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如一隻狗

“其實很多時候,人不如狗。狗可以為了自己的主人忠心不二,而在這個繁雜的社會中,人為了生存,趴得比狗更低,舌頭有時候伸得更長。”

我不如一隻狗

《狗十三》

電影《狗十三》中李玩和狗,把人性悲哀的一面拋向面前。面對漸漸長大的自己,開始有了主見和想法,在強大力量的面前卻顯得是那樣的弱小,想要掙扎著脫離這種無形的束縛,卻又無能為力,於是在這種無奈和嚮往的矛盾中,人性深處的叛逆開始迸發。

“沒有人注意到我什麼時候忽然就長大了,時間照樣的一秒一秒的流過我的身邊,這一天的到來,對於我來說是很殘酷的。”

我不如一隻狗

《狗十三》

我寧願做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做一個永遠依偎在爸爸懷裡看星星的“聽話的好孩子。”昨天早已遠離了我的身邊,在外工作的這些年中,總會在如薄霧般的迷茫中看到爸爸的身影。

記得第一次發現自己長大的時候,正在村小學上的四年級。原本很聽話的我開始了對爸爸的對抗,爸爸說的話不再是那樣的神聖,也總會找到各種理由進行反駁,每每看到爸爸嘆著氣說:“翅膀硬了,管不住你了。”年幼無知卻強裝學識淵博的我總會表露出勝利的感覺。每天放學回來,放下書包即向門外跑去,身後也總是跟著爸爸焦急的喊叫聲:“上哪去瘋,前天翻牆到三爺家摘石榴的事還沒‘算帳’呢!回屋裡寫作業......”我愈發跑的更快了,以至爸爸最後的話沒有跟得上我的腳步。

時間沒有一息的停歇,我也沒有停歇的在長大,野心也在不斷的膨脹。和同學聊的話題從“美味小吃”開始轉向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每次聊完後,照舊的朝著家的方向走去。回到家中,早已等候著的爸爸會猛吼一聲“瘋夠了吧?有本事就不要回來。”往往這個時候,我懷著不服的心情端起飯碗,狼吞虎嚥吃起飯來。在我的潛意識裡,爸爸不敢動手打我了,本來從記事起,爸爸打我的次數總共不超過五次。每天吃著爸爸做好的“香噴噴”飯,總會認這是爸爸理所當然應該做的,也就從來沒有向爸爸說過一聲“謝謝”。

隨後的若干年裡,我的個頭不知道在什麼時間超過了高高的窗臺,童年記憶裡的家沒有什麼改變,唯一改變的,是爸爸和我說話的嗓門沒有以前那樣大了, 而我和爸爸說話的聲音卻提高了不少的分貝。

“當飯桌上的雞腿再也不是留給你的時候,你就該長大了,也該懂事了。”

我不如一隻狗

《狗十三》

在報名高考時,好久沒有紅過臉的爸爸為了報考志願的填寫和我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爸爸的打算是填寫師範學校,畢業後可以回到村小當一正式老師,拿一份固定的工資,最主要的是報師範學校後可以有補貼。而我可能自知小學時期的淘氣,常常氣得老師喉嚨沙啞,感到老師的生活不好過,就想著報考歷史考古類的學校。

在強勢的父權的籠罩下下,李玩只能夠選擇妥協,放棄自己的稜角。

我不如一隻狗

《狗十三》

這是電影中李玩的妥協,我也妥協了,只不過我不是在父權的籠罩下妥協,是在爸爸語重心長的道理中妥協的。

進入師範學校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的長大隻是一種虛偽,真正的長大是從走進大學校門的那一晚上。我也終於明白了爸爸對我小時候那樣多的干涉,更明白了爸爸為什麼因為志願的事而再次紅臉。在大學校生活中,不知道什麼原因,原本想走的更遠的我卻在時時的唸叨著家裡的一切,對爸爸有了莫名的思念,對“煩心”的家有了真切的掛牽。

時代在不斷的變化著,時間也在加快流逝的步伐,轉眼間,我竟成了具有二十多年教齡的老師;轉眼間,爸爸也離開我們二十年有餘。時至今日,我還能清楚的記得,爸爸臨走前,對我輕輕說的話“孩子,對不起,我不該干涉你的志向,可......可是,咱沒那麼多錢呀......以後,你要想做什麼事,就由你自己決定吧,我......我保證不再管你了。“”爸爸,別這樣說了,是孩兒我對不起您,在以前所有的日子裡,我總覺得你做的一切都是錯的。今天,我終於明白了,爸爸,我要謝謝您,謝謝您那一晚上的談話,讓我明白了什麼才是長大,讓我明白了責任是什麼。謝謝您!親愛的爸爸。“我握著爸爸那因飽經風霜而裂著口子的手,哽咽著說。此刻,我是多麼希望爸爸為今後的路給指點一二,多麼希望爸爸再次和我理論一番......

總有那麼一段孤獨的歲月,沒有人能夠聽懂我們內心的聲音,總有那麼一截黑暗的路,要一個人走。

我不如一隻狗

《狗十三》

”對不起,孩子。“

”對不起,爸爸。“

我想要說的更多的是”謝謝您!親愛的爸爸。“爸爸走後的這些年月中,本已長大的我卻感覺到自己還是那樣的羸弱,總想著回到家裡聽到爸爸的吼叫聲:“不要出去瞎跑了,在家待著。“如果真的回到這個時候,我準會做一個乖乖的、聽話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