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空污治理跟踪,京津冀限产恐将趋严

摘要

空污再度来袭,秋冬季治理情况引关注

11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四次重污染天气过程。2+26城市群11月月均PM2.5浓度为74.65微克/立方米,较去年11月的67.58微克/立方米,同比反弹了10%。

秋冬季环保治理情况引人关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治理区域目前的达标情况如何?钢厂开工情况与当地空气污染情况相关性如何?空污情况后期又会对钢厂限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跟踪各地空污治理情况,京津冀地区达标情况不佳

从治理情况上来看,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情况稍差,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治理效果较好。京津冀地区11月PM2.5月度平均值上升至74.65,同比上升10.47%,较治理目标相差9个点,后期仍存在完成降污目标的压力。

京津冀空气污染与钢厂开工情况具有较强相关性

虽然雾霾等空气污染存在多种原因,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黑色产业基地,钢厂生产对空气影响更大。通过对唐山及河北地区钢厂产能利用率及当地AQI和PM2.5浓度等指标同比变化的考察,空气污染情况与当地钢厂生产情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12月北方大气扩散条件差,京津冀钢厂限产恐有趋严压力

12月冷空气弱于常年,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增高,其中京津冀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湿度偏高,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接近近十年平均,较去年同期偏差。环保限产仍是悬在钢材产量上方的一把剑,限产一旦受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而加严,会对目前的供给造成收缩扰动,结合当前市场情绪较为敏感,使得价格向上弹性增大。

一、空污再度来袭,秋冬季治理情况引关注

11月26日,河北石家庄、张家口、唐山、廊坊、保定和邢台6市均出现日均严重污染程度的情况。11月27日,石家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爆表”,达到500。11月30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预计12月1-2日北京市将发生一次中重度污染过程。

11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出现了四次重污染天气过程。2+26城市群11月月均PM2.5浓度为74.65μg/m³,较去年11月的67.58μg/m³,同比反弹了10%,较今年降污3%的目标值65.55μg/m³超出了13.88%,其中唐山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77.50μg/m³,较今年降污4%的目标值59.84μg/m³超出了29.51%。

于此同时,今年11月以来,秋冬季取消了环保“一刀切”的措施,不同地区的环保政策有所差异,针对重污染企业的限产政策有所不同。高炉产能利用率并未有出现去年限产季的大幅下滑,同时五大品种周产量亦大幅高于往年,这也是导致近期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

钢材高产量与华北地区空气污染问题加重的情况相伴出现,使得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情况与钢厂等重污染企业限产情况再次引人关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治理区域目前的达标情况如何?钢厂开工情况与当地空气污染情况相关性如何?空污情况后期又会对钢厂限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因此,将对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地区空污治理情况进行跟踪,并以唐山及河北地区的钢铁产能利用与空气治理的关系为出发点,研究钢厂限产与空气质量间的关系。

二、跟踪各地空污治理情况,京津冀地区达标情况不佳

今年,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于去年首次推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今年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也推出了类似措施整治大气污染。从治理情况上来看,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情况稍差,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治理效果较好。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方面,去年的治理行动设立的目标是PM2.5指数同比下降15%以上,虽然要求较高,但17-18年秋冬季基本完成了降污目标。今年PM2.5的治理目标为-3%,但是2+26城市群的治理情况并不乐观,10月PM2.5月度平均值为48.77,同比下降18.75%,但11月PM2.5月度平均值上升至74.65,同比上升10.47%,较治理目标相差9点,后期仍存在完成降污目标的压力。

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第一年推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效果显著。11月,长三角地区PM2.5月度平均值为36.37,同比下降32.62%;汾渭平原PM2.5月度平均值为60.79,同比下降24.47%。

1、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治理情况分化明显,但均面临不同程度降污压力

唐山市11月超标,治理压力较大。唐山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4%,PM2.5指数走势与地区整体相仿,18年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52.48(-23.87%)、77.50(24.33%)。11月指标已超过治理目标,若趋势延续,后期情况并不乐观。

邯郸市11月擦线达标,整体压力稍小。邯郸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4.5%,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48.53(-40.77%),83.42(-7.69%)。但是11月指标已逼近治理目标,压力逐渐显现。

安阳市连续两月不达标,治理压力大。安阳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3.5%,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62.79(26.16%)、99.04(13.32%)。其指标不仅处于治理目标之上,而且同比大幅上升,若按计划达标,则后4个月的治理压力很大。

2、长三角地区整体治理情况较好,重点城市面临的治理压力不大

徐州市前两月达标,压力较小。徐州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10%,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54.79(-19.16%)、69.00(-10.43%)。徐州市连续两月达标,11月超额完成量缩小,但整体压力不大。

常州市11月达标,趋势向好。常州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6%,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43.10(21.24%)、42.83(-15.40%),呈下降趋势,若趋势延续,治理压力不大。

连云港市略微超标,压力不大。连云港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4%,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30.57(9.29%)、38.79(-4.06%)。虽然略微超过降污目标,但绝对数值较低,治理压力不大。

3、汾渭平原空污治理情况较好,重点城市治理压力较小

临汾市超额达标。临汾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4.5%,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46.93(-9.97%)、68.88(-18.68%)。

运城市超额达标。运城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4.5%,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39.11(-24.51%)、62.67(-26.71%)。

渭南市超额达标。渭南市今年降污目标为PM2.5降低4.5%,10月、11月PM2.5月度平均值分别为43.50(-21.83%)、59.46(-30.78%)。

三、京津冀空气污染与钢厂开工情况具有较强相关性

虽然雾霾等空气污染的产生存在多种原因,人为因素包括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工地扬尘等,气候因素包括静风、高湿、逆温等。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所处的华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黑色产业基地,占全国钢铁产能的近50%,钢厂生产所造成的废气排放对空气影响必然占有更高的权重。对河北省,尤其是“钢铁重镇”唐山进行考察,钢厂开工情况与以AQI及PM2.5作为主要指标的空气污染情况确实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以唐山为例,自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钢厂产能利用率同比平均为-6.13%,降幅较大,当地PM2.5指标主要呈现下降态势,同比平均为-19.89%;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钢厂产能利用率同比平均为-2.9%,降幅较小,当地PM2.5指标主要呈现上升态势,同比平均为9.35%;进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钢厂采暖季限产首次实施之后,钢厂产能利用率与空气污染指标均同比大幅下降,钢厂产能利用率同比平均为-34.64%,PM2.5指标同比平均为-26.69%;采暖季限产结束后,钢厂产能利用率同比降幅有所缩小,PM2.5指标同比亦有所回升;进入2018年11月,由于环保限产机制更为灵活,钢厂产能利用率并未下降而是回升16.52%,PM2.5指标也同比回升了24.33%。以河北主要城市为样本的考察结果,与唐山相似。

在不考虑气候因素及其他污染源变化的情况下,对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情况与当地钢厂开工情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四、12月北方大气扩散条件差,京津冀钢厂限产恐有趋严压力

近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针对2018年12月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组织了联合会商。预计受厄尔尼诺状态影响,冷空气弱于常年,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增高,其中京津冀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湿度偏高,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接近近十年平均,较去年同期偏差。

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厄尔尼诺状态。受其影响,2018/2019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总体以纬向型为主,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弱于常年。预计12月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有明显的阶段性波动,其中上旬中后期以经向型环流为主,中旬开始调整为纬向型,不利于冷空气扩散南下,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随之增高,污染物扩散条件转差。

由于12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扩散气象条件整体偏差,恐倒逼环保限产措施边际趋严。11月底,唐山市曾表示今年前11个月污染综合指数7.29,PM2.5浓度60μg/m³,PM2.5浓度与年度目标持平,但综合指数超过了年度目标7.0,将进一步算好目标任务帐,确保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管控措施和错峰生产措施。而12月5日,唐山召开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暨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会议,据富宝钢铁网消息称,会议明确将按钢厂的环保达标率进行分类限产并立即落实,同时不定期视察部分钢厂环保生产情况。

环保限产仍是悬在钢材产量上方的一把剑,限产一旦受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而加严,会对目前的供给造成收缩扰动,结合当前市场情绪较为敏感,使得价格向上弹性增大。(来源:永安研究、陆家嘴大宗商品论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