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学校的博士生毕业后去高校任职好还是去国企任职好?

天行健7568


211博士能去高校那自然是好!不过现在211的博士想进高校当老师可不太容易。别说211了,985的很多博士都很难进高校了。说说我了解的北京的情况。

博士君2016年博士毕业🎓,自己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有3个也同期毕业。简单说说,大家就知道不容易了。

A:清华博士,期间赴MIT一年,南开本科。论文等各方面的成果都非常不错👍,而且年龄不大。毕业后想在北京很多名校任职也很费周章,最后还是协调各种资源进了北京某985高校任青年博士岗位。他说:土博士和知名海龟比还是弱势。

B:北航博士,期间赴港大一年,北航本科。典型的科研人员,为人内向,但成果论文很多的,年龄略大。想在北京高校工作,求职了一圈,勉强找了个211高校当老师。 据他说职称晋升很有压力,而且时间到了职称不晋升就得离开,压力很大。

C:中科院博士,硕博连读,博士延期一年。博士毕业想进高校未遂,去了一家央企做博士后,博士后2年后留在企业任职。企业对自己培养的博士后还是高看一眼的,现在已经算是中层干部了。

博士君自己本科同学也有1个同学读博士了,天津南开大学的博士。为了留校,当老师没当成,去了本校的图书馆工作。

所以,博士们毕业首先肯定还是当老师的,但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海归太多啦,而且名头都不小。高校的环境、福利待遇都是非常好的,关键是符合大家一直搞科研的想法。去企业那就是赚钱啦,除非自己的科研成果刚好可以转化,否则就得重新开始了。


博士君


比起待遇、发展、生活、家庭这些战术性优势,高校教师的这个优势算是战略性优势。我们详细说一说:

一、做高校教师,你可以选择拼,也可以选择舒服。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弹性很大,如果想做出点业绩,可能会5加2,白加黑,没有寒暑假,对大多数年轻教师来说,这种状态是常态,但一旦出头,收入就相当可观。如果对待遇对事业不太有追求, 可以选择只上课,认真把课上好,也不至于被淘汰。

二、做高校教师,你可以选择全身心做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选择做一些兼职。高校教师跟中小学教师不同,是允许从事兼职活动的。把本职的工作做完,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做企业横向项目,可以出去开讲座,甚至可以参股或者投资公司,如果技术入股,地方政府还特别支持。但建议做兼职前还是先做好本职工作,先闯出一定名声,才会有好的兼职机会。

三、做高校教师,将来可以选择创业,还可以选择去企业,也有一定机会去政府任职。以上三种情况近年来都屡见不鲜。比起毕业后就去做这些事情,高校教师有更好的基础,起点也更高。比如博士毕业进高校,2年就可以评副教授,如果去国企,排队就好几年。

总的来说,高校教师是一个既能满足事业,又能兼顾家庭,既能实现抱负,又能享受生活的职业。如果有机会,应该作为优先选择。


高校人才真经


高校和国企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1、高校的优势和劣势

优点:

高校是比较稳定、安逸的选择。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完一生。

尽管,985、211高校的科研指标难度较大;但是,对于博士阶段已经对科研和写论文登堂入室的人而言,不是太大的难事。

关键是选择靠谱的平台,只要选好平台,建立自己的研究团队,盯住一个领域深入研究,将来成为领域里的大拿,基本上以后的发展就顺利了。

并且在高校发展,还可以继续从导师的资源和圈子里受益。

缺点:

高校的行政化趋势也比较严重。

科研经费使用受限制较多,这个读过博士的大概都有体会。

当然,这些问题也是高校改革中正在攻坚的问题。

2、国有企业

优点:

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最大,不论是做管理还是做科研,空间比学校都要大。

企业的收入也高,并且激励机制相对健全。

缺点:

一般而言,企业的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

但是,国企也不一定。

3、如何选择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

如果你要是想过的安逸一些的话,优先选择高校。

要是自己还有激情想拼一下的话,感觉高校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那就去企业。


考研那些事,雷哥跟你实话实说!

点击头像关注,私信雷哥,帮你解答考研问题。


雷哥漫话


题主提供的信息实在太少了,很难给予有针对性地建议。这里我只能根据我所知道的情况,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论,仅供参考。

具有博士授权的大学并不很多,以211或985大学为主体,在这个行列里,211大学属于很普通的存在,甚至一般985大学也比较普通,只有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这种顶尖985大学可以称得上一流。所以,211大学毕业的博士,就是很普通的博士,这个定位需要明确。

虽然从总体来看,每年博士毕业生数量远大于高校教师新增岗位数,但实际上,对于211博士生而言,要进高校,也并没有前面一些答主说的那么难,只是往往只能够进入普通高校而已。

我的本科母校是211的西南财经大学,在财经领域实力不错,有几个朋友就在西财读博。这两年陆续有人毕业,2018年毕业的两个,一个签约贵州财经大学,一个签约西南科技大学,都是经济类专业;2019年又有两个毕业,其中一个刚刚签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专业,另外一个还在徘徊,还在考虑要不要签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三本),外语专业。

从这几位的签约可以看出,211博士要进高校,一般来说,能进入普通一本,就是很好的了,更多地,概率更大的,是进入二本学校,乃至三本。而且学校所处地域,一般来说不会很好,以相对比较偏僻的省份居多。目前的行情,大概就是这样。

进这样的高校,一般来说,没什么科研压力,待遇也还不错(年薪10~15万),不过科研启动资金可能就很少了,有些学校可能就没有。安家费则不同学校有差异,一般5~10万应无问题,再多的话,就只能是遇到特殊情况了(比如某个学校大力引进博士,给予优待,或者虽然是211博士,但发表过多篇有分量的论文,学校会给予政策性倾斜照顾,如果是这个情况,那就可以和学校协商甚至向学校“要价”了)。

当然,也有朋友签约国企的。其中一个是金融专业,签约南方基金(大型公募基金),待遇不错,年薪大约40~50万,不过工作强度很大,每周工作60~70小时。另外一个财务管理专业,签约中国交建,纯粹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年薪20~30万,工作也比较辛苦,不过压力没有前者大。

总体而言,泛泛而论,211博士进高校只能进普通高校,待遇一般,工作压力小,比较稳定,对于求稳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进国企,多数都可以进大型国企,待遇往往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对于抗压能力强的人而言,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不能抗压,进去了可能也干不长久,过段时间自己可能都会想跳槽(自然,国企也有不少相对比较清闲的岗位,但对于一个招进去的年轻博士而言,那类岗位就不必考虑了)。

所以,从这种差异中可以看出,选择高校或者国企,都是不错的路子,但也必然因人而异,关键在于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的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期许,当然,可能也存在一个专业差异问题。对于题主而言,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考量并作出抉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风雨燕园之百二十载


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来说说,最近还真遇到过这种情况

其实总结说就是要去企业还是去高校

去高校

去高校面临的基本就是科研、教学两块,教学个人感觉磨几年之后,都能应对,不能说教的特别好,但是承担基础课程讲解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了,主要是科研,现在基本每年都有任务量要求,包括基金、论文等等,去高校基本有两类人吧

1. 自己喜欢从事科研工作,那一定会选择高校,因为高校的科研环境更好些,学校也重视,有些学校有专门的科研岗,基本不需要怎么从事教学工作,给你足够的时间、空间来搞科研,这样的人毕业应该去必须去高校,毕竟从内心出发喜欢科研工作的博士生还是比较少的,但肯定有,我身边一个师兄就是这样的,能力很强。

2. 喜欢安逸,生活节奏不那么忙碌的人,如果毕业了选择一个一般的高校,其实还是非常安逸的,科研压力不大,经过博士磨炼,发点低区的SCI论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样,在一般的高校基本解决了科研带来的压力,教学呢,每周上几节课就好了,有寒暑假,和你博士期间的生活比会节奏慢很多,不会那么累,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收入不会太高,基本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吧,当然这都取决你入职时自身光环多强大,能谈到什么待遇,基本因人而异。当然,211以上的学校压力就很大了,各方面任务量都很重,评职称竞争激烈。

我个人会选择去高校,介于1,2 之间吧,有时候能坐下来静心做点东西,还是真挺舒服的。

去企业

我最近有个师兄在犹豫到底去企业,还是高校,为什么纠结呢,其实原因就是科研自己不太喜欢,不是说做不出来,就是不太感兴趣,另外,主要是工资,工资,工资,工资会差很多,据了解像京东等企业的算法工程师,校招能给到50W+(不一定准确啊,没具体了解过),这点是一般高校不能比的,不过最近很多高校在花大价钱招人,如果你足够优秀,待遇也能不错,但去企业肯定没有高校那么舒适了,会很忙碌,其他学科不了解,但我知道工科的基本都很累,但收入可观。

总体来说,还是你想干什么,你觉得你自己适合什么,其实仔细想想,你自己适合什么一定能想到的,毕竟博士毕业都不小了,应该会有明确的定位。

感谢各位支持,看到这,就点个赞吧,谢谢


Mster小孩K


您的专业如果是文科,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岗位,那么两者区别不大,但最好是高校进编。

如果专业是理工类,从事的是技术岗位,那么,个人推荐高校,评职称,申报项目,校企合作,这些都是优势。而国企,除非效益很好待遇很好,或者是央企,这样可以考虑。

如果专业是金融,从事财会岗位,个人推荐国企,毕竟在企业才能接触最全的财经知识和经验,对后期的职业规划有好处。


陶英才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但是随着养老金双轨制逐渐并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已经没有本质区别。看个人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还有科研能力,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如果性格内向,不善沟通和交际,善于科研就去高校,反之去企业。高校的压力也比较大,如果没有了科研成果,在高校也不好过!


众文百通教育崔老师


年终奖不下几万元,一个企业工人工资也拿不到这个数,别说奖金了,银行职员有啥苦可以诉的,比比企业的工人,刀加班拖点都没钱,你还抱怨个屁。


迪丽热疯了


实例说明,我的师兄师姐基本都去高校工作了,有一个师兄去了中车某所,拿到高工后也准备跳槽去高校。


我是你们的队长阿威吖


去哪儿任职,关键看自己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高校就是上课,做学问,评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三级教授,二级教授,始终充满挑战,到也有无限乐趣!企业是要实践,可能比高校工资要高,但可能更忙!这个忙不同与高校,高校忙,但时间是自己支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