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出大事了吗?

P2P圈里特别容易大惊小怪,听风就是雨,搞得人心惶惶。

每次看到这些,小编都忍不住出来说几句,给这个行业安安神。

01

深圳,深圳怎么了?

你一定听闻了深圳互金协会发的“自律十条”规定(回复:深圳 查看详细内容),其中被传得最邪乎的一条就是——深圳平台不能新注册了!

在这十条当中的第五条确实说到了:“P2P网贷机构出借人人数不得增加,并应有序减少出借人人数。”

于是消息一出,市场一片惊呼。不让新增出借人,这不是要玩完么?甚至人们在猜测深圳平台中,有多少家能活下来。

但是如果深入研究了监管的逻辑,你就会明白监管的意图是控制违规业务,要求压缩存量规模。但监管没有理由要求平台关闭注册,如果新用户注册停了,可以说没有平台能活下来。

谁能保证自己的老用户一直复投?老用户到期需要退出,谁来承接?资金流一断,好好的平台也得垮台,难道这是监管要看到的局面吗?

所以,后面马上看到协会出来辟谣了,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作出澄清,“出借人人数不能增加,不是不能新增出借人,而且新增了就要同步减少结清出借人,出借人数量保持动态减少。

这里面提了一个动态控制的概念,要求总出借人数不能新增,其实背后的逻辑还是要控制存量规模。要把存量中违规的消化干净,然后才能陆续放量。

其实“双降”也不是新政策了,监管层早就要求P2P平台压缩存量规模,不得新增违规业务。所以投资人们,千万别太神经质了!

02

平台在裁员,这是怎么了?

最近圈里一著名黑子发布推文称某平台人去楼空,大搞标题党。猛一看去还以为又一家平台跑路了。

其实就是资产端整合裁员。这在P2P雷潮过后,尤其是监管要求控规模的背景下,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就不点名了,各位可以去看看那些美国上市系的平台,哪一家是没有裁员的,是没有整合资产端的?

别说P2P了,眼下本来就是经济的下行周期,惠普在裁员,富士康也在裁员,有数据统计今年9月某招聘网站上的招聘广告比4月时减少了200多万条。

在此大背景下,P2P平台还能大肆扩张吗?是不是应该压缩业务,明哲保身,以图蓄势待发呢?

当然,造谣者迟早遭报应,那个发布某平台人去楼空的黑子,没几天就被封号了。大快人心!

03

当下的投资策略

我们为何要投P2P?我比较了所有理财产品,不得不说P2P还是最适合普通老百姓的选择(具体看这篇分析)。

前段时间重点又研究了下股市,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那种瞬息万变的市场,真不是一般人可以驾驭的,不信可以看这篇《看了100本炒股书,为何还赚不到钱?》。

小编的投资群里,有很多人都没有什么经济学知识,我写了一篇建立投资框架的文章,但后台有人留言说其实很多看不懂。我原本想解释清楚这个世界经济运行的逻辑,然后让大家对各种指标有个提前预判,企图通过预判来战胜市场,现在来看对大多数人是根本不可行的。

而P2P则简单很多,它属于固定收益类理财,只要你选择好平台,只要这个平台不是骗子,认真做业务与做风控,这个收益就是比较有保障的。对于那些没有多少经济知识的普罗大众,他们也可以参与。只要下载APP,绑卡,充值,出借就可以了。不像股票、虚拟币那样,要时刻盯着市场波动,搞不好就被割了韭菜。

说了这么多,虽然P2P属于固收类理财,但这个阶段我们还是要特别谨慎。要投P2P,你就必须明白现在的大形势——现在P2P面临着强监管,整个行业在大浪淘沙,未来只能活下一小部分,其他的都会被淘汰清盘。

所以,眼下选择平台就特别重要。头部的平台,我们要一一甄别,小平台就暂时不要投了,到期能下车就下车。

其实从7月雷潮开始算,也有快5个月的时间了,你应该有时间归拢自己的资金了。只要我们跟着行业的节奏,只重点投几个平台,你是没必要为了一些传闻而紧张的。

我一直坚定看好P2P的未来,行业会越来越规范。但我也发现,相比雷潮时期,很多大平台都在降息了。这说明他们已经不那么缺资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