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有些臺灣、香港、澳門學者所說,大陸的簡體字真的不能代表中華文化的正統嗎?

記者去哪裡了


簡體字只是對字體進行了簡化和統一,並非另造一種新文字。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形態多樣,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年的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多民族、多語種的大家庭有了共同的奮鬥目標。

語言不通是很大的障礙,全國需要統一的語言和文字。普通話的官話地位確立後,書寫也需要規範。我們學過《孔乙己》,茴香豆的“茴”字有多種寫法,成了孔乙己賣弄的資本。假如學生學“茴”字時幾種字形都要會,豈非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古文字字形比較複雜,不利於書寫和交流,更不利於在全國推廣。

於是簡化字就應運而生了。字體簡化了,並不代表文化也隨之簡化了。沒錯,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字形的改變會給閱讀古文帶來一定障礙,但簡體字和繁體字是相通的,只要我們稍加學習,障礙很容易破除。除了文字,文化的載體還有建築、繪畫、音樂等等,甚至衣食住行也都有文化的滲透,拿字體簡化來否認文化正統,不僅可笑,而且可恥。

港澳臺地方狹小,在文化推廣、文字統一方面沒什麼難度,因此不必大費周章,只需保留繁體字就能滿足所需。某些人若是把這當成了高明,也夠無趣的了。國家正倡導文化自信,作為中華兒女,我們首先要有文化認同,為什麼非要分彼此,比比誰更高明呢?正統只有一個,就是愛國。愛國者最清楚正統不在字形上,而在靈魂深處。


上頭派掌門


港澳臺一直使用繁體字,使用簡體字肯定會覺得不習慣,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推廣簡體字也是動用了很多文字工作者與歷史學家,目前的簡體字很多都是以前繁體字草書寫法或筆劃演進而來,如魚字,繁體字是魚,簡體字是魚,魚的草書與簡體字一樣,草書是我國古代書聖王羲之、草聖張旭、懷素等人創造的書體,草書可以說是中國漢語文字上的一次革命,讓很多筆劃繁多的漢字用很少筆劃就可以書寫,一個國家的文字也需要隨著歷史的進步而不斷的適當的合理的創新演進,漢字最早的是甲骨文,經過幾千年演進變成繁體字,最終演化成目前的簡體字,簡體字有利於學習、推廣,既有利於國內掃除文盲,也有利於外國人學習漢語,減小學習難度,試想如果現在還是使用甲骨文作為我國使用的文字,行嗎?目前的簡體字基本能夠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繁體字可作為漢語專業學者如書法藝術家等使用,目前的簡體字更能適應時代書寫快節湊,因此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鄭和軍事


現在使用簡體字的華人,應該遠超使用繁體字的人群,所以簡體字的推廣還是成功的。

認識的人中也有少部分人喜歡用繁體字,但那只是電腦或手機打字,如果要手寫,估計大部分的繁體字他們也寫不完整。

臺灣、香港至今仍使用繁體字,他們是從小練習就是繁體字。無論是香港人還是臺灣人,對他們手寫的繁體字確實不敢恭維,而且寫出的字是否有缺少筆畫,讓小學語文老師來檢查,估計問題可能會一大堆。主要原因就是繁體字筆畫太多太複雜。比如“據”與“據”,“舉”與“舉”等常用字,寫簡體要快很多。

現在使用的簡體字,也不是隨便簡化而來。就像我們雖然從未學習過繁體字,但第一次拿到用繁體字編排的書籍或文章,閱讀不存在太多障礙,大部分的常用字能認識(不會寫),當然有些字需要靠猜測。同樣的,臺灣人認簡體字,與我們認繁體字有相似之處,這也許就是同文同種的默契吧。

如果認為沿用繁體字就是繼承傳統文化,這種觀點就更不靠譜。象港澳現在也用繁體字,但受英、葡西方文化的影響,與大陸、臺灣有著明顯的差異。

文字作為文化傳承、傳播的載體,越簡單越容易被學習與掌握,也越容易推廣。就如第一次簡化字的推廣,對當時整個國家、民族的掃盲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當然漢字是象形文字,簡化時也要考慮字體的美觀,保留其精華,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八十年推廣的第二次漢字簡化,因為將漢字簡化到毫無美感,一些漢字甚至簡化到形似偏旁,僅僅幾年後就被廢止,是一次失敗的文字簡化。

大陸現在使用的簡體字,在向國外推廣中,也在慢慢被一些國家所接受,比如新加坡就已接受了簡體字,取代過去使用的繁體字。大陸現在雖然使用簡體字,但各種漢語字典、漢語詞典裡面又是簡、繁對照,應該說也是沒有丟掉繁體字。


whitedeer


【為省略字數,下文用英文sb指代:“有些臺灣、香港、澳門學者”和“有些中國大陸的學者文人”】

一問sb:中華文化的正統是什麼?就是sb眼中的那點繁體字嗎?

二問sb:過去的隸體、草體、篆體、甲骨文等文字算不算正統,答不是,那繁體也不算正統,答是,那正好證明繁體和它們一樣,在時間線上是需要改革的。

中華文化的正統是什麼?想必大家沒有討論過,那就對了,因為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這屬於正常現象,是大國心態,只有那些越是狹隘的地方才會越去爭奪“所謂的正統”(比如江湖上流傳的大寒冥國)。

說中華文化離不開時間線,也離不開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文化圈,悠久的幾千年和多民族大家族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從時間線來看,sb時間觀念狹隘,只看中自己手裡的繁體,缺失最新的一段,而且繼續這樣下去,很可能會錯失未來。而正統是整個時間線的。

從空間層來看,sb的觀念也是狹隘的,眼中只有自己手裡的繁體,根本不看中華版圖的其它板塊,這樣繼續下去,恐怕會在中華大版圖界消失,說消失好像不對,畢竟大版圖包括了它,總之正統還是那個大版圖,sb太小,是爭不過大版圖的。


關於簡和繁:

1-從藝術創作來說:藝術家想用篆書就用篆書,想用草書就用草書,百花齊放,從歷史角度來看,我們掌握了從最原始的文字一直到最現代的所有文字,從技能來說就是技能多,而不學簡體的就缺少了某個技能,在正統的自然叢林裡是會被淘汰的;

2-就普通書寫來說:誰方便也是一目瞭然,不然的話,秦篆之後怎麼會出現隸書,再後來出現草體?就是西方字母的祖先看著也比現在的要複雜點,文明就是這樣進化的,簡化屬於正常現象;簡體字很多就是由草體形態而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和草體比起來簡體算是種繁體啦,這樣說某些字其實是可以進一步簡化的。

3-現在是電子信息時代,漢字繁體大概是全世界電腦裡面最繁瑣的文字啦!?就閱讀方面來說,也是簡體看著更容易些,所以還是支持簡體;

4-心理層次方面:這個最主要,某些人搞出了個“正”體字的叫法,就是刻意在某方面進行分裂,心態和棒子國的某種心態相似,不思宏觀、自卑可憐都表露出來了,又缺乏正確的歷史觀,這個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對於我們來說,首先我們自己要清楚一件事,所謂簡體字其實是簡繁共用的,過分強調簡繁都是不對的。比如樣(子)和(蕩)漾,前者簡寫為樣,後者卻沒有和洋通用(意思不同,也不可能通用),這就是簡繁共用。

又比如豹貓豺狼四個字,這幾個字放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從生物學分類來說,前兩者屬同類,後兩者也是同類,但現在卻是豸和犭交錯使用,拿生物學來論,這幾個字的字形確實有不合理之處了,既然貓可以簡化成貓,那豹和豺是不是可以也用簡單的異體字呢?或者把貓恢復繁體的寫法?

有些字可以恢復傳統,比如雲和雲、古時是兩個意思不同的字,而現在不寫雲了,把雲和有雨的霧霜放在一起,它就顯得另類了,既然霧霜帶雨(也不能再簡化了),為什麼雲就成了雲,這就是比較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說是不符合漢字之美),再比如貝(貝)、財(財)、東(東)此類字,我個人更喜歡橫平豎直的繁體,在書法裡毫無疑問傳統體更具美感,而簡體只適合一種書體使用那就是草書體,像這種不是太複雜的字是不是可以恢復傳統呢?我們知道有一副對聯:琵琶琴瑟八大王,魑魅魍魎四小鬼,此聯精華所在大家都應該看出來,很好的體現了漢字之美,

這裡推薦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561393699459170830/

至於江湖上流傳的:“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廠空空···”和“黨內無黑、團中有才、國含寶玉、愛因友存···”種種,有合理的地方也有強詞奪理的意思,需具體對待。比如“雲無雨”看字形來說,雲確實無雨了,看意思那就是強詞奪理了,因為雲有“說”的意思,根本和雨沒有關係了,所以一味強調“雲無雨”說明他想到的只是他會寫的那個雲,而根本沒有想到另一個雲,正好證明了上面我說的思想上的狹隘。

總之對我們來說:

普通書寫其實可以進一步簡化的,日常普通書寫講究實用,人會不經意間的追求短、少、快、簡等等,這個不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就像餓了想吃東西一樣,是生物的正常反應,我們不必特別強調。我們現在的字即使再簡化也簡不到狂草和日文平假片假那種程度吧!

而書法等那是藝術創作,屬於強意識的腦力勞動,追求藝術美感,它不是餓了想吃東西,而是選擇吃哪個該怎麼個吃法:酸葡萄、甜麵包、苦瓜絲、紅燒肉、皮蛋······,此時就尷尬了,sb面前只有皮蛋(或者說他只想著皮蛋),而正統面前一桌子美食,明顯思想境界更廣。

至於網絡應用,輸入方面是另一回事,但看的話,還是簡單的看著舒服,太複雜不是需要近視鏡就是需要放大鏡【簡就是簡,繁就是繁,這是物理現實,你能想象滿屏的繁體文字(比如西夏文字)是有多辣眼睛?恐怕得用顯微鏡了】···


天下一空


嗯…1949年10月1日共和國成立之時,大陸境內4億多人口,卻有85%的人口是“文盲”,而其中農村人口又佔了80%,他(她)們一個大字不識…這就是“民國”留下來的重要遺產之一!為此,1.從1954年起,國家組織了城市裡有文化的各界人士深入街道、鄉村,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掃盲班”、“識字班運動”…為推動絕大多數文盲群眾在最短時間內首先識字,再接受文化教育,“文字改革”勢在必行…!由此,2.才有了第一批“簡化字方案”,以後,又陸續公佈幾批“方案”…從“書同文”,並且是讓最大多數人口迅速掌握的角度,從大陸人口數量上講,這是非常必要而及時的…!3.至於老蔣帶著眾多追隨者逃去臺灣,很多是當年“民國”教育界的精英,但在大陸時,卻對絕大多數文盲人口的改變沒什麼“作為”…!4.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今後,共和國的文字標準~“簡體中文”必將通行全球。當前,各國學校教的外語~中文肯定都是簡體字;來華工作的外國人學的用的肯定是簡體字;就連港澳臺的青年人到大陸學習工作用的也必將是簡體字…!至於繁體字中文,無論在人口、地域、經濟體量方面都佔不上大陸“零頭”的港澳臺,願意用就留著吧,全當做收藏器、觀賞品也無傷大雅…!總之,大陸推廣簡化字,歷史證明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採取了“對”的措施…!無需妄自菲薄,應當有歷史性的“文化自信”…!


燈火闌珊處56


中華文化的正統毋庸置疑在中國大陸。港澳臺和海外只是中華文化的枝葉。簡繁之爭是最無聊的爭執。文字的進化是自然規律,漢字也是從甲骨文到金文到繁體字到簡體字。而且現在寫的簡體字很多都是用的古時各大家的書法書寫而得。那些固執的宣傳繁體字的人有幾類:第一類就是書呆子,講究非古不用,不知道與時俱進而故步自封;這類人讓他們去做古文字研究未嘗不可;第二類人就是井底之蛙,就像問題中的港澳臺中的一部分人,妄圖以一隅之地的意見來左右中華正統,如同夜郎國人的一樣;第三類人是有不良政治目的的人,這類人妄圖通過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挑起對立和矛盾,以便漁翁得利。豈不知中國越來越強大,一切陰謀詭計在實力面前都是徒勞。第四類人就是人云亦云沒有立場沒有文化的人,他們本身無才,又要像別人炫耀自己的能力,妄用繁體字來證明自己多麼的有文化。不論鼓吹繁體字的人如何叫囂都擋不住歷史進化的車輪,文字的進化不會因為一些的言語和言論而停滯不前!!!


遛鳥兒的大叔


其實,漢字從甲骨文到如今的簡化字,一直在演化。當然,目前的漢字不能再簡化,我覺得先在的漢字,恰到好處。當然,繁體更能體現中華文化這一點不假,因為古代的史書都是繁體字書寫的,如果懂繁體,基本不用絞盡腦汁去翻譯。現在的簡體字和繁體字出入雖然不大,但是很多意思大相庭徑,理解很不透徹。如果看史書不借助字典,不看白話文,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很多人估計能看個大概,但是要完完全全的弄明白,還是繁體字最能體現其真正意思。

不過現在的簡體其實和繁體差不多,我在學習古代文學的時候,至少能看懂90%以上的繁體字,大約有10%的繁體看不懂,因為有些繁體真的太複雜了,不便於書寫。上次看到一個新聞說臺灣人在寫“臺灣”兩個字的時候,很多人把繁體“臺灣”寫作“臺灣”甚至有人直接用簡體。其實,繁體字的確能表達其含義,且比較好看,但是真的有的繁體字太繁瑣了。如果,現在讓你寫繁體,估計真的不習慣。

繁體是表意字,比如“愛”字,繁體“愛”把心去掉了。很多人說,都沒有了愛心,那還叫愛嗎?比如“雲”簡化成“雲”把頭上的雨都去掉了,懸在天空的雨珠卻沒有了,那還叫雲嗎?總之,簡化和繁體都有其利弊,不過習慣了簡體以後,大概不會習慣書寫繁體。當然,在練習書法的時候,我覺得還是繁體看著有意味,簡體不能達意。

像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用繁體,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也不錯,沒必要刻意簡化。如果,都簡化了,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真的被丟失了。當然,我們大陸用簡化更能普及文化,畢竟中國的人口太多,最初在普及文化知識的時候,也是考慮到書寫方便才做出的簡化字改革。簡化字能淘汰一部分文盲,書寫流暢,不那麼繁瑣,總之各有各的好處。


謀士說


簡體字能不能代表中華文化正統?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某些人掛在嘴邊的“中華文化的正統”到底是什麼,估計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

從美感上來說,繁體字確實遠超簡體字。另外,許多簡體字在簡化之後,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結構和表意,魅力大打折扣。從閱讀角度來說,繁體字的書籍也會帶給我相對更愉悅的閱讀感受。

但繁體字確實有繁瑣的一面,方塊字原本就比字母更復雜,繁體字尤其複雜。從掃盲的角度來說,簡體字自有其貢獻。所以我只能說:我愛繁體字,但這個十幾億人口的社會也許更需要簡體字。

至於“中華文化的正統”,我更喜歡借用那句“請用文明說服我”,這裡的“文明”特指現代文明。與其爭根本說不清的正統,不如先離現代文明更近一點。何況,文字只是承載知識的一種工具,將工具當作“正統”的代表,要不就是這個“正統”很可疑,要不就是持此觀點的人其實沒文化。

通過文字去獲取知識,實現文明,是人類理應做的事情。糾結於文字的繁簡,去爭一個名號,是很浪費時間的事情。


葉克飛


簡體字不能代表正統。當代書法書寫的字體也多用繁體字,若簡體字為正統會這樣?

簡體字很簡潔,用起來比較便捷。但有不少字簡化的太不嚴謹,反而傷害了用漢字承載的文化,使之更趨向於記載工具。譬如:用“又”替代筆畫多的偏旁

1、隨意替代繁體漢字的不同“聲旁”簡化:

漢(漢)、難(難)、嘆、歎(嘆)、艱(艱);

權(權)、歡(歡)、勸(勸)、觀(觀);

僅(僅)、戲(戲)、對(對)、鄧(鄧)、鷄(雞);

2、隨意替代繁體漢字的不同“形旁”的簡化:

鳳(鳳)、雙(雙)、敍、敘(敘)、變(變);

3、隨意替代繁體漢字的不同“部件”的簡化:

樹(樹)、聖(聖)。

簡化是大趨勢,但目前的簡化字毛病太多,作為工具可用。承載一脈相傳的文化簡化字任重道遠。


無枯開另


繁體字表達意思更準確。尤其是古詩文方面。比如「中間小謝又清發」最後一個字是發還是髮?我上學時就頭疼很久。比如,「天干」如果只看到這個詞,你能快速判斷出來是「天干地支」的「天干」還是「天氣乾燥」的「天乾」嗎?再比如唐德宗名字叫做李適kuo四聲,現在簡化字把「適」簡化成「適」不是把人名字都弄錯了嗎?再比如姓氏,很多姓「蕭」的人,被強行改姓了「肖」。比如發明活字印刷的畢昇,被簡化成畢昇。要知道升 昇 終非一字,用在人名中,還是要尊重事實的。就好像現在的臺灣女星張鈞甯一樣,甯和寧本是兩個字,現在都簡化成了寧。何以區分呢?還有很多造字的規律,也被簡化打破,不勝枚舉。凡事各有利弊,不能因為港臺人士在用,就死要面子,硬說繁體字不如簡化字。須知,繁體字或者稱為傳統漢字是老祖宗上千年的智慧結晶,其兼具美感和嚴謹,乃是我輩大大的財富。簡化字雖有其便,可是簡化之路,用時不長,經不起推敲和值得吐槽處亦非少數。望諸君多看多思,毋為無腦噴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