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贊臣孕媽必讀:分泌物變多、有異味,“下面”這些變化正常嗎?

懷有身孕之後,身上有些變化,你可能很容易忽視。

縱然孕媽們會翻看些講懷孕的「百科全書」、瀏覽大量育兒網站,但大家似乎往往不會把陰道放在心上。比方說,「下面」好像有味道?但是正不正常呢?這好像並不會成為頭等大事。

美贊臣孕媽必讀:分泌物變多、有異味,“下面”這些變化正常嗎?

有些當媽的曾表示,當時自己就避免學習任何妊娠解剖學知識,也沒有費事去了解陰道有何變化。不是因為她們不感興趣,而是因為害怕。

畢竟,我們應該都知道,假如能順利順產的話,小小的陰道最終會擴張,成為一個新生命誕生的通道。這點小八卦,就足夠把大多數孕媽嚇得半死。

但事實上,陰道發生的變化比我們預想的可要多,它對孕媽的健康也十分重要。

如果你願意享受求知的探索過程,而不是「得過且過」,如果你想更瞭解懷孕這回事,那麼下文可以讓你瞭解陰道在孕期發生的七種變化。


別害怕,丁香醫生會溫柔地帶領你瞭解這部分想象起來有點兒令人不適的知識。


美贊臣孕媽必讀:分泌物變多、有異味,“下面”這些變化正常嗎?


1味道變啦


作為懷孕帶來的一個改變,孕媽的嗅覺會增強,陰道異味也會出現。

這似乎不大公平,但這就是事實……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臭臭的」,別人不一定聞得到相同的氣味。

為什麼會出現不一樣的氣味呢?原來,在荷爾蒙的作用下,陰部的血液供應得到增強,這讓陰道的 pH 值變了,導致私處發出一種類似膠水或者麵糰的發酵氣味。

別擔心,這是正常的表現。

對了,陰道 pH 值的改變,不僅影響私處的氣味,同樣也會影響它的「口感」。正常情況下,這時候嚐起來它會有更多的金屬味或鹹味兒。


2分泌物變多


如果你覺得陰道只在「卸貨」的時候才會「水流成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現實情況是,大量的妊娠激素刺激陰道粘膜產生白帶,所以孕媽會感到比孕前多了很多分泌物,甚至有孕媽懷疑自己患上了陰道炎。

儘管很惹人厭,但這層薄薄的,奶白色液體其實有很大作用。它會幫助陰道維持一個健康的菌群平衡,幫助陰道遠離感染。

3當心尿路感染!


當子宮慢慢變大,會壓迫到膀胱,於是孕媽可能整天尿頻,這時候不一定是尿路感染了。

但是,增大的子宮還可能會阻止膀胱完全排空,這就會增加尿路感染風險。

假如不僅頻頻出現尿意,同時還有尿急、尿痛的症狀,別猶豫了,去看一下醫生。

4猙獰的陰部靜脈曲張


你需要拿個鏡子來發現這個變化。你可能會看到,靜脈血管在陰部猙獰。雖然有礙觀瞻,但它是種可能的正常表現。

這是因為,孕期血液供應量增大了,而下半身的血液返流又比平常慢,從而靜脈壓被動增加,血管就「撐」出來了。

陰部靜脈曲張的症狀可輕可重,孕媽可能完全意識不到這個改變,也可能感到脹痛,甚至連坐下來都艱難。

抬高雙腿、經常變換姿勢、控制體重增長有助於緩解症狀,多喝水、多吃粗纖維也有助於預防靜脈曲張帶來的痔瘡出血。假如存在便秘症狀,還有必要問問醫生的建議。

最後,這個改變大概會在生完娃半年到一年裡逐漸恢復。

5真菌感染風險增大


按照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75% 的婦女有真菌感染風險,其中孕婦是最易中招的。

原因何在?還是陰道 pH 值。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陰道 pH 值改變,使真菌更容易侵襲。

孕媽們不必擔心,孕期也有藥物可用,假如確診,正規治療後胎兒並不會受到影響。

6顏色變深


如果發現陰唇和陰道有點變藍、變紫,別慌。

懷孕期間,孕媽全身的皮膚顏色都會暗沉,這是完全正常的,因為血流量增加以及妊娠激素會影響色素沉著。

這方面會幸運些,「卸貨」之後,私處的色澤就會慢慢回到從前。當然……也有可能就回不去了……

7更多「雞皮」


不少人認為,「雞皮」的增加是因為過多雌激素導致的毛髮生長加快。

「雞皮」就是毛髮並沒有鑽出毛孔生長、而是埋在皮膚裡,在局部頂起一個小包,不帶來任何感覺,或者引起瘙癢或者刺痛。假如毛髮沒長出來、毛孔堵塞感染,則有可能發生局部的紅腫、化膿。

實際上,孕媽在這個時期排汗增加,毛孔堵塞也比平常嚴重。陰毛在上述兩種因素的作用下就會中招,向內生長,頂出「雞皮」,帶來不適感,甚至引起局部炎症。

別擔心,「卸貨」之後,隨著激素撤退,毛髮的生長就進入「休止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