,毫不留情地批判植根于他血脉的思想文化秩序,不论是剖析自己还是别人,都一针见血,绝不容情。

第四,他取得了卓越成就,自己却逃不过悲剧的命运。他是中国人熟知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民族魂,是骨头最硬的人,是新文化的前进方向。可是他仅仅活了55岁即病逝,而且还经历了无性婚姻、兄弟反目、学生背叛、战友捅刀等一系列人生悲剧。





梦想照亮天空


怀念不代表接受!我们可以怀念他,但当今社会是不会容忍他!其中什么逻辑,大家可以各自思考属于自己的答案!

如今很多过去的人都已经变成一种符号化角色!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符号!或者是一个牌位!而从来不需要他们的灵魂!

所以我们讨论的怀念,首先要明确怀念的是思想还是符号?怀念的是灵魂还是牌位!

只要分清这个,答案也许就有了!



饼子啃书


是怀念那个能够抨击社会不平,能够说真话的年代,现在的文人满口假话。


田玉60469287


他是最敢与统治者进行斗争的人,立场鲜明,从心希望国家走向文明富强,对围在权利层外围的伪君子深恶痛绝,痛打落水狗。民国的胡适,新中国的郭沫若都是他巨笔下的败将。他与共产党领导人瞿秋白为知音之交。


文物陈列策划设计梁子


鲁迅在世時骂的是积贫极弱的旧中国,骂的是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如果鲁迅在天之灵能看到今天的太平盛世、华夏复兴也会唱赞歌的。贫富有先后,路途多不平…,一个人如果为个人私利而“骂”,那是“喷子”,如果为民众、民族而“骂”,那是“疾呼”,那是“警世”,那是伟人。


重点241


与其说是怀念鲁迅,不如说是怀念那个时代思想的自由。


云起云落45


鲁迅先生,吴冠中先生解读最到位,一百个齐白石也顶不过一个鲁迅!没有鲁迅,中华民族脊梁会矮很多!鲁迅先生,挺起了民族的脊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