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贮藏的农副产品容易出现“蒜你狠"、“姜你军"等情况,不易贮藏的水果蔬菜却动不动滞销,这是为什么?

漓水韵


"易贮藏的农副产品容易出现,蒜你狠,姜你军等情况,不易贮藏的水果蔬菜却动不动滞销,这是为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蒜你狠"和"姜你军"这两个新词是对大蒜和生姜价格出现大幅增长超出合理范围情况的一种表述。"蒜你狠"最早出现在2010年,当时的大蒜价格飙升近100倍,超过了肉和鸡蛋的价格。"姜你军"也同样是2010年的新词,代表的意思基本一样,说明生姜价格也超出合理范围。

那么,为何大蒜和生姜能够出现价格的异常高涨,而水果蔬菜却很少见到呢?



大蒜和生姜可长时间贮藏

采用一些贮藏的方法,大蒜可以存放7个月之久,而生姜也不赖,2~3个月不成问题,而且贮藏的成本很低。如果新鲜的大蒜和生姜上市之后,销售不理想,可以贮藏起来,等到集中上市的时间一过,竞争不是很激烈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再次上市,能够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大蒜,收获时间都是在同一段时间,集中上市,大量的新鲜大蒜一起涌入市场,价格肯定高不了。一些对市场比较了解的人,不在这个时候出售,而是利用大蒜耐贮藏的特点,选择大蒜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时大量出售,赚取更大利润。而由此往往就出现"蒜你狠"的大蒜价格异常现象。

所以,耐贮藏,易贮藏的大蒜、生姜之类的农副产品,有能力去等待一个更好价格再去出售,而蔬菜水果等却等不了。



蔬菜水果不易贮藏

蔬菜水果都属于快消品,而且新鲜对于它们来说很重要,对价格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蔬菜和水果,贮藏超过3天就开始变味了,再拿出来出售,已经没有人购买了。就拿今年的柑橘来说吧,为什么果农销售不出去直接就倒掉,就是因为柑橘不耐贮藏,留着不仅日后卖不出去,而且还占地方,所以干脆扔了。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耐贮藏的农产品在销售时间上更具有优势,缓冲的时间更多,可以等来市场的"春天"。然而,对于不耐贮藏,需要新鲜时候出售的快消品,即水果和蔬菜,只能够看市场的脸色,时间一到,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算你狠""姜你军"这些个现象,都是因为产品本身种植量就不多,可以储藏,产地比较集中。每年年前都有一些大蒜收购商到地里面,直接点地块的,几个地方转转,就能知道大概产量,由于它们的贮存期长,每到大蒜收获的时候,价格好就有几个收购商恶意囤积,控制价格,“算你狠”“姜你军”就来了。

不易贮存的农产品,贮存的时间越长,它的损耗也就越大,越容易腐烂。价格不容易控制、炒作性小,所以没有人去炒作。

现在有些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再有就是种植量过大,种植户发展某一品种价格高、品质好,就一窝蜂的去种植,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规划,所以就容易导致农产品滞销


起步向东


易储藏的

例如大蒜、生姜、绿豆等产品,本身种植量就不多,几个产地转一转就能知道大概的量。几个有资金的人恶意囤货,高价收购,少量出货,控制市场,这样就可以做到价格由这几个人说了算。

出现逗你玩,算你狠,姜你军这些个现象,都是因为产品可以储藏,产地比较集中。这些产品有可以炒作的客观优势。

不易储存的

比如今年出现的广西橘子滞销问题,并不是市场饱和引起的滞销,而是因为天气原因,农户来不及销售或者保护而导致的。

不易储存的农产品,比如花菜,几天销售不掉就会烂掉,不会有人这么干的。

滞销问题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不值钱或者滞销,其实就是因为量大,这些东西一般都是应时的,或者大面积栽培的,一方面栽培成本比较低,一方面栽培简单,会有大量农户栽培,所以一旦上市就会出现同时上市的情况,市场一饱和,滞销或者不值钱就是正常的了。



农科小孙说


农产品滞销、广西柑橘滞销,引发对农业产业化运营的思考

田园贝多芬 2018-12-09 07:00:00

近几年来农产品滞销可说是屡见不鲜,大多数农产品滞销都是结构性供需矛盾所致;差品供应过剩低价伤农,优品供应不足价格高企的局面并存。

广西是我国的水果大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广西的柑橘种植,占据了整个柑橘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地理资源优势并未最大化地转化为优质品种组合的质与量的竞争优势,品种、品质和消费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既有量的矛盾,也有质的矛盾。

下面从农业产业化经营角度来看看广西柑橘滞销现象:

一、种植业、养殖业的最大瓶颈,都集中在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上,即市场瓶颈约束 。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体现在高度市场化条件下的产、加、销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上;能有效解决制约种养殖业发展的市场约束、质量瓶颈、结构性矛盾等,提高综合效益。

二、广西柑橘滞销,市场定位矛盾下的资源错配——品种结构不合理、品种落后于市场消费升级下的巨量集中供应

(市场竞争战略指导下的市场定位及品种组合设计缺失),一般品种量大,名特优新品种产量相对不足;品种季节性量大,适宜加工耐储藏品种量少;难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

柑橘市场品种众多,新品优势品种不断涌现入市,造成柑橘市场供需竞争的结构不断优化;缺乏品种比较竞争优势的南丰蜜橘,口感较差,重复消费意愿不足,市场趋于萎缩。

南丰蜜橘在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有大量种植,作为柑橘市场的老品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柑橘市场占有很大的比重,那广西南丰蜜橘如此规模种植,且远离中心消费大市场,其定位是什么?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违背了以质量创品牌,靠品牌抢市场的原则。

三、产销定位与区域化布局不合理(涉及到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品种间资源优化配置、物流特性、营销模式等);

广西南丰蜜橘远离市场、产量巨大、集中上市,物流瓶颈,消费不及,缺乏产业缓冲环节。

因为远离中心消费市场,注定要以此为原则进行选种品种的组合、种植规模、产出时间梯次、物流模式、营销模式的系统设计。然而果农、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是难以从大市场格局和产业化的高度来把握和设计的,这需要也取决于超级产业龙头企业和政府的作为能力。

四、系统营销组织化程度薄弱,缺乏平台效应;

目前广西地区的柑橘种植户的销售渠道依然是传统销售为主,辅以网络电商销售,外加自媒体大咖的119模式,这种模式持续下去,依然是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较大瓶颈制约。

开拓市场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核心,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兴衰成败。

五,缺失产业缓冲环节;引进企业做深加工,做一条完整产业链?未必可行,没有单一品种稳定的大规模供应,很难支撑住深加工,使得广西水果产业缺失产业缓冲环节。

基本对策:

一、重市场:走产业化之路,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优先考虑市场定位与需求的竞争性匹配。

二、重品质:品种质量是农产品的永恒核心!没有名特优新品种和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

三、重营销模式创新与匹配,持续优化营销平台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首先要能让消费者吃掉。

显然,广西南丰蜜橘需要压缩产能。

我是“田园贝多芬”,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三农问题。


田园贝多芬


都是市场决定的,耐储藏的排除超大集团囤货炒作,扰乱市场以外,其他时间其实价格都挺稳定的!比如说苹果,很耐储存,这些年一直很稳定,直到今年倒春寒影响了产量,价位比往年高一倍!如果没人炒作的话,大蒜生姜这些都会和苹果一样稳定!

再说说像葡萄油桃橘子这些不耐储存的,如果大量集中上市,就容易滞销,市场上短期内消化不了那么多,价位就会下跌,商户也不太会愿意收购!进而导致滞销

说白了就是市场决定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市场的自我调节!解决的办法就是国家严谨炒作扰乱市场,对于不耐储存的可以在种植选择品种上或者时间上下点功夫,要么早一点,要么晚一点,不要赶在高峰期凑热闹!




北方的乡村


1、农产品姜和蒜是容易储存的,只要表皮不坏,价格低迷时可以滞销,价格好立即出手

2、那其他蔬菜水果是不行的,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容易腐烂,造成经济损失,一旦采摘,必须尽快脱手,就算压低价格也在所不惜




草根阿彪


这个回答己经出来了呀!不就是"算你很”,"将你军"。





湖南民生


商品社会,信息时代,各种不正当的炒作和拢断经营的结果!!!


淡泊清雅Li


个人认为,这些果蔬无论是价格上涨还是滞销原因有很多。

比如说:

1、种植成本会影响菜价的高跌;

2、蔬菜供应量大小;

3、流通环节是否有人为抬高加价幅度;

4、供需矛盾关系到果蔬价格;

5、天气因素引发菜价波动等。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喜欢可以私信我哦!

私信方法:进入“贵港富硒农品”头条号主页,点击“关注”旁边“发私信”即可!


贵港富硒农品


其实类似于这方面的回答目前太多,

请谅解,没一一回复!

不愁销售时,其想法不同、或无压力,因为

“背后有精神依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