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沒有機炮,萬一要空中格鬥該怎麼辦?

一坑四彈


筆者在網上看到一種說法,說超音速戰機的機炮打出炮彈後,戰機可以追上炮彈,這一看就是扯了。且不說這裡應該考慮飛機與炮彈的相對速度,就說現在的機炮打出的炮彈吧,其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鐘上千米,像J-20、F-22這些戰機在實戰中基本就達不到這樣的速度。

在四代機中,F-22、T-50這都是加裝了機炮的,美國空軍用的F-35A也有機炮,F-35B/C雖然沒有機炮,但據說可以掛載機炮掛艙。當年越戰的時候,沒有加裝機炮的F-4在近戰中被米格-21吊打,這讓美國人長了記性。在搞F-22的時候,洛馬曾與美國空軍產生了很大的分歧,但最終還是加裝了機炮。

在現代四代機的決鬥中,更多的是強調超視距作戰,精確制導,打完就跑。所以四代機在實際空戰中,進行狗斗的概率大大降低。此外,F-4“鬼怪”那時候搭載的響尾蛇空空導彈無論從射程還是從精度來講,其性能都比較差,而且在越南那種潮溼溫熱的環境,也對其航電系統有很大的影響。現在隨著導彈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導彈的精確制導能力以及戰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都有了飛躍的提升,所以四代機講求的是超視距攻擊、打完就跑,不給對方近距離狗斗的機會。現在雖然沒有機炮,但是J-20所掛載的4枚PL-15中遠距離空空導彈+2枚PL-10近距離格鬥彈,也基本可以滿足戰場的實戰需求。

當然了。J-20現在沒有機炮,也並不代表以後不裝,畢竟J-20才剛剛出來。任何武器的發展,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J-20加裝機炮的那一天。


兵說


我曾經說過,殲20比F22強,但那是綜合方面的考量。就近距離格鬥這塊,殲20應該是幹不過F22。打F35肥電問題不大,跟蘇35進行狗鬥也有點玄。

我認為殲20優秀,是建立在體系作戰和超視距作戰的基礎上。

殲20雷達很棒,自身是隱身設計,可以在遠距離發現敵機,並保證自己處於隱蔽狀態,這時候進行遠程打擊,是佔優勢的。而且未來的作戰,肯定是體系對抗。中國空中編隊有預警機在後面壓陣,無人機和殲10、殲11、蘇35在前面,殲20保持靜默,隱蔽起來。在這種體系下,發生殲20與敵機近戰的可能很小。

體系作戰和超視距作戰,肯定是未來空戰的主流,在這樣的情況下,殲20無疑是很強悍的一款戰機。

但如果是近戰,情況就變得不太樂觀了。

雖然我們的飛行員說殲20在亞音速的狀態下機動性很好,但這並不能讓人很放心。殲20機體比較大,國產的發動機動力比較中庸。這在超視距作戰和體系作戰中可以忽略不計,但近戰格鬥,確實是缺點。F22機體小,發動機強,它的爆發力和機動能力肯定要好於殲20。如果他倆近戰,恐怕殲20凶多吉少。

所以,歸根結底,最好的辦法還是要發揮殲20隱身和雷達的優勢,儘量遠戰,不要近戰。如果發生空戰,殲20的主要任務還是把4枚遠程空空導彈射出去,然後退出戰場。手裡掐著的4枚近程導彈留著防身用,防止有敵機突然殺到近前。

如果真的發生近距離遭遇戰,殲20本身的機動性照F22和蘇35有一點差距,但問題也不是很大,加上霹靂10E近程導彈,打起來倒也談不上怕誰,只不過是跟遠程打擊比風險在提高。

然後咱們再談機炮,實際上這是個概率問題。

未來空戰,體系作戰和超視距作戰佔了90%。發生近戰的可能是10%。而在這10%的可能下,殲20的4枚近程導彈最起碼也能解決8%的問題。在空戰中,殲20還有很大的可能得到其他戰機的配合,所以,殲20使用機炮的概率不足1%。

而為了這不足1%的可能安裝機炮是不划算的。它首先會增加研製的難度,其次增加飛機幾百公斤的重量,最後也多了發生故障的可能以及維護的困難。省掉機炮會讓殲20的進度提前1年,航程增加2百公里,發生故障的概率降低,減少維護的成本。

談取消機炮,當年鬼怪戰機的事情就繞不過去。它就是最初取消了機炮,號稱未來是導彈的天下。經過實戰檢驗,發現這條路有問題,又重新裝了機炮。但是,這屬於太過超前,步子邁大了,扯蛋。在那個年代,條件還不成熟,導彈還很不完善。現在時代不同了,導彈已經被大家玩的很透徹了,當年射不準,鎖定困難的問題早就解決了。真正到了可以淘汰機炮的時候。

咱們再退一步講,現在殲20沒有安裝機炮,後來經過檢驗,發現機炮還是不可或缺的裝備,這也很容易解決:外掛機炮吊艙,隱身版。

殲20那麼大個機體的隱身都做出來了,再做一個隱身版的吊艙那是小菜一碟的事。估計成飛下面帶的研究生就可以搞定了。

到了真需要機炮的時候,殲20左右各掛一個隱身機炮吊艙,近戰火力還是槓槓的。

咱們再開放一下思維:激光,是我國的強項。開發一款隱身外掛式激光近防炮,掛殲20翅膀下,可能性我覺得的有90%。到時候,不但可以打敵機,也可以直接攔截導彈。


何老師精武


▲殲20攜帶有4枚霹靂15遠距空空導彈以及2枚霹靂10近距格鬥導彈,當然航展上亮出的這型均為二者的掛飛訓練彈,並不是實彈(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我國首款四代重型隱身戰鬥機(國外稱之為五代),殲20無疑被我國空軍和廣大軍迷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厚望,且在今年的珠海航展的最後一天,其不僅以新塗裝新編隊進行了絢麗的飛行表演,還打開了其神秘的機腹內埋式彈艙以及機身兩側的格鬥彈彈艙,並向在場觀眾展示了其所攜帶的霹靂15遠距空空導彈以及霹靂10近距格鬥導彈。

▲霹靂10近距格鬥導彈的出口版霹靂10E的模型,該型導彈採用紅外成像制導技術,射程在20KM左右(自用版性能類似)

不過對於殲20來說,目前其考慮到減重等原因,還是沒有裝備相應的機炮,而這也給廣大網友和軍迷留下了許多不解,特別是在面對可能出現的空中格鬥的時候應該怎麼辦的問題也引發了很多討論,而在這裡筆者的看法是這樣的,首先,對於殲20這種裝備了先進雷達和各種態勢感知且具備高度隱身能力的戰鬥機來說,在中國空軍整體完善空戰體系的配合下,其在面對非隱身戰鬥機的時候完全可以利用其攜帶的霹靂15遠距空空導彈做到先敵發現、先敵開火,這樣一來基本上就可以降低進入空中格鬥的幾率,而就算是面對同等級別的隱身戰鬥機來說,即使進入了格鬥範圍,殲20所配備的2枚霹靂10近距格鬥彈也可以確保其不弱下風。

▲殲20標配的機炮會是轉管機炮嗎?值得期待,圖為轉管機炮的原理圖

當然,不配機炮和配機炮還是有性能上的微弱差別,雖然對於目前殲20來說,沒有裝機炮的問題不是很大,但在未來殲20遲早是要裝上機炮,且殲20自身在設計時也預留了相關的安裝空間,並且殲20所配備的機炮也將不同於我國此前戰鬥機所配備的雙管23炮以及單管30炮。


軍武次位面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如果發生近距格鬥,即便是沒有機炮,殲20還有2枚近距格鬥彈可用,並非束手無策。殲20到底有沒有機炮?還沒有確切的官方消息能夠證實,網上對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分成了兩派:一、大多數人支持“殲20沒有機炮”,依據就是“航炮無用論”。二、部分人認為“殲20有機炮”,F22、F35、蘇57都有機炮,殲20也應該有。


現在無論是哪派,沒有官方消息予以證實,都屬於猜測。確實,隨著導彈技術的快速發展、性能的穩步提高,發生近距格鬥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如殲20、F22等第四代戰機(我軍方劃代標準)是否還有必要裝備機炮,在現代信息化條件下的空戰中機炮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就成了最有爭議的話題。根據現代戰機的發展方向、設計理念,機炮成為歷史,已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一、大多數人支持“殲20沒有機炮”,依據就是“航炮無用論”。


現代空戰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二戰、冷戰時期的視距內攻擊轉變成了現代信息化戰場的“超視距攻擊”。戰機一旦被敵方的雷達鎖定,還能夠擺脫敵方導彈的攻擊,這種幾率相當低,公認的說法是約為10%。換句話說就是,一旦被敵火控雷達鎖定,那就是九死一生。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性能先進的近距格鬥彈的出現,為的就是實施最後一擊——以防敵方戰機逃脫。


第四代戰機還不能完全避免近距格鬥,因此才會裝備性能更先進的近距格鬥彈。比如說美國的AIM—9X、我國的霹靂10E等,都屬於近距格鬥彈的典型代表。F22、殲20等的內置彈倉都可攜帶2枚近距格鬥彈,足以滿足現代信息化空戰的需求——機炮已無用武之地。第四代戰機擁有隱身、超音速巡航、高機動、高態勢感知能力,追求的是先敵發現、先敵攻擊,讓對手沒有還手的機會,機炮無疑就成了擺設——這就是所說的“航炮無用論”。

二、部分人認為“殲20有機炮”,F22、F35、蘇57都有機炮,殲20也應該有。


持此觀點的人通常會拿美國的F4戰機說事——航炮無用論的反面教材。F4戰鬥機就因為“航炮無用論”,取消了機炮,使其在越南戰爭中吃了大虧,這是血的教訓。再有就是F22、F35、蘇57都裝備有機炮,殲20也不應該例外。第四代機的機炮都是內埋的,避免空腔反射,再就是出於隱身性能的考慮。

結束語,儒道之主個人支持“殲20沒有機炮”這種觀點,現在已經不是越南戰爭時期了,隨著體系化作戰的形成以及機載雷達、空空導彈技術的進步,發生近距格鬥的情況已經是微乎其微。況且,即便是發生空中格鬥這種情況,2枚近距格鬥彈也足以解決戰鬥。如果2枚近距格鬥彈還不能將敵方戰機擊落,如俄羅斯蘇57戰機備彈150發的Gsh-301機炮、美國F22備彈480發的M61A2機炮,也沒有任何用處。



儒道之主


殲20的機身上並沒有航炮射擊開口,因此也可以推測出殲20沒有配備固定式機炮。在越戰後,美軍往戰鬥機身上加上了固定航炮,就連F22A和F35A都會攜帶著一門M61機炮。這是為了戰機的格鬥而設計的。如果需要進行格鬥,殲20怎麼辦?

殲20目前的標配是4枚PL12中距彈+2枚PL10格鬥彈。在中距彈消耗完畢後,殲20也可以退出戰場了,因為殲20並非為儘可能多地殲敵而生,在現代空軍作戰體系中,殲20只不過是用作向重點方向進攻的拳頭,和獵殺敵特種機的殺手。

現代空戰形式往往是超視距空戰,難以接近到目視距離,更不用說機炮對剛。甚至2發PL10派上用場的機會都很少:在4發PL12或者PL15發射完畢之後,殲20將會脫離戰鬥直接返航。格鬥彈的存在只是自衛,而不是進攻。機炮也是如此,但使用機炮的侷限性遠大於使用格鬥彈。

看過一個不知真假的段子。教官:為什麼導彈發射完畢後你不脫離?學員:因為我有超機動。教官:不是,是因為你傻。雖然殲20擁有超機動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殲20就可以在格鬥中為所欲為。

其實殲20也鮮有參與格鬥的機會。一旦爆發大規模空戰,殲10、殲11、殲16等非隱身戰鬥機通過數據鏈支持在外圍清除敵戰機,掩護殲20入場;如果殲20退出空戰,也會得到這些戰鬥機的掩護。既然都用不著過五關斬六將式的突防了,殲20也沒有必要在目視距離內格鬥。


戰爭之王


殲-20沒有沒有機炮還是個謎,但是沒有機炮就不能格鬥了麼?雖然說,五代機仍然不可能完全避免近距格鬥,但是你覺得近距格鬥彈是擺設?美中俄都有五代機了,還大力搞先進近距空空導彈幹嘛?如果五代機都到了要依靠機炮來近距格鬥了,還玩什麼五代機,什麼超音速巡航、隱身能力、態勢感知還用什麼用,都用機炮了,肉眼都看到見對方了。另外,對於五代機之間的戰鬥來說,機炮真沒啥用,都是超音速飛行了,兩架五代機接近到肉眼可視範圍的時間非常短,剛看到個影兒,就又飛的沒影了,兩架超音速飛機相對速度有多快,可以自行腦補,所以機炮能有什麼用呢?

有人該說了,人家美國F-22、F-35和俄羅斯蘇-57都有機炮,為啥殲-20不需要?首先,美國的F-22開始研製的時間非常早,1985年開始研製,1997年首飛,2011年美國下令關閉F-22生產線,恐怕研製F-22的時候,美國人還沒有意識到未來空戰的具體形態,對於未來五代機之間的戰鬥機如何戰鬥沒有清晰的概念,畢竟那時候許多其他國家四代機還是新玩意,美國也就琢磨以下五代機怎麼“欺負”四代機,所以有機炮也不足為怪;另外,因為美國的F-4戰鬥機因為取消機炮,在越戰中吃了大虧,所以後來美軍對飛機機炮非常痴迷。至於F-35戰機,人家是聯合攻擊戰鬥機,也可以稱為攻擊機,並不是純粹的空優戰鬥機,裝個機炮也是理所應當。至於俄羅斯,在戰鬥機方面一向是對標美國戰鬥機,研製的比你晚一點,出來的比你晚一點,你有的東西,我這都要有,就算性能趕不上,該裝的東西是不會少的,所以以上三款五代機都有機炮咯。

至於你說五代機上裝機炮有什麼用,在我看來至少在五代機對決中是沒有用的,要是導彈都打完了,對手都還“活”著,那你基本沒啥戲,機炮什麼的在超音速狀態下,很難打到人的。如果發生五代機空戰,超視距打的遠程彈、中距彈,近距格鬥用的近距彈都打完了,人家都沒事,是該說你點背呢,還是技術實在太爛呢?五代機空戰會叫你打完導彈,用機炮互射?會存在兩架五代機在天上超音速飛著單挑?如果真魔性的發生這種事,那麼打完直接跑路也沒什麼不對的。

本文三張圖,就是俄羅斯蘇-57戰機裝備的Gsh-301航炮,這種東西,戰鬥時備彈150發,射速30發/秒,這玩意要是火力全開,總共也就是隻夠你掃射5秒鐘,電視劇裡那種開始飛機,機炮瘋狂突突,火力全開的場面就是演戲而已,你想想掃射五秒鐘,面對超音速戰機能幹點啥?你還沒反應過來要射機,人就飛的沒影了。現代航炮射擊都是有控制程序了,“為了避免你應為緊張,一下子把子彈突突玩”(畢竟持續射擊也就挺個五秒),蘇-57的射擊程序是可以進行五次“點射”,前四次,每次“點射”25發彈,最後一次射50發彈,一次點射用時也不過不到1秒或1秒多點,你就沒彈了。

再說說,F-22裝備一門1門20mm M61A2火神機炮,備彈480發,看著是比蘇-57備彈多了去了,可是這貨射速也高,每秒六七十發,總共也就夠你射個7秒左右。所以,帶個機炮也就是執行點高打低任務,真正頂尖戰機對決,一點用也沒有(當然,有的話增加點安全感,以防個萬一什麼的,還是極好的)。


衛青點兵


誰說我們的頂級隱身戰機J20沒有配備機炮?誰說我們的J20不擅長近距離格鬥空戰?誰說我們J20打完導彈就要跑?膚淺!F22、F35和SU57都配備了機炮,我們的J20必然也配備了機炮。

首先,機炮是戰機最後一個自衛和攻擊的手段,是必須要有的。空空導彈不是萬能的,在面對強敵時很可能導彈打光了,敵人還活著,從雷達超視距打到紅外視距再打到目視距離的情況可能會經常發生,沒有機炮怎麼行呢?



F22有機炮,與機身完全融合,紅旗軍演中,F-18、F-15等在與F22近距離格鬥中討不到便宜,F-18咆哮者用電子戰手段逼迫F22近距離格鬥,F22以超音速加超機動性能以近乎100%的概率獲得佔位優勢,結果也是大部分F18被F22機炮擊落,F18只有偶爾獲勝的小概率個例,誰說四代機打完導彈就要逃跑?美國炒作所謂F18電子戰機擊落F22的小概率事件純屬戰略欺騙



其次,機炮體積並不大,不會擠佔內置彈倉的空間。在飛機上很容易找到佈置機炮的位置,特別是像J20這種大型戰機,裝個機炮不會造成任何影響,至於說破壞隱身,那更是無稽之談,炮口平時可以收縮在機內,用小蓋封起來,不會破壞飛機隱身。

機炮體積並不大,完全不存技術問題

F35右邊凸起就是機炮的位置


第三,對於J20這種可以進行超音速機動的隱身戰機來說,安裝機炮大有妙用。一般機炮的出口初速在700~1000米/秒,大概2.5倍音速,且在空氣中衰減很快,因此,只能在目視範圍內實施攻擊。但是,J20可以利用自身的超音速飛行能力賦予子彈更遠的射擊距離,有可能需要藉助光學瞄準器實現超視距的機炮攻擊。

橘紅色圈內就是機炮的位置或者在機頭右前部,要不信的話,你三代機近距離格鬥試試,以J20的超機動性和飛行包線,肯定打得你滿地找牙

所以,J20沒有裝機跑是不可能的,最多是在研製新型機炮吧!否則,J20設計成鴨翼並達到超機動能力不白給了嗎?有這種疑問的人對四代機的理解過於膚淺了。


鶇飛天


近距導彈用完就跑

殲20的作用空軍早就說過是踹門一腳,那麼怎麼踹門呢?

當年美國也沒給F117安裝機炮,並且F117沒有機動性也沒什麼自衛武器那麼我們來看美帝的使用方法。

對,如圖非對稱作戰現在信息化作戰時代早就不是飛機對飛機 坦克對坦克 軍艦對軍艦的年代了,美軍用F117我形容為叫爸爸。

美軍F117對伊拉克的防空節點以及機場等目標實施定點清除,然後伊拉克失去了雷達就失去了眼睛。

雖然米格29沒有升空攔截F117,但是就算升空了F117會跟他打嗎?F117可以呼叫F18 或者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遠程空空導彈或者遠程艦空導彈。

玩狗鬥?我打都不跟你打你跟導彈狗鬥去吧!

所以殲20這個踹門一腳就是對對方的防空設施以及雷達站預警機利用自身隱身特性進行偷襲,導彈打光就撤退反正人家也發現不了你。

用王者的例子來講你技能沒中 不會回塔等冷卻或者喊人支援啊,殲20又不是一個人作戰完全可以學習美軍叫爸爸。


李曉偉


你為什麼要進行格鬥?是因為你有超機動?覺得你的機動性無人能敵,你覺得你一定能勝利?不是因為你傻!


在現代戰爭中,機炮實質上是可有可無的,但是戰爭一般打不起來,所以說,目前的衝突形勢主要以互相逼近防空識別區,然後驅逐,驅逐的主要方式也就是機動逼近,火控雷達鎖定(你趕緊滾,再不走,信不信我把你打下來)

再然後就是發射,紅外熱誘餌,給對面放個煙花。

再往上升一級戰鬥機機炮準備,在,對方戰機附近開炮,這已經屬於極其嚴重的警告了,因為要是對方有特別的接炮彈技巧,擊落了咋整?

最高的就是重新拉開距離,火控雷達鎖定發射導彈

所以說機炮有沒有都行。至於格鬥戰?隱形戰鬥機發射完導彈,不跑,你等啥呢?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越戰的天空,掛滿高性能空空導彈的F-4鬼怪戰鬥機,竟然被只有機炮的米格17、米格19貼近咬住追殺,進入狗鬥模式的美空軍飛行員傻眼了,導彈發射不了,機上又沒有航空機炮,從此美空軍就患上了機炮恐懼症。

現在,美空軍即便是隱身戰機,也都裝上了航空機炮,F-35是4管25毫米機炮;F-22是6管20毫米機關炮,可見美國空軍非常重視機炮的技戰術運用。

國內的殲20,研發的目標就是盯住F-22,都是隱身戰鬥機,都有內置彈艙,都具備外掛能力,但戰時為了隱身,一般就不再外掛武器。

F-22裝備有6管20毫米機關炮,作為後起之秀的殲20,不可能不安裝機炮,一旦和對手打成平手,各類導彈都耗盡的情況下,沒有機炮作最後一道自衛武器,那麼就只有捱揍的份了。

個人不同意網上關於殲20沒有裝備機炮的觀點,殲20表面非常光滑,在機頭下、機腹下、翼根處,這三種最有可能安裝機炮的位置,確實看不到有機炮存在,但不等於殲20一定沒有機炮。

國內有網友根據最近曝光的殲20高清照片,研判其內藏式機炮的安裝位置,殲20機炮是裝在機背上的,超出了大多數國內軍迷的想象。位置就在左側邊條後部,翼根前緣處,按機炮長度推測,上彈鏈的位置則應在左側主輪艙內;說實話,這個發現非常令人驚訝,國內資深軍迷的眼睛雪亮。

倘若殲20在戰鬥中,射光了所有的導彈,那隻能掉頭飛回基地,難道還要等人家來打,即便是隱身戰鬥機,也很有可能進入格鬥狀態,那個時候有無機炮,就關係到戰機和飛行員的安全了。

國內空軍不會傻到當年越南空戰時有導彈沒有機炮的教訓都不吸取,美空軍已是刻骨銘心,飛行員也認為即使機炮用不上,但是有總歸心裡要踏實。

美軍的隱身戰機都安裝了航空機炮,國內空軍也一定會安裝,萬一某一天在空中遇見了呢,沒有機炮的殲20豈不是缺了硬碰硬的底氣。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